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式共轨高压泵的防脱落弹簧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62088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单体式共轨高压泵的防脱落弹簧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弹簧座,具体的说是单体式共轨高压泵的防脱落弹簧座,属于高压泵【技术领域】。其包括弹簧座体,上支撑部中心设有柱塞杆通过孔,上支撑部侧面设有延伸到中间过渡部中部的柱塞头卡口,柱塞头卡口与柱塞杆通过孔连通,柱塞头卡口的开口宽度与柱塞杆通过孔的直径相同均为N;中间过渡部下半部设有柱塞头通过开口,柱塞头通过开口的开口宽度为M,柱塞头通过开口的开口宽度M大于等于工艺定位槽的后端道柱塞头8另一端的垂直距离B,同时,柱塞头通过开口的开口宽度M小于等于工艺定位槽的前端到柱塞头另一端的垂直距离A。本实用新型柱塞体从弹簧座侧面旋转进入,降低了柱塞从中脱落的概率,解决了错误装配的问题。
【专利说明】单体式共轨高压泵的防脱落弹簧座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弹簧座,具体的说是单体式共轨高压泵的防脱落弹簧座, 属于高压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单体式共轨高压泵本身不带凸轮轴,一般安装在发动机的机体上,借助于发动机 的配气凸轮或平衡轴来驱动。工作时,在发动机凸轮轴上的凸轮与柱塞弹簧的作用下,迫使 柱塞作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完成泵油任务。
[0003] 现有技术中,弹簧座结构设计时考虑到产品通用性和方便安装,卡口尺寸设计比 较大,如图Γ2所示,柱塞直接从大开口的弹簧座卡口中装入。由于单体式共轨高压泵本身 不带凸轮轴,而是直接装在发动机机体上,其安装位置的导程孔很多情况是倾斜状态,而且 外围周边空间小,导致柱塞很容易从弹簧座的卡口处脱开,无论是初次安装还是维修都容 易装错,在单独安装滚轮传动部件、柱塞弹簧、弹簧座时,卡口过大会导致柱塞装在弹簧座 上部,运转后压坏弹簧座,造成零部件损坏。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单体式共轨高压泵的防 脱落弹簧座,大大降低与之装配的柱塞从中脱落的概率,提高了使用寿命。
[0005]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单体式共轨高压泵的防脱落弹簧座包括弹簧座 体,弹簧座体包括上支撑部、中间过渡部和下支撑部,上支撑部、中间过渡部和下支撑部上 下依次连接成一体,其特征是:上支撑部中心设有柱塞杆通过孔,上支撑部侧面设有延伸到 中间过渡部中部的柱塞头卡口,柱塞头卡口与柱塞杆通过孔连通,柱塞头卡口的开口宽度 与柱塞杆通过孔的直径相同均为N ;中间过渡部下半部设有柱塞头通过开口,柱塞头通过 开口与柱塞头卡口连通,柱塞头通过开口的开口宽度为M,柱塞头通过开口的开口高度为 H;
[0006] 所述柱塞头通过开口的开口宽度Μ大于等于工艺定位槽的后端道柱塞头8另一端 的垂直距离Β,同时,柱塞头通过开口的开口宽度Μ小于等于工艺定位槽的前端到柱塞头另 一端的垂直距离A ;柱塞头通过开口的开口宽度Μ加上柱塞头卡口的开口宽度Ν大于等于 柱塞杆一端到柱塞头相对另一端的垂直距离C的两倍;柱塞头卡口的开口宽度Ν小于等于 柱塞杆一端到柱塞头相对另一端的垂直距离C,柱塞头通过开口的开口高度Η大于柱塞头 高度D。
[0007] 进一步的,上支撑部和中间过渡部连接处为圆弧形过渡。
[0008] 进一步的,中间过渡部和下支撑部连接处为圆弧形过渡。
[0009]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0]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安装和维护方便,柱塞体从弹簧座侧面旋转进 入,降低了柱塞从中脱落的概率,解决了错误装配的问题,提高了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toon] 图1为现有技术中弹簧座的半剖图。
[0012] 图2为现有技术中弹簧座的俯视图。
[0013]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剖图。
[0014]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5] 图5为柱塞结构示意图。
[0016] 图6为图5中A-A剖视图。
[0017] 图7为柱塞安装示意图。
