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力分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96904发布日期:2021-01-01 14:2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重力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分选系统包括粗选用螺旋溜槽、一段精选用螺旋溜槽、二段精选用螺旋溜槽、一段扫选用螺旋溜槽、二段扫选用螺旋溜槽;所述粗选用螺旋溜槽的矩径比为0.50~0.55,横向倾角为8.7°~9.3°;所述一段精选用螺旋溜槽、二段精选用螺旋溜槽的矩径比为0.58~0.62,横向倾角为9.5°~10.5°;所述一段扫选用螺旋溜槽、二段扫选用螺旋溜槽的矩径比为0.43~0.47,横向倾角为8.2°~8.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选用螺旋溜槽、一段精选用螺旋溜槽、二段精选用螺旋溜槽、一段扫选用螺旋溜槽、二段扫选用螺旋溜槽的上端均有矿浆入口,粗选用螺旋溜槽、一段精选用螺旋溜槽、二段精选用螺旋溜槽、一段扫选用螺旋溜槽、二段扫选用螺旋溜槽的下端均有精矿排出口、中矿排出口和尾矿排出口,所述粗选用螺旋溜槽的精矿排出口、一段扫选用螺旋溜槽的精矿排出口与一段精选用螺旋溜槽的矿浆入口连接,所述粗选用螺旋溜槽的中矿排出口、尾矿排出口和一段精选螺旋溜槽的尾矿排出口、二段精选用螺旋溜槽的尾矿排出口与一段扫选用螺旋溜槽的矿浆入口连接;所述一段精选用螺旋溜槽的精矿排出口、二段精选用螺旋溜槽的中矿排出口与二段精选用螺旋溜槽的矿浆入口连接,一段扫选用螺旋溜槽的中矿排出口、尾矿排出口与二段扫选用螺旋溜槽的矿浆入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选用螺旋溜槽、一段精选用螺旋溜槽、二段精选用螺旋溜槽、一段扫选用螺旋溜槽、二段扫选用螺旋溜槽设置在同一水平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选用螺旋溜槽的精矿排出口、一段扫选用螺旋溜槽的精矿排出口与一段精选用螺旋溜槽的矿浆入口之间连接有第一矿浆池,所述粗选用螺旋溜槽的中矿排出口、尾矿排出口和一段精选螺旋溜槽的尾矿排出口、二段精选用螺旋溜槽的尾矿排出口与一段扫选用螺旋溜槽的矿浆入口之间连接有第二矿浆池;所述一段精选用螺旋溜槽的精矿排出口、二段精选用螺旋溜槽的中矿排出口与二段精选用螺旋溜槽的矿浆入口之间连接有第三矿浆池,一段扫选用螺旋溜槽的中矿排出口、尾矿排出口与二段扫选用螺旋溜槽的矿浆入口之间连接有第四矿浆池,所述第一矿浆池、第二矿浆池、第三矿浆池、第四矿浆池均配有矿浆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选用螺旋溜槽、一段精选用螺旋溜槽、二段精选用螺旋溜槽、一段扫选用螺旋溜槽、二段扫选用螺旋溜槽的数量为单台或多台并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力分选系统,所述分选系统包括粗选用螺旋溜槽、一段精选用螺旋溜槽、二段精选用螺旋溜槽、一段扫选用螺旋溜槽、二段扫选用螺旋溜槽;粗选用螺旋溜槽的矩径比为0.50~0.55,横向倾角为8.7°~9.3°;一段精选用螺旋溜槽、二段精选用螺旋溜槽的矩径比为0.58~0.62,横向倾角为9.5°~10.5°;一段扫选用螺旋溜槽、二段扫选用螺旋溜槽的矩径比为0.43~0.47,横向倾角为8.2°~8.6°;利用上述分选系统经过粗选、精选和扫选,能够大大提升精矿的品位及回收率,且本实用新型具有生产操作简便、低耗、绿色、指标稳定等优点,能适应大规模的选矿生产要求,生产指标优越。

技术研发人员:刘惠中;宋小军;殷明强;张启忠;徐文凯;钟骏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5.13
技术公布日:2021.01.0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