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介质棒磨损及跑偏的可拆卸介质盒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50613发布日期:2020-05-15 16:57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介质棒磨损及跑偏的可拆卸介质盒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脉动立环高梯度强磁选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介质棒磨损及跑偏的可拆卸介质盒组件。



背景技术:

介质盒是脉动立环高梯度磁选机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好坏影响选矿指标。以往脉动立环高梯度磁选机“非可拆卸”介质盒存在问题:介质棒与孔板、顶板等焊接成为整体,选矿正常生产时介质棒相对介质盒不运动,易结垢堵塞影响选矿效果,发生结垢堵塞后不能清理。为观察非可拆卸介质盒结垢堵塞情况,用切割机把使用过一段时间的非可拆卸介质盒切开、一分为二,内部结垢明显。而可拆卸介质盒在现场选矿正常生产时,不容易结垢。即使结垢了,可以把顶板处嵌入的螺母拆除,卸去顶板、清理介质棒,清理之后再把顶板组装回去。但是以往可拆卸介质盒存在以下问题:少量介质棒的两端和中间位置处与介质盒孔板接触且存在相对运动,磨损快,磨损区域集中在介质盒最外圈2-3层孔和最内圈1层孔。现有技术无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另外,介质盒完成装配之后再焊接耳板,焊接时产生高温,距离耳板近的介质棒受热,这部分介质棒原有的铁素体金相组织发生改变,“软磁性能”变差。在选矿厂正常生产过程中,立环高梯度磁选机的转环保持匀速圆周运动,当矿浆槽内落入“杂物”,会阻止高梯度磁选机的转环运转、刮蹭安装在转环上的介质盒最外层介质棒,可能把介质棒蹭出(从孔板、顶板之间)一旦“杂物”卡住介质盒,产生冲击,会导致孔板、顶板组件发生变形,介质棒散落,严重影响选矿工艺性能。把介质盒安装到脉动高梯度强磁选机时,经常出现介质盒的耳板孔与脉动高梯度强磁选机转环的介质盒安装孔位置偏离现象,不能正确安装到位。现有技术无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介质盒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定位准确的抗介质棒磨损及跑偏的可拆卸介质盒组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介质棒磨损及跑偏的可拆卸介质盒组件,包括下顶板、介质棒、上顶板、下顶板与上顶板之间装有介质棒,且下顶板与上顶板通过多根丝杆安装,丝杆上间隔装有孔板组,所述孔板组包括上部孔板、下部孔板,且上部孔板与下部孔板长度方向的两侧之间安装有第一黄铜孔板、第二黄铜孔板,上部孔板、下部孔板、第一黄铜孔板以及第二黄铜孔板中装有均布装有介质棒,介质棒的底部装有下顶板,介质棒的顶部装有上顶板,所述下顶板及上顶板上均设有倾斜的耳板,且下顶板及上顶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压条。

进一步地,孔板组包括通过螺母间隔安装在丝杆上的下部孔板组、中部孔板组以及上部孔板组。

进一步地,下顶板及上顶板上均焊接有倾斜的耳板,且下顶板及上顶板长度方向的两端焊接有压条。

进一步地,第一黄铜孔板以及第二黄铜孔板的厚度为2mm,上部孔板以及下部孔板的厚度为1.5mm,且第一黄铜孔板以及第二黄铜孔板上均布设有多个黄铜介质棒孔,上部孔板以及下部孔板上均布设有多个孔板介质棒孔,且黄铜介质棒孔的直径小于孔板介质棒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第一黄铜孔板上均布设有两个黄铜丝杆孔,第二黄铜孔板上均布设有三个黄铜丝杆孔。

进一步地,下部孔板及上部孔板上对应设有多个孔板丝杆孔。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介质棒固定在三层孔板组中,可拆卸介质盒使用时,介质棒相对于可拆卸介质盒自由转动和窜动,运动时仅与孔板组中黄铜孔板上的黄铜介质棒孔的内圆柱面接触产生摩擦。选矿厂正常生产过程中,脉动立环高梯度强磁选机可拆卸介质盒的介质棒处于运动状态,受到惯性、矿浆、水流、磁场共同作用,介质棒、孔板磨损程度不相同,孔板与介质棒磨损严重的区域集中在最外圈3层孔和最内圈2层孔,所以仅在孔板的两侧处分别夹装黄铜孔板。

黄铜孔板被上下贴邻的非导磁不锈钢材质的上部孔板及下部孔板夹在中间,组成孔板组。黄铜孔板的介质棒孔小于非导磁不锈钢材质的上部孔板及下部孔板的介质棒孔。第一黄铜孔板、第二黄铜孔板属于易损件,当第一黄铜孔板、第二黄铜孔板的介质棒孔被介质棒涮大了、开始磨到了不锈钢上部孔板、下部孔板时,需要拆卸介质盒更换磨损了的黄铜孔板,介质棒和其他配件只清理不更换。介质棒在黄铜材质孔板的孔中,具有沿介质棒轴线窜动、绕介质棒轴线转动两个自由度;介质棒窜动、转动时只与黄铜材质孔板相接触和摩擦;介质棒窜动受到上下顶板的限制,窜动量控制在2毫米;有效增加了介质盒孔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介质盒装配过程中,介质棒不受任何焊接热影响,原有的具有良好“软磁性能”的铁素体金相组织不发生改变,从而保证聚磁介质棒“软磁性能”处于最佳状态。

