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部件以及具有这种连接部件的组合板桩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9225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部件以及具有这种连接部件的组合板桩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根据权利要求1的主题,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板桩连接至支承部
件的、具有均匀截面的连接部件。根据权利要求19的主题,本发明还涉 及一种具有这种连接部件的组合板桩墙。
背景技术
上述类型的连接部件用于建造所谓的组合板桩墙。组合板桩墙是一 种由支承部件和板桩形成的装置,其中在每两个支承(例如,I形梁) 之间放置至少一个板桩。借助于上述的连接部件将板桩与支承部件联结 在一起。
为了将连接部件连接至支承部件,连接部件的基础带联接在支承部 件上。如果支承部件设有诸如凸缘等的固定部分,则基础带装备有一个 合适的联接件,该联接件用于使基础带在支承部件的固定部分上滑动。 然而,如果支承部件是一个没有任何另外的固定部分的支承部件,例如 支承部件是管桩或类似的支承部件,则连接部件被设计为一个焊接件, 并在打桩之前通过焊接与支承部件固定连接。
将板桩与连接部件联结在一起是借助于一种设计在连接部件上的锁 件实现的,板桩锁栓接合该锁件。
组合板桩墙具有多种应用,并且尤其可用在海岸地段作为堤支撑以 及作为防洪装置。板桩锁栓以及已知连接部件的锁件甚至针对出现在海 岸边的恶劣的使用条件而设计,并且既可以经受住由压迫板桩墙的土壤 引起的力,也可经受住由汹涌的海水引起的力。
然而,已知组合板桩墙在北极圏附近的海岸地段中使用时是有问题 的,由于在冬季月份时,除了通常作用于组合板桩墙的力、尤其是作用 于板桩锁栓及连接部件的接合锁件的力以外,还有由浮水引起的非常大 的力。例如,在冬季月份时海岸地段完全结成冰,并且浮水块被洋流推 至海岸地段,在海岸地段上冰块堆成数米高的浮水墙,这些浮水墙压靠组合板桩墙。
过去的经历已显示出,为保护海岸地段而提供的组合板桩墙尤其不
能经受住由浮冰引起的力。板桩锁栓,尤其是所谓的LARSSEN型(EAU 2005的DIN EN 10248-2和E67 )锁,特别是在板桩与连接部件接合的那 些区域中以高于平均水平的频率断裂。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可能是,板 桩锁栓不能在连接部件的锁件中进行充分的摆脱动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分别提供一种连接部件或一种组合板桩墙, 其用于极端的使用条件,尤其是用在高度形成浮冰的海岸地段中。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是通过一个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连接部件 而实现的。另外,该目的是通过一个具有权利要求19的特征的组合板桩 墙而实现的。
关于本发明的连接部件,锁件的设计结果是,与锁件接合的板桩锁 栓受到均匀且大面积地支撑。同时,彼此接合的锁栓受到有效地保护。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部件尤其与所谓的LARSSEN板桩一起使用。已证实, LARSSEN板桩的最弱点尤其是板桩与钩形弯曲末端之间的过渡段。根 据本发明的连接部件的钩形部分具有两个支撑面, 一个基本平行于板桩 的延伸方向走向的第一支撑面,和一个第二支撑面,该第二支撑面在截 面上看(即垂直于连接部件的纵向上看)与第一支撑面倾斜40。至50。的 角度。只要有大的力——例如由浮冰引起的力——压迫板桩并因此沿连 接部件的锁件的钩形带的方向压迫LARSSEN锁栓,则LARSSEN锁栓 即被连接部件的两个支撑面有效地支撑。同时,连接部件的支撑带—— 根据本发明的支撑带至少分段地延伸在第一支撑面上——保护 LARSSEN锁栓,尤其是保护板桩与成角度的钩形部分之间的过渡段免 受如浮冰块等的外来物的影响。另一方面,如果板桩以所产生的力作用 于支撑带方向上的方式接合在连接部件上,则LARSSEN锁栓一方面支 撑在钩形带的成角度的支撑面上,并且同时大面积地支撑在支撑带的内 表面上。由此过渡部分和钩形带本身保护LARSSEN锁栓,尤其是保护 板桩和成角度的钩形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为确保板桩的锁栓的充分支撑,从截面上看第一支撑面的长度和内
