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9540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减小管周摩擦的同时,推进污水管等的管,将其设置于地基中的推进工法。
背景技术
推进施工方法为,开设立坑,从该立坑的周壁,用千斤顶推动在顶端设置挖掘部的管部件,在该管部件的后方,依次追加推动管部件,同时在横坑中设置多个管部件。
在该推进工法中,由于如果延长所连接的管部件的距离,则该管部件的外周面与地层之间的摩擦阻力增加,故比如,像日本专利第2842855号公报(在下面称为“已有实例”)那样,从多个以环状设置于管部件的外周面上的滑动材料导出口,借助流体供给泵等的供给装置,将滑动材料导出,以便减小摩擦阻力,由此,可顺利地进行管部件的推进。
在这里,从该滑动材料导出口的滑动材料的导出,根据向形成于地层和管部件之间的尾部空隙内导出的滑动材料的导出压力,用计算机,对该导出量进行调整控制。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第2842855号公报发明内容但是,在将滑动材料导出到尾部空隙内时,如果地层坍塌,或在压力传感器的设置部位产生堵塞等情况,尾部空隙内的所测定的压力发生变化,则在滑动材料朝向尾部空隙内的导出以不充分的状态停止,存在不能顺利推进管部件的情况,从而,在已有实例中,不能良好地在地层中设置管部件。
本发明提供,即使在尾部空隙内的流体压力因地层的坍塌等原因而变化的情况下,仍能将最适量的滑动材料导出到尾部空隙的内部,由此,可顺利地进行挖掘装置或管部件的推进的推进工法。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核心内容进行描述。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在该工法中,开设立坑1,从该立坑1的周壁,用推进千斤顶5,送入挖掘体3和管部件4,开设横坑2,将管部件4设置于该横坑2中,其特征在于,在推进管部件4的过程中,将滑动材料导出到地层16和该管部件4的外周部之间,以推进千斤顶5的推动速度为基准,对该滑动材料的导出量进行控制。
另外,涉及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其特征在于,管部件4采用进行滑动材料的导出的管部件4,或不进行滑动材料的导出的管部件4。
此外,涉及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其特征在于,滑动材料从以环状设置于进行滑动材料的导出的管部件4上的滑动材料导出口7导出。
还涉及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其特征在于,在滑动材料导出口7上设置有阀9,通过该阀9,调整滑动材料从滑动材料导出口7的导出量。
再者,涉及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其特征在于,在滑动材料导出口7上,设置有注入泵11,通过该注入泵11,调整滑动材料从滑动材料导出口7的导出量。
另外,涉及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按照权利要求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其特征在于,以推进千斤顶5的推动速度为基准进行控制的滑动材料的导出量是指在计算机18中输入该推进千斤顶5的推动速度而计算的导出量。
此外,涉及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其特征在于,滑动材料通过供给泵19,供给到管部件4内,该供给泵19通过上述计算机18进行控制。
还涉及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按照权利要求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其特征在于,管部件4采用在外周部设置有可突出/退回的销体13的管部件4。
