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芯出油引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65953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泵芯出油引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芯出油引射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燃油泵,所述的燃油泵内设有泵芯,壳体下端设有壳体进油口,燃油泵上端设有泵芯出油嘴、泵芯引射嘴,下端设有泵芯进油口,泵芯引射嘴衔接有射流管,射流管与壳体进油口之间设有引射装置。这样可以将引射装置移到泵芯上,避开泵芯出油嘴后的主油路,从而使得产生的背压不会对主油路造成影响,这样对燃油泵总成对发动机供油的稳定性有所提高,对输油主油路寿命有所提高。
【专利说明】泵芯出油引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燃油泵的泵芯出油引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燃油泵总成提供给汽车发动机燃油,以产生汽车动力。燃油泵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而壳体中的的燃油可以对泵型起到冷却的作用。燃油泵将壳体里的油抽出后一部分给发动机使用,多余的回到壳体里边。这样循环壳体内的燃油只会越来越少,最终燃油泵周边将不再被燃油包裹,从而失去冷却作用。而增加引射装置后多余的燃油进过引射后带入更多的燃油进入壳体,使得即使燃油泵一直抽壳体里的油壳体依旧可以保持满油状态,对燃油泵进行冷却。引射装置要起到作用的关键点是引射出油口的大小,引射出油口越小则引射能力越强。但是当引射出油口过小口,发动机用后多余的燃油回到壳体里时就无法及时排除流道,从而在流道中产生额外背压。这股背压的产生将使得泵芯出油口以后的油路工作异常,油路的压力增加则提供给汽车发动机的燃油不稳定。管路受力增加,寿命变短。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压不会对主油路造成影响的泵芯出油引射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泵芯出油引射装置,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有燃油泵,所述的燃油泵内设有泵芯,所述的壳体下端设有壳体进油口,所述的燃油泵上端设有泵芯出油嘴、泵芯引射嘴,下端设有泵芯进油口,所述的泵芯引射嘴衔接有射流管,所述的射流管与所述的壳体进油口之间设有引射装置。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引射装置移到泵芯上,避开泵芯出油嘴后的主油路,从而使得产生的背压不会对主油路造成影响。
[000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引射装置包括引射壳体,所述引射壳体内设有引射出油腔,所述引射出油腔对应设有引射进油腔,所述的引射进油腔与所述的引射出油腔之间设有进油缓冲腔,所述的进油缓冲腔连通于所述的壳体进油口。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引射出油口、壳体、壳体进油口的油路相通。
[000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引射出油腔内设有引射出油嘴,所述的引射出油嘴的连接端衔接在所述射流管上,所述的引射出油嘴的端面伸出所述进油缓冲腔的内壁。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泵芯引射嘴通过射流管连接引射出油嘴,让引射出来的油直接带动进油缓冲腔里的油进入引射进油腔。
[00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引射出油嘴包括孔径小于射流管孔径的缓冲通道,所述的缓冲通道与所述壳体进油口连通设有引射通道,所述的引射通道的孔径小于所述缓冲通道的孔径。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射流管里的油进入缓冲通道时,油的背压集聚增大,油再进入引射通道时,使得集聚的背压迫使引射通道里的油产生加速,从而形成油的引射。
[00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引射通道对应所述的引射进油腔,所述的引射进油腔为横截面为锥形的通道。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进入引射进油腔的油迅速扩散至壳体内,并对泵起到冷却的作用,壳体则可以一直保持满油状态。
[00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芯出油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射进油腔的进油端孔径小于所述引射进油腔的出油端孔径。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进入引射进油腔的油加快迅速扩散至壳体内。