7表面的直接面向第一支撑面的部分的长度至少大致相当于第二支撑面的 长度。通过这种方式可确保,板桩锁栓在其两个极限位置分别与支撑面、 更确切地说为第一支撑面,以及内表面大面积接触,以使板桩和锁栓之 间的过渡段受到有效地并大面积地支撑。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部件优选地通过挤压成型制造,然而也可通过其 它制造方法,例如热轧方法制造。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可以由以下描述、附图以及从属权利要求获得。 为保证钩形带具有足够的刚性,在根据本发明的连接部件的 一个优 选实施方案中,第一支撑面过渡成一个钩形部分的朝向外的第一外表面, 从而从截面上看,第一外表面所处的平面以至少卯。的角度走向,而第 一外表面以形成圆角半径的方式过渡成一个过渡部分的朝向外的第二外 表面。这样可保证作用于钩形带的钩形部分的应力被过渡部分均匀地引 导至基础带上。
在该优选实施方案的一个特别优选的改进方案中,第一支撑面与第
一外表面之间的角度在100。至110°的范围内。这种结构特征使得钩形
部分与过渡部分之间的过渡段加厚并因此加强,以使钩形带能够经受住 极高的应力。同时,也将所形成的张力通过外表面的均匀且成圆形的轮 廓有效地且无干扰地引向过渡部分并由此引向基础带。
从截面上看,本发明连接部件的支撑带与钩形带可相对于基础带成
一个预定的角度倾斜延伸,例如成60°的角度。这样可将板桩以一个预 定的角度联接在支承部件上。唯一重要的是,支撑带的内表面和钩形带 的第一支撑面在平行的平面上延伸。特别优选地,支撑带的内表面和过 渡部分与基础带的纵向至少大致成直角走向,以使板桩可与支承部件共 线布置,并联结在一起。
为了保持本发明的连接部件的重量尽可能小,在本发明连接部件的 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钩形带的过渡部分的垂直于其纵向尺寸的 厚度这样确定,即其相当于支撑带的最大厚度的至少1.1倍至1.4倍。因 为支撑带仅应保护并支撑板桩锁栓,而钩形带不仅保护板桩锁栓,而且 同时还作为用于接合锁栓的配对物,所以支撑带的尺寸可以比钩形带的 尺寸更小。由此连接部件的重量与其中两个带、即支撑带和钩形带从截 面上看尺寸相同的方案相比更小。然而,在极高的压力条件下,支撑带和钩形带的尺寸也可以相同。
为确保板桩锁栓在每个装配位置中适当地支撑,在本发明连接部件
的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方案中,推荐连接部件的锁件的尺寸这样确定 板桩锁栓可在一个第一装配位置和一个第二装配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 第一装配位置上,锁栓靠在钩形带的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上,在所 述第二装置位置上,锁栓靠在支撑带的内表面和钩形带的第二支撑面上。 为了确保板桩锁栓尤其是在所描述的实施方案中的连接部件中具有 充分的活动性,还推荐钳口的宽度以及第一支撑面所处的平面与第二支 撑面所处的平面的虚拟交线与基础带的限定锁腔的内表面之间——从一 个平行于第一支撑面所处平面的方向看——的最小可能距离,应满足如 下条件
其中角度a为一个锐角,第一支撑面与第二支撑面以该角度彼此倾 斜走向。若遵循该条件则可确保基础带的内表面不会妨碍板桩锁栓的运 动。
锁腔优选地被设计成基本为直角形状,这意味着基础带的限定锁腔 的内表面在一个平面内延伸,并且从截面上看,基础带的内表面不仅相 对于支撑带的内表面,而且相对于过渡部分的内表面成直角延伸。
优选地,本发明的连接部件用于连接具有根据EAU2005的DIN EN 10248-2和E67的LARSSEN锁栓的板桩,或者具有LARSSEN钩的 HOESCH板桩。相应地推荐设计锁件,该锁件用于接收待联接的 LARSSEN锁栓的锁。
如果要将连接部件与一个支承部件连接,该所述支承部件上设置有 一个合适的固定部分,例如凸缘形式的固定部分,则推荐,在基础带远 离锁件的那一侧设置一个用于连接支承部件的联接件。此外,设置在连 接部件上的联接件可参照所使用的支承部件以不同的方式构成。
例如,如果连接部件与一个支承部件一起使用,所述支承部件上设 置有一个截面大致为楔形的固定部分,例如一个棒状支承部件,则在本 发明连接部件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联接件由所述基础带、一 个从基础带的一侧以90。角突出的第一直钳口带和一个始于基础带的另 一侧并朝第一直钳口带的方向弯曲的第二钳口带限定。根据连接部件在支承部件上的更后位置,联接件的弯曲的第二钳口 带或者以直接与锁件的支撑带邻接的方式,或者以与钩形带的过渡部分 邻接的方式构成在基础带上。
