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16447发布日期:2019-03-27 11:25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建筑垃圾资源化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淤泥及其他废弃物。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垃圾存量及增量也在与日俱增,据统计,目前我国建筑垃圾总量已占城市垃圾总量30-40%,预计到2020年,国内建筑垃圾总量将达到500亿吨。目前国内建筑垃圾处置主要方式仍是以填埋为主,大量占用土地,严重影响城市发展及环境。

近年来,针对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技术以及设备应运而生,针对建筑垃圾中轻物质(木屑、塑料等)含量较高以及工厂化建设环保要求提高,湿选除杂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领域尤为重要,但现有湿选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对水量需求巨大,既浪费了水资源,又会增加污水污泥的处理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及方法,该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有效解决了分选建筑垃圾时耗水量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吸气管、刮板机构、传送带机构、用于扰动液体的叶轮机构和用于平衡液体的稳流器,所述叶轮机构和所述稳流器均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吸气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箱体内并与所述叶轮机构对应,其另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外部连通,所述刮板机构与所述箱体连接并用于将所述箱体内浮于液面的轻质物转运至外部,所述传送带机构与所述箱体连接并用于将所述箱体内的沉于液面以下的建筑骨料转运至外部。

可选地,所述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还包括曝气机构,该曝气机构连接在所述箱体上并与所述吸气管连通。

可选地,所述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还包括振动给料器,所述振动给料器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稳流器设置在所述叶轮机构的下方。

可选地,所述叶轮机构包括压板和多个叶片,所述压板形成在所述多个叶片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稳流器包括基体和多个稳流板,该基体呈圆形分布并相对所述箱体固定,所述多个稳流板分别与所述基体相连且所述多个稳流板相对所述箱体的底壁垂直。

可选地,所述稳流板呈弧形。

可选地,所述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还包括渣浆泵,所述渣浆泵与所述箱体连接并用于将所述箱体底部的泥沙抽出。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方法,所述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方法包括:

启动叶轮机构以扰动箱体内的液体,外界空气经吸气管吸入所述箱体的液体中,在稳流器的作用下所述箱体内的液面大致平衡;

向所述箱体内投入待分选物料,调整所述吸气管的进气量以对所述箱体中的待分选物料进行分选;

利用刮板机构将所述箱体内液体上层的轻质物转运至所述箱体的外部,利用传送带机构将所述箱体内液体中层的建筑骨料转运至所述箱体的外部。

可选地,在所述利用刮板机构将所述箱体内液体上层的轻质物转运至所述箱体的外部,利用传送带机构将所述箱体内液体中层的建筑骨料转运至所述箱体的外部的步骤之后,所述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方法还包括:

启动渣浆泵,以将所述箱体内液体下层的泥沙排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叶轮机构转动时,箱体内形成负压,从而使空气从吸气管进入箱体内,空气在液体中产生的气泡与轻质物粘合逐渐上升至箱体内液体的上层,使得建筑垃圾中的轻质物在未吸附太多水分时由刮板机构转运至箱体外部,同时,箱体内的建筑骨料在吸附较少水分的情况下,由传送带机构转运至箱体的外部,由此,该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极大降低了对水的消耗量。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另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叶轮机构与稳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吸气管与叶轮机构、稳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稳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吸气管2叶轮机构

3稳流器4振动给料器

5箱体6刮板机构

7传送带机构8自动控制系统

9曝气机构21压板

22叶片31基体

32稳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本公开中,在未做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术语名词“上、下”是指产品处于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可以理解为沿重力方向的上、下,也与附图中图面的“上、下”相对应;“内、外”是指相对于部件或结构本身轮廓的“内、外”。

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参阅图1,该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包括箱体5、吸气管1、刮板机构6、传送带机构7、用于扰动液体的叶轮机构2和用于平衡液体的稳流器3,叶轮机构2和稳流器3均设置在箱体5内,吸气管1的一端位于箱体5内并与叶轮机构2对应,吸气管1的另一端与箱体5的外部连通,刮板机构6与箱体5连接并用于将箱体5内浮于液面的轻质物转运至箱体5外部,传送带机构7与箱体5连接并用于将箱体5内的沉于液面以下的建筑骨料转运至箱体5外部。

