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电动工具零部件的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24490发布日期:2019-08-24 10:06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电动工具零部件的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动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适用于电动工具零部件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工具主要分为金属切削电动工具、研磨电动工具、装配电动工具和铁道用电动工具。各类电动工具常见的电动工具有电钻、电动砂轮机、电动扳手和电动螺丝刀、电锤和冲击电钻、混凝土振动器、电刨等。

电钻工作原理是电磁旋转式或电磁往复式小容量电动机的电机转子做磁场切割做功运转,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作业装置,带动齿轮加大钻头的动力,从而使钻头刮削物体表面,更好的洞穿物体。

电动砂轮机是用来刃磨各种刀具、工具的常用设备,也用作普通小零件进行磨削、去毛刺及清理等工作。

电动扳手就是以电源或电池为动力的扳手,是一种拧紧高强度螺栓的工具,故又叫高强螺栓枪。

电动螺丝刀作为机械部件,是用于拧紧和旋松螺钉用的电动工具。

电动工具的零部件如锯片类在制造完成后需要对其结构进行测试,国家标准对电动工具,及手持电动工具的各类数据均有特定的要求。现有的测试装置结构复杂,造价高,不能够批量检测,不能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电动工具零部件的测试装置,在机体上设置了零部件传送机构、测试机构、抓取机构及收取机构;零部件传送机构用于传输零部件待检测;测试机构用于对零部件进行拍摄检测;抓取机构用于抓取检测完毕的零部件至次品回收箱或者收取机构;本发明具有设计合理,安全性好,检测效率,能够批量检测产品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适用于电动工具零部件的测试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零部件传送机构、测试机构、抓取机构及收取机构;所述测试机构设置于所述零部件传送机构的一端,所述测试机构的一侧设置所述抓取机构,所述抓取机构的一侧设置所述收取机构;所述测试机构包括有一测试架,所述测试架连接于所述机体上,所述测试架上设置有一测试承载件,所述测试架的一侧设置有一纵板,所述纵板上设置有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连接有一ccd相机,所述ccd相机的镜头朝下放置,所述ccd相机位于所述测试承载件的上方;所述机体采用金属材质制成,机体的原料含有cu、zn、pb、al、fe、mn、c以及si,所述各成分含量zn0.01~0.4%、pb0.01~0.02%、al6.0~10.0%、fe2.5~3.5%、mn12.5~13.0%、c0.01~0.10%、si0.01~0.15%以及其余为cu,其中杂质c、sb、si的总含量不超过1.0%。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抓取机构包括一支座,所述支座内设置有一轴承,所述轴承上垂直设置有一旋转辊,所述旋转辊的顶部水平连接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中心连接于所述旋转辊,所述支撑板的底面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夹爪。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转辊的底部连接有一步进电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抓取机构的一侧设置有一次品回收箱。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收取机构包括有一传输带,所述传输带的一端连接有一收料箱。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输带为皮带传输机或齿条传输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次品回收箱包括箱底和设置于箱底四周的四个侧壁,其中一个侧壁上设置有侧门,设置有侧门的侧壁内侧拐角处设置有加强柱,所述箱底内表面设置有指向侧门的斜坡,四个侧壁顶部设置有能与箱底底部相配合的凸台。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收料箱包括箱体、线轮和固定装置,所述的箱体上设有通孔,所述的固定装置安置在所述的通孔处,所述的线轮内置于所述的箱体中,所述的线轮包括转轴、涡簧和线绳,所述的涡簧一端固定在所述的转轴上,另一端连接着所述的线绳;所述转轴固定在箱体内部,且转轴上设有两个涡簧,涡簧连接的线绳还连接着把手;箱体的下端还安装有四个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在机体上设置了零部件传送机构、测试机构、抓取机构及收取机构;零部件传送机构用于传输零部件待检测;测试机构用于对零部件进行拍摄检测;抓取机构用于抓取检测完毕的零部件至次品回收箱或者收取机构;本发明具有设计合理,安全性好,检测效率,能够批量检测产品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抓取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次品回收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收料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收料箱的使用状态图;

图6是本发明中收料箱的转轴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适用于电动工具零部件的测试装置,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零部件传送机构2、测试机构3、抓取机构4及收取机构5;所述测试机构3设置于所述零部件传送机构2的一端,所述测试机构3的一侧设置所述抓取机构4,所述抓取机构4的一侧设置所述收取机构5;所述测试机构3包括有一测试架31,所述测试架31连接于所述机体1上,所述测试架31上设置有一测试承载件32,所述测试架31的一侧设置有一纵板33,所述纵板33上设置有一连接板34,所述连接板34上连接有一ccd相机35,所述ccd相机35的镜头朝下放置,所述ccd相机35位于所述测试承载件32的上方;所述机体1采用金属材质制成,机体1的原料含有cu、zn、pb、al、fe、mn、c以及si,所述各成分含量zn0.01~0.4%、pb0.01~0.02%、al6.0~10.0%、fe2.5~3.5%、mn12.5~13.0%、c0.01~0.10%、si0.01~0.15%以及其余为cu,其中杂质c、sb、si的总含量不超过1.0%。

