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电解槽防渗内衬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72600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铝电解槽防渗内衬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电解槽防渗内衬结构,属于有色金属冶炼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解铝生产的主要设备是电解槽,现有技术的电解槽内衬结构包括底部保温层,底部防渗层,底部防渗层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采用普通耐火材料制成通用尺寸规格的耐火粘土砖(230mmX 114mmX 65mm)作 底部防渗层,二是用耐火干式防渗料作底部防渗层,普通耐火粘土砖因是单一的长方体结构,在使用中直通型的砖缝较多,电解质容易从砖缝处渗透下来,防渗效果较差,属于逐渐淘汰阶段。耐火干式防渗料虽然使用较多,施工方便,但在施工过程中需采用振动机振动夯实,很容易受人工操作因素影响出现振动不均匀,密度不均匀现象,也会影响到其材料的防渗效果。因此现有两种铝电解槽内衬结构在使用中防渗效果都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电解槽防渗内衬结构,以克服使用普通尺寸的耐火砖直通型砖缝较多、用干式防渗料时易出现振动不均匀、密度不均匀等影响电解槽正常运行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电解槽防渗内衬结构,包括底部防渗层,所述的底部防渗层由长方形和“凸”型两种以上不同尺寸规格的防渗耐火砖组成,相邻两防渗耐火砖形成的砖缝为氧化铝粉层,所述的“凸”型耐火砖做内衬的主体,所述的长方形砖做调整砖,主要用在电解槽的边缘部位,起到支撑“凸”型耐火砖或调整砖缝错位或补充空缺部位的作用,相邻两防渗耐火砖形成的砖缝层为氧化铝粉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两种砖型搭配组合施工后,所有砖缝都被封闭了,内衬无法形成直通型的缝隙,可有效的阻止电解质和金属的浸蚀,提高电解槽的运行时间,减少停产维修损失,降低安全隐患,该耐火砖在耐火材料厂直接加工高温炼制而成,密度均匀,强度高,不会影响电解槽的正常运行。

图I为内衬结构的底部防渗层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内衬结构的底部防渗层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铝电解槽防渗内衬结构,包括底部防渗层,如图I和图2所示,所述的底部防渗层由长方形耐火砖I和“凸”型耐火砖2两种以上不同尺寸规格的防渗耐火砖组成,所述的“凸”型耐火砖2做内衬的主体,所述的长方形耐火砖I做调整砖,主要用在电解槽的边缘部位,起到支撑“凸”型耐火砖2或调整砖缝错位或补充空缺部位的作用。在施工时时底部防渗层无需用泥浆可直接施工,图I中,“凸”型耐火砖2做主体,长方形耐火砖I用在边缘部位,从而调整砖缝错位。图2中,在施工操作时“凸”型耐火砖2的上、下正反颠倒两面交错搭配使用,呈“品”字或“台阶梯”形状结构,使每条防渗砖的竖砖缝都是错缝封闭的而不是直通的。施工完毕后,底部防渗层的表面砖缝用氧化铝粉填充饱满即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铝电解槽防渗内衬结构,包括底部防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防渗层由长方形和“凸”型两种防渗耐火砖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示的铝电解槽防渗内衬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防渗耐火砖形成的砖缝层为氧化铝粉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电解槽防渗内衬结构,包括底部防渗层,所述的底部防渗层由长方形和“凸”型两种以上不同尺寸规格的防渗耐火砖组成,所述的“凸”型耐火砖做内衬的主体,所述的长方形砖做调补砖,主要用在电解槽的边缘部位,起到支撑“凸”型耐火砖或调整砖缝错位或补充空缺部位的作用,相邻两防渗耐火砖形成的砖缝为氧化铝粉层。该两种砖型搭配组合施工后,所有砖缝都被封闭,内衬无法形成直通型的缝隙,可有效的阻止电解质和金属的浸蚀,可提高电解槽的运行时间,减少停产维修损失,降低安全隐患,也可重复使用。
文档编号C25C3/08GK202530175SQ20122013784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7日
发明者李志刚, 董建军 申请人:李志刚, 董建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