其中,吸气管1的一端与叶轮机构2相对应是指,吸气管1的出口与叶轮机构2相对,当空气从吸气管1的出口进入箱体5时,空气可以作用在叶轮机构2上,在叶轮机构2的旋转过程中产生大小合适的气泡,例如,吸气管1的出口靠近于叶轮机构2时,空气经吸气管1的出口排出即可由叶轮机构2带动旋转。此外,吸气管1内设置有蝶阀(图中未示出),以调整进气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叶轮机构2转动时,箱体5内形成负压,从而使空气从吸气管1进入箱体5内,空气在液体中产生的气泡与轻质物粘合逐渐上升至箱体5内液体的上层,使得建筑垃圾中的轻质物在未吸附太多水分时由刮板机构6转运至箱体5外部,同时,箱体5内的建筑骨料在吸附较少水分逐渐下沉,由传送带机构7转运至箱体5的外部,由此,该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极大降低了对水的消耗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传送带机构7中的传送带位于箱体5内的一部分大致相对箱体5的底壁呈水平设置并且靠近于箱体5的底部,用于更加稳定地承接建筑骨料,传送带的另一部分相对箱体5的底壁倾斜,传送带的表面并非光滑状,其表面设置有沿传送带宽度方向分布的凸筋以避免建筑骨料滑落。传送带机构7主要包括传送带、带轮和驱动电机,其连接形式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箱体5的形状不定,可以呈长方体、正方体或者圆柱体,箱体5可以采用钢板焊接而成,以容纳水和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包括轻质物和建筑骨料,其中,轻质物包括木屑、塑料等,建筑骨料包括为在混凝土中起骨架或填充作用的粒状松散材料。

参阅图1,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该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还包括曝气机构9,该曝气机构9连接在箱体5上并与吸气管1连通,通过曝气机构9可以增大空气的进气量,有利于使轻质物更容易地漂浮于箱体5的液面,从而提高分选效率。曝气机构9可以为空压机,通过空压机可以向箱体5内输入压缩空气,以增大空气的进气量。

参阅图2,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该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还包括振动给料器4,振动给料器4设置在箱体5的上方并与箱体5固定连接,来料通过振动给料器4后可以均匀地进入箱体5内,从而均匀地分散在箱体5的浮选液面上,以加快对轻质物和建筑骨料的分选,提高分选效率。

参阅图3、图4和图5,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稳流器3包括基体31和多个稳流板32,该基体31呈环形分布并相对箱体5固定,多个稳流板32分别与基体31相连且多个稳流板32相对箱体5的底壁垂直,稳流器3设置在叶轮机构2的下方,箱体5内的部分液体在叶轮机构2的作用下螺旋形向下移动,液体经稳流板32控制后再通过箱体5内壁的阻挡和气流调整,形成稳定的螺旋溜槽,进而形成粗细分级、稳定的扰动层液面,也就是建筑垃圾在液体的扰动中过程中,轻质物逐渐浮于液体的中上层,建筑骨料逐渐下沉并由传送带机构7承接,从而快速将建筑垃圾中的轻质物和建筑骨料分离。具体地,该稳流板32呈弧形,以有利于液体旋转从而形成稳定的螺旋溜槽。

参阅图3,可选地,叶轮机构2包括压板21和多个叶片22,压板21形成在多个叶片22的上方,其中,叶片22设置在传动轴上,该传动轴由箱体5外部的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转动,由于压板21设置在叶片22的上方,避免含有建筑垃圾的液体在叶片22的转动作用下直接往上移动,使得部分沿传动轴的径向分散开。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该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还包括渣浆泵(图中未示出),渣浆泵与箱体5连接并用于将箱体5底部的泥沙抽出,泥沙经叶轮机构2的扰动后下沉并经渣浆泵抽出,极大降低了建筑骨料与泥沙、轻质物的分选时间,降低建筑骨料和轻质物的含水率,从而降低了耗水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吸气管1的数量可以为多根,多个吸气管1均匀分布在叶轮机构2的周向,一方面可以增大进气量,另一方面可以使气泡可以分布在叶轮机构2的周向,有利于使气泡能够更加均匀地与轻质物粘合,从而加快分选效率。

参阅图1,该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还包括自动控制系统8,该自动控制系统8用于控制来料量、进气量以及渣浆泵的启停。

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方法,该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方法包括:

启动叶轮机构2以扰动箱体5内的液体,外界空气经吸气管1吸入箱体5的液体中,在稳流器3的作用下箱体5内的液面大致平衡;

向箱体5内投入待分选物料,调整吸气管1的进气量以对箱体5中的待分选物料进行分选;

利用刮板机构6将箱体5内液体上层的轻质物转运至箱体5的外部,利用传送带机构7将箱体5内液体中层的建筑骨料转运至箱体5的外部。

向箱体5内加入适量水,启动叶轮机构2,使空气经吸气管1进入箱体5中并产生气泡,向箱体5内加入待分选物料,调整进气量使其与进料量相匹配,保持箱体5内的液面平衡,在叶轮机构2和稳流器3的作用下,轻质物逐渐上浮至液面由刮板机构6转运至箱体5的外部,而建筑骨料下沉并由传送带机构7转运至箱体5的外部,从而对建筑垃圾中的轻质物和建筑骨料进行快速分选,由于轻质物和建筑骨料均未吸附太多水分,从而降低了耗水量。

进一步地,在利用刮板机构6将箱体5内液体上层的轻质物转运至箱体5的外部,利用传送带机构7将箱体5内液体中层的建筑骨料转运至箱体5的外部的步骤之后,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方法还包括:

启动渣浆泵,以将箱体5内液体下层的泥沙排出。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