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能转换成旋转机械能的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08598发布日期:2020-11-20 12:04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重力能转换成旋转机械能的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机械传动动能领域,尤其是涉及重力能转换成旋转机械能的机器。



背景技术:

2:目前还没有重力能转换成旋转机械能的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是提供一种重力能转换成旋转机械能的装置。

4: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利用地球地心引力。应用砝码量学和杠杆力学原理。中轴轮组20固定在机器架10上。重力体群组30坐落在中轴轮上。见图1。

5:本发明的动力源是地球地心引力。

6:实施例:见图1图2图13图19所示:重力能转换成旋转机械能的机器包括:机器架组10。中轴轮组20。重力体群组30。

说明书附图

001:图1是装配图。

002:图2是机器架组。

003:图3是机器架侧板。

004:图4是机器架连接板。

005:图5是滑道a。

006:图6是滑道b。

007:图7是滑道c。

008:图8是滑道d。

009:图9是滑道固定轴。

010:图10垫圈。

011:图11是法兰盘。

012:图12是滑道a,b,c,d组成。

013:图13是中轴轮组。

014:图14是中轴轮。

015:图15是花键中轴。

016:图16是轴承法兰套。

017:图17是法兰挡板。

018:图18是垫圈。

019:图19是重力体群组。

020:图20是铰链。

021:图21是单元重力体组成。

022:图22是单元重力体外壳。

023:图23是单元重力体轴承轴。

024:图24是垫圈。



技术特征:

1.重力能转换成旋转机械能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能转换成旋转机械能的机器包括:机器架组10。中轴轮组20。重力体群组30组成。其中机器架组10包括:机器架侧板10-11见图3。机器架连接板10-12见图4。滑道a10-13见图5。滑道b10-14见图6。滑道c10-15见图7。滑道d10-16见图8。滑道固定轴10-17见图9。垫圈10-18见图10。法兰盘10-19见图11。并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见图2和图12。中轴轮组20包括:中轴轮20-21见图14。花键中轴20-22见图15。轴承法兰套20-23见图16。法兰挡板20-24见图17。垫圈20-25见图18和轴承组成。法兰挡板和轴承法兰套通过螺栓固定在机器架侧板中心孔上。重力体群组30包括:铰链30-31见图20。单元重力体30-32见图21。单元重力体包括:30-32-1单元重力体外壳见图22。轴承轴30-32-2见图23。垫圈30-32-3见图24和轴承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重力能转换成旋转机械能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机器架组10由机器架侧板,机器架连接板,滑道a,滑道b,滑道c,滑道d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重力能转换成旋转机械能的机器。其特征在于:中轴轮组20由中轴轮,花键中轴,轴承法兰套,法兰挡板,垫圈和轴承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重力能转换成旋转机械能的机器。其特征在于:重力体群组由铰链和单元重力体组成,其中单元重力体由单元重力体外壳,轴承轴,垫圈和轴承组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是:重力能转换成旋转机械能的机器。其理论依据是:砝码量学和杠杆力学。本机器共分三部分包括:机器架组见图2。中轴轮组见图13。重力体群组见图19。中轴轮组的轴承法兰套固定在机器架侧板上,形成一个独立的转动系统。重力体群组坐落在中轴轮上。部分单元重力体外壳园与中轴轮等分的花瓣R弧接吻落坐。在机器架组滑道A,B,C,D架构下:形成势能和阻力能二个力。以中轴轮园心为基点,单元重力体轴心为节点,通过等距离单元重力体砝码的量,构成一个无形杠杆。由此势能的质力远远大于阻力能的质力。在地心引力下,重力体群组驱动中轴轮转动,机器进入无休止转动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胡贻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胡贻勃
技术研发日:2020.08.03
技术公布日:2020.11.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