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油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70101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省油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省油发动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发动机在点火或喷油做功时,活塞、连杆、曲柄几乎都在一条直线上,不能对曲轴的旋转中心形成有效的力矩,所以发动机耗油过大,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省油发动机。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省油发动机,包括活塞、连杆和曲轴,其特征在于:
[0006]所述连杆包括上连杆和下连杆,上连杆的上端通过活塞销与活塞连接,上连杆的下端通过连杆销与横梁连接;横梁的一端通过左销子与下连杆的上端连接,下连杆的下端通过连杆轴颈与曲轴连接;横梁的另一端通过右销子与控制杆连接,控制杆的上端设有一弹性件,控制杆的下端有一凹槽,凹槽内设有一横销,轮子通过横销与控制杆的下端滚动连接,控制杆只能上下移动;轮子的下方设有与其相接触的凸轮,凸轮由曲轴一端的曲轴链轮通过链条带动凸轮轴链轮转动,曲轴转动2周,凸轮转动I周。
[0007]一种省油发动机,包括活塞、连杆和曲轴,活塞通过活塞销与连杆的上端相连,其特征在于:
[0008]连杆的下端通过连杆销与外横梁连接,外横梁设有一端开口的内腔,内腔中设有与其相吻合的内横梁,内横梁可在外横梁的内腔左右移动,内横梁的外端通过连杆轴颈与曲轴连接,内横梁露在外横梁外的长度会随着连杆轴颈的移动伸长或收缩;外横梁的另一端通过右销子与控制杆连接,控制杆的上端设有一弹性件;控制杆的下端有一凹槽,凹槽内设有一横销,轮子通过横销与控制杆的下端滚动连接,控制杆只能上下移动;轮子的下方设有与其相接触的凸轮,凸轮由曲轴一端的曲轴链轮通过链条带动凸轮轴链轮转动,曲轴转动2周,凸轮转动I周。
[0009]所述凸轮所述凸轮具有一凸轮本体和一弧形的凸出部,凸轮本体为圆形或盘形。
[0010]所述凸轮左右两侧面为内凹圆弧面,上下面为凸出的圆弧面。
[0011 ] 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弹簧通过弹簧座固定在汽缸内壁上。
[0012]本发明通过连杆、控制条、横梁、轮子、凸轮、弹性件与传动件的配合,使发动机点火或喷油燃烧产生的最大压力作用在最佳的角度上,使力的传输更科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能有效地提高发动机的输出效率,达到增大动力、节省燃油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采用上连杆和下连杆结构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采用外横梁和内横梁结构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具有内凹圆弧面的凸轮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凸轮轴链轮和曲轴链轮的传动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8]实施例1
[0019]如图1所示,一种省油发动机,包括活塞1、连杆和曲轴7,连杆包括上连杆2和下连杆3,上连杆2的上端通过活塞销与活塞I连接,上连杆2的下端通过连杆销18与横梁4连接;横梁4的一端通过左销子19与下连杆3的上端连接,下连杆3的下端通过连杆轴颈与曲轴7连接;横梁4的另一端通过右销子8与控制杆9连接,控制杆9的上端设有一弹性件,控制杆9的下端有一凹槽,凹槽内设有一横销12,轮子13通过横销12与控制杆9的下端滚动连接,控制杆9只能上下移动;轮子13的下方设有与其相接触的凸轮14,凸轮14由曲轴7 —端的曲轴链轮16通过链条17带动凸轮轴链轮15转动,曲轴7转动2周,凸轮14转动I周。
[0020]弹性件可设为弹簧10,弹簧10通过弹簧座11固定在汽缸内壁上。
[0021]凸轮14具有一凸轮本体和一弧形的凸出部,凸轮本体为圆形或盘形,图中所示为圆形。
[0022]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压缩冲程曲轴7是从下往上转动,做功冲程曲轴7是从上往下转动,进入压缩冲程,曲轴7从下往上转动,进而推动下连杆3、横梁4的一边、上连杆
