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重力选矿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1873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矿石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选矿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己经形成了从地质勘查到采、选、冶、加工,从设计、科研到建设施工和设备制造等一整套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得到长足的发展,10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增长了4倍。目前已经突破l000万吨。我国现已成为世界有色金属工业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然而,在巨大的成就面前,我国的有色工业正却面临着严峻挑战。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矿产资源紧缺;生产集中程度低,大多数中小企业技术装备落后;生产能耗高、污染大等。同时,我国的金属矿产资源总量虽然比较大,但却面临着品位低,嵌布粒度细等众多问题,同时给金属选矿也带来了不少挑战。过去几十年,我国金属矿产资源产量相当丰富,因此大多数选矿厂只选高品位矿,而丢弃了较低品位矿,而现在面临金属矿产资源贫、细、杂等严峻趋势,却又不得不对过去丢弃的低品位矿进行再加工利用。由于铜、铁、钴、镍、铅、锌、钨、锡等金属在许多领域的发展都占有重要地位,需求量较大,而我国目前面临矿产资源品位低的问题,所以金属矿的加工利用技术难度越来越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重力选矿设备,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实现大密度矿粒与小密度矿粒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重力选矿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上层均质搅拌桶和固设在上层均质搅拌桶底面下方的锥形的底层分离器,上层均质搅拌桶底面下方还固设有锥形的收集器,收集器位于底层分离器内;上层均质搅拌桶底面具有与收集器连通的出料口;底层分离器中部设有环形中空挡板,底层分离器的侧壁上设有位于上方的尾矿出口和位于下方的斜向的隔离槽,底层分离器下表面设有精矿出口;双级搅拌与分层搅拌器的转轴连接动力系统,转轴穿过上层均质搅拌桶底面的通孔和收集器底面的通孔,转轴上安装的上层搅拌叶片位于上层均质搅拌桶内,转轴上安装的下层搅拌叶片位于底层分离器内并且对应于隔离槽位置。

底层分离器中部设有环形中空挡板,尾矿出口位于挡板上方,隔离槽位于挡板下方。

隔离槽呈斜向螺旋状。

隔离槽的宽度由上到下逐渐缩小。

底层分离器的锥度小于收集器的锥度。

上层搅拌叶片为推进式搅拌器,下层搅拌叶片为浆式搅拌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强化大密度颗粒的“下沉”特性,实现小密度颗粒的“上浮”迁移。在分级情况下,充分利用流体与多金属有色金属与尾矿固体颗粒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水与固体颗粒之间多切变作用力,造成固体颗粒沿垂向、横向、切变方向所形成的重力、拽拖力、反向冲击力、浮力等主要力元的强劣势差,得到大密度固体颗粒物在上述力作用下的平衡、优选、分布,实现大密度矿粒与小密度矿粒的分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

本超重力选矿设备由上层均质搅拌桶7的进料口8、上层均质搅拌桶7、上层均质搅拌桶7的出料口4、收集器21、底层分离器19、具有上层搅拌叶片5和下层搅拌叶片2的双级搅拌与分层搅拌器、精矿出口1、分离器尾矿出口20和由电机15、皮带轮13、皮带12、小皮带轮10组成的动力系统组成。

进料口8上方的进料斗9呈锥状,矿料和水在此收集并进入上层均质搅拌桶7。上层均质搅拌桶7由圆形桶体、底板18、双级搅拌与分层搅拌器支架6等组成,上层均质搅拌桶7的底板18的中心位置有一个供双级搅拌与分层搅拌器的转轴通过的孔,上层均质搅拌桶7的底板18非中心位置有一个出料口4。

其中双级搅拌与分层搅拌器的上层搅拌叶片5为推进式搅拌器,推进式搅拌器的作用是实现矿粉与水的充分混合,下层搅拌叶片2为浆式搅拌器,下层浆式搅拌器的作用是实现分离介质的分层。双级搅拌与分层搅拌器的转轴安装在双级搅拌与分层搅拌器支架6上,并以轴承11和轴承17支撑。

电机15以支架14和支架16安装在上层均质搅拌桶7上,电机15的电机轴上安装皮带轮13,皮带轮13以皮带12连接小皮带轮10,小皮带轮10装在双级搅拌与分层搅拌器的转轴上,这样,电机15就可以驱动双级搅拌与分层搅拌器的转轴转动,也即驱动上层搅拌叶片5和下层搅拌叶片2转动。

收集器21位于上层均质搅拌桶7的底部的下方,与上层均质搅拌桶7的圆形桶体相连并对应出料口4与出料口4连通,收集器21呈锥形,其下锥底部设有一孔也即下出口22,双级搅拌与分层搅拌器的转轴穿过下出口22,下出口22比双级搅拌与分层搅拌器的转轴大。

底层分离器19呈锥形,其锥度比收集器21锥度小,且位于收集器21下方。底层分离器19上与上层均质搅拌桶7的圆形桶体的底部相连,底层分离器19下端设有一圆形底板26,圆形底板26边缘设有精矿出口1;底层分离器19锥形壳体中上部位设有环形中空档板3,环形中空档板3以下的锥形壳体上设有斜向隔离槽25,隔离槽25呈上大下小分布;隔离槽25可以是斜向螺旋状形状;底层分离器19的锥形壳体位于环形中空档板3的上部设有一个尾矿出口20。

双级搅拌与分层搅拌器的上层搅拌叶片5位于上层均质搅拌桶7内,下层搅拌叶片2位于底层分离器19内并与隔离槽25位置对应。

以上上层均质搅拌桶7和底层分离器19安装在作为机架的支杆23和支脚24上。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为:

启动由电机15、皮带轮13、皮带12、小皮带轮10组成的动力系统,驱动具有上层搅拌叶片5和下层搅拌叶片2的双级搅拌与分层搅拌器搅动旋转。经分级的矿料与水按一定比例进入锥状进料斗9通过进料口8进入上层均质搅拌桶7,矿料与水经浆式搅拌器5搅动均匀后通过上层均质搅拌桶7的底板18上的出料口4进入收集器21,并通过下出口22进入底层分离器19,在双级搅拌与分层搅拌器的下层搅拌叶片2的带动下,料浆在底层分离器19中呈旋转运动状态,在一定时间后料浆处于层流状态,重矿物更多处于隔离槽25内,轻矿物处于隔离槽25表层,由于下层搅拌叶片2的带动作用和矿浆的增加,轻、重矿物发生位置迁移,重矿物沿斜向隔离槽25向下聚集,并由底层分离器19的圆形底板26的边缘的精矿出口1排出;轻矿物由分离器尾矿出口20排出。

本专利技术对低品位资源和尾矿进行分选和再利用,可实现5T/m3及以上低品位矿或尾矿的分离,可减少水的使用量30%以上,减少能耗20%以上,节约成本40%。可广泛用于有色金属低品位矿或尾矿的二次开发领域,也同样适用于高品位矿的分选。

本专利基于目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弥补资源不足,针对有色金属与尾矿采用超重力方式对其选择分离,使尾矿中含有的多种有色金属得到回收或提取,改善目前大多数尾矿不能进行有效回收的局面。专利成果能够拓展现有选矿机的应用范围,替代其相应产品及应用,在能耗、降低污染、水的利用率、生产成本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应用优势,可广泛应用在国内大多数有色金属与尾矿的提取。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