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镀用极杠、挂镀用挂具及挂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3863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挂镀用极杠、挂镀用挂具及挂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挂镀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挂镀用极杠、挂镀用挂具及挂镀装置。



背景技术:

挂镀生产线的镀槽又深又长,在为镀件表面镀金属时,由极杠座将电流传导到极杠上,然后电流由极杠传导到铜排上,再经过挂具,最后才能传导到镀件上。电流在极杠座上的电流一般在2000A左右,如果铜排与挂具之间接触面积小,会严重影响镀件上的有效电镀电流,导致镀件表面上的镀层金属量不足,外观质量差。

目前,在电镀行业中,挂镀金属的极杠1A的横截面一般为圆形或者矩形(参见图1),铜排是附着在极杠1A表面上的,挂具2A与附着在极杠1A表面上的铜排接触的一端呈弧形,故而铜排与挂具2A之间通常都是点接触,即两者的接触效果均较差;在日常工作中,若想保证锌层质量,操作工必须盲目无限制地增大供应电流;进而导致所有的供电设施负荷增大,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且这会使得电能消耗变大,增加电能的损耗。

因此,如何克服传统挂镀中,铜排与挂具的接触效果差,浪费电能,安全系数低的技术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挂镀用极杠、挂镀用挂具及挂镀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挂镀用极杠,包括极杠本体。

其中,所述极杠本体为棱柱体结构件;

所述极杠本体的横截面为梯形;

所述梯形的上底边长度短于所述梯形的下底边长度。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挂镀用挂具,包括挂具本体和挂钩。

其中,所述挂具本体的上端弯折呈梯形;

所述挂具本体的下端与所述挂钩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挂具本体的下端的延伸方向位于所述挂具本体的上端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上。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挂具本体的下端与所述挂钩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挂具本体的下端与所述挂钩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挂镀装置,包括所述的挂镀用极杠、所述的挂镀用挂具、极杠座以及铜排。

其中,所述极杠本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极杠座上,且两者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

所述铜排固定设置在所述极杠本体的侧面上;

所述铜排与所述极杠本体的侧面贴合接触;

所述挂具本体的梯形部分套设在所述铜排的外侧;

所述挂具本体的梯形部分与所述铜排贴合接触。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铜排与所述极杠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铜排与所述极杠本体之间通过多个螺钉连接;

所述铜排与所述极杠上均对应设置有多个螺孔;

所述螺钉与所述螺孔配合。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挂镀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螺钉和多个第二螺钉;

多个所述第一螺钉均匀分布在所述极杠本体的左侧,用于将所述铜排与所述极杠本体的左侧固定;

多个所述第二螺钉均匀分布在所述极杠本体的右侧,用于将所述铜排与所述极杠本体的右侧固定。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导线、所述极杠本体和所述挂具本体均为铜质结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挂镀用极杠、挂镀用挂具及挂镀装置,分析其主要结构可知:上述挂镀装置主要由极杠本体、挂具本体、挂钩、极杠座以及铜排组成;

上述主要装置的结构以及之间的连接方式、位置关系和结构布局如下:极杠本体固定设置在极杠座上,且两者通过导线电连接;极杠本体为棱柱体结构件;极杠本体的梯形横截面的上底边的长度短于梯形截面的下底边的长度;极杠本体的侧面上固定设置有铜排,铜排覆盖在极杠本体的侧面上;极杠本体与铜排贴合接触;挂具本体的上端弯折呈梯形,保证其可套设在覆盖有铜排的极杠本体上;挂具本体的下端与挂钩连接;挂钩用于勾住镀件,达到电镀的目的。

很显然,在进行挂镀时,传到极杠座上的电流会通过导线传导到极杠本体上;由于极杠本体与铜排贴合接触,故而电流会由极杠本体传导到铜排上;因极杠本体是截面为梯形的棱柱体结构件,外层固定设置一层铜排后,两者组合后仍是截面为梯形的棱柱体结构件;挂具本体的上端与铜排的外围接触,因挂具本体的上端也是梯形,且挂具本体与铜排贴合接触,故而挂具本体与铜排能够形成面接触(即形成紧密的表面贴合关系)。显而易见,面接触比点接触的接触面积大,这能够减少在电流由铜排传导到挂具本体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电能损失,保证镀件表面上的镀层金属量充足,保证锌层质量;通过挂具本体的电流会传导到挂钩上;最后由挂钩传导到镀件上,进行电镀。

