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流式煤气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15578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并流式煤气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由固态含碳物料生产发生炉可燃气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燃料煤生产煤气的发生装置。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2127710Y公开了一种反烧式煤气发生装置。其主要结构为整个炉体上部(氧化还原层)采用耐火材料做内衬,炉顶采用活动式非密封炉盖,炉体下部采用锥形出渣结构,事先调节好的饱和空气(空气和蒸气的混合剂)从炉体顶部入口管进入上部空间,经气化反应的煤气通过设在炉体下部周边的环形通道抽出。该装置尽管具有许多优点,如燃料煤中的焦油类有害物质经炉体内高温氧化层燃烧,从而实现炉内自身净化等,但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诸多不足1.由于炉膛上部高温区的炉温在900~1200℃,高温煤炭和炉体内衬耐火砖之间极易产生粘结挂壁,形成环状挂渣区,严重妨碍气化反应的进行。2.由于炉顶采用非密封炉盖,在真空泵抽吸下,饱和空气与炉顶外来空气同时进入气化层,使气化剂中蒸汽的相对含量减少,气化温度降低,导致炉内气化反应失控,形成结渣现象。3.由于该装置煤气经设在炉体下部周边的环形通道抽出,根据流体运动规律,气化剂在炉膛内选择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极易造成炉膛内边风过大,气流短路,从而破坏了气化剂正常运行路线,恶化了炉内的气化反应。4.由于炉体下部采用了锥形出渣圈,使炉料在向下运动时受到阻碍,靠近炉壁处极易形成环状下料死区,从而影响了炉内气化反应的正常进行。5.由于该装置所提供气化剂中的空气含氮量高达78%,造成所产煤气热值偏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保持长期、稳定、正常进行气化反应的并流式煤气发生装置。
为达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并流式煤气发生装置,包括炉体、炉箅以及置于炉体下方的水封灰盘,炉体的炉膛与水封灰盘连通,炉箅置于炉膛下部以及连通处的中央,炉体上部采用水夹套结构,其下部采用耐火材料做内衬;炉体下部设有出气通道。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效果更好,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将该发生装置的炉体下部制成园柱型出渣圈结构并用耐火材料做内衬;或者将该发生装置所述的炉体下部设有出气通道为炉体下部周边设有环形通道和炉膛下部中央设有中心通道,两通道一端与炉体的炉膛连通,另一端通向抽吸装置;或者将上述两改进方案同时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是在上述目的基础上提高该发生装置所产煤气的热值。
为达到此目的,在前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将该发生装置的炉体顶端设有炉盖,炉盖与炉体顶端采用可卸式密封连接,炉体上部设有进气管,气化剂装置至少由富氧发生器、旋片式风门、水蒸汽管以及热交换器组成,富氧发生器经管道与旋片式风门一端连接,旋片式风门的另一端与水蒸汽管连通后经热交换器通向进气管。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对原发生装置作了进一步改进,使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1.由于炉体上部采用水夹套,炉体下部采用耐火材料做内衬进行保温,能有效地防止高温气化层的炉壁结渣挂渣,保证气化反应的长期、稳定、正常进行。另外还能有效地利用水夹套内的水蒸汽,使炉膛内气化反应所需蒸汽实现自给。
2.炉体下部采用园柱形出渣圈,在结构上确保了炉料下移均匀,火层稳定,避免炉料下移不均,从而克服了偏炉、空洞、结渣现象。
3.将原来的煤气由炉体下部周边的环形通道抽出,改为由该环形通道和炉体下部的中心通道同时抽出,克服了气化剂在炉膛内多数沿炉壁向下运动而造成的边风过大,气流短路现象,使气化剂在炉膛内运动比较均匀。
4.炉盖与炉体顶端采用可卸式密封连接,并采用富氧发生器助燃,使入炉气化剂所含饱和蒸汽量得到有效控制,气化层次稳定,可提高煤气热值30~80%,且能耗少,运行费用低。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富氧发生器;2.阀门;3.管道;4.旋片式风门;5.混合管;6.水蒸汽管;7.炉盖;8.耐高温石棉盘根;9.炉体;10.进气管;11.水夹套;12.出口管;13.园柱形出渣圈;14.炉箅;15.水封灰盘;16.灰箱;17.中心通道;18.温度表;19.真空泵;20.出口管;21.热交换器;22.小灰刀;23.内衬;24.大灰刀;25.炉膛;26.环形通道;27.支架。