[0018] 附图标记说明:1_上支撑部、2-中间过渡部、3-下支撑部、4-柱塞杆通过孔、5-柱 塞头卡口、6-柱塞头通过开口、7-柱塞杆、8-柱塞头、9-工艺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0020] 如图:Γ4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弹簧座体,弹簧座体包括上支撑部1、中间过 渡部2和下支撑部3,上支撑部1、中间过渡部2和下支撑部3上下依次连接成一体。
[0021] 上支撑部1中心设有柱塞杆通过孔4,上支撑部1侧面设有延伸到中间过渡部2中 部的柱塞头卡口 5,柱塞头卡口 5与柱塞杆通过孔4连通,柱塞头卡口 5的开口宽度与柱塞 杆通过孔4的直径相同均为N。
[0022] 中间过渡部2下半部设有柱塞头通过开口 6,柱塞头通过开口 6与柱塞头卡口 5连 通,柱塞头通过开口 6的开口宽度为M,柱塞头通过开口 6的开口高度为H。
[0023] 如图5飞所示,本实用新型对应装配的柱塞包括柱塞杆7和柱塞头8,柱塞头8上 设有工艺定位槽9,柱塞头8高度为D,工艺定位槽9的前端到柱塞头8另一端的垂直距离 为A,工艺定位槽9的后端道柱塞头8另一端的垂直距离为B,柱塞杆7 -端到柱塞头8相 对另一端的垂直距离为C。
[0024] 如图7所示,相对应装配的柱塞和本实用新型装配时,为了保证柱塞不容易从装 配孔处脱落,柱塞头通过开口 6的开口宽度Μ大于等于工艺定位槽9的后端道柱塞头8另 一端的垂直距离Β,同时,柱塞头通过开口 6的开口宽度Μ小于等于工艺定位槽9的前端到 柱塞头8另一端的垂直距离Α。柱塞头通过开口 6的开口宽度Μ加上柱塞头卡口 5的开口 宽度Ν大于等于柱塞杆7 -端到柱塞头8相对另一端的垂直距离C的两倍。上述的结构关 系,能够保证柱塞在安装进入弹簧座体内时,必须旋转进入,同时保证柱塞安装进入弹簧座 体内后不会自然脱落。
[0025] 柱塞头卡口 5的开口宽度Ν小于等于柱塞杆7 -端到柱塞头8相对另一端的垂直 距离C,这样的结构关系,能够保证柱塞头无法从柱塞杆通过孔4内脱离。
[0026] 柱塞头通过开口 6的开口高度Η大于柱塞头8高度D,使得柱塞头能够顺利进入柱 塞头通过开口 6。
[0027] 所述上支撑部1和中间过渡部2连接处为圆弧形过渡,中间过渡部2和下支撑部 3连接处为圆弧形过渡。
[002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柱塞和本实用新型装配时,柱塞从弹簧座侧面的柱塞 头通过开口装入,柱塞的工艺定位槽扭转装入弹簧座,合理的设计卡口尺寸使得柱塞脱出 概率大大降低,保证柱塞不会从弹簧座中自然脱落。
【权利要求】
1. 一种单体式共轨高压泵的防脱落弹簧座,包括弹簧座体,弹簧座体包括上支撑部 (1)、中间过渡部(2 )和下支撑部(3 ),上支撑部(1)、中间过渡部(2 )和下支撑部(3 )上下依 次连接成一体,其特征是:上支撑部(1)中心设有柱塞杆通过孔(4),上支撑部(1)侧面设有 延伸到中间过渡部(2)中部的柱塞头卡口(5),柱塞头卡口(5)与柱塞杆通过孔(4)连通, 柱塞头卡口(5)的开口宽度与柱塞杆通过孔(4)的直径相同均为N ;中间过渡部(2)下半部 设有柱塞头通过开口(6),柱塞头通过开口(6)与柱塞头卡口(5)连通,柱塞头通过开口(6) 的开口宽度为M,柱塞头通过开口(6)的开口高度为Η ; 所述柱塞头通过开口(6)的开口宽度Μ大于等于工艺定位槽(9)的后端道柱塞头(8) 另一端的垂直距离Β,同时,柱塞头通过开口(6)的开口宽度Μ小于等于工艺定位槽(9)的 前端到柱塞头(8)另一端的垂直距离A ;柱塞头通过开口(6)的开口宽度Μ加上柱塞头卡口 (5)的开口宽度Ν大于等于柱塞杆(7)-端到柱塞头(8)相对另一端的垂直距离C的两倍; 柱塞头卡口(5)的开口宽度Ν小于等于柱塞杆(7) -端到柱塞头(8)相对另一端的垂直距 离C,柱塞头通过开口(6)的开口高度Η大于柱塞头(8)高度D。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体式共轨高压泵的防脱落弹簧座,其特征是:所述上支撑部 (1)和中间过渡部(2)连接处为圆弧形过渡。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体式共轨高压泵的防脱落弹簧座,其特征是:所述中间过渡 部(2 )和下支撑部(3 )连接处为圆弧形过渡。
【文档编号】F02M59/44GK203835590SQ201420266116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2日
【发明者】郭显斌, 史重玉 申请人: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无锡威孚汽车柴油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