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舷外机的启动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7838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舷外机的启动手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舷外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舷外机的启动手柄。



背景技术:

舷外机上通常都会设置应急启动器,现有的应急启动器上主要是采用启动绳作为拉力的传递工具,启动绳通常采用纤维编织物,而通常一般是将启动绳的一端与启动盘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启动手柄上,操作人员通过拉动启动绳来启动启动器。

如中国专利申请(201110137087.3)公开了一种起动器,包含起动器组件、防尘盖、卡扣、起动轮,起动器组件与起动轮通过传动轴相连,卡扣设置在防尘盖的边缘,卡扣卡入起动器组件上,防尘盖盖住起动器组件,起动轮在防尘盖的外部。

上述的起动器中仅仅解决了防止启动绳的脱落物损伤的问题,此时启动绳容易从普通的启动手柄内掉落,且启动手柄不容易拉回放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舷外机的启动手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得启动绳能牢固的连接在启动手柄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舷外机的启动手柄,包括壳体和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安装槽和可供启动绳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与安装槽连通,所述安装支架上具有可容纳打结后的启动绳的安装空腔和可供启动绳穿出的缺口,所述安装支架开有缺口的一端嵌入安装槽内,且缺口与通孔相对设置,所述安装支架的一端能将安装槽的槽口覆盖并与壳体的侧壁相抵靠。

先将启动绳的端部打一个结,然后将启动绳的绳结放置在安装支架的安装空腔内,将启动绳从安装支架的缺口穿出,再将启动绳从壳体的通孔内穿出,此时再将安装支架嵌入壳体的安装槽内,并使得安装支架的一端将安装槽的槽口覆盖,拉动启动绳,进而使得启动绳能稳固的安装在启动手柄内,从而保证了舷外机启动器的正常运行。

在上述的舷外机的启动手柄中,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底板和安装环,当安装支架嵌入壳体内时底板能与壳体的外侧壁相抵靠,所述安装环的一侧与底板的底面连接,所述缺口设置在安装环远离底板的一端。

安装环围成了可供启动绳绳结放置的安装空腔,进而使得启动绳的绳结更加方便的设置在安装支架内,使得启动绳能稳固的设置在安装支架内,而底板的设置,能帮助安装支架将安装槽的槽口覆盖,同时底板能与壳体的外侧壁相抵靠,也进一步的实现对启动绳的防尘效果。

在上述的舷外机的启动手柄中,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呈圆台状。

导向部的设置,能使得启动手柄在用完以后,能迅速的与舷外机启动器外壳相抵靠,并通过启动绳的拉力固定在启动器外壳上,进而使得操作更加的方便,启动绳的连接更加的稳固。

在上述的舷外机的启动手柄中,所述壳体内还设有金属垫片,所述金属垫片能与安装槽的槽底相贴合,所述金属垫片上设有可供启动绳穿过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均能与缺口和通孔相连通,所述金属垫片的两端弯折形成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能与安装槽的槽壁相贴合。

因为启动手柄的其他部件均是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在拉动启动手柄时,容易出现磨损,进而导致启动绳的绳结会从启动手柄内脱出,而金属垫片的设置,能使得启动绳的绳结不会从启动手柄内脱出,使得启动绳能牢固的连接在启动手柄内。

在上述的舷外机的启动手柄中,所述壳体靠近安装槽的一端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该结构能实现将安装支架快速的安装在壳体内,使得启动手柄的拆装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舷外机的启动手柄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壳体和安装支架的配合使用,能将启动绳的绳结稳固的固定在启动手柄内,且安装支架的设置能使得启动手柄的安装更加的方便。

2、壳体上设有导向部,能使得启动手柄在用完以后,能迅速的与舷外机启动器外壳相抵靠,并通过启动绳的拉力固定在启动器外壳上,进而使得操作更加的方便。

3、壳体的材料的设置和金属垫片的设置,一方面方便了操作人员对启动绳的安装,另一方面使得启动绳能更加稳固的安装在安装支架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舷外机的启动手柄的爆炸图。

图2是本舷外机的启动手柄的另一个方向的爆炸图。

图3是本舷外机的启动手柄装配后的剖视图。

图4是本舷外机的启动手柄与舷外机启动器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安装槽;12、通孔;13、导向部;2、安装支架;21、安装空腔;22、缺口;23、底板;24、安装环;3、金属垫片;31、安装孔;32、定位板;4、舷外机壳体;5、启动盘;6、导向台;7、启动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舷外机的启动手柄,舷外机包括舷外机壳体4、启动盘5、导向台6和启动绳7,启动绳7缠绕在启动盘5上且一端与启动盘5固定,本启动手柄包括壳体1和安装支架2,启动绳7的另一端穿过导向台6并固定在壳体1内,通过拉动启动手柄带动启动绳7并使得启动盘5转动。

具体的说,如图1-4所示,壳体1上设有安装槽11和可供启动绳7穿设的通孔12,通孔12与安装槽11连通,安装支架2上具有可容纳打结后的启动绳7的安装空腔21和可供启动绳7穿出的缺口22,安装支架2开有缺口22的一端嵌入安装槽11内,且缺口22与通孔12相对设置,安装支架2的一端能将安装槽11的槽口覆盖并与壳体1的侧壁相抵靠,壳体1的一端设有导向部13,导向部13呈圆台状,导向台上设有呈圆台形的导向面,导向部13沿着导向面固定在导向台上,壳体1靠近安装槽11的一端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先将启动绳7的端部打一个结,然后将启动绳7的绳结放置在安装支架2的安装空腔21内,将启动绳7从安装支架2的缺口22穿出,再将启动绳7从壳体1的通孔12内穿出,此时再将安装支架2嵌入壳体1的安装槽11内,并使得安装支架2的一端将安装槽11的槽口覆盖,并拉动启动绳7,进而使得启动绳7能稳固的安装在启动手柄内,从而保证了舷外机启动器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的说,如图2所示,安装支架2包括底板23和安装环24,当安装支架2嵌入壳体1内时底板23能与壳体1的外侧壁相抵靠,安装环24的一侧与底板23的底面连接,缺口22设置在安装环24远离底板23的一端,安装环24围成了可供启动绳7绳结放置的安装空腔21,进而使得启动绳7的绳结更加方便的设置在安装支架2内,使得启动绳7能稳固的设置在安装支架2内,而底板23的设置,能帮助安装支架2将安装槽11的槽口覆盖,同时底板23能与壳体1的外侧壁相抵靠,也进一步的实现对启动绳7的防尘效果。

更具体的说,如图1-4所示,壳体1内还设有金属垫片3,金属垫片3能与安装槽11的槽底相贴合,金属垫片3上设有可供启动绳7穿设的安装孔31,安装孔31均能与缺口22和通孔12相连通,金属垫片3的两端弯折形成定位板32,定位板32能与安装槽11的槽壁相贴合,因为启动手柄的其他部件均是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在拉动启动手柄时,容易出现磨损,进而导致启动绳7的绳结会从启动手柄内脱出,而金属垫片3的设置,能使得启动绳7的绳结不会从启动手柄内脱出,使得启动绳7能牢固的连接在启动手柄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