其中,测试承载件32用于零部件的放置而后检测,ccd相机35用于对下方的零部件进行拍照检测。

优选的,所述抓取机构4包括一支座41,所述支座41内设置有一轴承42,所述轴承42上垂直设置有一旋转辊43,所述旋转辊43的顶部水平连接有一支撑板44,所述支撑板44的中心连接于所述旋转辊43,所述支撑板44的底面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夹爪45,夹爪45用于夹取零部件;所述旋转辊43的底部连接有一步进电机46;所述抓取机构4的一侧设置有一次品回收箱11,用于收取不合格的零部件。

优选的,所述收取机构5包括有一传输带51,所述传输带51的一端连接有一收料箱52;所述传输带51为皮带传输机或齿条传输机;抓取机构4将合格的零部件放置在传输带51上而后再由传输带51传输至收料箱52。

优选的,所述次品回收箱11包括箱底111和设置于箱底111四周的四个侧壁112,其中一个侧壁112上设置有侧门113,设置有侧门113的侧壁112内侧拐角处设置有加强柱114,所述箱底111内表面设置有指向侧门113的斜坡116,四个侧壁112顶部设置有能与箱底111底部相配合的凸台115。

作优选的,所述收料箱52包括箱体522、线轮和固定装置521,所述的箱体522上设有通孔,所述的固定装置521安置在所述的通孔处,所述的线轮内置于所述的箱体522中,所述的线轮包括转轴526、涡簧527和线绳524,所述的涡簧527一端固定在所述的转轴526上,另一端连接着所述的线绳524;所述转轴526固定在箱体522内部,且转轴526上设有两个涡簧527,涡簧527连接的线绳524还连接着把手525;箱体522的下端还安装有四个万向轮523。

本发明在机体1上设置了零部件传送机构2、测试机构3、抓取机构4及收取机构5;零部件传送机构2用于传输零部件待检测;测试机构3用于对零部件进行拍摄检测;抓取机构4用于抓取检测完毕的零部件至次品回收箱11或者收取机构5;本发明具有设计合理,安全性好,检测效率,能够批量检测产品等优点。进一步的,在金属材质的机体1表面喷涂有防锈防腐蚀的涂料,在保证了机体1稳定的硬度的同时,能够在广泛的应用于各个环境时保证使用寿命。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更为具体的,采用前述的原料进行以下步骤制备机体1,具体如下:

(1)原料熔炼:将用于制造机体的原料放入熔炼设备中熔炼为合金液,将温度控制在1200℃,并保持1h;

(2)初炼:使用造渣剂进行造渣,并通过炉底喷嘴将底吹气体吹入熔炼设备中;搅拌合金液;

(3)精炼:将完成初炼的合金液转移至真空或者充满惰性气体的容器中进行脱氧、脱气以及脱硫,将脱氧剂加到完成初炼的合金液的液面上,使得在界面上进行脱氧,脱氧剂有木炭、碳化钙、硼化镁、硼渣,这些脱氧剂夺取氧把铜还原出来,生成物上浮成渣排去,并通过光谱分析仪以及密度检测仪获得夹杂物的质量份;

(4)反复精炼:重复步骤(3),直到合金液中含有的夹杂物的质量份已无明显降低或者已经达到最低;

(5)机体浇注:将合金液升温至1150℃,出炉镇静;镇静10min后,将合金液浇注于模具中,形成机体部件;

(6)落砂:等到步骤(5)中的机体部件冷却至400℃时,先使机体部件与砂箱分离,然后使其与型砂分离;

(7)清理:从步骤(6)后的机体部件上去除浇、冒口,清除残余的芯砂,去除机体部件表面的粘砂、飞边毛刺、氧化皮;

(8)热处理:将步骤(7)的机体部件放入电炉中,按照不高于72℃/h的速度升温至850℃,保温4h,炉冷至室温;再按照不高于88℃/h升温至720℃,保温3.5h后出炉,在55℃的水中淬火至270℃;返回电炉中升温至350℃,进行低温回火处理,保温5h后,出炉空冷;

(9)退火处理:将机体部件加热到880℃,保温4h,再以50℃/h的速度冷却到620℃,出炉空冷;