本实用新型在上顶板级下顶板的非耳板面焊接两个压条,强度大、刚度大,介质盒受冲击力时,能够抵抗变形。在立环高梯度强磁选机转盘转动过程中发生“卡机”时,介质棒承受巨大冲击力脱离孔板的约束,欲从孔板、顶板之间窜出介质盒时,顶板上的压条拢住介质棒,避免介质棒脱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压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焊接压条的上顶板及下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焊接了耳板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焊接耳板后的上顶板及下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焊接耳板后的上顶板及下顶板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黄铜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黄铜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装配丝杆时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下顶板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孔板组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第三层及第四层螺母时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中部孔板组及上部孔板组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介质棒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完成后的介质盒组件示意图。

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下顶板;2.下部孔板组;3.中部孔板组;4.上部孔板组;5.介质棒;6.丝杆;7.螺母;8.上顶板;9.下部孔板;10.上部孔板;11.第一黄铜孔板;12.第二黄铜孔板;13.耳板;14.压条;15.黄铜介质棒孔;16.孔板介质棒孔;17.黄铜丝杆孔;18.孔板丝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16所示,一种抗介质棒磨损及跑偏的可拆卸介质盒组件,包括下顶板1、介质棒5、上顶板8、下顶板1与上顶板8之间装有介质棒5,下顶板1及上顶板8上均焊接有倾斜角度为4.5°的耳板13,且下顶板1及上顶板8长度方向的两端焊接有压条14。且下顶板1与上顶板8通过多根丝杆6安装,丝杆6上间隔装有孔板组,所述孔板组包括下部孔板组2、中部孔板组3以及上部孔板组4,下部孔板组2、中部孔板组3以及上部孔板组4均包括上部孔板10、下部孔板9,且上部孔板10与下部孔板9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之间安装有第一黄铜孔板11、第二黄铜孔板12,上部孔板10、下部孔板9、第一黄铜孔板11以及第二黄铜孔板12中装有均布装有介质棒5,第一黄铜孔板11以及第二黄铜孔板12的厚度为2mm,上部孔板10以及下部孔板9的厚度为1.5mm,且第一黄铜孔板11以及第二黄铜孔板12上均布设有多个黄铜介质棒孔15,上部孔板10以及下部孔板9上均布设有多个孔板介质棒孔16,黄铜介质棒孔15及孔板介质棒孔16中装有介质棒,且黄铜介质棒孔15的直径小于孔板介质棒孔16的直径。介质棒5的底部装有下顶板1,介质棒5的顶部装有上顶板8,所述下顶板1及上顶板8上均设有倾斜的耳板13,且下顶板1及上顶板8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压条14。孔板组包括通过螺母7间隔安装在丝杆6上的下部孔板组2、中部孔板组3以及上部孔板组4。第一黄铜孔板11上均布设有两个黄铜丝杆孔17,第二黄铜孔板12上均布设有三个黄铜丝杆孔17。下部孔板9及上部孔板10上对应设有多个孔板丝杆孔18,用于穿过丝杆6。

装配时,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压条14沿上顶板8及下顶板1的两长边对正、定位并焊接;并将耳板13倾斜点焊在上顶板8及下顶板1的非压条面上。耳板13的倾斜角度为4.5°。可利用耳板定位模具来焊接,如图4所示,耳板定位模具为现有技术。

2):在所有的丝杆6上均匀涂抹螺纹锁固胶,每个丝杆6上拧上4个螺母7,作为介质盒第二层螺母,并测量控制靠近丝杆6端头侧螺母7与丝杆6端面之间的轴向距离为6mm-7mm。(如图10所示)

3):将所有的丝杆6穿过下顶板1,带上并拧紧最底面螺母7作为介质盒第一层螺母,每个丝杆61个螺母如图11所示)。

4):拧紧第一层、第二层螺母之后,把下部孔板组2穿入,平放在第二层螺母表面上。(如图12所示)

5):之后在丝杆6上带上一个螺母7作为第三层螺母,压紧下部孔板组2,之后在丝杆6上安装一个螺母7作为第四层螺母并调整好第四层螺母与第三层螺母的距离。(如图13所示)

6):之后安装中部孔板组3,安装好后在丝杆6上安装一个螺母7作为第五层螺母并压紧中部孔板组3,之后在丝杆6上安装一个螺母7作为第六层螺母,并调整好第六层螺母与第五层螺母的距离,之后安装上部孔板组4,之后在丝杆6上安装四个螺母7作为第七层螺母并拧紧。步骤(4)、步骤(6)中安装下部孔板组2、中部孔板组3以及上部孔板组4时,均先穿入下部孔板9,之后再在两侧的丝杆6上穿入第一黄铜孔板11以及第二黄铜孔板12,之后再穿入上部孔板10。(如图14所示)

7):之后依次把介质棒5一根根穿入三层孔板组对应的孔内,直到介质棒5安装完毕。(如图15所示)

8):之后安装上顶板8,在丝杆6的上端安装并拧紧一个螺母7作为第八层螺母,完成可拆卸介质盒的制作。(如图16所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