实施例1为一种并流敞开式煤气发生装置,包括炉体9、炉箅14以及置于炉体9下方的水封灰盘15,炉体9的下端与灰箱16固定连接并连通,灰箱16的下部伸入水封灰盘15之中,炉箅14置于炉膛25下部以及灰箱16的中央,炉体9固定在支架27上,炉体9上部采用水夹套11结构,其下部采用耐火材料做内衬23,炉体9顶端敞开,炉体9下部采用园柱型出渣圈13结构,所述炉体9下部设有出气通道为炉体9下部周边设有环形通道26和炉膛25下部中央设有中心通道17,两通道一端与炉体9的炉膛25连通,另一端经出口管12和出口管20通向真空泵19,在出口管12和出口管20与真空泵之间还可以设置冷却、除尘和洗涤装置,所述水封灰盘15包括设置在其内的6只小灰刀22、2只大灰刀24以及机械传动装置。
实施例2为一种并流封闭式煤气发持装置,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炉体9顶端设有炉盖7,所述炉盖7与炉体9顶端采用可卸式密封连接为炉盖7与炉体9顶端通过螺旋压紧机构经耐高温石棉盘根8实现可卸式密封连接,也可以采用其它可卸式密封连接方式,炉体9上部设有进气管10,进气管10成环形并沿其管壁开有多个小孔,以使进气管10与炉膛25连通,气化剂装置由富氧发生器1、阀门2、旋片式风门4、水蒸汽管6、温度表18以及热交换器21组成,富氧发生器1采用人工沸石分子筛变压吸附装置(简称PSA),富氧发生器1经阀门2和管道3与旋片式风门4连接后通入混合管5,混合管5与水蒸汽管6连通后经温度表18和热交换器21通向进气管10。
工作时,启动PSA装置,打开阀门2,含氧量达90~95%的富氧空气经管道3进入混合管5,在混合管5内依靠富氧空气的引射力,使混合管5的开口处形成负压区,外来空气由此被吸入混合管5混合,旋转旋片式风门4可调节空气的进入量;饱和水蒸汽经水蒸汽管6进入混合管5,并通过饱和温度测控装置测控入炉饱和温度值,并以此控制气化剂中水蒸汽的含量;气化剂经热交换器21预热后通过进气管10进入炉膛25和燃料煤发生气化反应。燃料层上表面距进气管5下表面在200~300毫米之间,使整个高温气化层控制在炉体9的水夹套11区内,以防挂渣。需加燃料煤时,打开炉盖7上的螺旋压紧机构,运行时依靠螺旋压紧机构压力和耐高温石棉盘根8将炉体9上部密封。燃料煤气化反应后形成的灰渣,经园柱型出渣圈13由炉箅14破渣后落入水封灰盘15,并经其盘内的小灰刀22和大灰刀24聚灰排出炉外。在启动PSA装置的同时,启动真空泵19,气化反应所产煤气在真空泵19的作用下,分别由炉体9下部周边的环形通道26和炉腔25下部中央的中心通道17同时抽出,经冷却、除尘、洗涤后进入真空泵19压送至用户。
权利要求1.一种并流式煤气发生装置,包括炉体9、炉箅14以及置于炉体9下方的水封灰盘15,炉体9的炉膛25与水封灰盘15连通,炉箅14置于炉膛25下部以及连通处的中央,其特征在于炉体9上部采用水夹套11结构,其下部采用耐火材料做内衬23;炉体9下部设有出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炉体9下部采用园柱型出渣圈13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9下部设有出气通道为炉体9下部周边设有环形通道26和炉膛25下部中央设有中心通道17,两通道一端与炉体9的炉膛25连通,另一端通向抽吸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9下部设有出气通道为炉体9下部周边设有环形通道26和炉膛25下部中央设有中心通道17,两通道一端与炉体9的炉膛25连通,另一端通向抽吸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炉体9顶端设有炉盖7,炉盖7与炉体9顶端采用可卸式密封连接,炉体9上部设有进气管10,气化剂装置至少由富氧发生器1、旋片式风门4、水蒸汽管6以及热交换器21组成,富氧发生器1经管道3与旋片式风门4一端连通,旋片风门4的另一端与水蒸汽管6连通后经热交换器21通向进气管10。
专利摘要一种并流式煤气发生装置,包括炉体、炉箅、水封灰盘,其特征是炉体上部采用水夹套,其下部采用耐火材料做内衬,炉体下部采用圆柱形出渣圈,煤气由炉体下部周边的环形通道和炉膛下部中央的中心通道同时排出,炉顶采用可卸式密封炉盖,入炉气化剂采用PSA装置制取的富氧空气和水蒸汽的混合剂,富氧浓度用调节空气供应量来实现。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止挂结渣,使炉况长期、稳定、正常进行气化反应的优点,所产煤气热值比现有同类装置提高30%以上。
文档编号C10J3/20GK2207389SQ9424267
公开日1995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1994年10月6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6日
发明者刘顺娣, 胡盛典 申请人:刘顺娣, 胡盛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