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移动式风力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468478阅读:来源:国知局
组成,移动式发电储能船舶2具有发电及将所发电能就地储存功能,还具有航行动力机构和多个停泊销,载重10000吨,通过航行动力机构能够使船舶航行至指定海上风电场锚泊地海域,并通过停泊锚能够使船舶在指定区域停泊发电储能;移动式发电储能船舶2航行至海上风电场锚泊地I进行锚泊发电储能并将电能储存至移动式发电储能船舶的储能液中,储满能量的移动式发电储能船舶通过自身动力装置航行至海岸边的储能液交换栗站5,并将移动式发电储能船舶储满能量的储能液与储能液交换栗站未储能的储能液通过储能液交换栗站5进行交换,储能液交换栗站5中储满能量的储能液与岸上换流站6进行双向交换;岸上换流站将储满能量的储能液通过钒电池逆变发电系统(该系统为常规技术)进行发电并通过输配电系统向负荷中心7输送电能,同时岸上换流站将已经发电完毕的储能液返回储能液交换栗站,形成储能液循环使用。
[0021]在移动式发电储能船舶上设置有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通过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将风能转换为电能;移动式发电储能船舶上设置有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该系统为常规技术),由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生产的电能通过逆变整流装置储存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储能液中;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为7台,每台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为1000kW,7台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分成三组,即中间组和两侧组;中间组的3台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由前到后布置在移动式发电储能船舶的中轴线上,两侧组分别为2台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两侧组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以移动式发电储能船舶的中轴线相对称布置。移动式发电储能船舶上还设置有操作维护室、设备储藏室、储能液储舱和自用绿色发电动力系统,自用绿色发电动力系统由风力发电机组、太阳能发电机组及钒电池系统(该系统为常规技术)组成。
[0022]上述移动式发电储能船舶可以替换为浮动发电平台3与运输船4,浮动发电平台上设置有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通过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将风能转换为电能;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为7台,每台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为1000kW,7台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分成三组,即中间组和两侧组;中间组的3台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由前到后布置在浮动发电平台的中轴线上,两侧组分别为2台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两侧组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以浮动发电平台的中轴线相对称布置。运输船上设置有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该系统为常规技术),由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生产的电能通过逆变整流装置储存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储能液中;运输船上还设置有操作维护室、设备储藏室、储能液储舱和自用绿色发电动力系统,自用绿色发电动力系统由风力发电机组、太阳能发电机组及钒电池系统(该系统为常规技术)组成。
[0023]本发明主要由海上风电场锚泊地I (不限离岸距离及地点)、移动式发电储能船舶2 (或锚定的浮动发电平台3+储能液运输船4)、岸上换流站6 (包括储能液交换栗站5)组成整个发电系统。
[0024]本发明的岸上换流站可以新建,利用靠近海边的变电站改建、扩建,利用靠近海边的电厂改建、扩建,岸上换流站配套建设储能液交换栗站。
[0025]实施例1:
采用移动式发电储能船舶作为运输工具,其由7台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201,大容量储能液储舱202,移动式发电储能船舶本体203及停泊锚204组成; 参见图3:整个工艺流程为:移动式发电储能船舶航行至海上风电场锚泊地进行锚泊发电储能并将电能储存至移动式发电储能船舶的储能液中,储满能量的移动式发电储能船舶通过自身动力装置航行至海岸边的储能液交换栗站,并将储满能量的储能液与未储能的储能液通过储能液交换栗站进行交换,储能液交换栗站中储满能量的储能液与岸上换流站进行双向交换;岸上换流站将储满能量的储能液通过钒电池逆变发电系统进行发电并通过输配电系统向负荷中心输送电能,同时岸上换流站将已经发电完毕的储能液返回储能液交换栗站,形成储能液循环使用。
[0026]实施例2:
采用浮动发电平台和运输船,运输船航行至海上风电场锚泊地进行锚泊,浮动发电平台发电储能(可以是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并将电能储存至运输船的储能液中,储满能量的运输船通过自身动力装置航行至海岸边的储能液交换栗站,并将储满能量的储能液与未储能的储能液通过储能液交换栗站进行交换,储能液交换栗站中储满能量的储能液与岸上换流站进行双向交换;岸上换流站将储满能量的储能液通过钒电池逆变发电系统进行发电并通过输配电系统向负荷中心输送电能,同时岸上换流站将已经发电完毕的储能液返回储能液交换栗站,形成储能液循环使用。
[0027]实施例3:
本发明还可应用在具有风力资源的大型湖泊中。
【主权项】