2、活塞I向上顶起,当曲轴7转到最高点时,活塞I也运行到最高点,此时还不点火或喷油,与此同时轮子13也运行到刚与凸轮14的凸出面相接触,曲轴7自上往下转动,当曲柄6与下连杆3形成一定的角度时,轮子13刚好运行到凸轮14凸出部的斜面上,由于轮子13受到凸轮14凸出部的推动而向上移动,进而推动控制杆9、横梁4的一边向上移动,向上移动的距离刚好补偿了曲轴7向下转动带动下连杆3、横梁4的一边向下运动带来的影响,可使活塞I在同一位置不变,从曲轴7转到最高点和曲柄6与下连杆3形成一定的角度时,活塞I都在同一位置不变,当它们形成一定的角度时再点火或喷油,此时燃烧产生的最大压力作用在最佳的角度上,使力更科学更好的传输出去,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曲轴7继续向下转动,此时活塞1、上连杆2随着曲轴7 —起向下运动,而轮子13则在凸轮14凸出部的斜面上运动,所以轮子13、控制杆9、横梁4的一边在同一位置不变,当曲轴7和活塞I快运行到最低点时,轮子13则从凸轮14凸出部的斜面运行到凸轮本体的弧面上,弹簧10则把控制杆9、轮子13、横梁4 一边往下推使其归位。进入排气冲程,曲轴7从下往上转到最高点,活塞I也运行到最高点,进入吸气冲程,曲轴7从上往下转动,活塞I和上连杆2则随着曲轴7向下运动。由于左销子19、连杆销18是以右销子8为中心点而进行上下运动的,所以曲轴7旋转I周的直径要比活塞I行程大。排气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轮子13都在凸轮本体的弧面上运行,所以轮子13、控制杆9转到同一位置不变,所以活塞I会随着曲轴7 一起运动,只有在做功冲程活塞I会在刚开始时的一小段时间内不动,当形成一定的角度时点火或喷油后活塞I才会随着曲轴7 —起运动。
[0023]实施例2
[0024]实施例2与实施例1在结构上的区别在于凸轮14采用不同的形状,凸轮I的形状如图3所示,凸轮14左右两侧面为内凹圆弧面,上下面为凸出的圆弧面。其他结构与实施例I相同。
[0025]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经曲轴7旋转I周的直径设置的比活塞I行程要大的多。当曲轴7从下往上转到到曲柄6与下连杆3形成一定的角度时,活塞I也运行到最高点,如果按传统的发动机在这种情况下曲轴7继续向上转动的话活塞会继续向上运行将汽缸盖顶掉,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所以采用凸轮2这种设计。进入排气冲程,曲轴7从下往上转动,当曲轴7转动到曲柄6与下连杆3形成一定的角度时,活塞I也随着曲轴7向上运行到最高点,而此时轮子13刚好从凸轮14的凸出弧面运行到与内凹面的接触处,曲轴7继续向上转动,轮子13由于受到弹簧推力则往凸轮14的内凹面往下运动,当曲轴7往上转到最高点,轮子13也运行到凸轮凹面的最低点,(此处说明中的曲轴7运行到最高点,轮子13也运行到最低点,此种协调运行并不是绝对的,具体按实际生产而定)。进入吸气冲程,曲轴7向下转动,轮子13则从凹面的最低点往凸轮一侧的弧面上运行,曲轴7向下转到曲柄6与下连杆3形成一定的角度时轮子13刚从凸轮14的内凹面运行到凸轮14的凸出弧面上。(排气冲程形成一定角度时,曲轴7向上转动活塞I也会随着向上运动,但由于轮子13同时从凸轮14的凸出弧面往内凹面上往下运动,抵消了曲轴7向上转动给活塞1、上连杆2带来的影响,所以曲轴7向上转动,轮子13向下移动相互抵消可使活塞I在同一位置不变,当进入吸气冲程曲轴7向下转动时,轮子13从内凹面往凸出弧面上向上运动也抵消掉了曲轴7向下运动给活塞1、上连杆2带来的影响,活塞I还是在同一位置不变,接着到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也是同样地给抵消掉了。)曲轴7继续向下转动,此时活塞I也随着曲轴7 —起向下运动,轮子13由于在凸轮14的斜面上运行,所以轮子13、控制杆9在同一位置不动。进入压缩冲程,曲轴7从下往上转动,当转动到曲柄6与下连杆3形成一定的角度时,轮子13也刚好从凸轮14凸出弧面运行到内凹面处,曲轴7继续向上转动,轮子13受到弹簧10的推力继续往内凹面的凹处往下运行,当曲轴7转到最高点,轮子13则运行到内凹面的最低点,进入做功冲程曲轴7继续转动从上往下转动,当曲轴7转到曲柄6与下连杆3形成一定的角度时,轮子13也刚好从凸轮14的内凹面运行到凸轮14的凸出弧面上,(压缩冲程形成一定角度和做功冲程形成一定的角度时,曲轴7从下往上到从上往下都会给活塞1、下连杆3带来影响,但由于轮子13同时也是从凸轮14的凸出弧面到内凹面,由自上往下到自下往上运动抵消掉了曲轴7转动带来的影响,从而使活塞I保持在同一位置不变)。此时再点火或喷油燃烧产生的最大压力作用在最佳的角度上,可使力的传输更科学。活塞I燃烧产生的作用力经活塞1、上连杆2作用在两个受力点上,一个是左销子18,另一个是右销子8,左销子18的作用力直接推动曲轴7旋转做功的,这是可用的,但右销子8的作用力将会浪费掉,不过由于曲轴7旋转一周的直径设置得比活塞行程大,这直接增长了曲柄6的长度,也就增加了动力臂的长度,将右销子8浪费掉的一部分作用力补偿回来。
[0026]实施例3
[0027]如图2所示,一种省油发动机,包括活塞1、连杆2和曲轴7,活塞I通过活塞销与连杆2的上端相连,连杆2的下端通过连杆销18与外横梁20连接,外横梁20设有一端开口的内腔,内腔中设有与其相吻合的内横梁21,内横梁21可在外横梁20的内腔左右移动,内横梁21的外端通过连杆轴颈与曲轴7连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