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能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06922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能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发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能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自然界中空气的流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自然现象,产生空气的流动原因很多很复杂,主要有以下因素:温度,地球表面的太阳光照有时间性,照射到的地球表面的温度高,照射不到的地方温度低,这样会产生局部温度的差异。压力,温度的变化会使各种物体的体积发生变化,空气会随着温度的变化体积也会随之变化,不同体积的空气产生的压力不同,压力会使得空气产生流通。距离地球表面越近空气含量越高,压力越大,反之距离地球表面越远空气含量越低,压力也就越小。可见空气的流通必须具备压力差,而压力差越大空气的流动性能越强,也就具备越多的能量。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能发电系统。
[0004]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5]—种风能发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空气流通通道以及安装于所述通道内部的风力发电机组;
[0006]其中,所述空气流通通道为两端开放内部中空的柱形通道,所述柱形通道最大横截面直径小于所述柱形通道的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柱形通道两端分别包括第一通风孔以及第二通风孔,所述柱形通道第一通风孔一端悬置于安装面上,所述通道第二通风孔一端远离所述安装面设置;
[0007]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包括风轮,所述风轮运转平面与所述第一通风孔以及第二通风孔平行设置。
[0008]优选地:所述柱形通道第一通风孔一端通过支撑架悬置于安装面上。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风孔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风孔直径。
[0010]优选地:所述风力发电机组为多个,所述多个发电机组的风轮分别相隔预置的距离平行设置于所述通道内部。
[0011]优选地: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还包括永磁发电装置,所述风轮通过转轴与所述永磁发电装置相连,所述风轮转动驱动所述永磁发电装置发电。
[0012]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3]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一种风能发电系统,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系统可以包括空气流通通道以及安装于所述通道内部的风力发电机组;其中,所述空气流通通道为两端开放内部中空的柱形通道,所述柱形通道最大横截面直径小于二分之一所述柱形通道的高度,所述柱形通道两端分别包括第一通风孔以及第二通风孔,所述柱形通道第一通风孔一端悬置于安装面上,所述通道第二通风孔一端远离所述安装面设置;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包括风轮,所述风轮运转平面与所述第一通风孔以及第二通风孔平行设置。本申请提供的风能发电系统,结构简单合理,通过空气流通通道认为干预增强空气的流通,在不影响通道内空气流通的情况下,加装风力发电机组,利用空气的流动推动风轮旋转产生电能。整个转化过程充分利用自然现象,除建造通道以及风力发电机组的费用外,整个运转过程将不会消耗任何资源,不产生污染,可持续发展性强,有效地解决了清洁能源问题。
[0014]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能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能发电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空气流通通道1、第一通风孔101、第二通风孔102、风力发电机组2、风轮201、永磁发电装置202、安装面3、支撑架4。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0]烟囱效应,是指户内空气沿着有垂直坡度的空间向上升或下降,造成空气加强对流的现象。烟囱效应的产生。在有共享中庭、竖向通风(排烟)风道、楼梯间等具有类似烟囱特征一一即从底部到顶部具有通畅的流通空间的建筑物、构筑物(如水塔)中,空气(包括烟气)靠密度差的作用,沿着通道很快进行扩散或排出建筑物的现象,即为烟囱效应。本申请提供的风能发电系统空气流通通道即利用了烟囱效应原来,地球表面的空气密度大压力也大,而远离地球表面的空气密度小压力也相对较小,因此本申请提供的通道内部由于上下两端的压力差内部的空气会产生流通现象,然后空气的流通会带动通道内部的风轮旋转从而将风能转化成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0021 ]实施例
[0022]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能发电系统,如图1所示,该包括空气流通通道I以及安装于所述通道内部的风力发电机组2;
[0023]其中,所述空气流通通道I为两端开放内部中空的柱形通道,所述柱形通道最大横截面直径小于所述柱形通道的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柱形通道两端分别包括第一通风孔101以及第二通风孔102,所述柱形通道第一通风孔101—端悬置于安装面3上,所述通道第二通风孔102—端远离所述安装面3设置;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柱形通道第一通风孔101—端通过支撑架4悬置于安装面上。该安装面可以是地面或者其他用于安装该通道的固定物。为了能够使得该通道上下压力差更大,以及利于空气的流动,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提供所述第一通风孔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风孔直径。
[0024]所述风力发电机组2包括风轮201,所述风轮201运转平面与所述第一通风孔101以及第二通风孔102平行设置。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风力发电机组2可以为多个,所述多个发电机组的风轮分别相隔预置的距离平行设置于所述通道内部。多个发电机组的设计可以有效的提高风能的利用率。在具体选择该风力发电机组时,所述风力发电机组2还包括永磁发电装置202,所述风轮通过转轴与所述永磁发电装置相连,所述风轮转动驱动所述永磁发电装置发电。
[0025]可以想到的是,该空气流通通道可以建设在需要通过烟囱排放气体的工厂处,取代现有的工厂用烟囱,例如,可以取代现有的燃烧型供热公司的现有烟囱,这样供热公司生产所产生的废气可以通过该通道排出,同时由于供热公司排出的气体具有一定温度,相对室外温度更高,这样通道内的空气受热密度变低,空气流因浮力作用向上流动,产生气流,该气流可以推动风轮旋转,从而产生电能。这样即不会影响现有供热公司的正常运转,又可以提高通道内的气流强度,产生更多的电能,达到环保资源回收再利用的目的。
[0026]总之,本申请提供的风能发电系统,结构简单合理,通过空气流通通道认为干预增强空气的流通,在不影响通道内空气流通的情况下,加装风力发电机组,利用空气的流动推动风轮旋转产生电能。整个转化过程充分利用自然现象,除建造通道以及风力发电机组的费用外,整个运转过程将不会消耗任何资源,不产生污染,可持续发展性强,有效地解决了清洁能源问题。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风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空气流通通道以及安装于所述通道内部的风力发电机组; 其中,所述空气流通通道为两端开放内部中空的柱形通道,所述柱形通道最大横截面直径小于所述柱形通道的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柱形通道两端分别包括第一通风孔以及第二通风孔,所述柱形通道第一通风孔一端悬置于安装面上,所述通道第二通风孔一端远离所述安装面设置; 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包括风轮,所述风轮运转平面与所述第一通风孔以及第二通风孔平行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通道第一通风孔一端通过支撑架悬置于安装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孔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风孔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为多个,所述多个发电机组的风轮分别相隔预置的距离平行设置于所述通道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还包括永磁发电装置,所述风轮通过转轴与所述永磁发电装置相连,所述风轮转动驱动所述永磁发电装置发电。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能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空气流通通道以及安装于所述通道内部的风力发电机组;其中,所述空气流通通道为两端开放内部中空的柱形通道,所述柱形通道最大横截面直径小于所述柱形通道的高度的二分之一,本申请提供的风能发电系统,结构简单合理,通过空气流通通道认为干预增强空气的流通,在不影响通道内空气流通的情况下,加装风力发电机组,利用空气的流动推动风轮旋转产生电能。整个转化过程充分利用自然现象,除建造通道以及风力发电机组的费用外,整个运转过程将不会消耗任何资源,不产生污染,可持续发展性强,有效地解决了清洁能源问题。
【IPC分类】F03D1/02, F03D9/37, F03D9/25
【公开号】CN105673341
【申请号】CN201610119234
【发明人】许铁钢
【申请人】许铁钢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6年3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