[00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引射进油腔与所述的泵芯进油口相通。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引射进来的油再次进入泵芯供给发动机使用,又可以让油再壳体内循环冷却泵芯。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引射装置结构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引射嘴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泵芯出油引射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I内设有燃油泵2,燃油泵内设有泵芯21,壳体I下端设有壳体进油口 11,燃油泵2上端设有泵芯出油嘴22、泵芯引射嘴23,下端设有泵芯进油口 24,泵芯引射嘴23衔接有射流管3,射流管3与壳体进油口 11之间设有引射装置4。这样可以将引射装置4移到泵芯21上,避开泵芯出油嘴22后的主油路,从而使得产生的背压不会对主油路造成影响。
[0023]弓丨射装置4包括引射壳体41,引射壳体I内设有引射出油腔41,引射出油腔41对应设有引射进油腔42,引射进油腔42与引射出油腔41之间设有进油缓冲腔43,进油缓冲腔43连通于壳体进油口 11。这样可以使得引射出油腔43、壳体1、壳体进油口 11的油路相通。
[0024]引射出油腔41内设有引射出油嘴5,引射出油嘴5的连接端衔接在射流管3上,弓丨射出油嘴5的端面伸出进油缓冲腔51的内壁。这样使得泵芯引射嘴23通过射流管3连接引射出油嘴,让引射出来的油直接带动进油缓冲腔43里的油进入引射进油腔42。
[0025]引射出油嘴5包括孔径小于射流管孔径的缓冲通道51,缓冲通道51与壳体进油口11连通设有引射通道52,引射通道52的孔径小于缓冲通道51的孔径。当射流管3里的油进入缓冲通道51时,油的背压集聚增大,油再进入引射通道52时,使得集聚的背压迫使引射通道51里的油产生加速,从而形成油的引射。
[0026]引射通道51对应引射进油腔42,引射进油腔42为横截面为锥形的通道。这样使得进入引射进油腔42的油迅速扩散至壳体I内,并对泵起到冷却的作用,壳体I则可以一直保持满油状态。
[0027]引射进油腔42的进油端孔径小于引射进油腔42的出油端孔径。这样使得进入引射进油腔42的油加快迅速扩散至壳体I内。
[0028]引射进油腔42与泵芯进油口 24相通。这样使得引射进来的油再次进入泵芯21供给发动机使用,又可以让油再壳体I内循环冷却泵芯21。
[00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燃油泵从壳体I里边吸油,燃油从泵芯进油口 24吸入。一部分从泵芯出油口 22出去提供给汽车发动机使用,一部分从泵芯引射嘴23喷出,经过射流管3,从引射出油口喷出。喷出的燃油经过壳体进油口 11时高速流动,从而带动壳体I外的燃油随流动的燃油一起从引射进油腔42进入壳体1,一方面对泵芯进行冷却。从壳体I外被引入多余从泵芯21出油口吸出的燃油,壳体I则可以一直保持满油状态。
【权利要求】
1.一种泵芯出油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有燃油泵,所述的燃油泵内设有泵芯,所述的壳体下端设有壳体进油口,所述的燃油泵上端设有泵芯出油嘴、泵芯引射嘴,下端设有泵芯进油口,所述的泵芯引射嘴衔接有射流管,所述的射流管与所述的壳体进油口之间设有引射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芯出油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射装置包括引射壳体,所述引射壳体内设有引射出油腔,所述引射出油腔对应设有引射进油腔,所述的引射进油腔与所述的引射出油腔之间设有进油缓冲腔,所述的进油缓冲腔连通于所述的壳体进油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芯出油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射出油腔内设有引射出油嘴,所述的引射出油嘴的连接端衔接在所述射流管上,所述的引射出油嘴的端面伸出所述进油缓冲腔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芯出油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射出油嘴包括孔径小于射流管孔径的缓冲通道,所述的缓冲通道与所述壳体进油口连通设有引射通道,所述的引射通道的孔径小于所述缓冲通道的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芯出油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射通道对应所述的引射进油腔,所述的引射进油腔为横截面为锥形的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芯出油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射进油腔的进油端孔径小于所述引射进油腔的出油端孔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芯出油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射进油腔与所述的泵芯进油口相通。
【文档编号】F02M37/04GK204175484SQ201420578495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9日
【发明者】池长风 申请人:温州仁谦汽车油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