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6328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缓解能源危机的加剧、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双燃料发动机逐渐被应用。在双燃料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喷油器进行引燃。双燃料发动机的热负荷相对于其他的发动机的热负荷较高,即喷油器的油嘴的热 负荷较高,減少了喷油器的使用寿命,同时也降低了喷油器使用的可靠性。为了增加喷油器的使用寿命,提高喷油器的使用可靠性,现有技术采用外接式滑油強制冷却系统,对喷油器的油嘴进行冷却,如图I所示。外接式滑油強制冷却系统的气缸盖11部分结构,如图2所示,即采用进油管13将滑油输送至位于气缸盖11内部的喷油器12的油嘴冷却腔,对油嘴进行冷却,然后通过出油管14将冷却了油嘴的滑油输送至气缸盖11外。但是,现有的外接式滑油強制冷却系统中,进油管13和出油管14易发生泄露,导致滑油浪费,最終降低了冷却效果,也容易造成污染;同时进油管13和出油管14与油嘴冷却腔的连接处密封性较低,容易使滑油泄露,导致滑油浪费,降低了冷却效果。另外,现有技术采用滑油作为冷却介质,需要对滑油进行精滤处理,除去滑油中的杂质,避免滑油中的杂质造成喷油器12的冷却油道污堵,使得喷油器12能够正常工作。同时,为了防止滑油温度过高而导致滑油发生碳化、失效,需要另设冷却器15对滑油进行冷却,从而保证滑油对喷油器12的冷却。现有技术需要另设精滤装置和冷却器15,使得喷油器12的冷却系统管路布置较复杂,即使得喷油器12的冷却系统的结构较复杂。另外,现有技术需要另设精滤装置和冷却器15,使得喷油器12的冷却系统管路布置较复杂,必然导致滑油的泄露,使得冷却系统的密封性能较差。综上所述,如何提供ー种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以提高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密封性能,进而提高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ー种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提高了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密封性能,进而提高了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ー种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包括与所述喷油器套设相连的气缸盖,所述气缸盖内设置有进ロ通道、出口通道和与所述进ロ通道和出口通道均相连通的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与所述喷油器的油嘴冷却腔相连通;用于贮存冷却介质的贮存箱,所述贮存箱与所述进ロ通道相连;设于所述贮存箱和所述进ロ通道之间的循环泵。优选的,上述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中,所述冷却通道的两端端ロ分别与所述进ロ通道的出口和所述出口通道的进ロ相连。优选的,上述双燃料发动机喷油 器的冷却系统中,所述进ロ通道和出口通道关于所述喷油器的轴线对称分布。优选的,上述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中,所述进ロ通道、出口通道和冷却通道均为直通道。优选的,上述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中,所述冷却介质为柴油。优选的,上述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中,所述出口通道与所述双燃料发动机的燃油箱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通过贮存冷却介质的贮存箱,设于贮存箱和进ロ通道之间的循环泵,设置在双燃料发动机的气缸盖内的进ロ通道、出ロ通道和与喷油器的油嘴冷却腔相连通的冷却通道,在气缸盖内部形成了密封冷却结构,使得气缸盖和冷却系统为一体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在气缸盖内部形成了密封冷却结构,使得气缸盖和冷却系统为一体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采用进油管将冷却介质输送至喷油器的油嘴冷却腔,无需采用出油管将冷却介质送出气缸盖,直接通过设置在气缸盖内的进ロ通道、冷却通道和出口通道即可实现冷却介质的输送,从而避免了采用进油管和出油管产生的泄露,提高了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密封性能,进而提高了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外接式滑油強制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外接式滑油強制冷却系统的气缸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中的气缸盖沿喷油器轴线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中的气缸盖沿垂直于喷油器轴线方向的剖视图。上图1-4 中气缸盖11、喷油器12、进油管13、出油管14、冷却器15、气缸盖21、进ロ通道22、喷油器23、出口通道24、冷却通道25。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ー种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提高了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 却系统的密封性能,进而提高了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參考附图3-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中的气缸盖沿喷油器轴线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中的气缸盖沿垂直于喷油器轴线方向的剖视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包括与喷油器23套设相连的气缸盖21,气缸盖21内设置有进ロ通道22、出口通道24和与进ロ通道22和出ロ通道24均相连通的冷却通道25,冷却通道25与喷油器23的油嘴冷却腔相连通;用于贮存冷却介质的贮存箱,贮存箱与进ロ通道22相连;设于贮存箱和进ロ通道22之间的循环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通过贮存冷却介质的贮存箱,设于贮存箱和进ロ通道22之间的循环泵,设置在双燃料发动机的气缸盖21内的进ロ通道22、出ロ通道24和与喷油器23的油嘴冷却腔相连通的冷却通道25,在气缸盖21