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研磨水泥次级选粉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48146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选粉机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研磨水泥次级选粉机构。



背景技术:

选粉机是水泥闭路粉磨系统的主要设备之一,由磨机、选粉机等设备组成的闭路粉磨系统,比无选粉机的开路粉磨系统提高产量lO-2O%。因此,选粉机是水泥粉磨作业提产降耗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发展,企业对选粉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VX型选粉机(V型选粉机的一种)是主要和辊压机配套使用的一种静态分级打散设备,将从辊压机里出来的成饼物料打散,然后将打散后物料中的合格细粉分离出来,有利于辊压机的平稳运行,提高系统产量;VX型选粉机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辊压机的工作效率,但是,现有技术中的VX型选粉机的效率工作效率低,不能完全满足生产需要,而且容易在进料口处出现堵塞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研磨水泥次级选粉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研磨水泥次级选粉机构,包括出风口、进料口、进风口、补风阀、回料口、观察门、缓冲腔、打散格、导风叶调角装置、细粉出料口和壳体;壳体为箱体结构,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顶部,进料口设置在壳体的上部;在进料口上设有二级筛分装置,震动式上料装置包括安装座、框架式结构的架体和漏斗形储料箱,储料箱的上、下方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出料口的下方设有一导向圆筒,导向圆筒的的内壁与出料口的外壁上下滑动配合,出料口的下端延伸到导向圆筒内,储料箱安装在架体上,架体上安装有震动电机,架体的底部安装有弹簧,弹簧与安装座固定连接;缓冲腔和打散格位于壳体的内部,缓冲腔位于进料口下方,打散格位于缓冲腔下方;导风叶调角装置位于壳体的侧壁上;补风阀设置在壳体的侧壁下部,并位于细粉出料口上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打散格的形状为V形,出风口、打散格、进风口、细粉出料口排列成一个X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选粉机靠近下部增加三个补风阀,三个补风阀排列在一个水平面上;补风阀的结构包括斜管和平管,斜管连接在打散壳体的侧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储料箱为两个,架体在两个储料箱之间设置有支撑板,震动电机固定在支撑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架体由支撑腿和横梁构成,支撑腿安装在储料箱的四角部位,弹簧的一端安装在支撑腿底部的弹簧安装盘上,安装座上设置有弹簧固定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弹簧固定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补风阀可以从壳体下部导入空气,从而充分将细粉物料吹起并回收,经一年多的使用,选粉效率大大提高,震动式上料装置的设计,保证了储料箱内的物料持续稳定的下落,物料不会附着在储料箱的内壁上,不堵料的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碰撞打散效果,提高了落料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研磨水泥次级选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研磨水泥次级选粉机构,包括出风口20、进料口、进风口12、补风阀6、回料口8、观察门4、缓冲腔10、打散格3、导风叶调角装置9、细粉出料口7和壳体5;壳体5为箱体结构,出风口20设置在壳体5的顶部,进料口设置在壳体5的上部;在进料口上设有震动式上料装置1;震动式上料装置1包括安装座、框架式结构的架体和漏斗形储料箱14,储料箱14的上、下方分别设置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9,出料口19的下方设有一导向圆筒18,导向圆筒18的的内壁与出料口19的外壁上下滑动配合,出料口19的下端延伸到导向圆筒18内,储料箱14安装在架体上,架体上安装有震动电机13,架体的底部安装有弹簧17,弹簧17与安装座固定连接。通过在架体安装震动电机13,保证了储料箱14内的物料持续稳定的下落,物料不会附着在储料箱14的内壁上,提高了落料的效率;其中,架体由支撑腿15和横梁16构成,支撑腿15安装在储料箱14的四角部位,弹簧17的一端安装在支撑腿15底部的弹簧安装盘上,安装座上设置有弹簧固定座20,弹簧17的另一端固定在弹簧固定座20上。

其中,储料箱14为两个,架体在两个储料箱14之间设置有支撑板12,震动电机13固定在支撑板12上。设置两个储料箱14,震动电机13在震动时,使两个储料箱14受的震动力更加均匀,提高了整个粉料上料震动仓的稳定性。

震动式上料装置的设计,保证了储料箱内的物料持续稳定的下落,物料不会附着在储料箱的内壁上,不堵料的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碰撞打散效果,提高了落料的效率。

所述进风口12设置在壳体5的侧壁上方,回料口8设置在壳体5的底部,细粉出料口7设置在壳体5的侧壁下方;观察门4(数量为2个)设置在壳体5的侧壁上,用于观察内部情况和检修;缓冲腔10和打散格3位于壳体5的内部,缓冲腔10位于进料口2下方,打散格3位于缓冲腔10下方;导风叶调角装置9(数量为6个)位于壳体5的侧壁上,用于调整壳体5内部导风叶片的角度,以调整风速和风角度;补风阀6设置在壳体5的侧壁下部,并位于细粉出料口7上部。

打散格3的形状为V形,出风口20、打散格3、进风口12、细粉出料口7排列成一个X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在成型机靠近下部增加三个补风阀,3个补风阀排列在一个水平面上。补风阀的结构包括斜管和平管,斜管连接在打散壳体的侧壁上,斜管和打散壳体侧壁的夹角为39゜,斜管的长度为464mm,斜管中心线距离细粉出料口的高度为780mm;平管的长度为100mm,斜管和平管的直径为300mm;补风阀的阀芯位于平管内。设置补风阀的壳体侧壁的水平夹角为50.9゜。引风机连接出风口,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物料通过进料口进入打散壳体内部;在引风机作用下,使得打散壳体内部为负压,气流通过进风口进入,流经打散格,从出风口排出;在气流和重力作用下,打散后的细粉通过出风口排出,并通过布袋等收集装置收集为成品;中细粉通过细粉出料口排出,这些物料可以送入磨机;粗粉下落,通过回料口排出。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