另一方面,若使用固定部分的截面大致为矩形的支承部件,则在本 发明连接部件的其它的替换实施方案中,从截面上看,联接件具有两个 从基础带突出的、至少大致彼此平行延伸的钳口带,在所述钳口带之间 可插入支承部件的固定部分。
在本发明连接部件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从连接部件的截 面上看,联接件相对于锁件偏移地形成在基础带上,以使得两个钳口带 中的一个相对于钩形带的过渡部分向外偏移。借此,当支承部件以其固 定部分与连接部件的联接件接合时,从截面上看,支承部件比板桩部分 更远地从支承部件向外突出,具有该板桩部分的板桩向外突出。这在组 合板桩墙被用于港口或码头时尤其有利,因为例如意外地朝向组合板桩 墙行驶的船将会仅仅撞到支承部件,而板桩则被保护未受损害。
反之,如果支承部件未安装有一个合适的固定部分,例如管桩,则 连接部件被设计成一个焊接部件,其通过焊接与支承部件固定连接。为 此,连接部件在其基础带的远离锁件的 一侧优选地设置两个在连接部件
的纵向上延伸的焊接突起(AnschweiBerhebung),其间隔开彼此平行、 优选靠近基础带的两个正面延伸。
一方面,根据权利要求19,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本发明的连接部件 的组合板桩墙。在该应用中,本发明的连接部件特别优选用于将具有 LARSSEN锁栓的板桩联结在一起。


下面将参照附图使用三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第一、第二个示例性 实施方案的各有两种变型对本发明作更详细地说明,在附图中
图l示出了才艮据本发明的连接部件的第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正面 的俯视图,这个连接部件设有一个钩形带和一个支撑带;
图2是图1所示的连接部件的俯视图,此连接部件与棒状支承及板 桩的LARSSEN锁栓相接合,从而LARSSEN锁栓靠在连接部件的钩形 带的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上;
10图3是图1所示的连接部件的俯视图,此连接部件与棒状支承及板 桩的LARSSEN锁栓相接合,从而LARSSEN锁栓靠在连接部件的钩形 带的第二支撑面及支撑带的内表面上;
图4是图l所示的连接部件的第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第一种变型 的俯视图,此连接部件用来联接常规I形梁的矩形(在截面图中)固定
部分;
图5是图l所示的连接部件的第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第二种变型
的俯视图,此连接部件具有一个支撑带,其用来焊接到具有矩形(在截
面图中)固定部分的常规I形梁;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部件的第二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俯视图, 其中与图1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相比,用于棒状支承的联接件被设计 在基础带上、进行了镜像颠倒和偏移;
图7是图6所示的连接部件的第二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第一种变型 的俯视图,此连接部件用来联接常规I形梁的矩形(在截面图中)固定 部分;
图8是图6所示的连接部件的第二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第二种变型 的俯视图,此连接部件具有一个支撑带,其用来焊接到具有矩形(在截 面图中)固定部分的常规i形梁;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部件的第三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俯视图, 此连接部件被设计为焊接部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l至图3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部件10的第一个示例性实 施方案,此连接部件用来连接支承部件12与板桩14(参见图2和图3)。 连接部件10示出了具有平直的中间部分18的中间基础带16。在图1 所示的中间部分18的直边处构成有用于与板桩14联结的锁件20。在 中间部分18相反朝向的第二直边处构成有用于与支承部件12连接的 联接件22。