再者,涉及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其特征在于,管部件4采用在外周部设置有可突出/退回的销体13的管部件4。
另外,涉及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其特征在于,管部件4采用在外周部设置有可突出/退回的销体13的管部件4。
此外,涉及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销体13设置于具有旋转环状部件14的管部件4A的该旋转环状部件14上。
还涉及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销体13设置于具有旋转环状部件14的管部件4A的该旋转环状部件14上。
再者,涉及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销体13设置于具有旋转环状部件14的管部件4A的该旋转环状部件14上。
在本发明中,由于不是仅仅通过滑动材料的压力,对滑动材料的导出量进行控制,而是因为根据推进管部件等的推进千斤顶的推动速度,将适量的滑动材料导出到地层与管部件4之间,故比如,在地层中推进挖掘体和管部件的期间,即使在发生地层坍塌等情况,导出到该地层与管部件之间的滑动材料的压力变化的情况下,仍不发生因该滑动材料的导出量不足,而不能够推进管部件等的情况,因此,能够顺利地实现管部件4等的推进。


图1为表示实施例1的全部组成(中央控制)的说明图;图2为表示实施例1的导出滑动材料的管部件的说明斜视图;
图3为表示不同于实施例1的图2的管部件的,进行滑动材料的导出的管部件的说明斜视图;图4为表示不进行实施例1的滑动材料的导出的管部件的说明斜视图;图5为表示不同于实施例1的图4的管部件的,不进行滑动材料的导出的管部件的说明斜视图;图6为表示实施例1的销体的动作原理的说明图;图7为表示实施例1的销体的动作原理的放大说明剖视图;图8为表示实施例1的旋转环形件的旋转机构和销体的突出/退回机构的动作原理的说明剖视图;图9为表示实施例1的旋转环形件的旋转机构和销体的突出/退回机构的动作原理的说明剖视图;图10为表示实施例1的旋转环形件的旋转机构和销体的突出/退回机构的动作原理的说明剖视图;图11为表示实施例1的管周混合工法的实施状态的说明图;图12为表示实施例2的整体组成(中央控制)的说明图;图13为表示实施例3的整体组成(分散控制)的说明图。
符号的说明1立坑2横坑3挖掘体4管部件4A管部件5推进千斤顶7滑动材料导出口9阀11注入泵12尾部空隙13销体
14旋转环形件16地层17压力传感器18计算机19供给泵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按照给出作用效果的方式,简单地对认为是优选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比如,如果推进千斤顶5以较大的推动速度推动管部件4,则管部件4伴随该动作,以较大的速度推进。
此时,如果导出到地层与管部件4的外周部之间的滑动材料的量不足,即,如果该滑动材料的导出速度赶不上管部件4的推进速度,则无法将足够量的滑动材料导出到地层16与管部件4的外周部之间,由此,无法使摩擦阻力减轻,因此,不能顺利地推进挖掘体3和管部件4。
在此方面,本发明在推进千斤顶5的推动速度较快时,对应该情况控制成使导出量较大,另外,在该推动速度较慢时,对应该情况控制成使导出量较小。
从而,由于以推进千斤顶5的推动速度为基准进行控制,使向地层16与管部件4的外周部之间导出的滑动材料的量适当,故可通过该滑动材料的作用,可顺利地推进挖掘体3和管部件4。
由于本发明以上述的方式做成,故比如,即使在地层16中推进挖掘体3和管部件4的期间,因地层16发生坍塌等情况,而导出到该地层16与管部件4之间的滑动材料的压力变化,仍可实现管部件4等的顺利的推进。
实施例1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进行描述。
实施例1涉及推进工法,在该方法中,开设立坑1,从该立坑1的周壁,用推进千斤顶5,导入挖掘体3和管部件4,开设横坑2,并把管部件4在该横坑2上设置;在管部件4的推进过程中,在地层16和该管部件4的外周部之间(下面称为“尾部空隙12”)导出滑动材料,以推进千斤顶5的推动速度为基准,对该滑动材料的导出量进行控制。
