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液控制系统中油动机的固定形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1191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液控制系统中油动机的固定形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中油动机的固定形式。
背景技术
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油动机的固定形式是,油动机通过过渡板固定在贴近于汽轮 机高压缸缸体的弯板上,油动机活塞杆通过杠杆机构驱动高压调节汽门。由于油动机生根 在弯板上,弯板贴近高压缸缸体,因而油动机直接受到高压缸缸体的辐射热和弯板的传导 热,致使油动机活塞杆处的温度高达约1S(TC 20(TC,长期工作在高温环境下,导致油动 机导向套和管接头密封件的快速老化失效,失去密封作用而漏油。影响机组的安全、可靠运 行。

发明内容为解决该辐射热和传导热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止辐射 热和传导热隔热作用的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中油动机的固定形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过渡板、油动机和汽轮机高压缸缸体的 弯板,其特征是所说的过渡板呈倒T形,油动机支架固定在过渡板一端的台面上,油动机 以倒置方式固定在油动机支架上,即油动机高位布置、活塞杆向下,过渡板的一端固定在弯 板上;在T形过渡板的立柱作为支点(C)设杠杆,杠杆一端与油动机活塞杆铰接(A),杠杆 另一端与驱动高压调节汽门杠杆机构铰接(B),支点(C)两侧为等臂。工作过程是,油动机 活塞杆向下位移,杠杆的另一端带动高压调节汽门杠杆机构等幅向上位移,驱动调节汽门 开起,完成一个调节过程。反之亦然。本实用新型通过杠杆机构将油动机整体外移,远离油 缸这一热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保证油动机结构、功能、性能(包 括运动方向、行程、快关时间)不变的条件下,油动机高位布置,整体外移,远离热源,油动 机避免了辐射热和传导热,彻底消除了长期工作在高温环境下,使油动机活塞杆及管接头 密封件失效漏油,并改善了油动机的布置空间,便于检修管理。
以下结合附图
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油动机支架3固定在倒T形过渡板2 —端的台面上,油动机1以倒置方式固定在油 动机支架上,即油动机高位布置、活塞杆8向下,过渡板的一端固定在弯板5上;在倒T形过 渡板的立柱作为支点(C)设杠杆4,杠杆一端与油动机活塞杆铰接(A),杠杆另一端与驱动 高压调节汽门杠杆机构9铰接(B),支点(C)两侧为等臂。过渡板2的下台面设有三角筋板6支撑在过渡板和弯板之间,以提高过渡板刚度和弯板强度,并可补偿热膨胀的影响。过渡 板2的下台面还设有可调垂直落地支撑柱7。工作过程是,油动机活塞杆向下位移,杠杆的 另一端带动高压调节汽门杠杆机构向上等幅位移,驱动调节汽门开起,完成一个调节过程。 反之亦然。本实用新型通过杠杆机构将油动机整体外移,远离油缸这一热源。
权利要求一种电液控制系统中油动机的固定形式,它包括过渡板、油动机和汽轮机高压缸缸体的弯板,其特征是所说的过渡板呈倒T形,油动机支架固定在过渡板一端的台面上,油动机以倒置方式固定在油动机支架上,过渡板的一端固定在弯板上;在T形过渡板的立柱作为支点(C)设杠杆,杠杆一端与油动机活塞杆铰接(A),杠杆另一端与驱动高压调节汽门杠杆机构铰接(B),支点(C)两侧为等臂。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控制系统中油动机的固定形式,其特征是过渡板的下 台面设有三角筋板支撑在过渡板和弯板之间,过渡板的下台面还设有可调垂直落地支撑 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中油动机的固定形式,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油动机靠近油缸长期工作在高温环境下,导致油动机导向套和管接头密封件的快速老化、失效。本实用新型的要点是油动机支架固定在倒T形过渡板一端的台面上,油动机以倒置方式固定在油动机支架上,过渡板的一端固定在弯板上;在T形过渡板的立柱作为支点(C)设杠杆,杠杆一端与油动机活塞杆铰接(A),杠杆另一端与驱动高压调节汽门杠杆机构铰接(B),支点(C)两侧为等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油动机整体外移,远离油缸这一热源。
文档编号F01D17/26GK201443419SQ200920016029
公开日2010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31日
发明者刘宝军, 房德明, 沈伟, 聂强, 葛春光, 郑晓舟, 黄成 申请人:辽宁电力控制技术有限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