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力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62499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双力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特别涉及一种能利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做功的双力发动机。
【背景技术】
[0002]发动机做功是要经过进气、压缩、燃烧膨胀、排气四个工作过程才能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在燃烧膨胀过程中活塞推动曲轴转动,进而实现将燃料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由牛顿第三定律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现有发动机的一个气缸中只设置有一个活塞,在燃烧膨胀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中只有一作用力作用在活塞上,与作用在活塞上的作用力的反作用力并未得到利用,这个反作用力直接作用在气缸顶部,很明显浪费掉了,因此发动机在做功时只利用了一半的动力。能源紧缺已是当前社会发展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能够充分利用能源及有效节约能源是解决能源短缺的重要手段,因此有必要实用新型一种能有效节约能源的发动机。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利用发动机在燃烧膨胀过程中产生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做功的双力发动机。
[000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力发动机,包括气缸、活塞、曲轴箱、动力输出轴,所述气缸包括并排设置的气缸I和气缸II,所述活塞包括活塞1、活塞I1、活塞II1、活塞IV,活塞1、活塞II相对设置在气缸I中,活塞II1、活塞IV相对设置在气缸II中,所述曲轴箱包括曲轴箱I和曲轴箱II,曲轴箱I和曲轴箱II分别连接在气缸I和气缸II的两端,所述动力输出轴包括设置在曲轴箱I中的动力输出轴I和设置在曲轴箱II中的动力输出轴II,活塞1、活塞III的推杆分别延伸至曲轴箱I内并分别与动力输出轴I连接,活塞II和活塞IV的推杆分别延伸至曲轴箱II内并分别与动力输出轴II连接,所述双力发动机还包括同步连杆、汽配凸轮、汽配摇臂杆,同步连杆设置在的气缸I和气缸II之间,且同步连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曲轴箱I和曲轴箱II的内侧,同步连杆延伸至曲轴箱I内侧的一端套装有伞形同步齿轮I,同步连杆延伸至曲轴箱II内侧的一端套装有伞形齿轮II,曲轴箱I中的动力输出轴I上套装有与伞形同步齿轮I相啮合的伞形同步齿轮III,曲轴箱II中的动力输出轴II上套装有与伞形同步齿轮II相啮合的伞形同步齿轮IV,所述汽配凸轮套装在同步连杆靠中部的位置,所述汽配摇臂杆包括上汽配摇臂杆1、下汽配摇臂杆1、上汽配摇臂杆I1、下汽配摇臂杆II,上汽配摇臂杆I和下汽配摇臂杆I分别可摆动的设置在气缸I的外圆周上,上汽配摇臂杆I1、下汽配摇臂杆II分别可摆动的设置在气缸II的外圆周上,上汽配摇臂杆I包括可摆动的设置在气缸I外侧圆周上的上摆动臂I及突出设置在上摆动臂I外侧末端用于开启或关闭气缸I上进气口 I的上锥塞I,上摆动臂I内侧末端抵在汽配凸轮上,下汽配摇臂杆I包括可摆动的设置在气缸I外侧圆周上的下摆动臂I及突出设置在下摆动臂I外侧末端用于开启或关闭气缸I下排气口I的下锥塞I,下摆动臂I内侧末端抵在汽配凸轮上,上汽配摇臂杆II包括可摆动的设置在气缸II外侧圆周上的上摆动臂II及突出设置在上摆动臂II外侧末端用于开启或关闭气缸II上进气口 II的上锥塞II,上摆动臂II内侧末端抵在汽配凸轮上,下汽配摇臂杆II包括可摆动的设置在气缸II外侧圆周上的下摆动臂II及突出设置在下摆动臂II外侧末端用于开启或关闭气缸II下排气口 II的下锥塞II,下摆动臂II内侧末端抵在汽配凸轮上,动力输出轴I和动力输出轴II带动同步连杆转动,同步连杆再带动汽配凸轮转动,汽配凸轮推动上汽配摇臂杆1、下汽配摇臂杆1、上汽配摇臂杆I1、下汽配摇臂杆II摆动使得气缸1、气缸II实现循环进气和排气。
[000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气缸I的上进气口 I和下排气口 I分别设置在气缸I缸壁同一圆周的上下两侧,上汽配摇臂杆I通过固定在气缸I外壁上的支架I可摆动的设置在气缸I上进气口 I与汽配凸轮之间,下汽配摇臂杆I通过固定在气缸I外壁上的支架II可摆动的设置在气缸I下排气口 I与汽配凸轮之间。
[000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气缸II的上进气口 II和下排气口 II分别设置在气缸II缸壁同一圆周的上下两侧,上汽配摇臂杆II通过固定在气缸II外壁上的支架III可摆动的设置在气缸II上进气口 II与汽配凸轮之间,下汽配摇臂杆II通过固定在气缸II外壁上的支架IV可摆动的设置在气缸II下排气口 II与汽配凸轮之间。
[000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动力输出轴I在伞形同步齿轮III两端分别设有沿相反方向弯折的连接部I,活塞1、活塞III的推杆分别连接在动力输出轴I的两个连接部I上,所述动力输出轴II在伞形同步齿轮IV两端也分别设有沿相反方向弯折的连接部II,活塞II和活塞IV的推杆分别连接在动力输出轴II的两个连接部II上。
