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铜阳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73140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解铜阳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解铜阳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印制线路板(PCB)行业的发展极为迅速。在印制线路板的生产过程中,蚀刻废液的处理和生产废水的治理是印制线路板生产企业遇到的重大环保问题。特别是蚀刻废液的处理,基本都是外卖给定点处理企业,由于蚀刻废液不能回收,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PCB厂家采用一些现代化新型设备,这些设备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处理碱性蚀刻废液,使之萃取铜后再生,实现碱性蚀刻液循环使用,并使萃取剂循环使用,反萃取提取到的硫酸铜还可经电解成为电解铜,电解液可循环使用,从而达到废物资源化,变废为宝的目的。这一方案能否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决定于电解步骤是否能够电解出高纯度的金属铜,而生产过程中使用合适的电解阳极装置又是确保电解出高品质高纯度铜的关键。因此,上述现代化新型设备中一般配置钛金属表面镀铱的电解阳极装置,这样的电解阳极装置材料十分昂贵,电解操作失误很容易导致阳极烧坏,严重影响蚀刻废液回收的整体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配合所述现代化新型设备使用的新型电解铜阳极装置。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设计方案为电解铜阳极装置,包括阳极镀铱钛板,设置在阳极镀铱钛板上的自然数个帽顶,所述帽顶为圆柱形。优选的,所述 的自然数个帽顶形成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为阳极镀铱钛板的两水平边中点的连线。优选的,所述的帽顶为12个,分四行对称分布于阳极镀铱钛板两水平边中点的连线两侧,第一行3个、第二行4个、第三行3个、第四行2个。优选的,所述的帽顶为12个,分四行分布,第一行依次分布有第一帽顶、第二帽顶、第三帽顶,第二行依次分布有第四帽顶、第五帽顶、第六帽顶、第七帽顶、第三行依次分布有第八帽顶、第九帽顶、第十帽顶,第四行依次分布有第十一帽顶、第十二帽顶;所述的镀铱钛板正面尺寸为1000mm*700mm长方形,第一帽顶、第二帽顶、第三帽顶相邻两帽顶之间距离190mm,第四帽顶、第五帽顶、第六帽顶、第七帽顶相邻两帽顶之间距离190mm,第八帽顶、第九帽顶、第十帽顶相邻两帽顶之间距离190mm ;第一帽顶、第二帽顶、第三帽顶所形成的直线与第四帽顶、第五帽顶、第六帽顶、第七帽顶所形成的直线为平行线,这两直线之间的距离为300mm ;第八帽顶、第九帽顶、第十帽顶所形成的直线与第四帽顶、第五帽顶、第六帽顶、第七帽顶所形成的直线为平行线,这两直线之间的距离为500mm;第八帽顶、第九帽顶、第十帽顶所形成的直线平行于镀铱钛板水平边,距镀铱钛板下端的水平边IOOmm ;第i^一帽顶、第十二帽顶距离镀铱钛板下端的水平边60mm,第^^一帽顶距离镀铱钛板板左端竖边60_,第十二帽顶距离镀铱钛板板右端竖边60_ ;所述的12个帽顶形成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为第二帽顶与第九帽顶的连线。[0009]优选的,帽顶为直径20mm、高30mm的圆柱圆头体,[0010]优选的,还包括阳极铜杆条、PVC夹板;阳极铜杆条跟阳极镀铱钛板的上端相连接,并通过PVC夹板加强阳极铜杆条与阳极镀铱钛板之间的连接关系。[0011]优选的,所述的阳极镀铱钛板下端的两侧分别设计了倒角。