另外,在实施例1中,采用通过计算机进行以推进千斤顶5的推动速度为基准的滑动材料导出量的控制的方法(中央控制)。
即,如图1所示,在设置于立坑1的推进千斤顶5上,设置测定该推进千斤顶5的推动速度(行程)的速度传感器36,通过该推进千斤顶5的动作,在与设置于横坑2内的挖掘体3连接的管部件4内,设置用于将滑动材料供给该管部件4的滑动材料供给通路8,在地面37上设置计算机18,该计算机18用于根据速度传感器36测定的推进千斤顶5的推动速度,设定向尾部空隙12导出的滑动材料量。另外,在地面37上,设置供给泵19,该供给泵19用于通过滑动材料供给通路8,将滑动材料供给管部件4。此外,该供给泵19如后述,通过上述计算机18,进行动作控制。
挖掘体3采用比如,盾构机(shield machine)等。
与挖掘体3连接的管部件4通过上述推进千斤顶5的动作而推动,在该管部件4的后部,依次追加推动管部件4。
管部件4采用实现滑动材料的导出的管部件4,或不实现滑动材料的导出的管部件4。
实现滑动材料的导出的管部件4采用具有旋转环形件14的管部件4A与没有旋转环形件14的管部件4B。
即,在管部件4A,4B中,设置多个用于将滑动材料导出的滑动材料导出口7。
具体来说,在管部件4A,4B中,如图2,图3所示,多个滑动材料导出口7以环状设置。以环状设置滑动材料导出口7的目的在于无遗漏地将滑动材料导出到管部件4的外周部。即,由于通过以环状设置的滑动材料导出口7,将滑动材料均匀良好地填充于管部件4的整个外周,故可实现管部件4的良好的推进。
不实现滑动材料的导出的管部件4采用设置有滑动材料导出口7的管部件4C(参照图4),与未设置有滑动材料导出口7的管部件4D(参照图5)。
在该管部件4C中,如图4所示,在管部件4C的长度方向的2个部位,设置有滑动材料导出口7。另外,管部件4C的滑动材料导出口7既可在一个位置上设置,也可在2个以上的位置上设置。
即,在使用管部件4C时,不实现滑动材料从滑动材料导出口7的导出。另外,也可根据需要,使滑动材料从管部件4C的滑动材料导出口7导出。即,管部件4C还可用作导出上述滑动材料的管部件4。
在实施例1中,做成如图1所示,在导出滑动材料的管部件4A(或管部件4B)的后方,连接有不导出滑动材料的管部件4D(或4C)的结构。
管部件4采用比如,休漠管(Hume pipe)、可塑管、后续管、滑动材料导出用特殊管等。另外,作为导出滑动材料的管部件4,如果能够将滑动材料朝向该管部件4的外部导出,则既可适当地采用上述休漠管等以外的类型,也可采用比如,连接套环。
此外,管部件4A,4B,4C的滑动材料导出口7的数量,根据管部件4的大小,和地层16的土质的状况等而适当地设定。
在实现滑动材料的导出的管部件4的滑动材料导出口7上,设置阀9。通过该阀9,调整滑动材料从滑动材料导出口7的导出量。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图2以后的图中,省略阀9的图示。
在实施例1中,阀9采用通过通电而动作的电动阀9。另外,在实施例1中,阀9采用了电动阀9,但是,也可采用电磁阀。另外,也可采用如气缸阀,通过空气而动作的阀,还可采用如液压阀,通过液压而动作的液压阀。
该电动阀9设置于分配通路10(分配管10)上,该分配通路10从作为主管的滑动材料供给通路8(滑动材料供给管8)分支,将滑动材料供给各滑动材料导出口7。另外,滑动材料供给通路8和分配通路10由配管,或软管等构成。
该电动阀9这样构成,即,计算机18根据由速度传感器36输入到计算机18中的推进千斤顶5的推动速度算出信号,根据该信号,进行规定动作,调整从滑动材料导出口7导出的滑动材料的量。
即,电动阀9根据来自计算机18的信号,进行定时、动作顺序、开口度、开口时间等的开闭控制。
另外,在图1中,为了更加容易观看图面,连接计算机18和电动阀9的连接线(信号线)设置于管外,但是,实际上,设置于管部件4的内部。
在不实现滑动材料的导出的管部件4中,设置有用于测定尾部空隙12内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17。
即,在管部件4C上设置压力传感器17的情况下,在预先设置于该管部件4C上的滑动材料导出口7上,设置该压力传感器17。
