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度提升的恒温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4464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反应度提升的恒温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度提升的恒温器,其可包括:恒温器外壳,该恒温器外壳具有连接至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侧部,而第三通道在侧部方向上形成在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之间;阀体,其中形成第一阀和第二阀以打开/关闭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而安装空间形成在该阀体中;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在所述第一阀的方向上弹性推动所述阀体,从而所述第一阀将所述第一通道关闭;以及驱动部分,所述驱动部分响应于设置在安装空间内的蜡的收缩或膨胀而移动所述阀体。流动转向壁可形成为与所述第三通道对应,从而通过所述第二通道流入的液体在与所述第三通道相对的方向上移动。
【专利说明】反应度提升的恒温器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2012年10月16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_2012_0114984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合并于此通过引用而用作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0003]本发明涉及一种恒温器,该恒温器的反应度得到提升,其依据冷却剂的温度而改变冷却剂通道并主动控制冷却剂的温度用以防止冷却剂的温度过热。
【背景技术】
[0004]用于车辆的恒温器设置在发动机与散热器之间,并且响应于冷却剂的温度变化而打开/关闭,用以调节冷却剂的流动速率,从而冷却剂的温度被控制在预定的范围内。
[0005]机械式恒温器依据冷却剂的温度而使蜡膨胀,并且蜡的膨胀力使得活塞移动恒温器的阀。
[0006]机械式恒温器仅在预定的温度条件下响应冷却剂预定的打开/关闭温度而被操作用以打开/关闭阀,因此机械式恒温器不会针对车辆行驶状况的变化而主动移动。
[0007]因此,已经引入了电子式恒温器来弥补机械式恒温器的缺陷,电子式恒温器被操作用以将冷却剂的温度保持在最优范围内。
[0008]电子式恒温器根据行驶状况(例如车辆的负载水平)来主动控制发动机冷却剂的温度,从而保持最优的冷却剂温度,并且电子式恒温器能够提升燃料消耗效率并减少废气。
[0009]同时,当恒温器中的第一阀关闭的时候,通过第二通道供应的冷却剂围绕设置在阀引导件中的蜡壳流动,并且充装在蜡壳中的蜡收缩或膨胀。
[0010]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0011]本发明致力于提供一种反应度提升的恒温器,该恒温器具有如下优点:响应于冷却剂温度的蜡的反应度得到提升,并且发动机的效率得到提高。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如下优点的恒温器:该恒温器防止用于操作活塞的驱动部分与阀体之间的相对旋转。
[0012]根据本发明各个方面的反应度得到提升的恒温器可以包括:恒温器外壳,其一侧连接至第一通道,其另一侧连接至第二通道,而第三通道在侧部方向上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通道之间;阀体,其中第一阀形成在所述阀体的一侧用以打开/关闭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阀形成在所述阀体的另一侧用以打开/关闭所述第二通道,并且在该阀体中形成安装空间;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在所述第一阀的方向上弹性推动所述阀体,从而所述第一阀将所述第一通道关闭;以及驱动部分,所述驱动部分响应于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安装空间内的蜡的收缩或膨胀而移动所述阀体,其中形成流动转向壁以对应于所述第三通道,从而通过所述第二通道流入的液体在与所述第三通道相对的方向上移动。
[0013]阀体可以包括长度方向元件,其在长度方向上延伸并沿着所述驱动部分的圆周以第一预定距离设置;以及圆周方向元件,其沿着所述驱动部分的圆周延伸并沿着长度方向以第二预定距离设置,其中所述流动转向壁形成在通过所述圆周方向元件和所述长度方向元件而形成的部分中。
[0014]流动转向壁可以形成在阀体的端部处。该流动转向壁可以与所述圆周方向元件或所述长度方向元件整体形成,或者与所述圆周方向元件和所述长度方向元件两者整体形成。
[0015]所述圆周方向元件可以包括第一环构件,该第一环构件形成在阀体的中心部分;以及第二环构件,该第二环构件形成在阀体的一个端部处,其中所述流动转向壁形成在所述第一与第二环构件之间。
[0016]驱动部分可以包括能够响应于蜡的收缩或膨胀而移动的主活塞,支撑活塞的一个端部的活塞支撑部分形成在阀体的安装空间中,所述第二阀沿着所述活塞支撑部分的圆周整体形成。
[0017]在所述第一阀的中心部分处可以形成连接至所述安装空间的安装孔,沿着长度方向在该安装孔的内圆周上可以形成凹槽,而在所述驱动部分的外圆周上可以形成突出部以与所述凹槽相对应,该驱动部分插入到安装孔中。
[0018]在根据本发明各个方面的反应度得到提升的恒温器中,形成在阀体上的流动转向壁有助于冷却剂通过蜡壳,从而冷却剂温度的反应度得到提升。
[0019]此外,阀体形成为与所述第一阀形成一体,凹槽形成在第一阀的安装孔的内圆周上,突出部形成在驱动部分的外圆周上,该驱动部分穿过安装孔而插入到阀体的安装空间中,从而使阀体的移动沿着长度方向被引导,并防止阀导向件与第一阀的相对旋转。