[00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显著的有益效果[0013](I)应用本申请的阳极装置,回收电解铜时铜的纯度非常高,并且本申请的电解铜阳极装置通过在阳极镀铱钛板布置帽顶,合理设置帽顶的大小、高度,一方面确保操作方便,便于阳极装卸,保证阴极铜的正常生长,另一方面保证阴阳极之间的合理距离,既能确保最佳电流分布,又能防止阴极移动和生长过程中造成阴阳极短路,起到很好的对阳极的保护作用,采用在镀铱钛板上设置冒顶,一是起到保护镀铱钛板作用(镀铱钛板易损昂贵), 二是更好发挥镀钛板作用,使镀铱钛板和铜阴极电流分布更加均匀,共同的原因从而确保电解铜的铜的纯度非常高;[0014](2)阳极镀铱钛板与阳极铜杆条连接,保证阳极既能和整流器输出电缆良好接触, 又能有足够的强度便于吊机吊装,阳极铜杆条和阳极镀铱钛板连接使用PVC夹板加固,将阳极铜杆条和阳极镀铱钛板连接处要承受的拉力转移到PVC夹板上承重,起到保护镀铱钛板和延长使用寿命的作用;[0015](3)在阳极镀铱钛板下端的两侧分别设计了倒角,便于阳极镀铱钛板进入槽体;[0016](4)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解铜阳极装置结构简洁,生产成本低,易于大规模生产。[0017]
[0018]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解铜阳极装置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00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电解铜阳极装置包括阳极镀铱钛板1,设置在阳极镀铱钛板上的自然数个帽顶4,所述帽顶4为圆柱形,还包括阳极铜杆条2、PVC夹板3 ;阳·极铜杆条 2跟阳极镀铱钛板I的上端相连接,并通过PVC夹板3加强阳极铜杆条2与阳极镀铱钛板 I之间的连接关系。阳极铜杆条可起导电作用,同时具有固定阳极的作用,阳极铜杆条两端各超出镀铱钛板150mm,便于使用吊车起吊,使得安装操作简单,适合使用天车装卸,减少工人劳动强度。[0021]本实施例中设置12个帽顶,该12个帽顶分四行分布,第一行3个、第二行4个、第三行3个、第四行2个。这些帽顶均采用直径为20mm、高30mm的圆柱圆头体。如图1,第一行依次分布有第一帽顶、第二帽顶、第三帽顶,第二行依次分布有第四帽顶、第五帽顶、第六帽顶、第七帽顶、第三行依次分布有第八帽顶、第九帽顶、第十帽顶,第四行依次分布有第 i^一帽顶、第十二帽顶。在正面尺寸为1000mm*700mm长方形镀铱钛板上,第一帽顶、第二帽顶、第三帽顶相邻两帽顶之间距离190mm,第四帽顶、第五帽顶、第六帽顶、第七帽顶相邻两帽顶之间距离190mm,第八帽顶、第九帽顶、第十帽顶相邻两帽顶之间距离190mm ;第一帽顶、第二帽顶、第三帽顶所形成的直线与第四帽顶、第五帽顶、第六帽顶、第七帽顶所形成的直线为平行线,这两直线之间的距离为300mm ;第八帽顶、第九帽顶、第十帽顶所形成的直线与第四帽顶、第五帽顶、第六帽顶、第七帽顶所形成的直线为平行线,这两直线之间的距离为500mm ;第八帽顶、第九帽顶、第十帽顶所形成的直线平行于镀铱钛板水平边,距镀铱钛板下端的水平边IOOmm ;第^^一帽顶、第十二帽顶距离镀铱钛板下端的水平边60mm,第十一帽顶距离镀铱钛板板左端竖边60mm,第十二帽顶距离镀铱钛板板右端竖边60mm ;所述的12个帽顶形成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为第二帽顶与第九帽顶的连线。阳极镀铱钛板下端的两侧分别设计了倒角,便于电解铜阳极装置进入槽体。倒角角度可根据情况作出改变,这里为45度。 本实施例中,镀铱钛板上设计的12个帽顶规格为直径20mm、高30mm的圆柱圆头体,所述的帽顶由耐高酸腐蚀PVC材料制成,可防止阳极在硫酸铜电解液中直接和阴极短路,防止阴极移动,同时起到保护阳极镀铱钛板作用。具体操作时,可以在阳极装置两面合理布置帽顶。对帽顶高度的要求需保证阴阳极之间的合理距离,既能确保最佳电流分布,又能防止阴极移动和生长过程中造成阴阳极短路,起到很好的对阳极的保护作用。总体上来说,采用这种电镀铜阳极装置能够延长阳极使用寿命,避免在电解时出现阴极和阳极短路,造成阳极烧坏;使用这种电解铜阳极装置还能够保证阴极铜的正常生长,确保镀铜厚度均匀,确保阴阳极之间的距离一致,防止阴极漂移造成电镀是厚度不均,阴极长铜瘤;使用这种阳极装置能够保证阴极镀铜足够厚,降低阴极消耗成本。本申请电解铜阳极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安装方式如下(I)制作阳极镀铱钛板;(2)在阳极镀铱钛板的阳极面上安装帽顶;(3)安装与阳极镀铱钛板上端相接的阳极铜杆条;