具体而言,极杠本体的梯形截面的上底边的长度短于下底边的长度,这样使得挂具本体与极杠本体配合时结构更加稳定;避免因为挂钩与镀件的重力原因,致使挂具本体的左右偏离,同时避免了挂具本体与铜排接触不良的现象发生;另外,这种设置能够减小挂具本体的内部拉力,进而能够延长挂具本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镀用极杠、挂镀用挂具以及挂镀装置,具有节省电能,保证锌层质量,操作安全等诸多技术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极杠与挂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镀用极杠、挂镀用挂具及挂镀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1A-极杠;2A-挂具。

图2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1-极杠本体;2-挂具本体;3-挂钩;

4-螺栓;5-铜排;6-螺钉;

61-第一螺钉;62-第二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挂镀用极杠、挂镀用挂具及挂镀装置,包括极杠本体1、挂具本体2、挂钩3、极杠座(图中未示出)以及铜排5;

其中,极杠本体1为棱柱体结构件;极杠本体1的横截面为梯形,且所述梯形的上底边长度短于所述梯形的下底边长度。

挂具本体2的上端弯折呈梯形;挂具本体2的下端与挂钩3连接。

极杠本体1固定设置在极杠座(图中未示出)上,且两者之间通过导线(图中未示出)电连接;铜排5固定设置在极杠本体1的侧面上;铜排5与极杠本体1的侧面贴合接触;挂具本体2的梯形部分套设在铜排5的外侧;挂具本体2的梯形部分与铜排5贴合接触。

上述主要装置的结构以及之间的连接方式、位置关系和结构布局如下:极杠本体固定设置在极杠座上,且两者通过导线电连接;极杠本体为棱柱体结构件;极杠本体的梯形横截面的上底边的长度短于梯形截面的下底边的长度;极杠本体的侧面上固定设置有铜排,铜排覆盖在极杠本体的侧面上;极杠本体与铜排贴合接触;挂具本体的上端弯折呈梯形,保证其可套设在覆盖有铜排的极杠本体上;挂具本体的下端与挂钩连接;挂钩用于勾住镀件,达到电镀的目的。

很显然,在进行挂镀时,传到极杠座上的电流会通过导线传导到极杠本体上;由于极杠本体与铜排贴合接触,故而电流会由极杠本体传导到铜排上;因极杠本体是截面为梯形的棱柱体结构件,外层固定设置一层铜排后,两者组合后仍是截面为梯形的棱柱体结构件;挂具本体的上端与铜排的外围接触,因挂具本体的上端也是梯形,且挂具本体与铜排贴合接触,故而挂具本体与铜排能够形成面接触(即形成紧密的表面贴合关系)。显而易见,面接触比点接触的接触面积大,这能够减少在电流由铜排传导到挂具本体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电能损失,保证镀件表面上的镀层金属量充足,保证锌层质量;通过挂具本体的电流会传导到挂钩上;最后由挂钩传导到镀件上,进行电镀。

具体而言,极杠本体的梯形截面的上底边的长度短于下底边的长度,这样使得挂具本体与极杠本体配合时结构更加稳定;避免因为挂钩与镀件的重力原因,致使挂具本体的左右偏离,同时避免了挂具本体与铜排接触不良的现象发生;另外,这种设置能够减小挂具本体的内部拉力,进而能够延长挂具本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镀用极杠、挂镀用挂具以及挂镀装置,具有节省电能,保证锌层质量,操作安全等诸多技术优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具本体的具体结构中,挂具本体2的下端的延伸方向位于挂具本体2的上端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上(或称挂具本体2的下端的延伸线与挂具本体2的上端的中心轴线重合)。

具体而言,挂具本体的上端挂在极杠本体上,且两者的接触面呈梯形;挂具本体的梯形部分的右侧向下延伸,经过弯折形成完整的挂具本体,经过弯折处后的挂具本体的下端延伸方向依然位于所述挂具本体的上端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上;由于挂钩以及镀件都具有一定的重力,故而挂具本体与挂钩连接的部分(即挂具本体的下端),应位于挂具本体的上端中心轴线上。由此防止由于挂钩以及镀件的重力作用,导致的挂具本体与极杠本体的相对位置发生偏离的问题,进而保证了两者(即极杠本体与挂具本体)良好的面接触。

举例说明:

