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并排框架式冷却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79388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并排框架式冷却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车用并排框架式冷却模块。
【背景技术】
[0002]散热器和中冷器是现代发动机冷却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现阶段散热器、中冷器的安装方式普遍为前后放置,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冷却风通过中冷器,给中冷器散热后,加热后的的冷却风再通过散热器给散热器冷却,无形中提高了中冷器及散热器的冷却性能的要求,加大了前期设计中中冷器及散热器的外形尺寸,也占用了大量的空间,重量也加重了,另外散热器与中冷器组合装配时,大都为中冷器装配在散热器上,无形中增大了散热器的负重,致使散热器的故障率提高,综上所述,现状态的散热器及中冷器存在外形过大,生产成本高,故障率高,实用性差等一系列问题。
[0003]2014年4月30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203570415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一体式冷却模块,包括散热器、中冷器、上固定板、下固定板、橡胶减震垫,本专利中散热器和中冷器并排组成一体成型结构,虽然可同时对散热器和中冷器进行冷却,但若散热器和中冷器两者中有一个出现故障时,不便于及时进行单独更换;散热器和中冷器通过上固定板、下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固定,整体安装框架强度及中冷器和散热器的强度上存在质量隐患。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车用并排框架式冷却模块,来解决冷却模块占用空间大、整体强度差及抗震性弱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种车用并排框架式冷却模块,包括散热器、中冷器、定位框架,定位框架为由上定位架、侧定位架1、下定位架、侧定位架II依次连接组合的长方体框架,散热器和中冷器并排设置在定位框架内,且散热器和中冷器之间设置有隔板,隔板的顶部与上定位架连接,隔板的底部与下定位架连接;
[0007]上定位架为由顶板、前挡板1、后挡板1、左挡板1、右挡板I组合的底部开口的盒型结构,下定位架为由底板、前挡板I1、后挡板I1、左挡板I1、右挡板II组合的顶部开口的盒型结构;
[0008]侧定位架I和侧定位架II均为由竖板、前定位板、后定位板组合的U型结构。
[0009]所述上定位架的顶板、前挡板1、后挡板1、左挡板1、右挡板I上均设置有定位孔以及与定位孔配合的螺母,下定位架的底板、前挡板I1、后挡板I1、左挡板I1、右挡板II上均设置有定位孔以及与定位孔配合的螺母,侧定位架I和侧定位架II的竖板、前定位板、后定位板上均设置有定位孔以及与定位孔配合的螺母。
[0010]所述散热器与隔板之间、中冷器与隔板之间均设置有减震垫。
[0011]所述散热器与定位框架的上定位架、下定位架之间均设置有减震垫,中冷器与定位框架的下定位架之间设置有减震垫。
[0012]所述中冷器上部与定位框架的上定位架通过螺栓连接。
[0013]所述下定位架上设置有减震套环,中冷器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卡接在减震套环内。
[0014]所述减震套环内侧壁的上部设置有垫片,固定柱与垫片卡接。
[001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用并排框架式冷却模块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实用新型中散热器和中冷器并排设置在定位框架内,提高了散热效果,节省了散热器和中冷器的尺寸,其中,散热器的宽度减少了三分之一,中冷器的宽度减少三分之二,节省了空间;
[0017]2、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框架的上定位架和下定位架均为盒型结构,与安装在其内的散热器和中冷器成为一个整体,提高了抗震性以及抗扭转性,加强了其整体强度,减少了与整车匹配时的故障率,提高了产品的耐久性;
[0018]3、本实用新型的中冷器上部与定位框架通过螺栓固定,中冷器下部与定位框架通过减震套轮固定,使得中冷器在受全方向的外力时,均能均匀受力,提高了使用寿命;
[0019]4、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与挡板及定位框架之间均设置有减震垫,进一步提高了散热器的抗震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1]图1为一种车用并排框架式冷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上定位架的结构仰视图;
[0023]图3为图1中下定位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1中侧定位架I的竖板的结构左视图;
[0025]图5为图1中侧定位架I的前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图1中减震套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图1中中冷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图1中中冷器的安装结构后视图;
[0029]图中:1、散热器,2、中冷器,3、定位框架,4、上定位架,5、减震垫,6、侧定位架II,7、隔板,8、下定位架,9、侧定位架I,10、顶板,11、前挡板I,12、右挡板I,13、后挡板I,14、左挡板I,15、螺母I,16、螺母II,17、底板,18、左挡板II,19、前挡板II,20、后挡板II,21、右挡板II,22、减震套环,23、垫片,24、固定柱,25、竖板,26、前定位板,27、定位孔I,28、定位孔II。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31]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反相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前、后、左、右”是指参考图1所示的前、后、左、右,“内、外”是指对部件本身的轮廓的的内外。
[0032]实施例:
[003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用并排框架式冷却模块,包括散热器1、中冷器2、定位框架3,定位框架3为由上定位架4、侧定位架I 9、下定位架8、侧定位架II 6依次连接组合的长方体框架,散热器1和中冷器2并排设置在定位框架3内,且散热器1和中冷器2之间设置有钢制的隔板7,隔板7的顶部与上定位架4通过螺栓连接,隔板7的底部与下定位架8通过螺栓连接连接;
[0034]上定位架4为由顶板10、前挡板I 11、后挡板I 13、左挡板I 14、右挡板I 12组合的底部开口的盒型结构,且顶板10、前挡板I 11、后挡板I 13、左挡板I 14、右挡板I 12上均设置有定位孔以及与定位孔配合的螺母,通过螺栓与螺母I 15、螺母II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