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叶片导流条的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59898发布日期:2018-11-07 11:35阅读:1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机叶片导流条的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机叶片导流条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清洁能源,风电机组是能够利用风能发电的装置,随着风电机组单机容量的增大和机身高度的增加,风电机组雷电灾害的严重性正日趋显著。

目前,风力发电机叶片一般使用接闪器实现叶片防雷,接闪器位于防雷装置的顶部,其作用是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物的突出部位把雷电引向自身,承接直击雷放电。其中,接闪器系统元件多采用预埋件方式,如在模具表面铺设纤维布之前,将铜盘按指定位置放好,然后铺设纤维布覆盖铜盘,同时将铜盘上螺纹杆穿过纤维布,最后一起灌注,脱模后就使铜盘固定在了壳体上。

然而现有已经工作的风机叶片中,很多在设计之初并未充分考虑雷电的危害,仅仅通过接闪器的防雷效果较差,质量欠保证,风机因此经常出现叶片遭受雷击而损坏的事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机叶片导流条的安装方法,用于加强风机叶片的防雷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风机叶片导流条的安装方法包括:

确定在风机叶片中导流条的安装位置为目标区域;

使用砂轮打磨所述目标区域的叶片表面,形成安装槽;

在所述安装槽中均匀涂抹助粘剂;

将导流条压入所述安装槽中;

在所述导流条边缘添加密封剂,使得所述风机叶片与所述导流条之间平滑过渡。

优选地,所述使用砂轮打磨所述目标区域的叶片表面包括:

使用砂轮将所述目标区域的叶片表面的保护漆打磨掉,露出内部的玻璃钢,打磨宽度为14-16毫米,之后使用砂纸将打磨面打磨平整。

优选地,所述将导流条压入所述安装槽中包括:

撕开所述导流条前端背面的衬纸,将所述导流条贴在所述安装槽中;

撕开所述导流条背面的衬纸,将所述导流条压到所述安装槽中,使用滚轮在所述导流条表面反复压,按压时间不少于5分钟,以保证所述导流条粘接牢固。

优选地,所述在所述安装槽中均匀涂抹助粘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使用清洁布和无水乙醇,擦拭、清洗所述安装槽,使得所述安装槽表面光滑平整。

优选地,所述在所述导流条边缘添加密封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目标区域涂抹腻子和表面漆,以使所述导流条结合更牢固。

优选地,在所述对所述目标区域涂抹腻子和表面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撕下所述导流条的遮蔽带,露出金属片。

优选地,所述助粘剂的型号包括3map111,所述密封剂的型号包括3mes2000。

优选地,所述安装方法的优选施工温度为20至38摄氏度。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确定在风机叶片中导流条的安装位置为目标区域;使用砂轮打磨所述目标区域的叶片表面,形成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中均匀涂抹助粘剂;将导流条压入所述安装槽中;在所述导流条边缘添加密封剂,使得所述风机叶片与所述导流条之间平滑过渡。因此,提供含有粘接层的雷电导流条,此类型导流条背面带有高性能粘接胶带,不仅能提供牢固、持久、可靠的连接,并且安装方便,耗时少,对风机工作影响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风机叶片导流条的安装方法实施例的一个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风机叶片导流条的安装方法实施例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导流条安装后俯视图的一个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导流条安装后剖视图的一个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机叶片导流条的安装方法,用于加强风机叶片的防雷性能。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流程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风机叶片导流条的安装方法包括:

101、确定在风机叶片中导流条的安装位置为目标区域;

本实施例中,首先确定导流条在风机叶片中的安装位置,其中,由于尖端效应的存在,风机叶片的叶尖部分更容易受到雷击的损害,因此,导流条的安装位置优选在风机叶片靠近叶尖的位置,具体在实施过程中,也可以为技术人员根据风机当地的雷电特点进行导流条安装位置的调整,此处不做限定。

102、使用砂轮打磨所述目标区域的叶片表面,形成安装槽;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101确定好目标区域后,使用砂轮打磨目标区域的叶片表面,从而形成导流条的安装槽,该安装槽的大小略大于导流条的尺寸。

103、在所述安装槽中均匀涂抹助粘剂;

本实施例中,在安装槽内均匀地涂抹助粘剂,形成一条粘接带,其中,助粘剂主要应用于一些材料的表面预处理,增加后续密封剂粘贴时的初粘性。

104、将导流条压入所述安装槽中;

