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44213发布日期:2019-10-23 01:25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除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除铁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往往会涉及除杂工序,而杂质的种类又多种多样,也就对应不同的除杂方法。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过程中,发现含铁杂质是一类较常见的杂质,如铁屑、小铁片等,这些含铁杂质会对设备中的一些部件,如刀片、刀盘、叶片等造成磨损,若常时间沉淀累积还会堵塞管道,导致输送阻力增加。另一方面,如果这些含铁杂质未被及时清除,将带入产品造成产品不良,影响产品合格率。因此需要开发方便、高效的除铁方法或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除铁装置,能够快速、高效的去除含铁杂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除铁装置,所述除铁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围设成容置腔,壳体上设置有与容置腔连通的进液口;吸附筒,设置于容置腔内;磁体,设置于吸附筒内,用于在容置腔内选择性形成磁化区,以使得当磁体在容置腔内形成磁化区时,经所述进液口进入所述容置腔内的液流中的含铁杂质能够吸附在吸附筒的外表面,当磁体在容置腔内不形成磁化区时,吸附在吸附筒外表面的含铁杂质能够从吸附筒上脱落。

其中,磁体相对于吸附筒活动设置,并能够被移入或移出吸附筒,进而在容置腔内选择性形成磁化区,或者磁体固定安装在吸附筒内,并以受控方式选择性产生磁化区。

其中,除铁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传动装置,第一传动装置用于传动磁体移入或移出吸附筒。

其中,壳体上进一步设置有与容置腔连通的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除铁装置进一步设置有与壳体连接的进液管、第一出液管和第二出液管,其中进液管设置有与进液口连通的进液通道,第一出液管和第二出液管设置有分别与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连通的第一出液通道和第二出液通道,其中第一出液管和第二出液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以使得当磁体在容置腔内形成磁化区时,去除含铁杂质后的液流经第一出液通道排出,当磁体在容置腔内不形成磁化区时,含有脱落后的含铁杂质的液流经第二出液通道排出。

其中,进液通道和第一出液通道水平设置且沿同一直线延伸,第二出液通道位于吸附筒的正下方且竖直设置,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彼此互锁。

其中,除铁装置还包括刮除组件,刮除组件包括刮板,刮板设置于吸附筒的外侧,且能够与吸附筒进行相对运动,进而刮除吸附筒的外表面上的吸附物。

其中,吸附筒活动设置在容置腔内,以通过将吸附筒移入或移出容置腔来实现与刮板的相对运动;或者吸附筒和刮板中的一个能够绕另一个进行相对转动。

其中,吸附筒和刮板中的一个能够绕另一个进行相对转动,其中当磁体在容置腔内形成磁化区时,刮板设置在吸附筒背离进液口的一侧,以使得吸附筒的朝向进液口的一侧直接暴露于液流。

其中,除铁装置括第二传动装置,用于传动吸附筒和刮板中的一个相对另一运动。

其中,吸附筒和容置腔在垂直于进液口所限定的的液流流向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之间的比例为0.2-0.7。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所提供的除铁装置,能够在容置腔内选择性形成磁化区;使其在形成磁化区时,能够对含铁杂质进行吸附,以去除含铁杂质;而在需要去吸附的杂质进行清洗时,则控制在容置腔内不形成磁化区,解除对含铁杂质的吸附,便于清洗;从而能够方便、快捷高效的除去含铁杂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除铁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除铁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提供一种除铁装置,至少可以应用于造纸技术领域,用于去除纸浆内的含铁杂质,以防含铁杂质被带入纸页表面,造成纸页表面不良。当然也可以应用到其他需要去除含铁杂质的场景。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除铁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除铁装置10包括壳体101、吸附筒102和磁体103,壳体101围设成容置腔,壳体101上设置有与容置腔连通的进液口;吸附筒102设置于容置腔内;磁体103设置于吸附筒102内。

磁体103用于在容置腔内选择性形成磁化区。以使得当磁体103在容置腔内形成磁化区时,经进液口进入容置腔内的液流中的含铁杂质能够吸附在吸附筒102的外表面;当磁体103在容置腔内不形成磁化区时,吸附在吸附筒102外表面的含铁杂质能够从吸附筒102上脱落。

具体地,磁体103相对于吸附筒102活动设置,并能够被移入或移出吸附筒102,进而在容置腔内选择性形成磁化区,或者磁体103固定安装在吸附筒102内,并以受控方式选择性产生磁化区。

可选地,在一实施方式中,磁体103为永磁体(例如磁铁等),其相对于吸附筒102活动设置(如图1所示),能够被移入或移出吸附筒102。其在被移入吸附筒102时在容置腔内形成磁化区,在被移出吸附筒102时在容置腔内不形成磁化区。

具体地,除铁装置10还包括第一传动装置104,第一传动装置104用于传动磁体103移入或移出吸附筒102。第一传动装置104为一伸缩装置,其包括固定端及活动端,活动端能够可活动的向远离或向靠近固定端的方向运动。磁体103与第一传动装置104的活动端连接,当活动端运动时,带动磁体103运动。第一传动装置104可以为气缸、液压缸、电缸、直线电机中的一种。

可选地,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磁体103为软磁体,能够被磁化或去磁化,以受控方式选择性产生磁化区,即磁体103被磁化时在容置腔内形成磁化区,在去磁化时在容置腔内不形成磁化区。例如,磁体103为电磁体,在通电时磁体103被磁化形成磁化区,而在断电时磁体103去磁化不形成磁化区。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除铁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方式中,磁体103相对于吸附筒102固定设置,不需要被移入和移出,只需要控制是否通电就能控制是否形成磁化区。当然在该实施方式中磁体103也可以相对于吸附筒102活动设置,具体可以根据工艺需要选择性设置。