由此,由于利用已设的孔,设置压力传感器17,故可不另外开设设置压力传感器的孔,成本较低。
另外,在不具有滑动材料导出口7的管部件4D上,设置压力传感器17的情况下,开设用于配设压力传感器17的孔,在该孔中设置压力传感器17。
即,在具有孔的管部件(有孔管)上,利用该孔,设置压力传感器,在不带孔的管部件(无孔管)上,开设孔,在该孔中,设置压力传感器。
此外,压力传感器17也可不设置于管部件4的滑动材料导出口7,而设置于管部件4的外周面部。即,比如,也可在不具有滑动材料导出口7的管部件4D的外周面上,设置压力传感器17。在这种情况下,使压力传感器17工作的连接线(导线等)也可由连结套环(接头套环等)引出。
压力传感器17设置成可在上述计算机18中,输入上述尾部空隙12内的压力的结构。
因此,在实施例1中,可根据推进千斤顶5的推动速度,和尾部空隙12内的压力,通过地面37的计算机18,计算向尾部空隙内导出的适当的滑动材料量。
即,由于实施例1可在检查尾部空隙12内的滑动材料导出状态的同时,可根据推进千斤顶5的推动速度,使滑动材料为适量,故可实现挖掘体3和管部件4的更顺利的推进。
在管部件4的外周部,以可突出/退回的方式设置销体13。
在实施例1中,在管部件4A,4B的外周部,以可突出/退回的方式设置销体13。
管部件4A的销体13设置于旋转环形件14上。从而,通过在使旋转环形件14旋转的同时,将滑动材料从滑动材料导出口7,导出到尾部空隙12内,在管部件4的整个外周部形成滑动材料和土壤的混合层,挖掘体3和管部件4的推进可更顺利地进行(管周混合工法)。
图2为表示夹设于图5所示的管部件4D之间的管部件4A的图。在该管部件4A上,设置有可相对该管部件4A旋转的旋转环状件14,在该旋转环状件14中,以环状开设有滑动材料导出口7,并且设置有实现突出/退回的销体13。即,旋转环状件14设置成可相对与管部件4连接的其他管部件旋转。
此外,在图2~图10中,省略了用于将滑动材料导出到管部件4之外的机构。
图6,7表示销体13的突出/退回机构的动作原理,形成下述结构,其中,销体13采用螺杆,该螺杆与设置于管部件4的内面上的阴螺纹部15螺接。
图8,9,10表示旋转环形件14的旋转机构和突出/退回机构的动作原理(不同于上述图6,7的销体13的突出/退回机构的突出/退回机构)。
在管部件4D的内面上,固定有安装部件20,在该安装部件20的顶端(图8的上端)的轴承21上,以嵌入方式固定有轴22。
在该安装部件20的中间,设置第一驱动马达23,在该第一驱动马达23的驱动轴21上,设置有小齿轮24。
旋转环形件14以可旋转的方式嵌设于该管部件4A上,把嵌于上述轴22上的摆动体25的下端固定于该旋转环形件14上。
在摆动体25的中间,固定有形成齿条齿,呈半圆形的,截面呈L形的齿条26,该齿条26和上述小齿轮24啮合。
另外,在摆动体25的图8中的左侧,设置有安装部件27,在该安装部件27的内部,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有销体13,销体13的顶端从开设于旋转环形件14中的孔38,朝向旋转环形件14的外侧突出。在该销体13的基端(图10中的上侧),固定有伞齿轮28,另外,设置有与该伞齿轮28啮合的伞齿轮29的第2驱动马达30被设置于安装部件27上。
此外,在销体13的基端(图10中的上侧),设置有缸装置(Cylindermeans)31的杆31’。
符号32表示将杆31’的滑动传递给销体13,但是不将销体13的转动传递给杆31’的结合部。
由于图8,9,10所示的旋转环形件14的旋转机构和销体13的突出/退回机构为上述结构,故如果第1驱动马达23动作,则小齿轮24旋转,齿条26摆动,伴随该动作,摆动体25摆动,因此,旋转环形件14相对管部件4A旋转(另外,旋转环形件14相对管部件4A,只能旋转到180°)。
另外,如果第2驱动马达30动作,则由于伞齿轮29旋转,伞齿轮28旋转,故销体13旋转,进而,缸装置31的杆31’滑动,由此,销体13滑动,因此,销体13从旋转环形件14的外面,实现突出/退回。
使用以上的图2~图10的各部件和各机构,如图11所示,通过开设横坑2,可进行管部件4的良好的配设。
