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式卡瓦连续加载带压作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0194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式卡瓦连续加载带压作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轮式卡瓦连续加载带压作业装置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石油井下作业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轮式卡瓦连续加载带压作业装置。
二、背景技术传统的油水井带压起下管柱,一般是通过带压作业装置的固定卡管器、游动卡管 器配合液压缸来实现的,存在如下缺点①不能够实现连续作业,作业程序多,速度慢;② 卡管器卡瓦牙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③作业平台高,不易与小修配套。④结构零部件数多, 安装、维修、操作复杂,劳动强度大、成本高。
三、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式卡瓦连续加载带压作业装置,采用对称的滚轮式卡 瓦、液压马达和支撑体组合结构,液压马达驱动滚轮式卡瓦正反转动,滚压油管,实现管柱 的起下,有效地克服或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发明所述的轮式卡瓦连续加载带压作业装置,包括固定卡管器、全封、半封、球 封及与球封安装在一起的操作平台和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上安装有滚轮式卡瓦器,滚轮式 卡瓦器包括箱体及其内安装的滚轮和滚轮轴,所述箱体为两个,其端部安装有液压马达,该 液压马达与滚轮轴相连接,一箱体的侧面安装有夹紧液压缸,该夹紧液压缸的联轴上连接 有拉杆,拉杆由紧固螺帽与另一箱体相固定。其中,所述支撑体为两个,各与两个箱体的下端部相连接。所述液压马达为两个, 各连接于两个箱体相对的一端。所述夹紧液压缸为两个,安装于一箱体侧面的上下对角线 上。所述滚轮和滚轮轴连接为一体,一端与液压马达相连接,一端与另一端上安装有轴承。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1、功能强,适应高压油水井连续加载带压作业;2、降低作业平台,能够与小修配套;3、作业程序简单,速度快,省时、省力、省成本;4、安全、可靠、实用。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按图1所示的滚轮式卡瓦器A-A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一种轮式卡瓦连续加载带压作业装置,包括固定卡管器1、全封2、 半封3、球封6及与球封6安装在一起的操作平台5和支撑体4。支撑体4上安装有滚轮式 卡瓦器50。滚轮式卡瓦器50包括箱体7及其内安装的滚轮15和滚轮轴12。箱体7为两 个,其端部安装有液压马达8,该液压马达8与滚轮轴12相连接,一箱体7的侧面安装有夹紧液压缸9,该夹紧液压缸9的联轴11上连接有拉杆16,拉杆16由紧固螺帽14与另一箱 体7相固定。支撑体4为两个,各与两个箱体7的下端部相连接。液压马达8为两个,各连接于 箱体7相对的一端。夹紧液压缸9为两个,安装于一箱体7侧面的上下对角线上。滚轮15 和滚轮轴12连接为一体,一端与液压马达8相连接,一端和另一端上安装有轴承13。联轴 11的另一端与夹紧液压缸9的活塞相连接。高压油水井作业时,当井内压力大于管柱重量时为了克服管柱的上顶力,防止管 窜和飞管,需要加载起下管柱。能高效起下高压油水井油管的连续加载带压作业装置,通过 液压马达8驱动对称的滚轮式卡瓦器50正反转动,滚压油管,实现管柱的起下,作业速度显
者提尚。
权利要求一种轮式卡瓦连续加载带压作业装置,包括固定卡管器、全封、半封、球封及与球封安装在一起的操作平台和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上安装有滚轮式卡瓦器,滚轮式卡瓦器包括箱体及其内安装的滚轮和滚轮轴,所述箱体为两个,其端部安装有液压马达,该液压马达与滚轮轴相连接,一箱体的侧面安装有夹紧液压缸,该夹紧液压缸的联轴上连接有拉杆,拉杆由紧固螺帽与另一箱体相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式卡瓦连续加载带压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为 两个,各与两个箱体的下端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式卡瓦连续加载带压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马达 为两个,各连接于两个箱体相对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式卡瓦连续加载带压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液压 缸为两个,安装于一箱体侧面的上下对角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式卡瓦连续加载带压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和滚 轮轴连接为一体,一端与液压马达相连接,一端与另一端上安装有轴承。
专利摘要一种轮式卡瓦连续加载带压作业装置,包括固定卡管器、全封、半封、球封及与球封安装在一起的操作平台和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上安装有滚轮式卡瓦器,滚轮式卡瓦器包括箱体及其内安装的滚轮和滚轮轴,所述箱体为两个,其端部安装有液压马达,该液压马达与滚轮轴相连接,一箱体的侧面安装有夹紧液压缸,该夹紧液压缸的联轴上连接有拉杆,拉杆由紧固螺帽与另一箱体相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功能强,适应高压油水井连续加载带压作业,作业平台低、能与小修配套,作业程序简单、速度快、省时、省力、省成本、安全、可靠、实用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石油开采井下作业工艺中。
文档编号E21B19/00GK201671573SQ201020172338
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2日
发明者付增, 刘海霞, 宋辉辉, 岳振玉, 庞良华, 张洪波, 彭希志, 李希亮, 王民轩, 金鑫, 马明雷, 马红新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