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形锚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45083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伞形锚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置于水中的锚组件,尤其涉及伞形锚桩。
背景技术
一般,为了将具有较大的保持力的填筑的锚设置于海底面,采用下述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在对海底面进行挖掘,然后,使锚定位,在其上覆盖土。作为其它的方法,包括有下述方法,其中,在将锚安装于桩的底层后,将该桩从驳船降下,然后使其与海底面接触,使该桩旋转,由此,设置成将该锚压入海底面。在对海底面进行挖掘,设置锚的已有方法中,由于必须对海底面进行挖掘,接着覆盖土,故在此过程中,使水污染,其结果是,具有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另外,在通过使桩旋转,将锚压入而设置于海底面的方法中,虽然可在水深较 浅的地域使用,但是,在水较深的地域,不能够使桩与海底面接触,该方法具有不能够使用的限制。中国发明专利《地下吸入锚组件》,授权公告号CN1250422C,专利号ZL03104149. 3,公开了一种地下吸入锚,该锚在水深较大的地域,仍能容易设置于海底面。其包括吸入桩,在吸入桩的上层部,设有与海上的泵连通的管,该吸入桩通过借助该管,排出流入的内部的水而进入海底面;锚,在该锚外周连接有缆索,该锚可分离地与吸入桩连接,由吸入桩进入海底面,该锚进入海底面预定深度而被固定,在固定于海底后,该锚与吸入桩分离,设置于海底;液压起重器,其位于吸入桩与锚之间,安装于吸入桩的底层部,通过下述液压,将锚的上层部紧固或解除该紧固,由此可分离地将锚与吸入桩连接,该液压是借助通过吸入桩的上层部,与海上的液压装置连通的液压管而供给;在锚以预定深度进入海底面的状态,使液压起重器动作,由此该锚与吸入桩分离,设置于海底。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坚固、打桩过程状态稳定、反向阻力大、工艺简单、结构紧凑的伞形锚桩。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伞形锚桩,包括主体结构呈圆柱形的本体,其中本体工作端具有呈锥形结构的前椎体,并且该前椎体的外沿口向外侧凸出;前椎体的外沿口附近环形排布有铰链座;铰链座经销钉铰接有能张开并阻止本体在泥沙中反向运动的活动挡杆;本体中部附近制有外凸的定位台;定位台与前椎体之间的凹陷部分恰好能容纳活动挡杆;本体末端的连接头上制有通孔。呈锥形结构的前椎体使整个伞形锚桩在进入泥沙时具有较小的阻力,并且排开一定空间,防止损坏活动挡杆;铰链座经销钉铰接的活动挡杆便于张开。前椎体的外沿口环形排布有铰链座,使得连接其上的活动挡杆相互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隙,因而在进入泥沙后,由于压力,泥沙会陷入活动挡杆与本体之间的间隙内。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活动挡杆的由两根平行设置的反向楔经横跨的梁体相连接形成凹槽结构;反向楔的末端紧靠的尖端定位台的外侧,并且该反向楔的末端的尖端朝外;定位台位于反向楔尖端附近制有导流槽;反向楔内侧与本体侧面之间具有间隙;凹槽靠近活动挡杆基部附近贯穿活动挡杆。活动挡杆由反向楔形成凹槽结构,使本体在进入泥沙过程中方向较为稳定。当本体在受到拉力后反向运动时,泥沙经定位台制有的导流槽推动,由于反向楔的末端的尖端朝外,因而快速打开,形成大面积的阻力区域;而当本体正向进入泥沙的过程中,导流槽起到对泥沙导流、减少阻力的作用。由于本发明采用本体工作端具有呈锥形结构的前椎体,并且该前椎体的外沿口向外侧凸出;前椎体的外沿口附近环形排布有铰链座;铰链座经销钉铰接有能张开并阻止本体在泥沙中反向运动的活动挡杆;本体中部附近制有外凸的定位台;定位台与前椎体之间的凹陷部分恰好能容纳活动挡杆;本体末端的连接头上制有通孔等结构。呈锥形结构的前椎体使整个伞形锚桩在进入泥沙时具有较小的阻力,并且排开一定空间,防止损坏活动挡杆;铰链座经销钉铰接的活动挡杆便于张开。前椎体的外沿口环形排布有铰链座,使得连接其上的活动挡杆相互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隙,因而在进入泥沙后,由于压力,泥沙会陷入活动挡杆与本体之间的间隙内。本发明具有结构坚固、打桩过程状态稳定、反向阻力大、工艺简 单、结构紧凑的优点。

