高效节能的圆筒清理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0408阅读:1193来源:国知局
高效节能的圆筒清理筛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圆筒清理筛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的圆筒清理筛。



背景技术:

传统的圆筒清理筛采用三角带或链轮传动,筛筒与主轴是一体化装配的,电机通过三角带或链轮带动主轴运转,从而带动筛筒运转。在运转过程中,筛筒和物料的重量都压在主轴上,主轴特别容易被压变形,导致筛筒运行轨迹失圆,运转不稳定,影响清理效果,杂质中含粮率大幅升高,跑粮严重,造成资源浪费。

在粮食清理过程中,筛筒容易磨损,由于筛筒与主轴是一体式装配的,拆卸工作十分繁琐,成本高,更换一个需要几千元,操作维修笨重,更换需要5~6人,更换时间约一天。规格较大的筛筒更换,还需使用吊装设备,更换更加麻烦。综上所述,传统圆筒清理筛一直存在运转稳定性差,清理效果不理想,使用维护麻烦、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圆筒清理筛,该圆筒清理筛采用双变频电机联轴托轮摩擦传动,筛筒运转平稳,清理效果好,杂质中含粮率大幅降低,使用维护方便,比传统的皮带、链轮传动节省电耗5~10%,高效节能,经济实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圆筒清理筛,该圆筒清理筛包括机架,以及位于机架内部的筛筒、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变频电机、两个联轴器,所述筛筒包括进料端和尾端,以进料端为前方,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用于支撑筛筒的两个前托轮、两个后托轮,两个变频电机均固定在所述机架的内侧底面,每个变频电机各通过一个联轴器与一个前托轮相连接,两个前托轮底端与机架固定连接,且两个前托轮沿筛筒的中轴线对称;两个前托轮位于筛筒的进料端,两个后托轮位于筛筒的尾端,两个后托轮的底端与机架固定连接,且两个后托轮沿筛筒的中轴线对称。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筛筒包括相互连接的一个进料筒、一个排料筒,所述进料筒的中轴线与排料筒的中轴线位于一条直线上,两个前托轮的边缘与进料筒的边缘相切,两个后托轮的边缘与排料筒的边缘相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进料筒与所述排料筒活动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进料筒呈圆筒状,包括多个筛片,每个筛片开有多个筛孔,所述筛片的横截面呈圆弧形,多个筛片依次沿圆周方向拼接,形成所述进料筒。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筛片的数量为6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机架的顶端设置有一个进料口、一个第一除尘口和一个第二除尘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圆筒清理筛还包括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位于机架的内部,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溜槽,所述进料溜槽的顶端与所述进料口相连,所述进料溜槽的底端设置有缓冲板;所述进料溜槽的下半部设置有一根吊臂,所述吊臂沿水平方向固定在进料溜槽中,所述吊臂的中部连接有一根调节臂,所述调节臂与吊臂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臂的一端设置有匀料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后托轮的外侧设置有挡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变频电机为四极电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联轴器为双链条联轴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粮食清理设备,适用于玉米、小麦、水稻、大豆等谷物的清理。圆筒清理筛利用粮食颗粒与杂质颗粒的粒形粒度不同,通过筛筒的旋转筛选,即可将原粮中的杂质予以清除。清理原粮时,物料从进料口进入筛筒内,通过筛筒的转动,物料在筛筒内连续分离,净粮、杂质分别从特定位置流出。本机采用圆柱形的筛筒,筛片分片组装,筛筒配置4只托轮,用来支撑和转动筛筒。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变频电机联轴托轮摩擦传动,大大加强筛筒的平稳性,同时降低噪音。

(2)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变频电机联轴托轮摩擦传动,电机通过减速器减速,带动前托轮转动,前托轮与筛筒前端侧面相切,通过滚动摩擦力带动筛筒转动。筛筒后端与后托轮相切,筛筒转动带动后托轮转动。前后托轮分别为主动轮和从动轮,对筛筒既有传动功能,也有支撑功能。运转时,可根据物料及含杂情况,通过变频器调节电机转速,保证良好的清理效果。此变频电机为四极电机,频率在50赫兹时转速为1440r/min,筛筒转速为18.9r/min,通过变频器调节,筛筒转速范围为1.9~37.8r/min,调节范围大大提高,可适用于不同物料的清理,保证良好的清理效果。此外采用变频电机传动能降低电耗,比传统的皮带、链轮传动节省电耗5~10%,高效节能,经济实用。