可选地,在一实施方式中,除铁装置10应用于去除液流中的含铁杂质。具体地,壳体101上进一步设置有与容置腔连通的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除铁装置10进一步设置有与壳体101连接的进液管105、第一出液管106和第二出液管107;第一出液管106和第二出液管107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08和第二控制阀109。其中进液管105设置有与进液口连通的进液通道,第一出液管106和第二出液管107设置有分别与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连通的第一出液通道和第二出液通道。当磁体103在容置腔内形成磁化区时,去除含铁杂质后的液流经第一出液通道排出,当磁体103在容置腔内不形成磁化区时,含有脱落后的含铁杂质的液流经第二出液通道排出。其中,进液管105、第一出液管106和第二出液管107的截面形状、尺寸及材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其中,第一控制阀108和第二控制阀109彼此互锁。即当除铁装置10工作时,打开第一控制阀108,同时关闭第二控制阀109,以使液流从进液通道流经吸附筒被除铁后从第一出液通道流出;当对除铁装置10进行清洗时,打开第二控制阀109,同时关闭第一控制阀108,以使脱落的含铁杂质和其他吸附物从第二出液通道排出。第一控制阀108和第二控制阀109可以为蝶阀、闸阀、球阀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108和第二控制阀109为气动闸阀。第一控制阀108和第二控制阀109可以使用机械互锁或电子互锁。

其中,在对液流进行含铁杂质去除时,为了减少液流的流动阻力,使液流在被去除含铁杂质后能够及时顺畅的排出,将进液通道和第一出液通道水平设置且沿同一直线延伸。另外,吸附筒102设置在容置腔内时,会对容置腔内液流的流动产生迟滞阻力,且吸附筒102和容置腔在垂直于进液口所限定的液流流向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之间的比例越大时,吸附筒102对浆料的流动阻力越大;而此时液流中的含铁杂质也越容易被吸附到吸附筒102上。为了使吸附筒102能够对含铁杂质有较好的吸附,同时又不会对容置腔内的液流产生过大的阻力,控制吸附筒和容置腔在垂直于进液口所限定的液流流向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之间的比例为0.2-0.7,例如比例为0.2、0.3、0.4、0.5、0.6、0.7等。

其中,在完成对液流含铁杂质的去除,对除铁装置进行清洗时,调控磁体103在容置腔内不形成磁化区,以使吸附在吸附筒102外表面的含铁杂质能够从吸附筒102上脱落,进而对吸附筒进行清洗。此时,将第二出液通道位于吸附筒的正下方且竖直设置,含铁杂质在重力、浮力以及流动浆料的冲刷下脱落,较顺利的经第二出液通道排出。

可选地,在一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有效清洗吸附筒上的吸附物,除铁装置10还包括刮除组件,刮除组件包括刮板110,刮板110设置于吸附筒102的外侧,且能够与吸附筒102进行相对运动,进而刮除吸附筒102的外表面上的吸附物。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防止吸附物(如纤维、污泥等杂质)的吸附使吸附筒102的筒壁变厚,使磁化区的磁场弱化,降低吸附能力,还能防止因吸附物过多对液流造成迟滞阻力。

具体地,吸附筒102活动设置在容置腔内,以通过将吸附筒102移入或移出容置腔来实现与刮板110的相对运动;或者吸附筒102和刮板110中的一个能够绕另一个进行相对转动。

可选地,在一实施方式中,吸附筒102和刮板110中的一个能够绕另一个进行相对转动。例如可以将吸附筒102固定设置,而刮板110能够绕吸附筒102转动,以刮出吸附筒外侧的吸附物。具体地,除铁装置10包括第二传动装置111,第二传动装置111用于传动刮板110绕吸附筒102运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反过来,使刮板110固定设置,而吸附筒102能够绕刮板110转动,相应地第二传动装置111用于传动吸附筒102绕刮板110转动。

其中,当磁体103在容置腔内形成磁化区,进行含铁杂质的吸附时,刮板110设置在或转动到吸附筒102背离进液口的一侧,以使得吸附筒的朝向进液口的一侧直接暴露于液流。进而使吸附筒102能够及时大面积的对含铁杂质进行吸附,也防止刮板110对液流造成阻力。

可选地,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吸附筒102活动设置在容置腔内,能够将吸附筒102移入或移出容置腔。其中,当除铁装置里设置有刮除组件时,通过将吸附筒102移入或移出容置腔能够实现与刮板110的相对运动,此时,刮板可以绕吸附筒设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刮除组件,而是直接将吸附筒102移入或移出容置腔。具体地,当需要对吸附筒102进行清洗时,直接将原有的吸附筒102移出容置腔,再将干净的吸附筒102放入容置腔。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设备不停机的情况下完成对吸附筒的清洗,不耽误生产进度,还能清洗的更充分。

可选地,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壳体101的一面选用透明材料或设置有可视化窗口,能够时时观察腔体内的情况,判断是否清洗吸附筒。

以上方案,本申请所提供的除铁装置,能够在容置腔内选择性形成磁化区;使其在形成磁化区时,能够对含铁杂质进行吸附,以去除含铁杂质;而在需要去吸附的杂质进行清洗时,则控制在容置腔内不形成磁化区,解除对含铁杂质的吸附,便于清洗;从而能够方便、快捷高效的除去含铁杂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