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品分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1007发布日期:2018-08-28 23:32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品分拣装置。



背景技术:

在快递行业中,收取物品后通常使用分拣装置对物品按照目的地进行分拣,以便将物品快速有序地运输到目的地。如图1所示,相关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拣装置,在分拣装置的机架1′上设置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层叠设置的格口2′,格口2′的底板前高后低设置,格口2′包括位于格口2′前侧的入口21′和位于格口2′后侧的出口22′,每个出口22′处设置有挡门(图中未示出),每个入口21′处设有一个指示灯(图中未示出),用于指示物品的投放位置。在使用分拣装置分拣物品时,分拣员首先使用条码识读器扫描物品表面的条码,分拣装置的控制器处理扫描获取的条码信息,控制相应的格口2′的入口21′处的指示灯点亮并闪烁,提示目标格口2′的位置,当格口2′内的物品数量达到设定数量后,分拣员打开该格口2′后侧的挡门,将收纳袋放置在格口2′的出口22′处,将物品收集进入收纳袋中,最后,分拣员将收纳袋打包,发往目的地。

这种分拣装置存在的问题在于,分拣员每次投放物品时,由于所有格口2′均开放,而分拣员多次仅依靠观察指示灯颜色变化判断物品的投放位置,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将物品误投入其他的格口2′内,导致物品被送往错误的目的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品分拣装置,以减少分拣错误,提高物品分拣效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物品分拣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设置多个分拣筐,在所述机架上对应每个所述分拣筐设置一个分拣门组件,所述分拣门组件用于选择性遮挡所述分拣筐的入口,所述分拣门组件包括分拣门和驱动所述分拣门打开和关闭的驱动组件,所述分拣门与所述机架活动连接,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所述分拣门具有露出所述入口的打开位置和遮挡所述入口的关闭位置。

作为物品分拣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件和动力组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分拣门活动连接,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动力组件传动连接。

作为物品分拣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为伸缩杆或连杆。

作为物品分拣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动力组件均设置在所述机架内,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动力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分拣门靠近所述机架内部的一侧连接,且所述连接件可带动所述分拣门相对于所述机架向所述机架内转动至所述打开位置。

作为物品分拣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内并位于所述分拣筐的上方设置用于拍摄所述分拣筐内放置的物品的图像的摄像头。

作为物品分拣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内并位于所述分拣筐的上方设置有用于照亮所述分拣筐及其周围的空间的照明装置。

作为物品分拣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分拣门包括第一门和与所述第一门铰接的第二门,所述第一门的第一端与所述机架铰接,所述第一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门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门的第二端悬空设置,所述第一门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

作为物品分拣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分拣筐具有邻近于所述分拣门的分拣筐第一端和远离所述分拣门的分拣筐第二端,所述分拣筐第一端的高度低于所述分拣筐第二端的高度。

作为物品分拣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上邻近于所述分拣筐第一端设置用于防止所述分拣筐掉落的横撑。

作为物品分拣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分拣门与所述横撑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品分拣装置通过在分拣筐的入口处设置分拣门,在投入物品时打开分拣门,在提醒分拣员物品的投放位置的同时,由于其他分拣筐的分拣门处于关闭位置,因此还能避免分拣员误投物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提供的物品分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物品分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分拣门处于关闭位置。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物品分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分拣门处于打开位置。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物品分拣装置的分拣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分拣门处于关闭位置。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物品分拣装置的分拣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分拣门处于打开位置。

图1中:

1′-机架;2′-格口;21′-入口;22′-出口。

图2至5中:

1-机架;11-顶板;12-左侧板;13-右侧板;14-支撑格板;15-横撑;2-分拣门组件;21-分拣门;211-第一门;212-第二门;22-驱动组件;221-连接件;3-分拣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特别限定,术语“前后方向”是指图2中ab箭头所指的方向,术语“左右方向”是指图2中cd箭头所指的方向,术语“上下方向”是指图2中ef箭头所指的方向,其余方向,均以上述方向作为参考基准。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物品分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分拣门处于关闭位置,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物品分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分拣门处于打开位置,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品分拣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内设置多个分拣筐3,在机架1上对应每个分拣筐3设置一个分拣门组件2,分拣门组件2用于选择性遮挡分拣筐3的入口,分拣门组件2包括分拣门21和驱动分拣门21打开和关闭的驱动组件22,分拣门21与机架1活动连接,在驱动组件22的驱动下分拣门21具有露出入口的打开位置和遮挡入口的关闭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品分拣装置通过在分拣筐3的入口处设置分拣门21,在投入物品时打开分拣门21,在提醒分拣员物品的投放位置的同时,由于其他分拣筐3的分拣门21处于关闭位置,因此还能避免分拣员误投物品的问题。

