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炭联产上吸式生物质气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5952阅读:26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炭联产上吸式生物质气化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用于生物质气化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炭联产上吸式生物质气化炉。



背景技术:

根据现在市场的要求,炭的综合利用非常广泛,如:制造蚊香、烧烤机制炭等等。常规的生物质气化炉所排炭渣,其炭含量一般在60-70%左右,含水率占30-40%左右,综合利用价值不高。

制炭工艺要求炉底温度约800-900℃,传统的炭化炉采用的是一种固定孔板式配风炉排,该炉排没有冷却机构,靠操作者操作摇动把手,将木炭排出,摇动角度小于150°,且摇动速率低。当气化炉超出工艺温度时,容易将炉排烧毁;为了避免炉排烧毁,通常采用降低配风和加快出渣的方法,但是这样劳动强度太大,且气化炉的工艺温度无法维持,部分原料甚至没有炭化就被排除,产炭效果差。

为此部分技术人员提出采用转动炉排,并在转动炉排四周加上冷却水槽,采用这种装置既可以保证工艺温度,又可以避免炉排烧毁,同时还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但是炭化炉产生的炭经过炉排冷却水槽后增加了大量水分,导致实际应用时产品含碳量降低许多,厂家又需要增添一套炭烘干设备及人员、能源等烘干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能保证制炭工艺温度,又能使出炭含水率低的气炭联产上吸式生物质气化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炭联产上吸式生物质气化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顶部设有入料口和生物质燃气出口,炉体的底部设有排料口,炉体底部于排料口的上方设有转动炉排,所述转动炉排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转动辊筒和可驱动所述转动辊筒转动的动力机构,相邻转动辊筒之间留有下料间隔,所述转动辊筒内形成贯穿炉体内部的冷却水腔,转动辊筒的一端设有第一冷却水进口,另一端设有第一冷却水出口。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和同轴设在各所述转动辊筒端部的齿轮,相邻两转动辊筒通过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电机可驱动任一转动辊筒转动。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各所述转动辊筒均倾斜设置并排成一排,各所述转动辊筒的筒壁上均设有拨料齿,所述第一冷却水出口高于第一冷却水进口。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斗式提升上料机,所述斗式提升上料机的底部设有上料机进料口,斗式提升上料机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入料口连接的上料机出料口。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螺旋给料机,所述螺旋给料机的进料端与所述上料机出料口对接,所述螺旋给料机的出料端与入料口对接,所述螺旋给料机的出料端与入料口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卸料阀。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螺旋出料机,所述螺旋出料机的进料端与排料口对接。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螺旋冷却出料机,所述螺旋冷却出料机的进料端与螺旋出料机的出料端对接,螺旋冷却出料机的进料端与螺旋出料机的出料端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卸料阀。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螺旋冷却出料机的外侧沿输送方向设有水套,所述水套具有第二冷却水进口和第二冷却水出口。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螺旋冷却出料机的出料端设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设有第三密封卸料阀,出料管的底部管口处设有皮带输送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经过削片、破碎及烘干处理后的块状生物质原料(含水率要求低于30%)送入到上炉体内进行气化,气化后的燃气经过生物质燃气出口输送到燃烧器供燃气锅炉生产饱和蒸汽。

而生物质料在未完全气化后所排出的炭渣经过排料口排出并进行收集包装。

其整个系统工艺运行稳定、经济效益好、可规模化生产,而以往的生物质上吸式固定床气化炉一般没有产出这样高品质的生物质炭渣产品。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在炉体的转动炉排中增加冷却水,使转动炉排的工作温度维持在钢材可承受温度范围内,这样可以不用降低工艺温度,维持制炭的效果。通过这种气化炉生产出来的炭渣,其碳含量经过检测在85%以上,完全可以作为加工蚊香、机制炭等原材料的炭含量标准要求,充分提高了炭渣的利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结构特点,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 上、下、左、右、前及后) 时,是以图1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炭联产上吸式生物质气化炉,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的顶部设有入料口11和生物质燃气出口12,经过削片、破碎及烘干处理后的块状生物质原料可通过入料口11进入炉体1中,炉体1的底部设有排料口13,生物质料在未完全气化后通过排料口13排出,炉体1底部于排料口13的上方设有转动炉排,所述转动炉排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转动辊筒21和可驱动所述转动辊筒21转动的动力机构,相邻转动辊筒21之间留有下料间隔,下料间隔供生物质料穿过。所述转动辊筒21内形成贯穿炉体1内部的冷却水腔,转动辊筒21的一端设有第一冷却水进口22,另一端设有第一冷却水出口23。在转动辊筒21中增加冷却水,使炉排的工作温度维持在钢材可承受温度范围内,这样可以不用降低工艺温度,维持制炭的效果。

其中,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24和同轴设在各所述转动辊筒21端部的齿轮25,相邻两转动辊筒21通过齿轮25啮合传动,所述电机24通过链条传动可驱动任一转动辊筒21转动,而且相邻两转动辊筒21通过齿轮25啮合传动,可实现反向转动,提高翻滚和下料效果。

而且,各所述转动辊筒21均倾斜设置并排成一排,各所述转动辊筒21的筒壁上均设有拨料齿,拨料齿为焊接在转动辊筒21外壁上的钢片或钢齿,拨料齿一方面增加翻滚和下料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转动辊筒21的强度,所述第一冷却水出口23高于第一冷却水进口22,冷却水由低位进入,由高位流出,提高转动辊筒21的冷却效果。

还包括斗式提升上料机3,所述斗式提升上料机3的底部设有上料机进料口31,斗式提升上料机3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入料口11连接的上料机出料口32。还包括螺旋给料机4,所述螺旋给料机4的进料端与所述上料机出料口32对接,所述螺旋给料机4的出料端与入料口11对接,所述螺旋给料机4的出料端与入料口1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卸料阀5。经过削片、破碎及烘干处理后的块状生物质原料(含水率要求低于30%)通过斗式提升上料机3、螺旋给料机4和第一密封卸料阀5先送入到上吸式气化炉内进行气化,气化后的燃气经过管道输送到燃烧器供燃气锅炉生产饱和蒸汽。

还包括螺旋出料机6,所述螺旋出料机6的进料端与排料口13对接。还包括螺旋冷却出料机7,所述螺旋冷却出料机7的进料端与螺旋出料机6的出料端对接,螺旋冷却出料机7的进料端与螺旋出料机6的出料端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卸料阀8。所述螺旋冷却出料机7的外侧沿输送方向设有水套,所述水套具有第二冷却水进口71和第二冷却水出口72,螺旋冷却出料机7在气化炉出料尾部形成排渣冷却装置,使生物质炭在通过排渣装置过程降温,达到可装袋的温度,提高生产效率。所述螺旋冷却出料机7的出料端设有出料管73,出料管73上设有第三密封卸料阀74,出料管74的底部管口处设有皮带输送机9。

炉体1内的生物质料在未完全气化后所排出的碳渣经过螺旋出料机6、螺旋冷却出料机7、第二密封卸料阀8及第三密封卸料阀74,最终输送到平皮带输送机9上进行收集包装。

其整个系统工艺运行稳定、经济效益好、可规模化生产,而以往的生物质上吸式固定床气化炉一般没有产出这样高品质的生物质炭渣产品。

制炭过程同时生产出部分生物质低热值燃气(热值约在1200-1300kcal/m³),通过上部燃气出口送到燃烧器进行燃烧利用。

通过这种气化炉生产出来的炭渣,其碳含量经过检测在85%以上,完全可以作为加工蚊香、机制炭等原材料的炭含量标准要求,充分提高了炭渣的利用范围。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