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的静电吸附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1539发布日期:2018-07-10 20:49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净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颗粒的静电吸附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厂生产中往往会造成微颗粒,例如喷蜡机或喷油机产生的油雾、蜡雾等,使车间存在职业健康危害、火灾隐患、外气排放污染等安全隐患,为实现有效的对颗粒进行收集,常采用的方式为自然沉淀、水幕沉淀和过滤棉吸附等方法进行吸附回收,但是存在污染物逃逸量大、能耗高且需要经常更换滤材等问题。

为提高效率,现有的多采用静电吸附的方式进行收集,其通道的开口处设置静电杆、静电板是通入装置内部的颗粒带电,通过设置阳极板和阴极板形成高压静电场,使带有颗粒的空气进入,从而使颗粒趋向两个极板的表面,但是这种方式使颗粒的带电量程度低,不能够精准的趋向极板的表面,吸附效果差,会导致装置内部整体出现脏污,导致清洗困难,并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颗粒会附着在加基板上,导致极板对颗粒的束缚力降低,因此除尘效果也会逐渐降低,过滤效果会受到颗粒增多的影响,从而导致吸附作用的下降,需要及时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安装维护便捷,能够高效去除气体中颗粒,提高颗粒去除率的颗粒的静电吸附收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

颗粒的静电吸附收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右侧面上均设有通孔,所述左侧面的通孔处连接有风机,所述右侧面的通孔处连接有颗粒吸入通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一对平行设置中的过滤板和设置在所述过滤板之间的静电回收装置,所述过滤板紧固贴合连接在所述通孔处内壁上,所述静电回收装置包括框体支架、高压板、零电位板和第一静电接触片,所述高压板和零电位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内部且平行等距交替排列,所述静电接触片固定连接在所述高压板与所述零电位板的顶部,所述高压板与所述零电位板与所述过滤板相垂直,所述静电回收装置与所述箱体右侧的过滤板之间还设有静电加压装置,所述静电加压装置包括中框、平行固定设置在中框内部的导电板、分别设置在支架顶部和底部的固定板和连接在固定板之间的高压丝,所述高压丝位于所述导电板形成的间隙之间。

具体的,所述静电加压装置还包括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中框顶部和底部的定位柱,所述中框顶部的定位柱依次穿过到所述导电板的顶部,所述中框底部的定位柱依次穿过到所述导电板的底部。

具体的,所述固定板与所述中框之间还设有绝缘块。

具体的,所述静电加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导电板顶部的第二静电接触片。

具体的,所述支架的前后方向上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导电杆和设置在所述导电杆端部的绝缘柱。

具体的,所述箱体的内部底面还设有均与所述箱体正面方向垂直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支架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中框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箱体正面设有开口和通过合页铰链连接在所述开口处的门板,所述门板上设有把手,所述支架朝向所述开口处的一侧面上还有提手。

具体的,所述过滤板上设有粗过滤孔。

具体的,所述导电板之间的间距为10mm。

具体的,所述高压板与零电位板之间的间距为5mm。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颗粒的静电吸附收集装置通过设置静电加压装置中的高压丝以及导电板对吸入箱体内部的颗粒进行放电,相对比传统的静电棒和静电杆具有放电量大、空间覆盖率高的优势,使颗粒具有高的电量,因此在零电位板进行吸附时能够有效的将带电颗粒全部去除,大大提高了颗粒的吸附效果。

2、本发明通过交替设置的高压板和零电位板从而形成若干个颗粒通道,提高了颗粒的通过量以及颗粒吸附的工作空间,形成定性的颗粒吸附路线,并且由于存在较小的间距,因此高压板对颗粒产生强的排斥力,零电位板对带电颗粒产生强的吸附力,改善了对颗粒的吸附率。

