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949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包括:一本体,具有一上盖、一瓶身及一底座,该上盖及该底座的构型与该瓶身相匹配,以分别装设至该瓶身的上下两侧,且该瓶身内设有一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更与该底座的顶部连通;以及一电解装置,具有至少一电解单元与一供电单元,该供电单元与该些电解单元电性连接,以供给该些电解单元运作时所需的电力,且该电解单元设置于该底座的顶部,而该供电单元设置于该底座的内部,让置于该内部空间的水借由该些电解单元进行电解反应产生氢气及氧气。
【专利说明】
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水素产生装置,特别指一种通过组合式的搭配结合,便于使用者携带使用及产生水素的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今诸多研究指出,氢气可有效地被运用在许多医学及保健领域,其中,当人类吸收少量氢气时,可产生选择性的抗氧化作用,通过中和具有毒性的自由基,进而治疗像是:糖尿病、器官损伤、脑中风、放射治疗损伤、老年痴呆症、中风、高血压、癌症等多种疾病。而日文中则以水素一词来代表氢气。
[0003]现今已发展出许多水素水生成装置(如:水素机),但现有的水素机受限于装置本体较为庞大,且多为固定式或桌上型,当安装固定之后便无法随意移动,导致使用者仅能在自家或设有水素机的场所取得并饮用水素水,而无法随时随地取得水素水进行饮用,对使用者而言相当不具便利性。
[0004]另外,现有的水素机仅能令使用者借由饮用水素水来吸收氢气,便局限了使用者吸收氢气的方式。
[0005]上述现有方式仍有诸多缺失,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在底座中设置电解单元,且与上盖分别结合于瓶身的上下两端,并以底座内部的电解单元对设置于瓶身内部空间的水进行电解反应产生氢气及氧气,对使用者而言,不但便于组装结合,更具有携带便利的功效。
[0007]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令用户可直接通过设置于上盖的流通口及饮用部饮用水素水,或是将设置于上盖的出口端借由外部管体与配件结合,使得于瓶身内部产生的氢气,可通过该外部管体传送至该配件处,以令使用者可通过不同方式吸收氢气。
[0008]因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包括:一本体,具有一上盖、一瓶身及一底座,该上盖及该底座的构型与该瓶身相匹配,以分别装设至该瓶身的上下两侧,且该瓶身内设有一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更与该底座的顶部连通;以及一电解装置,具有至少一电解单元与一供电单元,该供电单元与该些电解单元电性连接,以供给该些电解单元运作时所需的电力,且该电解单元设置于该底座的顶部,而该供电单元设置于该底座的内部。
[0009]承上所述的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其中该上盖更包括第一盖体及第二盖体,该第一盖体及该第二盖体借由一枢纽部枢接结合,且在该第一盖体及该第二盖体相对于该枢纽部的外缘处分别设有一扣合部及一相对应扣合部,并通过该扣合部及该相对应扣合部的扣合令该第一盖体及该第二盖体相互扣合固定。
[0010]承上所述的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其中该第二盖体更包括一流通口及一饮用部。[0011 ]承上所述的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其中该第二盖体更设有一出口端及一内部管体,且该出口端与该内部管体连通。
[0012]承上所述的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其中该出口端更通过一外部管体与一配件结合,且该配件为鼻管、眼罩或面罩。
[0013]承上所述的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其中该底座更设有一帮浦,且该帮浦系与该供电单元电性连接。
[0014]承上所述的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其中该瓶身为透明瓶身。
[0015]承上所述的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其中该底座侧面更设有一电源开关。
[0016]承上所述的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其中该底座侧面更设有一插孔。
[0017]承上所述的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其中该底座上端更设有一涡轮状盖体,且该涡轮状盖体具有多个间隙。
[0018]承上所述的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其中该底座更设有一无线充电模块,且该无线充电模块与该供电单元电性连接,令该供电单元系通过该无线充电模块进行无线充电。
[0019]承上所述的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其中该底座更设有一紫外灯,且该紫外灯与该供电单元电性连接。
[0020]综上所述,本申请不但在空间型态上确属创新,并能较现有物品增进上述多项功效,应已充分符合新颖性及进步性的法定实用新型专利要件。
【附图说明】
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的制造方法附图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的立体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的第一分解图。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的第二分解图。
[00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图。
[00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图。
[002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图。
[0027]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的第四实施例图。
[0028]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的第五实施例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0 本体
[0031]11 上盖
[0032]111 第一盖体
[0033]112 第二盖体
[0034]113枢纽部
[0035]114扣合部
[0036]115相对应扣合部
[0037]116 出口端
[0038]117 管体
[0039]118 流通口