锁件20由支撑带24和钩形带26组成,所述支撑带24和钩形带 26与基础带16的中间部分18 —同构成锁腔28。
从基础带16的图1上方所示的纵边开始,支撑带24从基础带16的直边至少大致成直角地突出。支撑带24在其内侧具有平的内表面 30,此内表面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位于平面El内。平面E1以 至少大致90。角度延伸到基础带16的平的中间部分18。
钩形带26有笔直延伸的过渡部分32,该过渡部分32同样从基础 带16的直边至少大致成直角地突出,此过渡部分的一端平直地过渡到 基础带16的图1下方所示的纵边。此过渡部分32的另一端弯曲并向 上过渡到钩形部分34。
钩形部分34在朝向支撑带24的自由端呈楔形扩大,且具有平展 的第一支撑面36。第一支撑面36延伸在平面E2内,平面E2与支撑 带24的内表面30所在的平面El平行走向。第一支撑面36沿锁腔28 的方向过渡到位于第三个平面E3内的第二支撑面38,从而形成一个 半径。第三平面E3成锐角oc走向,此锐角a的范围为40。至50。。 在所式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此角度a约为45。。
在截面图中,第一支撑面36的长度以及支撑带24的内表面28的 与第一支撑面36正对的部分的长度至少大致与第二支撑面30的长度 一致。这确保了板桩的锁栓12在其两个极限位置接触大的表面面积, 并且以这种方式,尤其是板桩和锁栓之间的过渡段被大面积地有效支 撑,下文会对这两个极限位置作更详细地说明。
第一支撑面36向外过渡至第一外表面40,此第一外表面在第四 平面E4内延伸。第四平面E4与第一支撑面36所在的第二平面E2倾 斜成角度P ,此角度P的范围为100°至110° 。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 方案中,此角度P约为105° 。
第一支撑面34和支撑带24的内表面30形成锁腔28的钳口 42。 钳口 42的宽度a和钩形带26到基础带16的中间部分18的距离是可 以互相调整的。为了确保板桩14的待接合的锁栓在锁腔28中沿着第 二支撑面38是可移动的,必须确保锁腔28定有足够的尺寸。因此, 根据本发明,推荐钳口 42的宽度a和允许的最小距离b满足以下条件
距离b指第二平面E2与第三平面E3相交产生的虚拟交线L在平行于 第一支撑面36所在的第二平面E2的方向上与基础带16的中间部分 18的构成锁腔28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按照这些条件,总能保证板桩14的锁栓在两个可能的极限位置被 可靠地支撑,下面将就此作详细说明。
联接件22由基础带16、第一钳口带44以及第二钳口带46构成, 该第一钳口带44在基础带16的在图1下方示出的纵边附近成90°角 突出,该第二钳口带46从基础带16的在图上方示出的纵边沿第一钳 口带44的方向突出。这两个钳口带44和46终止于一个与基础带16 至少大致平行的平面A,并且与基础带16—起构成具有大致梯形截面 的插口 48,该插口用于接合支承部件12的固定部分50 (参见图2和 图3)。
如图2所示,插口 48的梯形截面与支承部件12的固定部分50的 截面形状相适应,例如支承部件是I形梁,这样联接件22就能在支承 部件12的固定部分50上小范围地滑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固定部 分50具有向其自由端扩大的楔形截面。
在完成装配的状态,根据本发明的连接部件IO通过其如图2和图 3所示的联接件22在I形梁12的楔形固定部分50上滑动。
如上文已说明的,根据本发明的锁件20的设计尤其能够与板桩 14的LARSSEN锁栓52接合。在图2和图3所示的应用中,此连接部 件10固定在棒状支承部件12并与板桩14的LARSSEN锁栓52接合。
如图2和图3所示,此LARSSEN锁栓52可以在两个极限位置间沿 着第二支撑面38上下移动。
在图2所示的第一极限位置,LARSSEN锁栓52通过其内侧54靠 在第一支撑面36上,通过其钩形表面56靠在第二支撑面38上。这确 保了 LARSSEN锁栓52的整个锁栓表面有特別大面积的支撑,而同时支 撑带24保护LARSSEN锁栓52不受外部的影响。