具体的,机架1包括顶板11、左侧板12、右侧板13,以及连接在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之间的多个支撑格板14,多个支撑格板14位于顶板11下方且沿上下方向平行间隔设置;多个分拣筐3放置在支撑格板14上,且分拣筐3具有邻近于分拣门21的分拣筐第一端和远离分拣门21的分拣筐第二端,分拣筐第一端的高度低于分拣筐第二端的高度,即分拣筐3呈前低后高设置,以便于分拣者向分拣筐3投入物品;机架1上邻近于分拣筐第一端设置用于防止分拣筐3掉落的横撑15,在本实施例中,横撑15固定连接在支撑格板14的前端。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物品分拣装置的分拣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分拣门处于关闭位置,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物品分拣装置的分拣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分拣门处于打开位置,如图2至图5所示,分拣门组件2的分拣门21与横撑15活动连接,具有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驱动组件22包括连接件221和动力组件(图中未示出),连接件221与分拣门21活动连接,连接件221可以是伸缩杆或连杆,动力组件与连接件221传动连接,动力组件可以采用电机传动、气压传动或液压传动的形式。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22为气弹簧,其中,连接件221为伸缩杆,动力组件为气压传动组件,且连接件221的一端与分拣门21铰接,另一端与动力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21和动力组件均设置在机架1内,连接件221远离动力组件的一端与分拣门21靠近机架1内部的一侧连接,在动力组件的驱动下,连接件221可带动分拣门21相对于机架1向内转动至打开位置,从而能够节约操作空间,且能够避免碰触物品分拣装置外部的分拣员,提高了设备安全性。

进一步地,在机架1的内部、分拣筐3的上方安装有多个照明装置和多个摄像头(图中未示出),其中,照明装置用于照亮分拣筐3及周围的空间,多个摄像头与多个分拣筐3位置一一对应,且位于相应的分拣筐3的上方,用于拍摄分拣筐3内放置的物品的图像,当物品将要装满分拣筐3时,物品分拣装置的控制器会发出提示信息,例如通过机架1上的显示屏(图中未示出)显示提示信息,提醒分拣员打包分拣筐3中的物品。

进一步地,分拣门21呈分段式设置,包括第一门211和与第一门211铰接的第二门212,第一门211的第一端与横撑15铰接,第一门211与驱动组件22的连接件221枢接,在驱动组件22的驱动下,可向机架1内部一侧转动至对应分拣筐3的上方,第二门212的第一端与第一门211的第二端铰接,第二门212的第二端自由悬空,第二门212在重力作用下始终保持相对于第一门211向下转动的运动趋势。当分拣门21处于关闭状态时(如图4所示),第一门211和第二门212位于同一竖直面上,且均位于分拣筐3的前上方,此时,不能将物品投入分拣筐3中;当需打开分拣门21时,第一门211在驱动组件22的驱动下,向机架1内部旋转至分拣筐3的上方,第二门212则在重力作用下处于竖直状态,分拣门21位于打开位置(如图5所示),从而在保证物品可由第一门211的下方被投入分拣筐3中的同时还能防止第二门212碰触分拣筐3上方的照明装置或遮挡分拣筐3上方的摄像头,保证了摄像头拍摄的准确性且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下面介绍本实施例中的物品分拣装置的工作过程。

未进行分拣时,分拣门21处于关闭位置,在进行分拣工作时,分拣员将物品靠近机架1外部的识别机构(如扫描枪等),使识别机构识别物品上粘贴的快递单,从而获得物品的目的地信息;当识别机构获得物品的目的地信息后,物品分拣装置的控制器判断物品应当被投入的目标分拣筐3,并控制对应的驱动组件22驱动对应的分拣门21转动至打开位置,从而提示分拣员将物品投入目标分拣筐3中,当分拣员完成物品投放后,控制器控制上述驱动组件22驱动上述分拣门21转动至关闭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物品分拣装置通过设置分拣门组件2,能够提示分拣员将物品通过打开的分拣门21投入正确的分拣筐3中,在提醒分拣员将物品投入同时,还能避免分拣员将物品投错位置,提高了分拣效率。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