[0008]本实用新型双力发动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9]1、本实用新型双力发动机在每个气缸中设有相对设置两个活塞,在发动机的燃油燃烧膨胀过程中产生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同时作用在两个活塞上,两个活塞再分别驱动两组动力输出轴转动,两组动力输出轴将动力输出,进而实现将燃料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燃烧膨胀过程中产生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得到充分利用,在发动机油耗相同的基础上比其他现有发动机在功率、效率及省油方面均可以提高50% ;油耗相同的基础上,运用在船舶上,两组动力输出轴,可以多带动一组叶轮,实现双力推动船舶,船速明显提高,两个动力输出轴可带两台发电机发电,(比现有的发动机多带一台),如果运用在汽车的四驱动力部分明显可以提高发动机前后轮动力平衡及降低整体油耗;
[0010]2、本实用新型双力发动机创新主要在动力的利用及其汽配机构部分,企业生产制造本实用新型双力发动机无需更新企业加工设备就可以加工,加工成本低、容易推广应用。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双力发动机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力发动机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力发动机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力发动机侧视方向的汽配结构示意图(隐藏了曲轴箱和活塞)。
[0015]元件标号说明:1-曲轴箱I,2-气缸I,3-气缸II,4-活塞I,5-活塞III,6-燃油喷嘴,7-上进气口 I,8-上进气口 II,9-活塞II,10-活塞IV,11-曲轴箱II,12_动力输出轴II,13-下排气口 I,14-下排气口 II,15-火花塞,16-动力输出轴I,17-上摆动臂I,18-连接部II,19-伞形同步齿轮IV,20-伞形同步齿轮II,21-同步连杆,22-上摆动臂II,23-汽配凸轮、24-连接部I,25-伞形同步齿轮I,26-伞形同步齿轮III,27-上锥塞I,28-支架I,29-支架III,30-上锥塞II,31-下锥塞II,32-下摆动臂II,33-支架IV,34-支架II,35-下摆动臂I,36-下锥塞I。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双力发动机,包括气缸、活塞、曲轴箱、动力输出轴。
[0017]所述气缸包括并排设置的气缸I 2和气缸II 3 ο所述活塞包括活塞I 4、活塞II 9、活塞III5、活塞IV 10,活塞I 4、活塞II 9相对设置在气缸I 2中,活塞III5、活塞IV 10相对设置在气缸II 3中,所述曲轴箱包括曲轴箱I I和曲轴箱II 11,曲轴箱I I和曲轴箱II 11分别连接在气缸I 2和气缸II 3的两端,曲轴箱I I同时连接在气缸I 2和气缸II 3的一端,曲轴箱II 11同时连接在气缸I 2和气缸II 3的另一端。所述动力输出轴包括设置在曲轴箱I I中的动力输出轴I 16和设置在曲轴箱II 11中的动力输出轴II 12,动力输出轴I 16和动力输出轴II 12通过轴承支撑在曲轴箱I I和曲轴箱II 11内,动力输出轴I 16和动力输出轴II 12的输出端延伸至曲轴箱I I和曲轴箱II 11外。活塞I 4、活塞III5的推杆分别延伸至曲轴箱I I内并分别与动力输出轴I 16连接,活塞II 9和活塞IV 10的推杆分别延伸至曲轴箱II 11内并分别与动力输出轴II 12连接。
[0018]所述双力发动机还包括同步连杆21、汽配凸轮23、汽配摇臂杆。同步连杆21设置在的气缸I 2和气缸II 3之间,且同步连杆2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曲轴箱I I和曲轴箱
II11的内侧,同步连杆21延伸至曲轴箱I I内侧的一端套装有伞形同步齿轮I 25,同步连杆21延伸至曲轴箱II 11内侧的一端套装有伞形同步齿轮II 20,曲轴箱I I中的动力输出轴I 16上套装有与伞形同步齿轮I 25相啮合的伞形同步齿轮III26,曲轴箱II 11中的动力输出轴II 12上套装有与伞形同步齿轮II 20相啮合的伞形同步齿轮IV 19。所述动力输出轴I 16在伞形同步齿轮III 26两端分别设有沿相反方向弯折的连接部I 24,活塞I 4、活塞
III5的推杆分别连接在动力输出轴I 16的两个连接部I 24上,所述动力输出轴II 12在伞形同步齿轮IV 19两端也分别设有沿相反方向弯折的连接部II 18,活塞II 9和活塞IV 10的推杆分别连接在动力输出轴II 12的两个连接部II 18上。
[0019]所述汽配凸轮23套装在同步连杆21靠中部的位置,所述汽配摇臂杆包括上汽配摇臂杆1、下汽配摇臂杆1、上汽配摇臂杆I1、下汽配摇臂杆II,上汽配摇臂杆I和下汽配摇臂杆I分别可摆动的设置在气缸I 2的外圆周上,上汽配摇臂杆I1、下汽配摇臂杆II分别可摆动的设置在气缸II 3的外圆周上。
[0020]其中上汽配摇臂杆I包括可摆动的设置在气缸I 2外侧圆周上的上摆动臂I 17及突出设置在上摆动臂I 17外侧末端用于开启或关闭气缸I 2上进气口 I 7的上锥塞I 27,上摆动臂I 17内侧末端抵在汽配凸轮23上,下汽配摇臂杆I包括可摆动的设置在气缸I 2外侧圆周上的下摆动臂I 35及突出设置在下摆动臂I 35外侧末端用于开启或关闭气缸I 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