在图3所示的第二极限位置,LARSSEN锁栓52通过其外侧58至 少有一部分靠在支撑带24的内表面30上,而同时通过其钩形表面56 在第二支撑面38受到支撑。另外,板桩14通过其向着连接部件10的 那一侧在钩形带26的第一外表面40受到支撑。这在三个位置提供了 支撑,从而为处于此安装位置的连接部件10中的LARSSEN锁栓52提 供了可靠的支撑,以及允许装配件受到极大力的猛击并将该力转移到 支承部件12。根据上文,联接件22具有梯形截面。当然,可以提供其它联接件 22,其根据与各支承部件12对应的形状做出调整。
例如,图4示出了图l至图3所示的连接部件10的第一种变型。 在此改变的连接部件60中,锁件62相当于锁件20。
然而,连接部件60的联接件64有两个钳口带68和70,该钳口 带68和70从基础带66大致成直角突出并且被设计为互相镜面对称。 这两个钳口带和基础带一起构成一个具有大致矩形截面的钳口 72,此 钳口用于在支承部件12 (如常规I形梁)的具有大致矩形截面的固 定部分74上滑动。
图5示出了图1至图3所示的连接部件10的第二种变型。关于这 个连接部件80,仅有一个焊接带86从靠近支撑带84的基础带82突 出,此焊接带用来将连接部件80焊接到支承部件12的固定部分88。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部件100的第二个示例性实施方案。 关于这个连接部件100,锁件102在其设计上相当于锁件20。联接件 104的内横截面也相当于联接件22的内截面。但是,与图l至图3所 示的联接件22的钳口带46和48相比较,这两个钳口带106和108进 4亍镜面颠倒。
例如,弯曲的钳口带108被设计为在基础带112与锁件102的钩 形带110紧邻,同时基础带112延伸超出钩形带IIO并通过其纵边过 渡到弯曲的钳口带108。另一方面,直钳口带106从基础带112的平 边向外突出,这样联接件104被设计为在基础带112上向外侧偏移大 致为钩形带IIO—个壁厚的距离。这使得具有钩形带IIO的连接部件 100与支承部件12的内侧很好地连接,这样板桩14能以相反的方式 接合锁件102。
联接件104的偏移设计使得根据本发明的连接部件IOO在与支承 部件12装配后以这样的方式支撑板桩14,即,具有固定部分50的支 承部件12向外突出超过具有最大限度地突出的板桩部分的板桩l4。
图7示出了图6所示的连接部件100的第一种变型。这个改变的 连接部件120具有相同设计的锁件122,与连接部件100不同之处仅 在于联接件124的设计。在这种情况下,联接件124由两个平行汇合 的钳口带126和128构成,如为第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变型在图4中所示的。
图8示出了图6所示的连接部件100的第二种变型。关于这个改 变的连接部件130,仅提供了焊接带132,如为第二种变型在图5中所 示的,此焊接带可以用来将连接部件130焊接到支承部件12,支承部 件12被设计为T形梁或I形梁。
图9是连接部件140的第三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该连接部件被设 计为焊接部件。连接部件140具有相当于图l至图3所示的锁件20的 锁件142。在此实施方案中,基础带144上远离锁件的一侧具有凹面 设计,这样纵边146和148过渡成圓形的焊接带150和152,此焊接 带可以用来将连接部件140焊接到支承部件12,例如支承部件可以被 i殳计为管桩。参考标记列表 10连接部件 12支承部件 14板桩 16基础带 18中间部分 20锁件 22联接件 24支撑带 26钩形带 28锁腔 30内表面 El内表面所在平面 32过渡部分 34钩形部分 36第一支撑面 E2第一支撑面所在平面 38第二支撑面 E3第二支撑面所在平面 a E2与E3之间的角度 40外表面 E4外表面所在平面 P E2与E4之间的角度 42钳口 44第一钳口带 46第二钳口带 48插口 (Aufnahme) 50固定部分
52 LARSSEN锁栓(LARSSEN-Schloss )
54内側
56钩形表面60连接部件
62锁件
64联接件
66基础带
68第一钳口带
70第二钳口带
72钳口
74固定部分
80连接部件 82基础带 84支撑带 86焊接带 88固定部分
100连接部件 102锁件 104联接件 106钳口带 108钳口带 110钩形带 112基础带
120连接部件 122锁件 124联接件 126钳口带 128钳口带130连接部件 132焊接带
140连接部件 142锁件 144基础带
146纵边(Laengskante ) 148纵边 150焊接带 152焊接带
权利要求