本实施例中,将导流条缓慢压入涂抹有助粘剂的安装槽的粘接带中。

105、在所述导流条边缘添加密封剂,使得所述风机叶片与所述导流条之间平滑过渡。

本实施例中,添加使用密封剂在导流条边缘,从而可以使得风机叶片表面与导流条之间平滑过渡。

本实施例中,确定在风机叶片中导流条的安装位置为目标区域;使用砂轮打磨所述目标区域的叶片表面,形成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中均匀涂抹助粘剂;将导流条压入所述安装槽中;在所述导流条边缘添加密封剂,使得所述风机叶片与所述导流条之间平滑过渡。因此,提供含有粘接层的雷电导流条,此类型导流条背面带有高性能粘接胶带,不仅能提供牢固、持久、可靠的连接,并且安装方便,耗时少,对风机工作影响小。

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可以对其中的步骤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并且可以补充其它的步骤使得导流条安装的更为牢固,具体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风机叶片导流条的安装方法包括:

201、确定在风机叶片中导流条的安装位置为目标区域;

本实施例中,首先确定导流条在风机叶片中的安装位置,其中,由于尖端效应的存在,风机叶片的叶尖部分更容易受到雷击的损害,因此,导流条的安装位置优选在风机叶片靠近叶尖的位置,具体在实施过程中,也可以为技术人员根据风机当地的雷电特点进行导流条安装位置的调整,此处不做限定。

202、使用砂轮打磨所述目标区域的叶片表面,形成安装槽;

本实施例中,使用砂轮将所述目标区域的叶片表面的保护漆打磨掉,露出内部的玻璃钢,形成安装槽,打磨宽度为14-16毫米,之后再使用砂纸将所述安装槽打磨平整。

203、使用清洁布和无水乙醇,擦拭、清洗所述安装槽,使得所述安装槽表面光滑平整;

本实施例中,使用清洁布(不起毛)和无水乙醇,将打磨区域清洗干净,之后使用干燥的清洁布,将打磨表面擦拭一遍,确保粘接表面干净。

204、在所述安装槽中均匀涂抹助粘剂;

本实施例中,在安装槽内均匀地涂抹助粘剂,形成一条粘接带,助粘剂主要应用于一些材料的表面预处理,增加后续密封剂粘贴时的初粘性。其中,该助粘剂的型号优选为3map111,也可以为3m4298uv,还可以是其它优异性能的助粘剂,此处不做具体的限定。

205、将导流条压入所述安装槽中;

本实施例中,撕开所述导流条前端背面的衬纸,将所述导流条贴在所述安装槽的粘接带中,然后再撕开所述导流条背面的衬纸,将所述导流条压到所述安装槽中,使用滚轮在所述导流条表面反复压,按压时间不少于5分钟,以保证所述导流条粘接牢固。

206、在所述导流条边缘添加密封剂,使得所述风机叶片与所述导流条之间平滑过渡;

本实施例中,沿着导流条边缘,用胶枪注射一层密封剂,之后用刮板将密封剂刮至在打磨区域,使其在叶片表面和导流条边缘之间形成一个平滑的过渡。其中,该密封剂的型号优选为3mes2000,也可以是3mdp810,或者是其它优异性能的密封剂,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207、对所述目标区域涂抹腻子和表面漆,以使所述导流条结合更牢固。

本实施例中,在添加密封剂之后,静置约20分钟,待密封剂完全固化。再在安装处进行补腻子和表面漆,以使所述导流条结合更牢固。接着,撕掉导流条金属片段上的遮蔽带,露出金属片。

本实施例中,确定在风机叶片中导流条的安装位置为目标区域;使用砂轮打磨所述目标区域的叶片表面,形成安装槽;使用清洁布和无水乙醇,擦拭、清洗所述安装槽,使得所述安装槽表面光滑平整;在所述安装槽中均匀涂抹助粘剂;将导流条压入所述安装槽中;在所述导流条边缘添加密封剂,使得所述风机叶片与所述导流条之间平滑过渡;对所述目标区域涂抹腻子和表面漆,以使所述导流条结合更牢固。因此,提供含有粘接层的雷电导流条,此类型导流条背面带有高性能粘接胶带,不仅能提供牢固、持久、可靠的连接,并且安装方便,耗时少,对风机工作影响小。

请参阅图3和图4,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风机叶片导流条安装后的俯视图和剖视图的示意图,具体方案在实现的过程中还可以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根据当地风机的运行特点进行调整优化。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