(4)用PVC夹板固定阳极镀铱钛板与阳极铜杆条的连接;(5)把电解铜阳极装置吊装进硫酸铜电解槽;(6)和电解蒸馏器输出电缆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解铜阳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阳极镀铱钛板,设置在阳极镀铱钛板上的自然数个帽顶,所述帽顶为圆柱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铜阳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然数个帽顶形成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为阳极镀铱钛板的两水平边中点的连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铜阳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帽顶为12个,分四行对称分布于阳极镀铱钛板两水平边中点的连线两侧,第一行3个、第二行4个、第三行3个、第四行2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铜阳极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的帽顶为12个,分四行分布,第一行依次分布有第一帽顶、第二帽顶、第三帽顶,第二行依次分布有第四帽顶、第五帽顶、第六帽顶、第七帽顶、第三行依次分布有第八帽顶、第九帽顶、第十帽顶,第四行依次分布有第十一帽顶、第十二帽顶;所述的镀铱钛板正面尺寸为1000mm*700mm长方形,第一帽顶、第二帽顶、第三帽顶相邻两帽顶之间距离190mm,第四帽顶、第五帽顶、第六帽顶、第七帽顶相邻两帽顶之间距离190mm,第八帽顶、第九帽顶、第十帽顶相邻两帽顶之间距离190mm;第一帽顶、第二帽顶、第三帽顶所形成的直线与第四帽顶、第五帽顶、第六帽顶、第七帽顶所形成的直线为平行线,这两直线之间的距离为300mm ;第八帽顶、第九帽顶、第十帽顶所形成的直线与第四帽顶、第五帽顶、第六帽顶、第七帽顶所形成的直线为平行线,这两直线之间的距离为500mm ;第八帽顶、第九帽顶、第十帽顶所形成的直线平行于镀铱钛板水平边,距镀铱钛板下端的水平边IOOmm ;第十一帽顶、第十二帽顶距离镀铱钛板下端的水平边60mm,第i^一帽顶距离镀铱钛板板左端竖边60mm,第十二帽顶距离镀铱钛板板右端竖边60mm ;所述的12个帽顶形成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为第二帽顶与第九帽顶的连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解铜阳极装置,其特征在干,帽顶为直径20mm、高30mm的圆柱圆头体。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解铜阳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阳极铜杆条、PVC夹板;阳极铜杆条跟阳极镀铱钛板的上端相连接,并通过PVC夹板加强阳极铜杆条与阳极镀铱钛板之间的连接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解铜阳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极镀铱钛板下端的两侧分别设计了倒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解铜阳极装置,包括阳极镀铱钛板,设置在阳极镀铱钛板上的自然数个帽顶,所述帽顶为圆柱形;阳极镀铱钛板的上端相连接阳极铜杆条,二者通过PVC夹板加强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阳极镀铱钛板上布置帽顶,可保证阴极铜的正常生长,并保证阴阳极之间的合理距离,确保最佳电流分布,也防止阴极移动和阳极生长过程中造成的阴阳极短路,起到对阳极的保护作用;(2)在阳极镀铱钛板下端的两侧分别设计了倒角,便于阳极镀铱钛板进入槽体;(3)结构简洁,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易于大规模生产。
文档编号C25C1/12GK202881415SQ20122040889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7日
发明者黄生荣 申请人:惠州中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