1. 一种具有均匀截面的连接部件,其用于将板桩与诸如T形梁、I形梁、管桩等的支承部件连接,该连接部件具有一个待固定于支承部件(14)上的基础带(16;66;82;112;144),该基础带设置有一个用于接合板桩(14)的锁件(20;62;102;122;142),并且该锁件(20;62;102;122;142)具有一个锁腔(28),该锁腔由该基础带(16;66;82;112;144)、一个从基础带(16;66;82;112;144)突出的支撑带(24;84)和一个由基础带(16;66;82;112;144)突出的钩形带(26;110)限定,其中所述钩形带(26;110)具有一个由基础带(16;66;82;112;144)突出的直形延伸的过渡部分(32)以及一个紧接所述过渡部分并指向支撑带(24;84)的方向的钩形部分(34),所述钩形部分具有一个朝向支撑带(24;84)的内表面(30)的第一支撑面(26),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面(36)以及所述支撑带(24;84)的内表面(30)的至少直接朝向第一支撑面(26)的部分位于平行汇合的平面(E1,E2)内,并且共同限定锁腔(28)的钳口(4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面(36)以一个锐角(α)过渡成一个限定所述锁腔(28)的第二支撑面(38),从截面上看,在所述第二支撑面(36)所处的平面(E3)和所述第一支撑面(36)所处的平面(E2)之间的所述锐角(α)的值在40°至50°的范围内,以及从截面上看,第一支撑面(36)的长度和内表面(28)的直接朝向第一支撑面(36)的部分的长度至少大致相当于所述第二支撑面(30)的长度。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面(36) 过渡成钩形部分(34)的朝向外的第一外表面(40),其中第一外表面(40 )所处的平面(E4 )从截面上看以一个至少90°的角度(P )延伸, 并且所述第一外表面(40 )以形成圆角半径的方式过渡成过渡部分(32 ) 的朝向外的第二外表面。
3. 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支撑面(36 ) 和所述第一外表面(40)之间的角度(P)在IOO。至IIO。的范围内。
4. 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从截面上看, 所述支撑带(24)的内表面(30)和所述钩形带(26)的过渡部分(32) 与基础带(16; 66; 82; 112; 144)的纵向至少大致成直角延伸。
5. 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直形过渡部 分(32)的厚度在垂直于其纵向尺寸上看,相当于从截面上看大致为矩 形的支撑带(24)的厚度的至少1.1倍至1.4倍。
6. 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件(20; 62; 102; 122; 142 )的尺寸这样确定,即所述板桩(14 )的锁栓(52 ) 可在一个第一装配位置和一个第二装配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装配 位置上,所述锁栓(52)靠在钩形带(26)的第一支撑面(36)和第二 支撑面(38)上,在所述第二装置位置上,所述锁栓(52)靠在所述支 撑带(24)的内表面(30)和所述钩形带(26)的第二支撑面(38)上。
7. 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钳口 (42) 的宽度U )以及第一支撑面(36 )所处的平面(E2 )与第二支撑面(38 ) 所处的平面(E3)的虚拟交线与基础带(16; 66; 82; 112; 144)的限定 锁腔(28)的内表面(18)之间——从一个平行于第一支撑面(36)所 处平面(E2)的方向看——的最小可能距离(b),应满足如下条件tan or其中角度a为一个锐角,第一与第二支撑面(36, 38)以该角度彼 此倾斜走向。
8. 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基础带(16; 66; 82; 112; 144)的限定所述锁腔(28)的内表面(18)在一个平面内 延伸,并且从截面上看,基础带(16; 66; 82; 112; 144 )的内表面(18) 不仅相对于支撑带(24)的内表面(30),而且相对于过渡部分(32) 的内表面成直角延伸。
9. 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件(20; 62; 102; 122; 142 )的尺寸被设计为用于接收待连接的一个LARSSEN 板桩(14)或一个待连接的HOESCH板桩的锁栓(52)的尺寸。