下面根据图11,进行具体描述,在使用图6,7的结构的销体13的情况下,该销体13仅突出适当的量,将管部件4压入到横坑中。由于该销体13将管部件4的周围的土砂(地层16)破坏,故减小管部件4所受到的土的压力,另外,实现周边的地层16的土砂和滑动材料的混合,因此,良好地进行管部件4等的推进。
另外,在使用图8,9,10的结构的销体13的情况下,除了与上述图6,7相同的方法以外,如果在管部件4的推进中,推进情况变差,则在从滑动材料导出口7,将滑动材料导出的同时,通过缸装置31,使销体13实现连续的突出/退回,并且通过第2驱动马达30,使销体13旋转,进而,通过第1驱动马达23,使旋转环形件14旋转,以使销体13相对管部件4A旋转。由于滑动材料,使管部件4的推进良好,同时通过该销体13,旋转环形件14的该作用,将管部件4的周围的地层16(土砂)破坏,管部件4的外周的地层16(土砂)的密度减小,使管部件4受到的土的压力减轻,因此,管部件4等的推进良好地进行。即,通过销体13,旋转环形件14的作用,使滑动材料和管部件4的周围的地层16的土砂混合,在管部件4的外周,形成规定厚度的滑动材料和地层16(土砂)的混合层,该混合层为空隙较多(松散),土的压力较小的层,并且为因存在滑动材料,与管部件4的摩擦力较小的层,由此,实现管部件4等的良好的推进。
另外,由于滑动材料与地层16的土砂混合,故防止该滑动材料因地下水而稀释,或滑动材料在土中的空隙中扩散的情况。
其结果是,由于销体13的存在,销体13的突出/退回,旋转环形件14的旋转,使管部件4的周围的地层16的土砂与滑动材料混合,故释放由地层16(土砂)引起的管部件4的紧固压力,阻止滑动材料从该部分(混合层)的流出(散失)。
此外,由于存在销体13,以销体13的突出量为厚度的管部件4的表面的土砂与管部件4形成一体,故还防止伴随该管部件4的推进而移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能调整销体13从管部件4的突出量,故根据管部件4的周围的地层16(土砂)的状态,可更加确实地阻止伴随该管部件4的推进的土砂的移动。
另外,缸装置31的动作不仅在管部件4的推进情况不良时进行,而且也可每隔一定时间,间歇地动作。
在管部件4在长距离上设置的情况下,可通过不实现滑动材料的导出的管部件4夹设多个实现滑动材料的导出的管部件4。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也可设置多个压力传感器17。另外,还可连续地设置实现滑动材料的导出的管部件4。
由此,即使在管部件4的设置距离为长距离的情况下,仍可通过推进千斤顶5的推动速度和用压力传感器17测定的压力这两者,设定在横坑2中配设的管部件4的外周部规定位置的最适当的导出量,导出滑动材料,顺利地推进该管部件4等。
此外,各管部件4的任意的滑动导出口7可同时并行地对滑动材料量进行控制。
图中的符号34表示测定从供给泵19,供给到管部件4的内部的滑动材料的流量的流量计,符号35表示用于控制供给泵19的动作旋转次数的变换器。
借助计算机18,将计算机18计算出的滑动材料导出量指示给变换器35,改变该变换器35的频率,由此,改变马达的旋转次数,通过供给泵19,适时地供给适量的滑动材料。即,通过计算机18也可控制供给泵19的动作,使从滑动材料导出口7,导出适量的滑动材料。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设置于滑动材料供给通路8(滑动材料供给管8)上的流量计34测定的滑动材料的流量输入到计算机18中。并且,对已输入的滑动材料的流量进行累积计算,作为数据而存储。
在已测定的滑动材料的流量过大的情况下,分析在滑动材料供给通路8(滑动材料供给管8),或分配通路10(分配管10)等中是否产生泄漏。此时,在滑动材料的流量超过极限而过大的情况下,停止滑动材料的供给。
在已测定的滑动材料的流量过小的情况下,分析在滑动材料供给通路8(滑动材料供给管8),或分配通路10(分配管10)等中是否产生堵塞。此时,在滑动材料的流量超过极限而过小的情况下,停止滑动材料的供给。
另外,通过测定滑动材料的流量,分析电动阀9是否正常地动作。
下面根据图1,对实施例1的作用进行描述。
首先,如果通过推进千斤顶5,推动管部件4,则速度传感器36测定该推进千斤顶5的推动速度,将该速度输入到计算机18中。
此时,设置于管部件4B上的压力传感器17测定尾部空隙12内的压力,该压力也同时输入到计算机18中。