内部形成了密封冷却结构,使得气缸盖21和冷却系统为一体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在气缸盖21内部形成了密封冷却结构,使得气缸盖21和冷却系统为一体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采用进油管将冷却介质输送至喷油器23的油嘴冷却腔,无需采用出油管将冷却介质送出气缸盖21,直接通过设置在气缸盖21内的进ロ通道22、冷却通道25和出ロ通道24即可实现冷却介质的输送,从而避免了采用进油管和出油管产生的泄露,提高了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密封性能,进而提高了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同时,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将进ロ通道22、出口通道24和冷却通道25设置在气缸盖21内,使得气缸盖21和该冷却系统为一体式,无需采用进油管和出油管,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部件,使得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结构较简単;无需采用进油管和出油管,也避免了因冷却介质泄漏造成的污染。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对进ロ通道22和出口通道24的具体位置不作具体地限定,只要能够保证冷却介质能够流入喷油器23的油嘴冷却腔和流出气缸盖21即可。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中,冷却通道25的两端端ロ分别与进ロ通道22的出口和出口通道24的进ロ相连,充分利用了冷却介质,避免了部分冷却介质存积在冷却通道25的端头,避免了冷却介质不必要的浪费,提高了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为了便于冷却介质对喷油器23进行冷却,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中,进ロ通道22和出ロ通道24关于喷油器23的轴线对称分布。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中,进ロ通道22、出ロ通道24和冷却通道25均为直通道,便于冷却介质进入喷油器23的油嘴冷却腔,也便于将冷却介质排出气缸盖21。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冷却介质为柴油,因为柴油粘度较小,流动性较好,利于热交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也避免了采用滑油发生碳化、失效的现象,进而提高了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可靠性。同时,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采用柴油作为冷却介质,无需在另设精滤装置和冷却器,減少了该冷却系统的管路,进而使得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结构较简单,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減少了管路的布置,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冷却介质的泄漏量,提高了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密封性能,进而提高了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 为了更好地利用柴油,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中,出ロ通道24与双燃料发动机的燃油箱相连,冷却了喷油器23的柴油流入双燃料发动机的燃油箱,作为燃料燃烧,使得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成为闭式循环系统。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ー种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所述喷油器(23)套设相连的气缸盖(21),所述气缸盖(21)内设置有进ロ通道(22)、出口通道(24)和与所述进ロ通道(22)和出口通道(24)均相连通的冷却通道(25),所述冷却通道(25)与所述喷油器(23)的油嘴冷却腔相连通; 用于贮存冷却介质的贮存箱,所述贮存箱与所述进ロ通道(22)相连; 设于所述贮存箱和所述进ロ通道(22)之间的循环泵。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25)的两端端ロ分别与所述进ロ通道(22)的出口和所述出口通道(24)的进ロ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ロ通道(22)和出口通道(24)关于所述喷油器(23)的轴线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ロ通道(22)、出口通道(24)和冷却通道(25)均为直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为柴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ロ通道(24)与所述双燃料发动机的燃油箱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包括与所述喷油器套设相连的气缸盖,该气缸盖内设置有进口通道、出口通道和与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均相连通的冷却通道,该冷却通道与喷油器的油嘴冷却腔相连通;用于贮存冷却介质的贮存箱,该贮存箱与进口通道相连;设于贮存箱和进口通道之间的循环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在气缸盖内部形成了密封冷却结构,无需采用进油管和出油管,直接通过设置在气缸盖内的进口通道、冷却通道和出口通道即可实现冷却介质的输送,避免了采用进油管和出油管产生的泄露,提高了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密封性能,进而提高了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
文档编号F02M53/04GK202417766SQ201120523809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4日
发明者张毅, 穆振仟, 范崇华, 辛强之, 闫丽, 陈山, 高先理, 黄猛 申请人:淄博柴油机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