1.海上移动式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若干个海上风电场锚泊地、移动式发电储能船舶、储能液交换栗站和岸上换流站组成,移动式发电储能船舶航行至海上风电场锚泊地进行锚泊发电储能并将电能储存至移动式发电储能船舶的储能液中,储满能量的移动式发电储能船舶通过自身动力装置航行至海岸边的储能液交换栗站,并将移动式发电储能船舶储满能量的储能液与储能液交换栗站未储能的储能液通过储能液交换栗站进行交换,储能液交换栗站中储满能量的储能液与岸上换流站进行双向交换;岸上换流站将储满能量的储能液通过钒电池逆变发电系统进行发电并通过输配电系统向负荷中心输送电能,同时岸上换流站将已经发电完毕的储能液返回储能液交换栗站,形成储能液循环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移动式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发电储能船舶上设置有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通过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将风能转换为电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移动式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发电储能船舶上设置有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由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生产的电能通过逆变整流装置储存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储能液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移动式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为7台,每台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为1000kW,7台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分成三组,即中间组和两侧组;中间组的3台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由前到后布置在移动式发电储能船舶的中轴线上,两侧组分别为2台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两侧组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以移动式发电储能船舶的中轴线相对称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移动式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发电储能船舶上还设置有操作维护室、设备储藏室、储能液储舱和自用绿色发电动力系统,自用绿色发电动力系统由风力发电机组、太阳能发电机组及钒电池系统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移动式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发电储能船舶替换为浮动发电平台与运输船,运输船航行至海上风电场锚泊地进行锚泊,浮动发电平台发电储能并将电能储存至运输船的储能液中,储满能量的运输船通过自身动力装置航行至海岸边的储能液交换栗站,并将运输船储满能量的储能液与储能液交换栗站未储能的储能液通过储能液交换栗站进行交换,储能液交换栗站中储满能量的储能液与岸上换流站进行双向交换;岸上换流站将储满能量的储能液通过钒电池逆变发电系统进行发电并通过输配电系统向负荷中心输送电能,同时岸上换流站将已经发电完毕的储能液返回储能液交换栗站,形成储能液循环使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上移动式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发电平台上设置有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通过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将风能转换为电能。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上移动式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船上设置有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由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生产的电能通过逆变整流装置储存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储能液中。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海上移动式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为7台,每台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为1000kW,7台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分成三组,即中间组和两侧组;中间组的3台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由前到后布置在浮动发电平台的中轴线上,两侧组分别为2台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两侧组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以浮动发电平台的中轴线相对称布置。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上移动式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船上还设置有操作维护室、设备储藏室、储能液储舱和自用绿色发电动力系统,自用绿色发电动力系统由风力发电机组、太阳能发电机组及钒电池系统组成。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移动式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移动式发电储能船舶航行至海上风电场锚泊地进行锚泊发电储能并将电能储存至移动式发电储能船舶的储能液中,储满能量的移动式发电储能船舶通过航行至海岸边的储能液交换泵站,并将储满能量的储能液与未储能的储能液通过储能液交换泵站进行交换,储能液交换泵站中储满能量的储能液与岸上换流站进行双向交换;岸上换流站将储满能量的储能液进行发电并通过输配电系统向负荷中心输送电能,同时岸上换流站将已经发电完毕的储能液返回储能液交换泵站。本发明利用储能液能够长距离运输而不损失能量的特点,可以把电能不受海上距离的限制输送到岸上进行利用,同时该储能液能够反复不断使用而不损坏。
【IPC分类】F03D9/02
【公开号】CN105221346
【申请号】CN201510720700
【发明人】郑志海, 刘怀文, 张毅, 郑重德, 刘宏伟
【申请人】杭州海韵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