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检测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90228发布日期:2019-05-03 21:43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容检测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容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容检测线。



背景技术:

片式电解电容例如钽电容后道生产中,生产出的电容通过引线框将多个电容连接成一个条带,而在对其进行检测时,需要进行打标、切筋、老化、浪涌、4参数测试这些工序,来判断生产出的电容是否合格,现阶段实现这些工序的设备都相互独立,产品在各个设备之间转移或者安装需要依靠人工来完成或者同时也需要多人对不同设备进行看护,效率低、运行成本高,同时由于不同设备可能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例如老化工序需要上下料装置、4参数测试工序也需要上下料装置,这就导致了结构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传统检测线各个设备相互独立导致效率低、成本高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容检测线,其各个设备相互融合,成本低并且效率高。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电容检测线,其包括上料装置、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下料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检测线的首端、尾端,所述检测线中间部位还包括打标机构、切筋机构、老化炉、参数测试工位、筛选机构,电容通过转移机构在上料装置、打标机构、切筋机构、老化炉、参数测试工位、筛选机构、下料装置之间转移。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转移机构包括连接所述上料装置、打标机构、切筋机构的进料轨、穿过所述老化炉内部的输送带、连接所述参数测试工位、筛选机构、下料装置的出料轨;

所述进料轨和所述输送带之间设有用于转移电容的第一取料装置,所述输送带与所述出料轨之间设有用于转移电容的第二取料装置;

所述老化炉中安装有大于等于1组的加压探针,所述探针通过上下移动机构逐组压在电容上对电容加电,使电容加温加压进行老练及老化;

前一组加压探针在对一组电容加压后,后一组的加压探针在加压前还能检测前一组加压探针对电容的加压情况并输送至控制器中,从而判断前一组加压探针的工作情况;

所述老化炉后一个工位为常温漏电流测试工位,用于测得电容常温漏电流并输送至控制器中,所述常温漏电流测试工位包括上下移动机构和安装于所述上下移动机构上的测试探针,所述测试探针与测试装置连接;

所述老化炉内部末端设有高温漏电流测试工位,用于测得电容的高温漏电流参数并输送至控制器中,所述高温漏电流测试工位包括上下移动机构和安装于所述上下移动机构上的测试探针,所述测试探针与测试装置连接;

所述老化炉内部前端或者外部前端设有前端漏电流测试工位,用于对刚进入老化炉的电容或者待进入老化炉的电容进行漏电流预测并输送至控制器中,所述前端漏电流测试工位包括上下移动机构和安装于所述上下移动机构上的测试探针,所述测试探针与测试装置连接;

所述老化炉内部中端设有中部漏电流测试工位,用于对经过老练的电容进行漏电流测试并输送至控制器中,从而与前端漏电流测试工位所得的参数对比,评估老练效果,所述中部漏电流测试工位的测试探针位于所述加压探针之间并且通过上下移动机构下压在电容上,所述加压探针与测试装置连接;

其还包括浪涌试验工位,通过将探针压在电容上,进行浪涌试验并将数据输送至控制器中。

采用了这样的检测线后,一条检测线整合了打标、切筋、老化、测试及筛选于一体,减少了原来需要人工转移和安装的运行成本,同时也省去了不同装置上的一些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从而省去了结构成本,进而节省了成本;同时通过采用一体化检测线的方式,自动化程度高,从而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老化炉内外的工位布置图;

图3为条带状电容切筋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钽电容为例,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电容检测线,其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装置1、打标机构2、切筋机构3、老化炉4、参数测试工位5、筛选机构6、下料装置7,钽电容通过转移机构在上料装置1、打标机构2、切筋机构3、老化炉4、参数测试工位5、筛选机构6、下料装置7之间转移,另外,参数测试工位5包括常温漏电流测试工位5-1,其位于输送带8-1的末端,并且常温漏电流测试工位5-1与老化炉4之间设有冷却区5-2,可以对老化后的钽电容吹风冷却,而容值、损耗、esr这三个参数测试工位位于出料轨8-3。

具体的,转移机构包括连接上料装置1、打标机构2、切筋机构2的进料轨8-2、穿过老化炉4内部的输送带8-1、连接参数测试工位5、筛选机构6、上料装置7的出料轨8-3,进料轨8-2和输送带8-1之间设有用于转移钽电容的第一取料装置8-4,输送带8-1与出料轨8-3之间设有用于转移钽电容的第二取料装置8-5。进料轨8-2、出料轨8-3与输送带8-1垂直布置,可以减少检测线长度,上料装置1、上料装置7与申请号为201810437937.3的一种钽电容的后道生产检测工艺及生产线中采用的空料盘输送机构、满料盘输送机构类似,条带状钽电容置入料盘,通过升降机构带动料盘自动升降,并送入进料轨8-2,通过打标机构2在每条钽电容上标上极性等符号信息,打标机构2可以为喷码机也可以为激光打标装置,再通过切筋机构2对条带状钽电容进行切筋处理,去除一侧引线框,如图3所示,然后在进料轨8-2的终端等待,第一取料装置8-4通过吸头将处理过后的钽电容放置于输送带8-1的起点位置的装料板上,一个装料板可以一次性摆放多根钽电容条,例如,第一取料装置8-4可以在一个装料板上依次横向摆放4根,摆满后,控制器控制输送带8-1前进一格,然后第一取料装置8-4继续摆放在下一个装料板上,装料板与输送带相固定,周而复始循环移动,同时装料板与外部没有电连接关系,便于实现探针下压独立加电,从而能够实现高温漏电流的测试,钽电容条在输送带8-1上于老化炉4中加温加电压进行老练、老化,并测得常温漏电流参数,通过第二取料装置8-5将老化试验后的钽电容置于出料轨8-3上,通过三参数测试工位的参数测试装置测得剩余参数,然后根据所有测试并输送至控制器的数据来对钽电容进行筛选,通过筛选机构6切除不合格的钽电容,筛选机构6可以为控制器控制的切刀,该切刀可以为多组分别用于切除不同参数的不合格钽电容,剩余的合格的钽电容则通过下料装置7存储起来。

