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发动机上的活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2714发布日期:2019-02-01 19:15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柴油发动机上的活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上的活塞,具体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上的活塞。



背景技术:

活塞是汽车发动机汽缸体中作往复运动的机件。活塞的基本结构可分为顶部、头部和裙部。活塞顶部是组成燃烧室的主要部分,其形状与所选用的燃烧室形式有关。而柴油机活塞顶部常常有各种各样的凹坑,其具体形状、位置和大小都必须与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与燃烧的要求相适应。

在工作中,气缸头上的火花塞通过高压电产生了电火花,将混合气体点燃,燃烧时间很短,大约0.015秒;但是速度很快,大约达到每秒30米。气体猛烈膨胀,压强急剧增高,可达60到75个大气压,燃烧气体的温度到摄氏2000到2500度。燃烧时,局部温度可能达到三、四千度,燃气加到活塞上的冲击力可达15吨。活塞在燃气的强大压力作用下,向下死点迅速运动,推动连杆也门下跑,连杆便带动曲轴转起来了。

因此活塞的运动都是在高速和高温下进行运作,而现有的活塞的结构在轴向活动中,由于受到热胀的影响在运动中会与气缸的内壁产生摩擦,会进一步提高活塞的温度,如果导热不及时就会影响活塞的运动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发动机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热性能好且结构可靠的柴油发动机上的活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柴油发动机上的活塞,包括顶部、头部以及裙部,所述的裙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头部的外径,所述的顶部上设有凹坑,所述头部上端外壁镶嵌有合金圆环,在所述合金圆环的下方依次设有隔热环槽、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在所述隔热环槽和所述第一密封槽之间以及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之间的外壁上分别镶嵌有耐热护圈,在所述的头部的下端还设有排油环槽,所述排油环槽开口位置的上壁设有台阶,该台阶与所述头部外壁之间通过倾斜导入面连接,在所述的排油环槽开口位置的下壁端部设有倒角,在该倒角位置的下方设有沟槽,所述裙部上端面设有锥形面,该锥形面与所述的沟槽连接,所述头部设有与所述排油环槽的位置相对应的径向通孔。

所述的径向通孔为成对对称设置。

在所述的裙部上还安装有筒状的防胀铜片。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与原有的活塞相比具有提高了耐磨性和耐热性,活塞向下运动时,排油环槽上的台阶和倾斜导入面会将润滑有导入排油环槽内,活塞向上运动时,靠近排油环槽开口位置的锥形面会将机油推入沟槽内集中,然而将多余的机油通道倒角导入排油环槽内,集中在排油环槽内的机油吸收了活塞上的热量,起到导热降温的作用,然后这样机油会通过径向通孔从裙部内孔中排入油底壳内,这样便实现了导热性能好且结构可靠的技术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半剖视图;

图3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柴油发动机上的活塞,包括顶部1、头部2以及裙部3,裙部3的外径大于头部2的外径,顶部1上设有凹坑,头部2上端外壁镶嵌有合金圆环4,在合金圆环4的下方依次设有隔热环槽21、第一密封槽22和第二密封槽23,工作中,隔热环槽21、第一密封槽22和第二密封槽23会配置密封环,而隔热环槽21可将活塞顶部1的热流传导出来,改善活塞的工作环境,在隔热环槽21和第一密封槽22之间以及第一密封槽22和第二密封槽23之间的外壁上分别镶嵌有耐热护圈5,在头部2的下端还设有排油环槽24,排油环槽24在工作中会配置排油环,排油环槽24开口位置的上壁设有台阶6,具体如图4所示,该台阶6与头部2外壁之间通过倾斜导入面7连接,在排油环槽24开口位置的下壁端部设有倒角8,具体如图3所示,在该倒角8位置的下方设有沟槽9,裙部3上端面设有锥形面10,该锥形面10与沟槽9连接,头部2设有与排油环槽24的位置相对应的径向通孔31。

为了使排油环槽24内的机油快速排出,径向通孔31的数量为成对对称设置,最佳方案可为四对。

在裙部3上还安装有筒状的防胀铜片32。这样的结构可使裙部3的热胀变形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保障活塞的的正常运转。

通过上述结构,与原有的活塞相比具有提高了耐磨性和耐热性,活塞向下运动时,排油环槽24上的台阶6和倾斜导入面7会将润滑有导入排油环槽24内,活塞向上运动时,靠近排油环槽24开口位置的锥形面10会将机油推入沟槽9内集中,然而将多余的机油通道倒角8导入排油环槽24内,集中在排油环槽24内的机油吸收了活塞上的热量,起到导热降温的作用,然后机油会通过径向通孔31从裙部3内孔中排入油底壳内,这样便实现了导热性能好且结构可靠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