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能水能太阳能组合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3256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能水能太阳能组合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水力、太阳能互补发电的装置,具体为一种垂直式,通过风力、水力、太阳能发电的装置,可组合成风光、风水、水光、风水光多种互补形式的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的风力发电装置、水力发电、太阳发电装置,只能单独发电或风光互补发电, 不能既用于风力又用于水力发电还用于太阳能发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出的一种既能单独一种能源发电,又可风水光两俩组合、全部组合的发电的装置。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风能水能太阳能组合发电装置是通过轴承连接在支撑支架上的中心主轴上固定有复合叶片叶轮,复合叶片叶轮通过行星齿轮与发电机轴连接,复合叶片叶轮的外侧固定有聚力箱。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支撑支架的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支撑支架是纵支撑分两组,分别在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周上通过横支撑上的穿接管孔穿插连接而成。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复合叶片叶轮是由两个叶轮辐和多个复合叶片组合成一个整体,叶轮幅固定在中心主轴上。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行星齿轮是输入内齿轮通过转动盘与中心主轴固定连接,并通过轴承与固定内齿轮联接,再同固定内齿轮一起分别与行星(双联)轮啮合联接;行星(双联)轮通过轴承固定在摇臂上,并与中心输出轮啮合,中心输出轮固定在输出轴上,输出轴上通过轴承联接有摇臂,并通过轴承与固定盘联接;固定盘与固定内齿轮和发电机的定子外壳等一同固定在支架,输出轴与发电机转子轴连接,最终将中心主轴上的叶轮获得的动力传动发电机的转子发电。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聚力箱是由外形与支撑支架截面形状相同的两块板作为聚力箱底板,在两底板之间固定有聚力板,聚力板通过底板上的穿接孔垂直穿接固定在支撑支架上。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复合叶片叶轮上固定有磁悬浮,磁悬浮由两个环形磁铁构成,一个固定在支撑支架上,一个固定在叶片叶轮的叶轮幅上。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支撑支架由上、下叠加联接形成至少两个以上的发电机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支撑支架的外侧面上固定有金属防护网罩。本发明采用①通过宫灯式支架,构成稳定结构,环形盘或箍筋连接加固支撑整体结构更加稳固;②聚力箱和叶轮积木叠加式构造形式,提高风力水力能利用率,节约成本, 方便安装维修,可使风力更集中作用于叶轮上,提高风能利用;③全部构件内置于支架内并有防护罩防护的构造形式,有利于发电机的保护,缩小整机体积;④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叶轮转一周,转子就转数周、数十周、数百周甚至数千周,从而提高了发电机转速,提高了发电效率;⑤磁悬浮装置,分散重力,减小磨损,能延长电机使用年限,降低启动力速和能量损耗,提高发电效率。本发明具有启动力速小;叶片获得动力大;任何方向的来风力或水力都可发电; 结构牢固,运行平稳,噪声小;聚力箱、叶轮采用叠加方式,建造容易;发电效率高;组合灵活,可单机发电,也可组成多台发电机组发电,可建大型发电场;应用广阔无论高山平原、 楼顶地面,陆地水中,只要有风流水流的地方都可使用,可为移动通讯塔架、野外军事、抢险救灾、景观照明、偏远居民提供电源,可在公路铁路边上通过发电机阵列,建充蓄电站为电动汽车、火车提供充足的动力,还在大漠海洋上建发电机群,建发电场,与其它电网并网发 H1^ ο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四种叶轮的形状图。图4是图1中聚力箱俯视图。图5是图1中横支撑8的俯视图。图6是图1中横支撑9的俯视图。图7是图2中行星齿轮5的结构视图。图8是图7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2、5、6所示,支架1由纵支撑27和横支撑8、9构成,纵支撑27通过横支撑 8、9上的穿接管孔14穿插连接固定,形成稳固的支撑支架1,在支架1的中心设有中心主轴 7,中心主轴7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架1上的支撑盘M上,在中心主轴7上固定有复合叶片叶轮2,在复合叶片叶轮2的外侧固定有聚力箱3,在中心轴7的轴端固定有行星齿轮5,复合叶片叶轮2通过行星齿轮5传动发电机6的转子轴来发电,在支架1的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四,支撑支架1也可上下联接叠加,形成“蜂巢”稳定结构;在复合叶片叶轮2上固定有磁悬浮4,磁悬浮4由两个永久磁铁,即一个固定磁铁15和一个转动磁铁16相同磁极相对的环形磁铁构成,并分别固定在横支撑8或9上相应的叶轮2的叶轮幅11上,通过同极的两磁铁相斥力减少重力对能量的损耗和机械磨损,提高发电机效率,延长使用年限,降低维护成本。在支撑支架1的外面固定金属防护网罩,形成防护罩体,可阻挡进入发电机架内的异物,保护发电机叶轮等构件,防止对人和动物造成伤害,具有装饰作用。如图1、2、3、4所示,复合叶片叶轮2由两个叶轮幅11和3至M个复合叶片10组成一个整体,用螺丝将叶轮幅11与中心主轴7上支撑盘M联接固定,复合叶片10的截面为多弧面组成的凤头型、鱼头型、鸟喙型、展羽型等。叶轮2可上下叠加相互联接固定成为叶轮组,根据发电机的大小决定叶轮2直径大小、数量和叶轮组的数量
