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传感器测量准确性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1806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传感器测量准确性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提高传感器测量准确性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柴油机SCR喷射系统是通过前后温度传感器以及NOx传感器的感应结果来决定尿素的喷射量。该系统在催化消声器反应过程中包含的零部件按气体流动方向依次为:催化消声器入口-前温度传感器-催化单元-后温度传感器、NOx传感器-催化消声器出口。该反应过程中,前、后温度传感器都是通过测量排放气体的温度来控制尿素的喷射量,NOx传感器则是测量反应后的气体NOx含量是否达标。目前的装置中,传感器都是位于催化器的壳体上,只能测量到传感器附近的气体。现有柴油机SCR喷射系统具有如下缺点:一、气体在出气口端走向偏下,并且气体流动速度过快,导致传感器能感应的气体变少,测量数据不准确,SCR工作效率降低;二、经过反应后的气体温度高,从而导致催化器壳体处于一个较高的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有效提高催化消声器的传感器测量准确性和SCR工作效率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提高传感器测量准确性的装置,包括催化消声器的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有催化单元,在所述催化单元一侧的壳体上壁设有传感器,在所述传感器下方的壳体侧壁设有一出气通道,由所述催化单元、出气通道和传感器共同包围的区域在壳体内形成一气体容纳腔,在所述的气体容纳腔内设有与所述催化单元出气端相对布置的呈弧形球面结构的扰流挡板,所述扰流挡板的底端与所述出气通道位于壳体内的一端相连并靠近所述催化单元,并且,所述扰流挡板自所述出气通道倾斜向上延伸至所述壳体的侧壁;所述的扰流挡板将所述的气体容纳腔分隔为气体回流腔和隔热腔。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扰流挡板的凸面与所述催化单元出气端相对,由所述催化单元、扰流挡板的凸面和壳体的上壁共同包围的区域构成所述的气体回流腔,相应的,所述扰流挡板的凹面与所述壳体的侧壁相对,由所述扰流挡板的凹面、壳体的侧壁和出气通道共同包围的区域构成所述的隔热腔。

进一步地,所述的扰流挡板为顶端大、底端小的扇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扰流挡板的顶端设有与所述壳体的侧壁相适配的第一圆弧面,所述扰流挡板的底端设有与所述出气通道的侧面相适配的第二圆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扰流挡板上设有多个沿所述催化单元一侧凸起的凸起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凸起部呈圆弧面结构同心分布于所述扰流挡板的表面,并且,所述凸起部对应的圆弧长度自下而上依次增大。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催化消声器出气通道的前端增加扰流挡板,经过催化单元反应后的气体受到挡板的作用,使气体的走向偏上,增加了气体与传感器的接触量,从而提高了传感器测量的准确性和SCR的工作效率;

2、该挡板将原有的气体容纳腔分隔为气体回流腔和隔热腔,经过反应后的高温气体直接作用于扰流挡板上,该隔热腔将气体与催化消声器后端面隔绝,起到气体温度缓冲的作用,从而降低了催化消声器后端面的温度;

3、该挡板为弧形的球面结构,使气体沿指定的传感器方向流动,并且,在挡板上还设有多个凸起部,使气体层层减速,有效减缓了气体的流速,使经过传感器的气体速度变慢,从而使传感器测量的数据更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扰流挡板的主视图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扰流挡板的左视图放大图。

其中:1-壳体、2-催化单元、3-传感器、4-出气通道、5-扰流挡板、6-气体回流腔、7-隔热腔、51-第一圆弧面、52-第二圆弧面、53-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高传感器测量准确性的装置,包括催化消声器的壳体1,在壳体1内设有催化单元2,在催化单元2一侧的壳体1上壁设有传感器3,在传感器3下方的壳体1侧壁设有一出气通道4,由催化单元2、出气通道4和传感器3共同包围的区域在壳体1内形成一气体容纳腔,在气体容纳腔内设有与催化单元2出气端相对布置的呈弧形球面结构的扰流挡板5,使反应后的气体沿该扰流挡板5的方向回流至壳体1的上方,其扰流挡板5的底端与出气通道4位于壳体1内的一端相连并靠近催化单元2,并且,其扰流挡板5自出气通道4倾斜向上延伸至壳体1的侧壁;该扰流挡板5将气体容纳腔分隔为气体回流腔6和隔热腔7。本实用新型在催化消声器的出气通道4前端增加了扰流挡板5,使催化反应后的气体在气体回流腔6内沿扰流挡板5的方向偏上流动,增加了气体与传感器3的接触量,从而提高了传感器3测量的准确性和SCR的工作效率,并且,其隔热腔7将反应后的高温气体与催化消声器后端面隔绝,起到气体温度缓冲的作用,从而降低了催化消声器后端面的温度,使催化消声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以保证。

具体的,扰流挡板5的凸面与催化单元2出气端相对,使反应后的高温气体直接作用在扰流挡板5上,而由催化单元2、扰流挡板5的凸面和壳体1的上壁共同包围的区域构成的气体回流腔6,使气体在该区域内进行汇集,增加了传感器3与气体的接触量,相应的,其扰流挡板5的凹面与壳体1的侧壁相对,将反应后的气体与催化消声器后端面隔绝,而由扰流挡板5的凹面、壳体1的侧壁和出气通道4共同包围的区域构成的隔热腔7,可对气体温度进行缓冲,从而降低了催化消声器后端面的温度。

具体的,其扰流挡板5为顶端大、底端小的扇形结构,其扰流挡板5的顶端与催化消声器的侧壁相连,底端与出气通道4相连;优选的,在扰流挡板5的顶端设有与壳体1的侧壁相适配的第一圆弧面51,底端设有与出气通道4的侧面相适配的第二圆弧面52,在安装该扰流板5时,分别将扰流挡板5的两端焊接固定在壳体1的侧壁和出气通道4上,可防止扰流挡板5受气体冲击而松动。

优选的,在扰流挡板5上设有多个沿催化单元2一侧凸起的凸起部53,该凸起部53沿扰流挡板5自下而上等距离分布,使气体沿该扰流挡板5层层减速,并只沿传感器3的方向流动,其凸起部53呈圆弧面结构同心分布于扰流挡板5的表面,并且,该凸起部53对应的圆弧长度自下而上依次增大,使气体沿传感器3的方向有规律的流动,最终形成一个稳定的气体回流过程,使靠近传感器3的气体增多,从而提高传感器3对气体测量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