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板可拆卸式的挖掘机铲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6315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底板可拆卸式的挖掘机铲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领域,涉及一种挖掘机的铲斗,尤其涉及一种底板可拆卸式的挖掘机铲斗。
背景技术
在已知的挖掘机铲斗中,底板是由大弧板和焊在其上的耐磨板组合而成,且与铲斗本体是不可拆卸式的结构。挖掘机工作时,由于底板的耐磨板与工作介质的接触,经过一定时间后,底板的耐磨板会磨损。特别是位于铲斗正下方及其两侧约400mm的范围内,底板耐磨板的磨损最严重。当底板被磨穿后,其整个铲斗报废,则需更换新铲斗。所要报废的铲斗中既包括铲斗本体中的后支座、侧板组件和刃板组件等仍可继续使用的部件,这样就造成了浪费,并导致了铲斗的整体使用寿命较短。如图1中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可更换耐磨板的铲斗,包括铲斗本体1、斗齿件4和侧刃5,其要点是所述铲斗本体I上设有可拆卸下耐磨板2,可拆卸下耐磨板2位于斗齿件4的下方,可拆卸下耐磨板2由螺栓螺母3固定连接在铲斗本体I上。该现有技术不仅仅斗齿件4、侧刃5可更换,下耐磨板2也可更换,这样的一种铲斗就可以适用于不同工况。当普通土方挖掘时,可以不加耐磨板,铲斗重量较轻,效率较高;当用于矿山、沙石等恶劣工况时装上耐磨板,不会对铲斗本体造成磨损,即使长时间作用于恶劣工况时下,其可拆卸耐磨板磨损后,只需对可拆卸耐磨板进行更换,其原有铲斗即可继续使用,而无需更换铲斗本体,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铲斗使用寿命短、耐磨板不可更换的技术问题。在本实用新型之前,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侧板为焊合式,工艺性及可靠性不足;没有考虑底板大弧板内侧的磨损;问题针对性不足,耐磨板过大,浪费大量材料。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针对性强、可靠性高的底板可拆卸式的挖掘机铲斗。

实用新型内容现提供一种底板可拆卸式的挖掘机铲斗,针对铲斗实际使用中易磨损部位,采用局部可拆卸式底板,既提升了铲斗的使用寿命,又节约了材料,具有结构紧凑、针对性高、可靠性高等特点。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底板可拆卸式的挖掘机铲斗,包括后支座总成、两个侧板组件、刃板组件和底板,所述两个侧板组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后支座总成的两端固接,所述两个侧板组件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刃板组件的两端固接,所述后支座总成、两个侧板组件和刃板组件形成两端开口的框体,所述底板分别与所述后支座总成、两个侧板组件和刃板组件的底端可拆连接,并与所述后支座总成、两个侧板组件和刃板组件形成一端开口的槽体。优选的,所述底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前底板、中底板和后底板,所述前底板与所述刃板组件、两个侧板组件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后底板与所述两个侧板组件、后支座总成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前底板和后底板与所述后支座总成、两个侧板组件和刃板组件形成底端开口的槽体,所述中底板分别与所述前底板、后底板、两个侧板组件可拆连接。优选的,所述中底板与所述两个侧板组件通过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中底板与所述前底板、后底板之间搭接。优选的,所述中底板的相对的两端的形状为L形,所述中底板通过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底板、后底板搭接。优选的,所述后支座总成、两个侧板组件、刃板组件、前底板和后底板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侧板组件包括与所述后支座总成、刃板组件焊接的侧板、焊接于侧板内侧的内板和固定于侧板上的侧齿。优选的,所述刃板组件包括刃板、齿座、卡簧和斗齿,所述刃板与所述两个侧板组件焊接,所述齿座固定在所述刃板上,所述斗齿通过卡簧与所述齿座连接。优选的,还包括耐磨板,所述耐磨板固接于所述中底板和/或前底板上。优选的,还包括贴板,所述贴板焊接于所述后底板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底板可拆卸式的挖掘机铲斗,针对铲斗实际使用中易磨损部位,采用局部可拆卸式底板,既提升了铲斗的使用寿命,又节约了材料,具有以下优点:基于铲斗磨损严重部位进行更换,更具针对性且节省材料;侧板采用整体式,美观可靠,使用寿命长;考虑了铲斗内侧的磨损,结构和概念创新;操作简单、设计精巧、结构紧凑和可
靠性高。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铲斗本体、2为可拆卸下耐磨板、3为螺栓螺母、4为斗齿件、5为侧刃、6为后支座总成、7为侧板组件、71为侧板、72为内板、73为侧齿、8为刃板组件、81为刃板、82为齿座、83为卡簧、84为斗齿、9为底板。10为前底板、11为中底板、12为后底板、13为螺栓、14为耐磨板、15为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阐释。如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底板可拆卸式的挖掘机铲斗,包括后支座总成6、两个侧板组件7、刃板组件8和底板9。两个侧板组件7的一端分别与后支座总成6的两端固接;两个侧板组件7的另一端分别与刃板组件8的两端固接。后支座总成6、两个侧板组件7和刃板组件8形成了一个两端开口的框体。底板9分别与后支座总成6、两个侧板组件7和刃板组件8的底端可拆连接,并与后支座总成6、两个侧板组件7和刃板组件8形成一端开口的槽体,以形成铲斗的本体。