(3)在粮食清理过程中,圆筒清理筛前段筛筒处于进料装置下方,长期受进机粮食的直接冲刷,非常容易磨损,而后段磨损很小。筛筒属于易损件,传统圆筒清理筛前段磨损后,就要更换整个筛筒。本实用新型的筛筒采用分段式设计,前段筛筒采用可拆卸的多个筛片装配而成,可以根据筛片的磨损情况,单独进行更换。一组筛片共有6片,均与筛筒纵向骨架、筛筒前后端通过螺栓相连,结构稳定。筛片侧边法兰均由激光切割机激光下料而成,加工精度高,做工精细,保证筛片在筛筒间能进行互换。筛片更换方便,操作简单,更换一个仅需300元,一人30分钟即可完成,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大幅降低维修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传动方式和可拆卸式筛筒,筛筒运转平稳,清理效果好,杂质中含粮率大幅降低,使用维护方便,能够节省人工、降低成本、提高筛筒的利用率,同时节约资源、噪音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圆筒清理筛的正面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圆筒清理筛的外部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筛筒的正面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料筒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进料口,12—第一除尘口、13—第二除尘口,14—出料口,15—出杂口,2—筛筒,21—进料筒,21a—筛片,22—排料筒,3—变频电机,4—联轴器,5—前托轮,6—后托轮,7—进料装置,71—进料溜槽,72—缓冲板,73—吊臂,74—调节臂,75—匀料板,8—挡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圆筒清理筛,该圆筒清理筛包括机架1,以及位于机架1内部的筛筒2、传动机构,机架1的顶端设置有一个进料口11、一个第一除尘口12、一个第二除尘口13;机架1的底端设置有一个出料口14、一个出杂口15,参见图2所示,机架1外侧还设有观察门盖,方便观看设备运行情况和检修,观察门盖全部由激光切割机下料,数控折弯机折弯成型。

传动机构包括两个变频电机3、两个联轴器4,变频电机3为四极电机,联轴器4为双链条联轴器;筛筒2包括进料端和尾端,以进料端为前方,传动机构还包括用于支撑筛筒2的两个前托轮5、两个后托轮6,两个变频电机3均固定在机架1的内侧底面,每个变频电机3各通过一个联轴器4与一个前托轮5相连接,两个前托轮5底端与机架1固定连接,且两个前托轮5沿筛筒2的中轴线对称;两个前托轮5位于筛筒2的进料端,两个后托轮6位于筛筒2的尾端,两个后托轮6的底端与机架1固定连接,且两个后托轮6沿筛筒2的中轴线对称。

前托轮5位于筛筒2的进料端,前托轮5为主动轮,通过联轴器4与变频电机3的减速器相连,电机运转,带动前托轮5转动,前托轮5通过摩擦传动,带动筛筒2转动。前托轮5的外层附有耐磨层,与筛筒2摩擦传动,提高摩擦系数,耐磨性好,保证筛筒2不打滑,提高筛筒2运行的稳定性,噪音小。后托轮6为从动轮,位于筛筒2的尾端,筛筒2转动,带动后托轮6转动。后托轮6的外层附有耐磨层,耐磨性好,与筛筒2滚动摩擦,筛筒2运行阻力小,运转平稳,噪音小。前托轮5、后托轮6对筛筒2既有传动功能,也有支撑功能,4个托轮滚动传动,能够保证筛筒2运转平稳,筛筒2在负荷运转中其靠近出杂口15的端面的跳动量小于筛筒2公称直径的0.7%,保证良好的清理效果。后托轮6的外侧还设置有挡轮8,筛筒2尾端设置有两个法兰,挡轮8位于筛筒2尾端两法兰的中间,保证筛筒2在运转过程中不会前后跳动,维持筛筒2运转的平稳性。

参见图3所示,筛筒2包括相互连接的一个进料筒21、一个排料筒22,进料筒21的中轴线与排料筒22的中轴线位于一条直线上,两个前托轮5的边缘与进料筒21的边缘相切,两个后托轮6的边缘与排料筒22的边缘相切。

进料筒21与排料筒22活动连接。进料筒21与排料筒22均为加强圆筒,用5mm厚钢板卷板成型,侧面和端面再经车床切削加工而成,保证加工精度要求。筛筒2整体外表圆整,不圆允差为其公称直径的0.5%,筛筒2纵向骨架内内衬有耐磨片,提高骨架的耐磨性,大大提高整机筛筒2的使用寿命。

进料筒21呈圆筒状,包括多个筛片21a,每个筛片21a开有多个筛孔,参见图4所示,筛片21a的横截面呈圆弧形,多个筛片21a依次沿圆周方向拼接,形成进料筒21。筛片21a的数量为6片,每个筛片21a均与筛筒2的纵向骨架、排料筒22的端面通过螺栓相连,结构稳定。

参见图5所示,该圆筒清理筛还包括进料装置7,进料装置7位于机架1的内部,进料装置7包括进料溜槽71和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缓冲板72、吊臂73、调节臂74、匀料板75,保证物料进机时的流量稳定,料层均匀厚度一致;进料溜槽71内侧底部设置有耐磨板,避免进料溜槽71经物料的长期冲刷而磨穿,进料溜槽71的顶端与进料口11相连,进料溜槽71的底端设置有缓冲板72;进料溜槽71的下半部设置有一根吊臂73,吊臂73沿水平方向固定在进料溜槽71中,吊臂73的中部连接有一根调节臂74,调节臂74与吊臂73转动连接,调节臂74的一端设置有匀料板75,物料的流量通过调节匀料板75的位置实现。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这些修改和变型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