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浮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27201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矿用浮选机。



背景技术:

目前,工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矿物浮选机会产生许多漂浮物,对漂浮物的收集处理一直采用人工半机械化处理方式,这种方式需要外部器械辅助才能完成漂浮物的去除,其工作效率低,而且劳动强度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浮选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矿用浮选机,能够通过内部设置的清料机构,快速去除上端的漂浮物,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无需复杂的机械结构以及无需使用电力驱动机构,使用更加环保。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矿用浮选机,包括浮选桶,所述浮选桶内设置有一个清料机构,所述清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浮选桶底面上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上套装有第一筛选网以及第二筛选网,所述第二筛选网设置于第一筛选网的底部,所述第一筛选网以及第二筛选网均包括一外固定环、内固定环以及用于连接外固定环和内固定环的连接杆,连接杆与连接杆之间形成有一个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均安装有密封层,密封层的上下端面均与连接杆以及外固定环的上下端面平齐,密封层上设置有进料槽,内固定环均活动套装在定位杆上,第一筛选网与第二筛选网的进料槽相对时漂浮物进入到第一筛选网的上端。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槽规则的设置于第一筛选网以及第二筛选网的密封层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筛选网的外固定环上向上凸起设置有一根以上的拉杆,所述拉杆的外侧端面嵌入于浮选桶内壁的凹槽中,拉杆伸出于浮选桶的外侧端。

作为优选,所述浮选桶的外侧端设置有一个以上的集料盒,集料盒内设置有集料腔,浮选桶上正对每个集料腔均开设有一个出料通道,密封层上的漂浮物通过出料通道进入到集料盒的集料腔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筛选网以及第二筛选网与水平面间形成一个夹角,该夹角为1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收集漂浮物,然后上拉筛选网即可统一取出积累在密封层上的漂浮物,清除效率大大的提升,而且无需使用动力结构,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编码分别为:1为外固定环,2为密封层,3为进料槽,4为内固定环,5为定位杆,6为集料盒,7为集料腔,8为浮选桶,9为连接杆,11为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矿用浮选机,包括浮选桶8,浮选桶8内设置有一个清料机构,清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浮选桶底面上的定位杆5,定位杆5上套装有第一筛选网以及第二筛选网,第二筛选网设置于第一筛选网的底部,第二筛选网与第一筛选网结构相同,此处介绍第一筛选网;

第一筛选网以及第二筛选网均包括一外固定环1、内固定环4以及用于连接外固定环1和内固定环4的连接杆9,连接杆9与连接杆9之间形成有一个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均安装有密封层2,密封层2的上下端面均与连接杆以及外固定环的上下端面平齐,密封层2上设置有进料槽3,内固定环均活动套装在定位杆上,第一筛选网与第二筛选网的进料槽3相对时漂浮物进入到第一筛选网的上端。

本实施例中,进料槽3规则的设置于第一筛选网以及第二筛选网的密封层2上,在浮选时,我们将上下进料槽相对设置,此时进料槽导通,内部的漂浮物能够从进料槽进入到第一筛选网的顶部,清除时,只要旋转上端的第一筛选网,使得上下进料槽错开,此时即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本实施例中,第二筛选网的外固定环上向上凸起设置有一根以上的拉杆11,拉杆11的外侧端面嵌入于浮选桶内壁的凹槽中,拉杆11伸出于浮选桶8的外侧端。当上下进料槽错开后,我们只要拉起拉杆,内固定环在定位杆上上升,漂浮物不能漏出

浮选桶的外侧端设置有一个以上的集料盒6,集料盒6内设置有集料腔7,浮选桶8上正对每个集料腔7均开设有一个出料通道(未图示),密封层上的漂浮物通过出料通道进入到集料盒的集料腔内。当第一、第二筛选网移动至出料通道位置时,上端积攒的漂浮物能够通过出料通道进入到集料腔内。

为了能够使得漂浮物在到达出料通道位置时能够自然滑落,特将第一筛选网以及第二筛选网与水平面间形成一个夹角,该夹角为10度,也可以大一些,能够使得漂浮物滑落即可。清料完毕后,再错开上下进料槽,重复以上步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收集漂浮物,然后上拉筛选网即可统一取出积累在密封层上的漂浮物,清除效率大大的提升,而且无需使用动力结构,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