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90204发布日期:2019-05-03 21:43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色选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料筛选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色选机装置。



背景技术:

色选机中经色选后的物料进入接料装置内,被剔除的物料进入废料腔,未被剔除的物料下落至成品料腔内,一小部分物料由于反弹等原因落至溢出料腔内。通常,为避免被剔除的被高压气体喷射后高速撞击金属材质的料腔导致破碎,在废品料腔内设置有防破碎用的挡料帘,一般位于喷嘴前下方被剔除物料运行轨迹上。高压气体对被识别为坏料的物料进行剔除的同时,会将物料中的灰尘等微小杂质吹至废料腔中。为除去废料腔中的灰尘等微小杂质,需要在废料腔上设置吸尘装置,目前色选机的吸尘装置基本都设置在接料斗的上沿,如专利cn201420752843.2和cn201420754026.0中记载,但大部分的灰尘与气流会沿防破碎帘下行至废料出口方向,布置在接料装置前上沿的吸尘装置受其所在位置的影响,整体吸尘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色选机,通过在出料斗的下沿设置下吸尘口,可将接料装置内部的灰尘顺利导出至外界环境,避免灰尘影响整机的色选效果稳定性及一致性。

本申请的色选机包括下吸尘口,下吸尘口设置在出料斗下沿,也即出料斗出口附近。

本申请的色选机,可通过在下吸尘口上连接吸尘装置,实现将出料斗中的灰尘及微小杂物顺利导出,有效避免灰尘等杂物覆盖在光源前的玻璃板上或者漂浮在视点附近,保证了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和精度。

作为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下吸尘口为多个,分别设置在各出料斗上。

作为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下吸尘口处设置有网板,能有效防止物料随灰尘及微小杂质被吸出,避免了物料的浪费。

作为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下吸尘口与挡料帘处于所能打开的最大角度时的挡料帘的下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即挡料帘受物料冲击时,能够打开一定的角度,当处于所能打开的最大角度时,挡料帘下沿所处的位置是在设置下吸尘口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下吸尘口应与此时挡料帘下沿所处的水平位置持平,或者略低于此时挡料帘下沿所处的水平位置。

作为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吸尘口还包括设置在出料口上沿的上吸尘口,通过设置上吸尘口能够实现上下共同吸尘,从而提高除尘率的效果。

作为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上吸尘口位于接料斗的前侧,且位于分选装置的分选箱体的下方,如此可及时将高压气体喷射来的灰尘等杂质进行除尘处理,具有更优的除尘效果。

作为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色选机还包括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包括下吸尘腔体,下吸尘腔体包括下吸尘管道,在下吸尘腔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下出风口,在下吸尘腔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下吸风口,下出风口与吸尘风机相连,下吸风口与下吸尘口连通。

作为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色选机还包括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包括上吸尘腔体和下吸尘腔体,所述上吸尘腔体包括上吸尘管道,在上吸尘腔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出风口,在上吸尘腔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上吸风口,所述下吸尘腔体包括下吸尘管道,在下吸尘腔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下出风口,在下吸尘腔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下吸风口,所述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分别与风机相连,所述上吸风口和下吸风口分别与上吸尘口和下吸尘口连通。

作为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色选机还包括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包括上吸尘腔体和下吸尘腔体,上吸尘腔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上吸风口,下吸尘腔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下吸风口,所述上吸风口和所述下吸风口分别与上吸尘口和下吸尘口连通,所述上吸尘腔体及下吸尘腔体的两侧分别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连接管的侧面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吸尘风机相连。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的具有下吸尘口的色选机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的除尘装置的下吸尘腔体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的具有下吸尘口和上吸尘口的色选机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的除尘装置的上吸尘腔体和下吸尘腔体分别独立设置的示意图;

图5是具有图4所示除尘装置的色选机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的除尘装置的上吸尘腔体和下吸尘腔体整体设置的示意图;

图7是具有图6所示除尘装置的色选机示意图;