[0020]在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某些原理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所具有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或得以更为具体地阐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设置在发动机上的示例性恒温器的局部截面图。
[0022]图2为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恒温器中,驱动部分插入到阀体中的情况的侧视图。
[0023]图3为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恒温器中,第一阀与第二阀整体形成的阀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现在将具体参考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这些实施例的实例被显示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发明与示例性实施例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例。而是相反,本发明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同形式及其它实施方案中。
[0025]图1为根据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的设置在发动机上的恒温器的局部截面图。参考图1,具有恒温器的发动机包括散热器150,发动机的冷却剂出口 160,发动机的冷却剂入口170,和恒温器100。
[0026]恒温器100包括恒温器外壳137,在恒温器外壳137中第一通道155形成为连接至散热器150,第二通道165形成为连接至冷却剂出口 160,并且第三通道175连接至冷却剂人口 170。
[0027]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中的冷却剂泵设置在第三通道175与冷却剂入口 170之间,从而将冷却剂从恒温器100循环至发动机。
[0028]如图中所示,第一通道155形成在向上方向中的上侧处,第二通道165形成在向下方向中的下侧处,而第三通道175在第一通道155与第二通道165之间形成在侧向方向上的一侧(例如左侧)处。
[0029]结合空间139形成在恒温器外壳137中以连接至第一通道155、第二通道165和第三通道175,而阀体125设置在结合空间139中。
[0030]第一阀200整体形成在阀体125的上端部处以选择性地关闭第一通道155,第二阀205整体形成在阀体125的下端部处以选择性地关闭第二通道165。应该清楚这些整体元件可以一体形成。
[0031]此外,阀O形环130沿着第一阀200的外圆周安装以与第一通道155的内圆周接触。
[0032]主弹簧145设置在恒温器外壳137内侧,主弹簧145的上端部沿着向上方向弹性支撑第一阀200的下端部,而主弹簧145的下端部通过恒温器外壳137的内侧而得到支撑。主弹簧145具有螺旋弹簧结构,并且阀体125插入到主弹簧145中。
[0033]此外,安装空间从上端侧到下端侧沿着阀体125的中心部分形成,而移动阀体125的驱动部分插入到该安装空间215中。
[0034]驱动部分包括主活塞120、橡胶活塞148、活塞引导件127、半流体147、膜片115、蜡110、蜡壳135,以及电热塞105,其中电热塞105电连接至连接器140。
[0035]并且,活塞支撑部分225形成第二阀205的中心部分处,第二阀形成在阀体125的下侧处。此外,第二阀205与活塞支撑部分225整体形成。应该清楚这些整体元件可以一体形成。
[0036]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中,流动转向壁122形成在阀体125上。流动转向壁122所形成的一侧与设置有第三通道175的一侧相同,并且流动转向壁122形成在阀体125的下端部分处。
[0037]这里,如果第二阀205将第二通道165打开,则冷却剂穿过第二通道165向上流动,其中冷却剂通过形成在左侧的流动转向壁122而流到右侧。
[0038]更具体而言,冷却剂穿过第二通道165而流动到阀体125的右侧中,然后右侧的冷却剂穿透过阀体125并被供应到左侧的第三通道175。当冷却剂穿透过阀体125的时候,冷却剂围绕蜡壳135流动,在本发明各个实施方案中,充装在蜡壳135中的蜡110通过冷却剂的温度而收缩或膨胀。
[0039]如果没有流动转向壁122,几乎所有的冷却剂将不通过蜡壳135,而是通过第三通道175,从而蜡110的温度反应度将下降。
[0040]图2为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各个实施方案的恒温器中,驱动部分插入到阀体中的情况的侧视图,而图3为在根据本发明各个实施方案的恒温器中,第一阀与第二阀整体形成的阀体的立体图。应该清楚这些整体元件可以一体形成。
[0041]参考图2和图3,第一阀200形成在阀体125的上端部分处,阀O形环130沿着凹槽设置,该凹槽沿着第一阀200的圆周方向形成。
[0042]安装空间215沿着阀体125的长度方向形成在阀体125的中心部分处,而驱动部分的一个端部部分插入到安装空间215中。如图中所示,驱动部分包括蜡壳135、活塞引导件127和主活塞120。
[0043]阀体125包括长度方向元件210和圆周方向元件218。长度方向元件210在阀体125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并且沿着安装空间215的圆周方向以预定间隔布置。并且,圆周方向元件218沿着安装空间215的圆周延伸,并沿着阀体125的长度方向以预定距离布置。
[0044]圆周方向元件218包括第一环形构件217和第二环形构件220。第一环形构件217形成在阀体125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处,而第二环形构件220形成在阀体125的下端部分处。