3、通过设置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可以对静电加压装置和静电回收装置有效的进行安装和拆卸,方便取出收集后的颗粒,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颗粒的静电吸附收集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颗粒的静电吸附收集装置箱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颗粒的静电吸附收集装置静电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颗粒的静电吸附收集静电加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至图4所示,颗粒的静电吸附收集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左右侧面上均设有通孔101,所述左侧面的通孔处连接有风机2,所述右侧面的通孔处连接有颗粒吸入通道3,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有一对平行设置中的过滤板4和设置在所述过滤板4之间的静电回收装置5,所述过滤板4紧固贴合连接在所述通孔处内壁上,所述静电回收装置5包括框体支架501、高压板502、零电位板503和静电接触片504,所述高压板502和零电位板503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501的内部且平行等距交替排列,所述第一静电接触片504固定连接在所述高压板502与所述零电位板503的顶部,所述高压板502与所述零电位板503与所述过滤板4相垂直,所述静电回收装置5与所述箱体右1侧的过滤板4之间还设有静电加压装置6,所述静电加压装置6包括中框601、平行固定设置在中框601内部的导电板602、分别设置在支架501顶部和底部的固定板603和连接在固定板之间的高压丝604,所述高压丝604位于所述导电板602形成的间隙之间。通过静电加压装置6对颗粒进行放电,通过静电回收装置5对带电颗粒进行吸附,完成对颗粒的收集。

具体的,所述静电加压装置6还包括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中框601顶部和底部的定位柱605,所述中框601顶部的定位柱605依次穿过到所述导电板602的顶部,所述中框601底部的定位柱605依次穿过到所述导电板602的底部。通过设置定位住605保证导电板602的稳定性。

具体的,所述固定板603与所述中框601之间还设有绝缘块606。保证高压丝604工作时的安全性。

具体的,所述静电加压装置5还包括设置在导电板602顶部的第二静电接触片607。

具体的,所述支架501的前后方向上还设有挡板505,所述挡板505上设有导电杆506和设置在所述导电杆506端部的绝缘柱507。

具体的,所述箱体1的内部底面还设有均与所述箱体1正面方向垂直的第一滑槽102和第二滑槽103,所述支架501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滑槽滑102动连接,所述中框601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滑槽103滑动连接。设置第一滑槽102和第二滑槽103方便静电加压装置5和静电回收装置6的安装与拆卸。

具体的,所述箱体1正面设有开口和通过合页铰链104连接在所述开口处的门板105,所述门板105上设有把手106,所述支架501朝向所述开口处的一侧面上还有提手508。通过设置门板105和提手508,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

具体的,所述过滤板4上设有粗过滤孔。通过过滤板对大颗粒直接在吸入通道处进行收集。

具体的,所述导电板602之间的间距为10mm。提高放电空间,使颗粒均有效的具有高的带电程度。

具体的,所述高压板502与零电位板503之间的间距为5mm。一方面设置较小的间距一方面提供颗粒的去除工作空间,形成定向的去除通道,另一方面间距越小高压板与零电位板对带电颗粒产生的力越大,达到的吸附效果越好。

具体的,所述静电回收装置5的底部还设有收集盒。设置收集盒对吸附后颗粒进行回收利用。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本发明通过风机2以及吸入通道3将待吸附收集的颗粒吸入装置后,首先通过过滤板4,将其中的大颗粒进行过滤,之后通过静电加压装置6使颗粒成为带电颗粒,提高颗粒带电量程度,再进入静电回收装置5后,此时的颗粒的电极与高压板502的电极一致,带电颗粒与高压板50和零电位板503之间形成电势差,带电颗粒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方面为高压板502对带电颗粒的排斥作用,另一方面带电颗粒与零电位板503之间产生吸附作用,于是,带电颗粒被吸附在零电位板503的表面,随着颗粒数量的积累、重量的增加,颗粒最后由自重落入下方的收集盒内部,由此完成颗粒的吸附、收集的工作,在需要回收箱体1内部收集的颗粒时,通过打开门板,将静电回收装置通5过第一滑槽102进行抽出,可以更快速的完成清洗以及更换工作,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