10. 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带 (16; 66; 82; 112 )的远离锁件(20; 62; 102; 122 )的那一侧设置一个用于连接支承部件(12)的联接件(22; 64; 104; 124 )。
11. 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件(22; 104)由所述基础带(16; 112)、 一个从基础带(16; 112 )的远 离锁件(20; 102)的一侧以卯。角突出的第一直形钳口带(44; 106) 和一个与第一直形钳口带(44; 106)间隔开的、始于基础带(16; 112) 并朝第一直形钳口带(44; 106)的方向弯曲的第二钳口带(46; 108)限 定。
12. 权利要求ll所述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件(22) 的弯曲的第二钳口带(46)和锁件(20)的支撑带(24)以彼此直接相 邻地方式构成在基础带(16)上,并且它们的外直边优选地彼此直接过 渡。
13. 权利要求ll所述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件(104) 的弯曲的第二钳口带(108)和钩形带(110)的过渡部分以彼此直接相 邻地方式构成在基础带(116)上。
14. 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件(64; 124 ) 具有两个从基础带(66)突出的、至少大致彼此平行延伸的钳口带(68, 70; 126, 128 ),在所述钳口带之间插入支承部件(12 )的固定部分(72 )。
15. 权利要求10至14之一所述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从连接 部件(120)的截面上看,所述联接件(124)相对于所述锁件(122) 以这样的方式偏移地形成在基础带上,即两个钳口带(126,128)中的 一个相对于钩形带的过渡部分向外偏移。
16. 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 部件(80; 130; 140 )被设计成焊接部件,其可以通过焊接与所述支承部 件(12 )连接。
17. 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在基础带(82)的 远离锁件的一侧,用于焊接至支承部件(12)的焊接带(86; 132)以至 少大致矩形形式突出。
18. 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在基础带(144) 的远离锁件(142)的一侧设置两个在连接部件(140)的纵向上延伸的 焊接突起(150; 152),其间隔开彼此平行、优选靠近基础带(144) 的两个正面延伸。
19. 一种组合板桩墙,其由尤其是I形梁的支承部件(12)和至少一个布置在两个独立的支承部件(12)之间的板桩(14)构成,其中连接 部件(10; 60; 80; 100; 120; 130; 140)被提供在支承部件(12)和 板桩(14)之间以将它们连接,在所述连接部件(10; 60; 80; 100; 120; 130; 140)上形成一个锁件(20; 62; 102; 122; 142),该连接 部件与一个形成于板桩(14 )上的锁栓(52 )接合并且连接至支承部件 (12),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连接部件(10; 60; 80; 100; 120; 130; 140 )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之一设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板桩连接至支承部件上的连接部件。根据本发明,第一支撑面(36)以一个锐角(α)过渡成一个限定锁腔(28)的第二支撑面(38)。根据本发明,从截面方向上看,在所述第二支撑面(36)所处的平面(E3)和所述第一支撑面(36)所处的平面(E2)之间的所述锐角(α)的值在40°至50°的范围内。此外,从截面上看,第一支撑面(36)的长度和内表面(28)的直接朝向第一支撑面(36)的部分的长度至少大致相当于所述第二支撑面(30)的长度。
文档编号E02D5/08GK101498128SQ200910001989
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8日
发明者R·海因德尔 申请人:派尔普罗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