采用了这样的检测线后,一条检测线整合了打标、切筋、老化、测试及筛选于一体,减少了原来需要人工转移和安装的运行成本,同时也省去了不同装置上的一些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从而省去了结构成本,进而节省了成本;同时通过采用一体化检测线的方式,自动化程度高,从而效率更高。

另外,如图2所示,老化炉4外部前端设有前端漏电流测试工位5-3,用于对进入老化炉4的电容进行漏电流预测并输送至控制器中,前端漏电流测试工位5-3包括与上下移动机构连接的探针板5-01和安装于探针板5-01上的测试探针,测试探针与测试装置连接;老化炉4包括最前端的预热区5-4,用于对电容先进行预热,也可以不设置预热区5-4以节省长度,预热区5-4后端设有加压区5-5,加压区5-5安装有大于等于2组的加压探针,具体加压探针的组数根据老化时间长度相适应,探针通过上下移动机构控制探针板5-01逐组压在钽电容上对钽电容加电,一组探针的数量与一组钽电容上电极的位置及数量相对应,使电容加温加压进行老练及老化,同时还能通过预测产生的数据使控制器判断加压探针是否加电压,如果前端漏电流测试工位5-3预测的漏电流不合格,则相关加压探针在下压进行加压时处于关闭状态,以防止在老化过程中发生爆炸;同时,也可以使加压探针带有限流保护功能,防止加压过程中电容发生爆炸,这样就可以不设置前端漏电流测试工位5-3;前一组加压探针在对一组钽电容加压后,后一组的加压探针在加压前还能检测前一组加压探针对钽电容的加压情况并输送至控制器中,从而判断前一组加压探针的工作情况,由于在老化炉4中探针容易氧化导致接触不良,采用这种方式即可及时发现问题探针,进行打磨或者更换。

加压区之间位于老化炉4内部中端设有中部漏电流测试工位5-6,用于对经过老练的电容进行漏电流测试并输送至控制器中,从而与前端漏电流测试工位5-3所得的参数对比,评估老练效果,中部漏电流测试工位5-6的测试探针位于加压探针之间并且通过上下移动机构下压在钽电容上,加压探针与测试装置连接。

老化炉4内部末端设有高温漏电流测试工位5-7,用于测得钽电容的高温漏电流参数并输送至控制器中,高温漏电流测试工位5-7包括上下移动机构和安装于上下移动机构上的测试探针,测试探针与测试装置连接。此步骤测得的高温漏电流参数作为一个重要参数可以通过和常温漏电流进行比较产生差值来判断钽电容是否合格,而传统的单体的检测设备由于不能实现电容独立接出,均只能测得常温漏电流一个参数,也因此本检测线通过测得常温漏电流、高温漏电流、常温漏电流和高温漏电流的差值三个参数大大提高了测试水平。

而如果需要进行浪涌试验,则只需在参数测试工位5和切筋机构2之间设置浪涌试验工位,通过将探针压在钽电容上,进行浪涌试验并将数据输送至控制器中。

另外,针对上述测试工位、浪涌试验工位、加电区的探针与电容的结合方式,可以通过一根探针压在条带状电容的一端引线框上,再通过数量与电容数量相对应的探针压在切除引线框的一端,而探针则安装在探针板上,探针板上设有pcb板,并通过与pcb板连接的导线与外部测试机或者控制器连接,从而在探针板下压在电容上时可以实现每一颗电容独立间歇给电,进而实现电容独立接出,从而可以测得各个电容的相关参数,测试效果好。如图2所示,输送带8-1采用步进式移动,即一次移动一个单位,具体的一个单位为一个装料板9的长度,各个工位长度或者间隔的设置也均与装料板的长度相对应,控制器通过控制输送带8-1移动一个单位,第一取料装置8-4对装料板9进行装料,再移动一个或多个单位,装料板9上的电容进入前端漏电流测试工位5-3进行预测试,再移动一个或多个单位进入老化炉4,进行加热,再移动一个或多个单位,进入加压区5-5,通过大于等于一组的探针对其加压,同时装料板9移动相对应的单位进入中部漏电流测试工位5-6,再移动一个或多个单位进入加压区5-5再次加压后,进入高温漏电流测试工位5-7,然后进入冷却区5-2、常温漏电流测试工位5-1、到达第二取料装置8-5,装料板9上的料输送至出料轨8-3中,而空的装料板9则从输送带8-1下部返回前端进行上料,各工位有序进行自动化程度高。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技术的人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