根据已输入的推进千斤顶5的推动速度和尾部空隙12内的压力,计算机18计算应从滑动材料导出口7导出的最适当的滑动材料量。将该滑动材料量设定为通过推进千斤顶5的动作,顺利地推进挖掘体3和管部件4的量。
如果设定应从滑动材料导出口7导出的滑动材料量,则将信号从计算机18传送给电动阀9,根据该信号,电动阀9实现开闭,从该滑动材料导出口7,导出上述设定的导出量的滑动材料。
比如,在推进千斤顶5的推动速度一定,尾部空隙12的压力减小的情况下,由于显示出滑动材料朝向尾部空隙12的导出量不足,故使该滑动材料的导出量增加。
另外,在推进千斤顶5的推动速度一定,尾部空隙12的压力增加的情况下,由于显示出滑动材料朝向尾部空隙12的导出量过多,故使该滑动材料的导出量减少。
此外,在尾部空隙12的压力急剧增加,极限压力增加的情况下,如果进一步进行滑动材料的导出,则由于存在滑动材料供给通路8(滑动材料供给管8),或分配通路10(分配管10)等破损的可能性,故停止滑动材料的导出。在这种情况下,在停止滑动材料的导出后,在尾部空隙12的压力降低到一定的压力时,再次开始滑动材料的导出。
由于实施例1如上所述,不是仅仅通过滑动材料的压力,对滑动材料的导出量进行控制,而是根据使管部件4等推进的推进千斤顶的推动速度,将适量的滑动材料导出到地层与管部件4之间,故比如,在即使将挖掘体和管部件在地层推进的期间,发生地层坍塌等情况,导出到该地层与管部件之间的滑动材料的压力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不发生因该滑动材料的导出量不足,管部件等无法推进的情况,因此,可顺利地实现管部件4等的推进。
另外,由于在实现滑动材料的导入的管部件4上,以环状设置多个滑动材料导出口7,故可无遗漏地将滑动材料导出到管部件4的整个外周部(即,尾部空隙12)。
此外,由于通过计算机18的指示,对电动阀9进行控制,将滑动材料从滑动材料导出口7导出,故可适当地进行将滑动材料从该滑动材料导出口7的导出。
即,由于通过计算机18,电动阀9的开闭以最适合的定时,开口度,动作顺序,开口时间进行,故可以最适合的定时,确实对电动阀9进行操作,将最适量的滑动材料导出到尾部空隙12内部。
还有,电动阀9的开闭是分别进行的,但是,也可使全部的电动阀统一地动作。另外,电动阀9针对每个滑动材料导出口7,设置于分配通路10(分配管10)上,但是,也可设置于分配管10的正前的滑动材料供给通路8(滑动材料供给管8),即,滑动材料供给通路8(滑动材料供给管8)与分配通路10(分配管10)的分支部位。
再有,由于可在通过压力传感器17,测定尾部空隙12内的压力的同时,对滑动材料进行导出,故可防止因管部件4的外周部承受过大的压力造成的管部件4等的破损。
另外,由于可在测定尾部空隙12内的压力的同时,进行滑动材料的导出,故可避免比如,与供给泵19连接的软管破裂的情况。
此外,如果将压力传感器17设置于管部件4C的滑动材料导出口7上,则可利用已有的滑动材料导出口7,因此,也可以不开设设置压力传感器的孔,故成本较低。
还有,由于多个压力传感器17可在管部件4的配设方向设置,故可更加正确地测定尾部空隙12的压力。
再有,由于以可突出/退回的方式在管部件4的外周部上设置销体13,并且,在管部件4A上,设置可相对该管部件4A,实现旋转的旋转环形件14,故可确实使导出的滑动材料均匀地位于管部件4A的外周部,由此,可确实实现管部件4等的顺利推进。
另外,在挖掘体3的后方上(在长距离上)设置多个管部件4的情况下,如上述,通过设置多个实现滑动材料的导出的管部件4,可良好地将滑动材料均匀设置于管部件4的外周部,可确实实现顺利的推进。
此外,管部件4也可采用连结套环(接头套环。特别是钢制套环)。
即,导出设置于实施例1的管部件4上的滑动材料的机构也可照样设置在连结套环上。
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18控制的向尾部空隙12的滑动材料的上述导出机构可作为简便的方案提供。另外,既可在推进中,也可在完毕后,照样作为钢制套环充分利用。
还有,在实施例1中,采用了在实现滑动材料的导出的管部件4的后方连接不实现滑动材料的导出的管部件4的结构,但是,也可连接实现滑动材料的导出的管部件4。在这种情况下,还可在比如,管部件4A的后方连接管部件4B,或交替地设置管部件4A和管部件4B。