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收拢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收拢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标号说明本体I、前椎体11、铰链座11a、销钉lib、定位台12、导流槽12a、连接头13、通孔13a、活动挡杆2、反向楔21、凹槽22。实施例参照图I至图3,伞形锚桩,包括主体结构呈圆柱形的本体1,其中本体I工作端具有呈锥形结构的前椎体11,并且该前椎体11的外沿口向外侧凸出;前椎体11的外沿口附近环形排布有铰链座Ila ;铰链座Ila经销钉Ilb铰接有能张开并阻止本体I在泥沙中反向运动的活动挡杆2 ;本体I中部附近制有外凸的定位台12 ;定位台12与前椎体11之间的凹陷部分恰好能容纳活动挡杆2 ;本体I末端的连接头13上制有通孔13a。呈锥形结构的前椎体11使整个伞形锚桩在进入泥沙时具有较小的阻力,并且排开一定空间,防止损坏活动挡杆2 ;铰链座Ila经销钉Ilb铰接的活动挡杆2,便于活动挡杆2前进时收拢,后退时张开。前椎体11的外沿口环形排布有铰链座11a,使得连接其上的活动挡杆2相互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隙,因而在进入泥沙后,由于压力,泥沙会陷入活动挡杆2与本体I之间的间隙内。活动挡杆2的由两根平行设置的反向楔21经横跨的梁体相连接形成凹槽22结构;反向楔21的末端紧靠的尖端定位台12的外侧,并且该反向楔21的末端的尖端朝外;定位台12位于反向楔21尖端附近制有导流槽12a;反向楔21内侧与本体I侧面之间具有间隙;凹槽22靠近活动挡杆2基部附近贯穿活动挡杆2。活动挡杆2由反向楔21形成凹槽22结构,使本体I在进入泥沙过程中方向较为稳定。当本体I在受到拉力后反向运动时,泥沙经定位台12制有的导流槽12a推动,由于反向楔21的末端的尖端朝外,因而快速打开,形成大面积的阻力区域;而当本体I正向进入泥沙的过程中,导流槽12a起到对泥沙导流、减少阻力的作用。尽管已结合优选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在这里列出的主题实施各种改 变、同等物的置换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提出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伞形锚桩,包括主体结构呈圆柱形的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的本体(I)工作端具有呈锥形结构的前椎体(11),并且该前椎体(11)的外沿ロ向外侧凸出;所述的前椎体(11)的外沿ロ附近环形排布有铰链座(I Ia);所述的铰链座(Ila)经销钉(Ilb)铰接有能张开并阻止所述的本体(I)在泥沙中反向运动的活动挡杆(2);所述的本体(I)中部附近制有外凸的定位台(12);所述的定位台(12)与前椎体(11)之间的凹陷部分恰好能容纳所述的活动挡杆(2);所述的本体(I)末端的连接头(13)上制有通孔(13a)。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伞形锚桩,其特征是所述的活动挡杆(2)的由两根平行设置的反向楔(21)经横跨的梁体相连接形成凹槽(22)结构;所述的反向楔(21)的末端紧靠所述的的尖端定位台(12)的外侧,并且该反向楔(21)的末端的尖端朝外;所述的定位台(12)位于所述的反向楔(21)尖端附近制有导流槽(12a);所述的反向楔(21)内侧与所述的本体(I)侧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的凹槽(22)靠近所述的活动挡杆(2)基部附近贯穿所述的活动挡杆(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伞形锚桩,包括主体结构呈圆柱形的本体,其中本体工作端具有呈锥形结构的前椎体,并且该前椎体的外沿口向外侧凸出;前椎体的外沿口附近环形排布有铰链座;铰链座经销钉铰接有能张开并阻止本体在泥沙中反向运动的活动挡杆;本体中部附近制有外凸的定位台;定位台与前椎体之间的凹陷部分恰好能容纳活动挡杆;本体末端的连接头上制有通孔。呈锥形结构的前椎体使整个伞形锚桩在进入泥沙时具有较小的阻力,并且排开一定空间,防止损坏活动挡杆;铰链座经销钉铰接的活动挡杆便于张开。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坚固、打桩过程状态稳定、反向阻力大、工艺简单、结构紧凑的优点。
文档编号E02D5/54GK202416302SQ20112054600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3日
发明者吕华庆, 吴常文, 徐佳晶 申请人:浙江海洋学院普陀科学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