若挂具本体与挂钩连接的部位,相对挂具本体的上端中心轴线向左偏离。

由于挂钩以及镀件的重力作用,会拉动挂具本体上与挂钩接触的部位向右偏离,进而导致挂具本体的梯形部分的右侧下端向右偏离且右侧上端向左压紧极杠本体;同时,挂具本体的梯形部分的左侧上端向左偏离且左侧下端向右压紧极杠本体;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会减小挂具本体与极杠本体的接触面积,影响挂具本体与极杠本体接触的良好性,最终导致由极杠传导到镀件上的有效电流的减少,影响镀件的电镀,导致镀锌铁丝表面上的锌量不足,进而使得外观质量变差;另外,由于挂具本体与极杠本体的压紧部分承受力较大的载荷,故而也会导致两者有较大压紧力的部分,寿命变短。

同样,若挂具本体与挂钩连接的部位,相对挂具本体的上端中心线向右偏离。

由于挂钩以及镀件的重力作用,会拉动挂具本体上与挂钩接触的部位向左偏离,进而导致挂具本体的梯形部分的右侧上端向右偏离且右侧下端向左压紧极杠本体;同时,挂具本体的梯形部分的左侧下端向左偏离且左侧上端向右压紧极杠本体;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会减小挂具本体与极杠本体的接触面积,影响挂具本体与极杠本体接触的良好性,最终导致由极杠传导到镀件上的有效电流的减少,影响镀件的电镀,导致镀锌铁丝表面上的锌量不足,进而使得外观质量变差;另外,由于挂具本体与极杠本体的压紧部分承受较大的载荷,故而也会导致两者有较大压紧力的部分,寿命变短。

因此,极杠本体与挂具本体之间应具有上述巧妙的结构设计要求和位置关系要求,才能保证极杠本体与挂具本体形成良好的面接触。

进一步地,挂具本体2的下端与挂钩3可拆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镀件的形状千奇百怪,大小也不尽相同,故而镀件对挂钩的形状及大小有不一样的需求,这就要求挂钩要根据镀件的需求来做相应的更换。

挂具本体与挂钩可拆卸连接,这就使得在对有不同需求的镀件匹配不同的挂钩时,直接将挂钩从挂具本体上拆下,进行更换即可,不需在更换挂钩的同时更换挂具本体。也就是说,一个挂具本体可以与多种不同的挂钩相连,进而满足不同形状或者不同大小的镀件的需求,从而能够节约成本。

优选的,挂具本体2的下端与挂钩3之间通过螺栓4连接。

为了避免挂钩与镀件掉入电解质溶液中,挂具本体与挂钩的连接需要牢固可靠;由于挂钩与挂具本体需要经常拆卸,故而两者直接的连接要达到拆卸方便的要求。

而螺栓连接具有连接可靠且装拆方便的特点,恰恰符合故居本体与挂钩之间连接方式的需要;另外,螺栓连接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镀装置的具体结构中,铜排5与极杠本体1之间可拆卸连接。

特别地是,铜排5与极杠本体1之间通过多个螺钉6连接;铜排5与极杠本体1上均对应设置有多个螺孔(图中未示出);螺钉6与螺孔(图中未示出)配合。

优选的,上述挂镀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螺钉61和多个第二螺钉62;多个第一螺钉61均匀分布在极杠本体1的左侧,用于将铜排5与极杠本体1的左侧固定;多个第二螺钉62均匀分布在极杠本体1的右侧,用于将铜排5与极杠本体1的右侧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铜排与极杠本体可拆卸连接,可保证两者在其中一方需要更换时,不影响另一方的继续使用,从而节约成本。

两者直接的拆卸不太频繁,但需要很好的可靠性,而螺钉作为两者之间连接的工具,具有连接可靠的特点,符合两者连接的要求;且螺钉还具有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廉的优点。

螺钉均匀分布在铜排表面,使得铜排能够很好地固定在极杠本体上,且每个地方的受力均匀;使得两者的寿命得到延长。

优选的,导线、极杠本体和挂具本体均为铜质结构件。

导线、极杠本体和挂具本体再挂镀装置中均承担导电的作用,而铜的导电性能良好,三者皆为铜质结构件能够提高电能的利用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挂镀用极杠、挂镀用挂具及挂镀装置,其克服了传统的挂镀用极杠、挂镀用挂具及挂镀装置的诸多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镀用极杠、挂镀用挂具及挂镀装置,铜排与挂具的接触效果好,具有节省电能,操作安全等诸多技术优势;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镀用极杠、挂镀用挂具及挂镀装置必将带来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