实施例2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2进行描述。
实施例2涉及下述方法,其中,如图12所示,将推进千斤顶5的推动速度和通过压力传感器17测定的尾部空隙12的压力输入到计算机18中,由此,不通过电动阀9,而通过设置于管部件4的内部的注入泵11的控制,导出计算机18计算的规定导出量的滑动材料,顺利地推进管部件4等(中央控制)。
即,在实施例2中,在实现滑动材料的导出的管部件4的滑动材料导出口7处,设置注入泵11。
具体来说,注入泵11设置于分配通路10(分配管10)上,该分配通路10从构成主管的滑动材料供给通路8(滑动材料供给管8)分支,并将滑动材料供给到各滑动材料导出口7。
在实施例2中,在每个滑动材料导出口7处,设置有注入泵11。
该注入泵11被构成为,根据计算机18用由速度传感器36输入到计算机18中的推进千斤顶5的推动速度算出的信号,进行规定动作,,调整滑动材料从滑动材料导出口7的导出量。另外,上述计算机18算出的信号是指,与实施例1相同,可将最适量的滑动材料导出到管部件4的外周部的信号。
即,注入泵11根据来自计算机18的信号,控制该注入泵11的启动和停止,马达旋转次数,动作顺序,动作时间。
在实施例2中,与实施例1相同,通过地面37的计算机18,根据推进千斤顶5的推动速度和尾部空隙内的压力将导出到尾部空隙12的内部的滑动材料的量设定为最适量。
由此,可在对向尾部空隙12的内部的滑动材料的导出状态进行检查的同时,根据推进千斤顶5的推动速度,导出适量的滑动材料,因此,可更加顺利地实现管部件4等的推进。另外,被设定为尾部空隙12内部的压力越低,导出的滑动材料越多。
此外,符号33表示在管部件4的内部,临时贮存规定量的滑动材料的贮存罐。在实施例2中,设置贮存罐33,但是也可不采用该贮存罐33,可直接连接滑动材料供给通路8(滑动材料供给管8),供给滑动材料。
另外,其它的方面与实施例1相同。
由于实施例2如上述进行,故由于可根据尾部空隙12的压力和推进管部件4等的推进千斤顶5的推动速度,通过注入泵11的控制,用计算机18,可把管部件4等确实良好地推进的适量的滑动材料导出到尾部空隙12的内部,因此,可顺利地实现管部件4等的推进。
实施例3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3进行描述。
实施例3涉及下述的推进工法,其中,如图13所示,设置有使电动阀9进行规定动作的动作控制装置39,通过该动作控制装置39的控制,对电动阀9进行开闭控制,同时根据推进千斤顶5的推进速度,对供给泵19进行控制,调整向管部件4内的滑动材料的供给量,以调整滑动材料从滑动材料导出口7的导出量,由此,顺利地推进管部件4等。
即,实施例3不通过来自计算机18的信号,对设置于进行滑动材料的导出的管部件4的滑动材料导出口7上的电动阀9进行开闭控制,而通过来自动作控制装置39的信号,对该电动阀9的动作进行控制(分散控制)。
动作控制装置39采用定序器39。
该定序器39被设定为按照规定的定时,动作顺序,开口度,开口时间等,对电动阀9进行开闭控制。
具体来说,通过定序器39,针对每个滑动材料导出口7,确定开口时间(秒单位),对电动阀9进行进行控制,依次注入滑动材料。
即,实施例3被构成为,根据推进千斤顶5的推动速度,对供给泵19进行控制,由此,将适量的滑动材料供给到管部件4的内部,同时通过定序器39,对电动阀9进行规定的开闭控制,由此,可将适量的滑动材料导出到管部件4的外周部。
另外,在实施例3中,除了不设置压力传感器17的方面以外,其它的方面与实施例1相同。另外,也可这样构成,即,像实施例1,2那样,在管部件4D上设置压力传感器17,根据该压力传感器17所测定的压力和速度传感器36所测定的千斤顶速度这两个值,将规定量的滑动材料供给到管部件4的内部,通过定序器39,对该已供给的滑动材料进行导出控制。
由于实施例3像上述那样进行,故根据推进千斤顶5的推动速度,对供给泵19进行动作控制,向管部件4的内部,供给规定量的滑动材料,同时根据来自定序器39的信号,对电动阀9进行开闭控制,可从滑动材料导出口7,导出良好地实现管部件4的推进的规定量的滑动材料,因而实施例3可顺利地推进管部件4等的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实施例1-3,各组成部分的具体结构可适当地进行设计。
