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气化风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31772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粉煤气化风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煤气化风室,属于煤气发生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正常的工业化生产及其居民的日常生活中都要用到煤气化设备,将煤炭转变为煤气,而在这个过程中都需要使用煤粉气化炉,而与之匹配的还需要设置有粉煤气化风室,然而现有的粉煤气化风室因为结构设置并不合理,所以导致布风不均匀,不利于下部粗颗粒的扰动等。

发明内容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粉煤气化风室,布风均匀,有利于下部粗颗粒的扰动。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粉煤气化风室,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室壳体、进风口、排洛管和布风装置,风室壳体一侧设置有进风口,风室壳体底部设置有排渣管,风室壳体顶部设置有布风装置。所述的布风装置由并排设置的布风管组成,布风管上设置有风帽,风帽上设置有风帽小孔。所述的风帽小孔与水平方向呈向下的15°倾角。所述的风室壳体两侧分别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的风室壳体为圆柱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风室部件采用侧面进风圆柱形风室,这样通过布风板对每个风帽都得到相等风量的分流,进入风帽后,通过风帽小孔排出,进入风室内的一次风产生了第二次分流,流速加快,动能增加,风帽小孔下倾15度开孔,能均匀布风,获得较好的底部垫层,有利于下部粗颗粒的扰动,有利于排渣、燃烧。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布风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风室壳体;2为进风口 ;3为排渣管;4为布风管;5为风帽;6为风帽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风室壳体I、进风口 2、排渣管3和布风装置,风室壳体I 一侧设置有进风口 2,风室壳体I底部设置有排渣管3,风室壳体I顶部设置有布风装置。[0015]布风装置由并排设置的布风管4组成,布风管4上设置有风帽5,风帽5上设置有风帽小孔6。风帽小孔6与水平方向呈向下的15°倾角。本实施例中风室壳体I两侧分别设置有进风口 2。风室壳体I为圆柱形。工作原理一次风从风管侧面进入风室壳体I后,截面积加大,流速大大降低,将动 压转变成了静压,为了气流在风室壳体I内稳定上升,避免产生剧烈的扰动和涡流,应保证风室壳体I内有大于500_高度的稳流段,这样通过布风管4对每个风帽5都得到相等风量的分流,进入风帽5后,通过风帽小孔6排出,进入风室壳体I内的一次风产生了第二次分流,流速加快,动能增加,风帽小孔6下倾15度开孔,能均匀布风,获得较好的底部垫层,有利于下部粗颗粒的扰动,有利于排渣、燃烧。
权利要求1.一种粉煤气化风室,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室壳体(I )、进风口(2)、排渣管(3)和布风装置,风室壳体(I) 一侧设置有进风口(2),风室壳体(I)底部设置有排渣管(3),风室壳体(I)顶部设置有布风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粉煤气化风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风装置由并排设置的布风管(4)组成,布风管(4)上设置有风帽(5),风帽(5)上设置有风帽小孔(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煤气化风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帽小孔(6)与水平方向呈向下的15°倾角。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粉煤气化风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室壳体(I)两侧分别设置有进风口(2)。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粉煤气化风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室壳体(I)为圆柱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煤气化风室,属于煤气发生设备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室壳体、进风口、排渣管和布风装置,风室壳体一侧设置有进风口,风室壳体底部设置有排渣管,风室壳体顶部设置有布风装置。风室部件采用侧面进风圆柱形风室,这样通过布风板对每个风帽都得到相等风量的分流,进入风帽后,通过风帽小孔排出,进入风室内的一次风产生了第二次分流,流速加快,动能增加,风帽小孔下倾15度开孔,能均匀布风,获得较好的底部垫层,有利于下部粗颗粒的扰动,有利于排渣、燃烧。
文档编号C10J3/48GK202705318SQ20122022307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7日
发明者袁维国, 史艳, 鲍丽娜 申请人:山东万丰煤化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