[0040]119饮用部
[0041]12 瓶身
[0042]121内部空间
[0043]13 底座
[0044]131电源开关
[0045]132 插孔
[0046]14祸轮状盖体
[0047]20电解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49]请参阅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包括:一本体10,具有一上盖11、一瓶身12及一底座13,该上盖11及该底座13的构型与该瓶身12相匹配,以分别装设至该瓶身12的上下两侧,且该瓶身12内设有一内部空间121,该内部空间121更与该底座13的顶部连通;以及一电解装置20,具有至少一电解单元21与一供电单元22,该供电单元22与该些电解单元21电性连接,以供给该些电解单元21运作时所需的电力,甚者,该供电单元12可为一般电池或可充电电池,且该些电解单元21设置于该底座13的顶部,而该供电单元22设置于该底座13的内部,让置于该内部空间121的水借由该些电解单元21进行电解反应产生氢气及氧气。
[0050]其中,该上盖11更包括第一盖体111及第二盖体112,该第一盖体111及该第二盖体112借由一枢纽部113枢接结合,且在该第一盖体111及该第二盖体112相对于该枢纽部113的外缘处分别设有一扣合部114及一相对应扣合部115,并通过该扣合部114及该相对应扣合部115的扣合令该第一盖体111及该第二盖体112相互扣合固定。
[0051]当使用者欲饮用水素水时,可举起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令该上盖11端朝下,该底座13端朝上,使水素水由设于该第二盖体112的流通口 118流出,而使用者则将口触及设于该第二盖体112的饮用部119饮用水素水;或是如图3所示,直接在该第二盖体112的顶面设有一出口端116,在该第二盖体112的底面设有一内部管体117,且该内部管体117与该出口端116连通,方便使用者直接吸取水素水。
[0052]另,该底座更包括有一紫外灯,与该供电单元22电性连接,借由该紫外线(UV)照射于瓶身12内的水,进一步达到消毒灭菌的效果。此外,该底座13上端更设有一涡轮状盖体14,可以减少由该底座13发出紫外线的量,且该涡轮状盖体14具有多个间隙,令该瓶身12内的水流置设于该底座13的电解单元21。为了能清楚看见设于该底座13上端的涡轮状盖体14的独特造型,故该瓶身12为透明瓶身。
[0053]该底座13的侧面设有一电源开关131,以控制该供电单元22对该些电解单元21的供电与否,而该底座13相对于该电源开关131的另一侧更设有一插孔132,以利该供电单元22进行充电。
[0054]另,该底座13更设有一无线充电模块(图中未示出),且该无线充电模块系与该供电单元22电性连接,令该供电单元22通过该无线充电模块进行无线充电。
[0055]最后,请参阅图5至7所示,为了令使用者以多种不同方式吸收氢气(例如:用鼻子吸、熏于眼部、熏于脸部…等),故在该出口端116更通过一外部管体30与一配件结合,其中该配件为鼻管40、眼罩50、或面罩60,且该底座13更设有一帮浦(图中未示出),该帮浦与该供电单元22电性连接,将经电解形成的氢气通过一外部管体30输送至该配件,便于使用者用鼻管40吸取氢气、或是利用眼罩50、面罩60等,令眼部、脸部等部位之皮肤能吸收氢气;或者,如第8图所示,使用者可令其面部靠近该出口端116,直接以鼻子吸取由该出口端116逸出的氢气。更甚者,使用者可依自身的需求将带有不同样式(如:颜色、花纹…等)、不同容量的瓶身12与有着可储存不同电量的供电单元的底座13进行搭配结合,以达到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
[0056]故本实用新型确实提供一种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于底座中设置电解单元,且与上盖分别结合于瓶身的上下两端,并以底座内部的电解单元对设置于瓶身内部空间的水进行电解反应产生氢气及氧气,对使用者而言,不但便于组装结合、更具有携带便利的功效;不仅如此,本实用新型更提供一种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令用户可直接通过设置于上盖的流通口及饮用部饮用水素水,或是将设置于上盖的出口端借由外部管体与配件结合,使得于瓶身内部产生之氢气,可通过该外部管体传送至该配件处,以令使用者可通过不同方式吸收氢气。
[0057]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具有一上盖、一瓶身及一底座,该上盖及该底座的构型与该瓶身相匹配,以分别装设至该瓶身的上下两侧,且该瓶身内设有一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更与该底座的顶部连通;以及 一电解装置,具有至少一电解单元与一供电单元,该供电单元与该些电解单元电性连接,以供给该些电解单元运作时所需的电力,且该电解单元设置于该底座的顶部,而该供电单元设置于该底座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盖更包括第一盖体及第二盖体,该第一盖体及该第二盖体借由一枢纽部枢接结合,且在该第一盖体及该第二盖体相对于该枢纽部的外缘处分别设有一扣合部及一相对应扣合部,并通过该扣合部及该相对应扣合部的扣合令该第一盖体及该第二盖体相互扣合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盖体更包括一流通口及一饮用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盖体更设有一出口端及一内部管体,且该出口端与该内部管体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出口端更通过一外部管体与一配件结合,且该配件为鼻管、眼罩或面罩。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底座更设有一帮浦,且该帮浦与该供电单元电性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瓶身为透明瓶身。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底座侧面更设有一电源开关。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底座侧面更设有一插孔。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底座上端更设有一涡轮状盖体,且该涡轮状盖体具有多个间隙。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底座更设有一无线充电模块,且该无线充电模块与该供电单元电性连接,令该供电单元通过该无线充电模块进行无线充电。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底座更设有一紫外灯,且该紫外灯与该供电单元电性连接。
【文档编号】C25B9/04GK205710933SQ201620305645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3日
【发明人】叶明祥
【申请人】威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