如图1、2、7、8所示,行星齿轮5由相互啮合的输入内齿轮18、固定内齿轮20、内外双齿传动轮、行星轮19、中心输出轮17、固定盘22、转动盘21和输出轴23组成,输入内齿轮18 通过转动盘21与中心主轴7固定连接,并通过轴承与固定内齿轮20联接,输入内齿轮18 与固定内齿轮20 —起分别与行星(双联)轮19啮合联接,行星轮19是行星双联轮,由多个同轴上两齿轮组成的整体,行星轮19和输出轴17为一整体,行星轮19通过轴承固定在摇臂上,并与中心输出轮17啮合,中心输出轮17固定在输出轴23上,输出轴23上通过轴承联接有摇臂,并通过轴承与固定盘22联接;固定盘22与固定内齿轮20和发电机的定子外壳一起固定在支架1上,将中心主轴7上叶轮2获得的动力传到中心输出轮17的输出轴23 上,并带动与输出轴23相联接的发电机6的定子转动而发电。 如图1、2、4,所示,聚力箱3由外形与横支撑9外形相同的两块板作为聚力箱底板 13,在两底板之间固定有聚力板12,聚力板12与中心主轴7呈一定的角度,并通过聚力箱底板13上的穿接管孔14垂直穿接固定在支架1的纵支撑27上,用以将风能水能集中有效的作用于复合叶片叶轮2的叶片10上,从而可让发电机6获得更大动力,并对支架1起到一定的加固作用。聚力箱3的大小和多少根据发电机6的大小决定,聚力箱3上下叠加形成一组,在每组间或箱间可用横支撑9加强加固。
权利要求
1.一种风能水能太阳能组合发电装置,其特征是通过轴承连接在支撑支架(1)上的中心主轴(7)上固定有复合叶片叶轮(2),复合叶片叶轮(2)通过行星齿轮(5)与发电机(6) 轴连接,复合叶片叶轮(2)的外侧固定有聚力箱(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能水能太阳能组合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支架 (10)的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池板(2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能水能太阳能组合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支架 (1)是纵支撑(27)分两组,分别在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周上通过横支撑(8、9)上的穿接管孔 (14)穿插固定连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能水能太阳能组合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复合叶片叶轮(2 )是由两个叶轮辐(11)和3至M个复合叶片(10 )组合成一个整体,叶轮幅(11)固定在中心主轴(7)上,叶片(10)是由多个弧面连接成的横截面为鱼棱形、鸟喙形、展羽形、凤头形的整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能水能太阳能组合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行星齿轮 (5)是输入内齿轮(18)通过转动盘(21)与中心主轴(7)固定连接,并通过轴承与固定内齿轮(20)联接,输入内齿轮(18)与固定内齿轮(20)分别与行星轮(19)啮合联接,行星轮(19) 通过轴承固定在摇臂上,并与中心输出轮(17)啮合,中心输出轮(17)固定在输出轴(23) 上,输出轴(23)上通过轴承联接有摇臂,并通过轴承与固定盘(22)联接,固定盘(22)与固定内齿轮(20)和发电机的定子外壳一起固定在支架(1)上;输出轴(23)与发电机的转子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能水能太阳能组合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聚力箱(3) 是由外形与支撑支架(1)截面形状相同的两块板作为聚力箱底板(13),在两底板(13)之间固定有聚力板(12),聚力板(12)通过底板(13)上的穿接孔(14)垂直穿接固定在支撑支架 (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风能水能太阳能组合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复合叶片叶轮(2 )上固定有磁悬浮(4 ),磁悬浮(4 )由两个环形磁铁构成,一个固定在支撑支架(1) 上,一个固定在叶片叶轮(2)的叶轮幅(1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能水能太阳能组合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支架 (1)由上、下叠加联接形成至少两个以上的发电机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能水能太阳能组合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支架 (1)的外侧面上固定有金属防护网罩。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名称是风能、水能、太阳能组合发电装置,涉及一种即可用于风力也可用于水力或同时用于风力和水力发电的发电装置。它主要是解决已知的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装置,只能单独发电,而不能即用于风力又用于水力发电,还用于太阳能发电的问题。本发明是通过轴承连接在支撑支架上的中心主轴上的中心主轴上固定有复合叶片叶轮,复合叶片叶轮通过行星齿轮与发电机轴连接,复合叶片叶轮的外侧固定有聚力箱。本发明具有风力水力发电两用,启动力小,任何方向的风水力都可发电,结构稳固,运行平稳,发电效率高,安全性能好,安装维修方便,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文档编号F03B3/12GK102536668SQ20101061493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0日
发明者沈元明, 沈小圣 申请人:沈小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