其中,1、进料装置,11、进料斗,12、振动器,13、滑道,2、分选装置,21、光电传感器,22、挡灰板,23、光源,24、喷嘴装置,3、出料斗,31、废品出料斗的出口,32、成品出料斗的出口,33、溢出料出料斗的出口,34、下吸尘口、35、挡料帘、36、上吸尘口,4、气路装置,5、视点,6、吸尘装置、61、下吸尘腔体、611、下吸尘管道、612、下出风口、613、下吸风口、62下吸尘管,63上吸尘腔体,631、上吸尘管道,632上出风口,633、上吸风口,64、上吸尘管,65、连接管,66、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色选机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首先结合图1阐述本申请的色选机工作原理,首先待选物料进入进料装置1,经进料斗11的缓冲后进入并聚集在振动器12的尾部,经振动器12的振动,将待选物料均匀散开,散开后的物料即进入滑道13并在滑道13的物料下滑面上完全散开。物料呈瀑布式下落并经过色选机的视点5处,物料下落至视点5位置的瞬间,设置在分选装置2内的光电传感器21借助光源23对物料的照明,对处在视点5位置处的物料进行数据采集并判断所采集物料的好坏。判别为坏料时,驱动气路装置4释放高压气体,高压气体通过喷嘴装置24将其剔除。为避免被高压气体剔除的物料、杂质、灰尘等直接撞击设置在光源23前侧的玻璃,影响光源的稳定性及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在喷嘴装置24的正前方的接料斗内常设置有挡灰板22。经色选后的物料依据不同的判断结果进入相应的出料斗3内,被剔除的物料进入废料出料斗内并经废料出料斗的出口31导出;未被剔除的物料默认为好料,该部分物料直接下落至成品出料斗内,并经成品出料斗的出口32导出;另外,存在一小部分物料由于反弹等原因落至成品料出料斗后侧的溢出料斗内部,该部分物料经溢出料出料斗的出口33导出。为避免被剔除的被高压气体喷射后高速运行的物料撞击金属材质的料腔而破碎,在废品料腔内常设置有防破碎作用的挡料帘35。高压气体对被识别为坏料的物料进行剔除的同时,会将物料中的灰尘等杂质吹至废料腔内。若不能有效清除废料腔中的灰尘等杂质,会导致灰尘落在光源23前侧的玻璃上,或漂浮在视点5附近的区域,影响光源23的稳定性以及光电传感器21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如图1所示的本申请的色选机的吸尘结构包括下吸尘口34,设置在废料出料斗的下沿,即靠近废料出料斗的出口31的位置,可将随废品料一同进入废品料腔内的大量废气与灰尘等杂质一同顺利导出至外界环境,可有效避免料腔内聚集大量的灰尘和废气因无法排出而在料腔内回旋。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3及图5所示,吸尘结构还包括吸尘装置6,所述吸尘装置6包括下吸尘腔体61,图2示出了本申请中的吸尘装置6的下吸尘腔体61的具体结构,所述下吸尘腔体61包括下吸尘管道611,下吸尘管道611为吸尘腔体61的主体部件,在吸尘腔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下出风口612,在吸尘腔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下吸风口613,下出风口612直接连接至吸尘风机。下吸风口613与下吸尘口34通过下吸尘管62一一连接。优选的,下出风口612可设置为多个,这样能够为提升吸尘腔体各下吸风口613风力的均匀性。

下吸尘口34的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下吸尘口34的具体数量与下吸风口613的数量相一致。

为防止在吸尘的同时将物料一同吸出,造成物料的浪费,需在各吸尘口处设置网板,防止物料被误吸或因弹跳落入下吸尘口内。

为确保防破碎效果,需保证色选机在尚未工作时,出料斗3内部的挡料帘35的下方与废料腔的后板(此处“后”与色选机前后方向中的后方一致,色选机的前方一般为面向使用者的一面)略微接触,使被剔除物料在下落过程中首先撞击挡料帘35,以避免直接撞击金属材质的接料斗体而破碎。色选机在正常工作时挡料帘35受到物料持续不断的冲击,会打开一定的角度,使物料能顺利地通过废料腔的出料口。下吸尘口34开设的位置与挡料帘35处于所能打开的最大角度时的下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或者略低于该水平线,这样能够保证吸尘效果的最佳化,若下吸风口613开设的位置高于该水平线,则下吸风口613会被挡料帘35遮挡住,并不能实现吸尘排气的目的。若下吸风口613开设的位置明显低于该水平线,则物料经废料腔的出料口排出前会与设置在吸尘口处的网板相碰撞而导致破碎。

作为本申请的一改进的实施方式,如图3、图5及图7所示,所述吸尘结构还包括一组位于出料斗3上沿的上吸尘口36,优选的,上吸尘口36设置在出料斗3的前侧并安装在分选装置2的分选箱体下方,此位置处于喷嘴装置24的正前方,可将随高压气体喷射而来的灰尘等杂质进行初步的吸尘处理。采用以上吸尘结构的色选机可实现对灰尘等杂质较为集中且较为混乱的废料腔内的灰尘进行上吸下疏的目的,上、下吸尘装置均可实现吸尘的目的同时疏通废料腔体内部的废气,可有效解决灰尘给色选机带来的困扰。

如图4、图5所示,所述吸尘结构还包括吸尘装置6,吸尘装置还包括上吸尘腔体63,上吸尘腔体63包括上吸尘管道631,在上吸尘腔体63上设置有与上吸尘口36数量相对应的上吸风口633,并通过上吸尘管64将其一一对应地连接。在上吸尘腔体63的两侧分别设有上出风口632,用于连接吸尘风机,上吸尘装置与下吸尘装置分开设计,上吸尘装置的具体结构设计与下吸尘装置相同。

作为本申请的一改进的实施方式,如图6、图7所示,在图4、图5的基础上将上吸尘腔体与下吸尘腔体整体设置。具体的,所述吸尘装置包括下吸尘腔体61及上吸尘腔体63,下吸尘腔体61及上吸尘腔体63的两侧分别通过连接管65连通,所述连接管65的侧面设置有出风口66,采用该种方式的吸尘装置,用于连接吸尘风机的出风口较少,可满足使用需求及吸尘效果的同时,方便客户布置吸尘管道。

以上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中仅阐述了将本申请的吸尘结构设置在废料出料斗上的情况,若其他料斗,如成品出料斗或者溢出料出料斗需要增加吸尘结构,也可在本申请的吸尘结构设置在成品出料斗或者溢出料出料斗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