(10)机体内表面处理:对退火空冷之后的机体内表面进行脱脂晾干、清洗沥水、使用润滑液浸泡,形成润滑干膜;

(11)烘干备用:将处理好的机体部件放入60℃的容器内进行烘干,并保温1h。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更为具体的,采用前述的原料进行以下步骤制备机体1,具体如下:

(1)原料熔炼:将用于制造机体的原料放入熔炼设备中熔炼为合金液,将温度控制在1225℃,并保持1h;

(2)初炼:使用造渣剂进行造渣,并通过炉底喷嘴将底吹气体吹入熔炼设备中;搅拌合金液;

(3)精炼:将完成初炼的合金液转移至真空或者充满惰性气体的容器中进行脱氧、脱气以及脱硫,将脱氧剂加到完成初炼的合金液的液面上,使得在界面上进行脱氧,脱氧剂有木炭、碳化钙、硼化镁、硼渣,这些脱氧剂夺取氧把铜还原出来,生成物上浮成渣排去,并通过光谱分析仪以及密度检测仪获得夹杂物的质量份;

(4)反复精炼:重复步骤(3),直到合金液中含有的夹杂物的质量份已无明显降低或者已经达到最低;

(5)机体浇注:将合金液升温至1175℃,出炉镇静;镇静13min后,将合金液浇注于模具中,形成机体部件;

(6)落砂:等到步骤(5)中的机体部件冷却至450℃时,先使机体部件与砂箱分离,然后使其与型砂分离;

(7)清理:从步骤(6)后的机体部件上去除浇、冒口,清除残余的芯砂,去除机体部件表面的粘砂、飞边毛刺、氧化皮;

(8)热处理:将步骤(7)的机体部件放入电炉中,按照不高于72℃/h的速度升温至900℃,保温4.5h,炉冷至室温;再按照不高于88℃/h升温至750℃,保温3.8h后出炉,在63℃的水中淬火至310℃;返回电炉中升温至375℃,进行低温回火处理,保温5h后,出炉空冷;

(9)退火处理:将机体部件加热到900℃,保温4.5h,再以55℃/h的速度冷却到640℃,出炉空冷;

(10)机体内表面处理:对退火空冷之后的机体内表面进行脱脂晾干、清洗沥水、使用润滑液浸泡,形成润滑干膜;

(11)烘干备用:将处理好的机体部件放入65℃的容器内进行烘干,并保温1.3h。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更为具体的,采用前述的原料进行以下步骤制备机体1,具体如下:

(1)原料熔炼:将用于制造机体的原料放入熔炼设备中熔炼为合金液,将温度控制在1250℃,并保持1h;

(2)初炼:使用造渣剂进行造渣,并通过炉底喷嘴将底吹气体吹入熔炼设备中;搅拌合金液;

(3)精炼:将完成初炼的合金液转移至真空或者充满惰性气体的容器中进行脱氧、脱气以及脱硫,将脱氧剂加到完成初炼的合金液的液面上,使得在界面上进行脱氧,脱氧剂有木炭、碳化钙、硼化镁、硼渣,这些脱氧剂夺取氧把铜还原出来,生成物上浮成渣排去,并通过光谱分析仪以及密度检测仪获得夹杂物的质量份;

(4)反复精炼:重复步骤(3),直到合金液中含有的夹杂物的质量份已无明显降低或者已经达到最低;

(5)机体浇注:将合金液升温至1200℃,出炉镇静;镇静15min后,将合金液浇注于模具中,形成机体部件;

(6)落砂:等到步骤(5)中的机体部件冷却至500℃时,先使机体部件与砂箱分离,然后使其与型砂分离;

(7)清理:从步骤(6)后的机体部件上去除浇、冒口,清除残余的芯砂,去除机体部件表面的粘砂、飞边毛刺、氧化皮;

(8)热处理:将步骤(7)的机体部件放入电炉中,按照不高于72℃/h的速度升温至950℃,保温5h,炉冷至室温;再按照不高于88℃/h升温至780℃,保温4h后出炉,在70℃的水中淬火至350℃;返回电炉中升温400℃,进行低温回火处理,保温5h后,出炉空冷;

(9)退火处理:将机体部件加热到920℃,保温5h,再以60℃/h的速度冷却到660℃,出炉空冷;

(10)机体内表面处理:对退火空冷之后的机体内表面进行脱脂晾干、清洗沥水、使用润滑液浸泡,形成润滑干膜;

(11)烘干备用:将处理好的机体部件放入70℃的容器内进行烘干,并保温1.5h。

综上所述,根据实施例2~4的方法制备得到的机体1,耐磨性较好,易加工,铸造性能好,气密性较好、耐腐蚀,适用于各个环境。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