[0045]第二阀205设置在第一环形构件217与第二环形构件220之间,而与第二阀205对应的活塞支撑部分225形成在安装空间215中。
[0046]流动转向壁122形成为与第三通道175对应,第三通道175位于第一环形构件217与第二环形构件220之间。流动转向壁122沿着阀体125的圆周仅在预定的范围内形成。
[0047]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中,三个长度方向元件210能够在阀体的圆周方向上形成为近似120度,而流动转向壁122能够在阀体125的圆周方向上在近似120度的范围中形成。
[0048]参考图3,安装孔300形成在第一阀200的上端表面的中心部分处,与安装孔300相对应的阀体125与第一阀200在向下方向上整体形成。应该清楚这些整体元件可以一体形成。
[0049]安装空间215在阀体125的长度方向上形成在阀体125的中心部分处,并且驱动部分穿过安装孔300插入到安装空间215中。
[0050]凹槽310形成在安装孔300的内圆周上,用以引导驱动部分和第一阀200的移动,并防止驱动部分与第一阀200的相对旋转。
[0051]参考图2和图3,与凹槽310相对应的突出部在长度方向上形成在驱动部分的蜡壳135的外圆周上。因此,当驱动部分推动第一阀200和阀体125的时候,驱动部分沿着凹槽和突出部引导第一阀200和阀体125的移动。
[0052]并且,突出部和凹槽310 (凹槽310形成在安装孔300的内圆周上)的接合结构能够防止蜡壳135与第一阀200 (以及125)之间的相对旋转。
[0053]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中,流动转向壁122的长度(或高度)能够根据第三通道的位置以及设计规格而易于变化。
[0054]为了解释的方便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的精确限定,术语“上”或“下”、“左”或“右”、
“向上”或“向下”等等被用于结合示出在附图中的部件位置而描述具体实施例中的这些部件。
[0055]前面对本发明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所呈现的描述是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前面的描述并非意欲穷尽,或者将本发明严格限制为所公开的具体形式,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能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选择示例性实施方案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案及其不同选择形式和修改形式。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反应度提升的恒温器,其包括: 恒温器外壳,其一侧连接至第一通道,另一侧连接至第二通道,而第三通道在侧部方向上形成在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之间; 阀体,其中第一阀形成在所述阀体的一侧用以打开/关闭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阀形成在所述阀体的另一侧用以打开/关闭所述第二通道,而安装空间形成在所述阀体中; 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在所述第一阀的方向上弹性推动所述阀体,从而所述第一阀将所述第一通道关闭;以及 驱动部分,所述驱动部分响应于设置在所述阀体的所述安装空间内的蜡的收缩或膨胀而移动所述阀体,其中形成流动转向壁以与所述第三通道对应,从而通过所述第二通道流入的液体在与所述第三通道相对的方向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度提升的恒温器,其中所述阀体包括长度方向元件,其在长度方向上延伸并沿着所述驱动部分的圆周以第一预定距离布置;以及 圆周方向元件,其沿着所述驱动部分的圆周延伸并沿着长度方向以第二预定距离布置,其中所述流动转向壁形成在通过所述圆周方向元件和所述长度方向元件而形成的部分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度提升的恒温器,其中所述流动转向壁形成在所述阀体的端部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度提升的恒温器,其中所述流动转向壁与所述圆周方向元件或所述长度方向元件整体形成,或者所述流动转向壁与所述圆周方向元件和所述长度方向元件两者整体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度提升的恒温器,其中所述圆周方向元件包括: 第一环构件,所述第一环构件形成在所述阀体的中心部分处;以及 第二环构件,所述第二环构件形成在所述阀体的一个端部处,其中所述流动转向壁形成在所述第一环构件与所述第二环构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度提升的恒温器,其中 所述驱动部分包括能够响应于所述腊的收缩或膨胀而移动的主活塞; 活塞支撑部分支撑所述活塞的一个端部,所述活塞支撑部分在所述阀体的所述安装空间中形成;并且 所述第二阀沿着所述活塞支撑部分的圆周整体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度提升的恒温器,其中 连接至所述安装空间的安装孔形成在所述第一阀的中心部分处; 凹槽沿着长度方向形成在所述安装孔的内圆周上;并且 突出部形成在所述驱动部分的外圆周上以与所述凹槽相对应,所述驱动部分插入到所述安装孔中。
【文档编号】F01P7/16GK103726918SQ201310478434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6日
【发明者】李必基 申请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