权利要求
1.一种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在该工法中,开设立坑,从该立坑的周壁,借助推进千斤顶,送入挖掘体和管部件,开设横坑,将管部件设置于该横坑中,其特征在于在管部件的推进过程中,将滑动材料导出到地层和该管部件的外周部之间,以推进千斤顶的推动速度为基准,对该滑动材料的导出量进行控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其特征在于管部件采用进行滑动材料的导出的管部件,或不进行滑动材料的导出的管部件。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其特征在于滑动材料从以环状设置于进行滑动材料的导出的管部件上的滑动材料导出口导出。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其特征在于在滑动材料导出口上设置有阀,通过该阀,调整滑动材料从滑动材料导出口的导出量。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其特征在于在滑动材料导出口上,设置有注入泵,通过该注入泵,调整滑动材料从滑动材料导出口的导出量。
6.按照权利要求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其特征在于以推进千斤顶的推动速度为基准进行控制的滑动材料的导出量是指在计算机中输入该推进千斤顶的推动速度而计算的导出量。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其特征在于滑动材料通过供给泵,供给到管部件的内部,该供给泵通过上述计算机进行控制。
8.按照权利要求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其特征在于管部件采用在外周部设置有可突出/退回的销体的管部件。
9.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其特征在于管部件采用在外周部设置有可突出/退回的销体的管部件。
10.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其特征在于管部件采用在外周部设置有可突出/退回的销体的管部件。
11.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销体设置于具有旋转环状部件的管部件中的该旋转环状部件上。
12.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销体设置于具有旋转环状部件的管部件中的该旋转环状部件上。
13.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减小管周摩擦的推进工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销体设置于具有旋转环状部件的管部件中的该旋转环状部件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尾部空隙内的流体压力因地层的坍塌等原因而变化的情况下,仍将最适量的滑动材料导出到尾部空隙的内部,由此,可顺利地进行挖掘装置或管部件的推进的推进工法。在该推进工法中,开设立坑1,从该立坑1的周壁,借助推进千斤顶5,将挖掘体3和管部件4导出,开设横坑2,将管部件4设置于该横坑2中,在管部件4的推进过程中,将滑动材料导出到地层16和该管部件4的外周部之间,以推进千斤顶5的推动速度为基准控制该滑动材料的导出量。
文档编号E21D9/06GK1603669SQ200310118510
公开日2005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30日
发明者鹤木勇夫, 石塚千司 申请人:株式会社福田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