本实用新型的底板可拆卸式的挖掘机铲斗,采用了可拆卸式的底板,在底板磨损后可仅更换磨损的底板,既提升了铲斗的使用寿命,又节约了材料。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底板9与后支座总成6、两个侧板组件7和刃板组件8的可拆连接可通过螺纹连接或销连接等方式实现。如图2中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底板9包括依次连接的前底板10、中底板11和后底板12。前底板10与刃板组件8、两个侧板组件7的底端固定连接,如焊接;后底板12与后支座总成6、两个侧板组件7的底端固定连接,如焊接;前底板10和后底板12与后支座总成6、两个侧板组件7和刃板组件8之间固接形成了一个底端开口的槽体。中底板11分别与前底板10、后底板12、两个侧板组件7可拆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底端有一部分可拆的铲斗本体的槽体。如此,针对铲斗实际使用中易磨损部位,采用局部可拆卸式的中底板,进一步的针对性且节省了材料。如图2中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中底板11与两个侧板组件7通过螺纹连接,如图2中所示的螺栓13连接。螺栓13的布局和数量不固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图3中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中底板11与前底板10、后底板12之间搭接。如图3中所示,优选中底板11的相对的两端的形状为L形,中底板11通过相对的两端分别与前底板10、后底板12搭接。即采用搭接形式,将中底板11的两端的L形的端部压盖在前底板10和后底板12上。当然也可采用前底板10和后底板12上凸出的端部搭接在中底板11上。搭接形式可以避免铲斗挖掘时石块等细小尖锐物体进入中底板与前底板和后底板间的间隙中。如图4中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后支座总成6、两个侧板组件7、刃板组件8、前底板10和后底板12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另如图4中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侧板组件7包括与后支座总成6、刃板组件8焊接的侧板71、焊接于侧板71内侧的内板72和固定于侧板71上的侧齿73。刃板组件8包括刃板81、齿座82、卡簧83和斗齿84。刃板81与两个侧板组件7焊接,齿座82固定在刃板81上,斗齿84通过卡簧83与齿座82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了增强紧固在侧板组件(底板组件中的中底板通过螺栓紧固在侧板组件上)的受力,防止挖掘时侧板组件的损坏,侧板组件优选采用整体结构形式。如图4中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耐磨板14。耐磨板14固接于中底板11和/或前底板10上。还优选包括贴板15,贴板15焊接于后底板12上。耐磨板设于铲斗本体的下方,其布局和数量不固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优选中底板是单独一块耐磨板,或在中底板的底部再加焊另一层耐磨板,前底板的下方可加焊一个或多个耐磨板。如图2中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可更换的底板组件,在使用时,通过螺栓13把底板组件中的中底板11紧固在侧板组件7上。当铲斗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底板组件9中的中底板11被磨穿后,可卸下紧固螺栓13,把被磨穿的中底板11从铲斗本体上拆卸下来,再把新的中底板11用紧固螺栓13紧固在原来的铲斗本体的侧板组件7上。该可更换的底板组件铲斗,可大大提升铲斗的使用寿命,直到铲斗本体损坏时,该铲斗才报废。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底板可拆卸式的挖掘机铲斗,包括后支座总成(6)、两个侧板组件(7)和刃板组件(8),所述两个侧板组件(7)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后支座总成(6)的两端固接,所述两个侧板组件(7)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刃板组件(8)的两端固接,所述后支座总成(6)、两个侧板组件(7)和刃板组件(8)形成两端开口的框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9),所述底板(9)分别与所述后支座总成(6)、两个侧板组件(7)和刃板组件(8)的底端可拆连接,并与所述后支座总成(6)、两个侧板组件(7)和刃板组件(8)形成一端开口的槽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机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9)包括依次连接的前底板(10)、中底板(11)和后底板(12),所述前底板(10)与所述刃板组件(8)、两个侧板组件(7)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后底板(12)与所述两个侧板组件(7)、后支座总成(6)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前底板(10)和后底板(12)与所述后支座总成(6)、两个侧板组件(7)和刃板组件(8)形成底端开口的槽体,所述中底板(11)分别与所述前底板(10)、后底板(12)、两个侧板组件(7)可拆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挖掘机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板(11)与所述两个侧板组件(7)通过螺栓(13)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挖掘机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板(11)与所述前底板(10)、后底板(12)之间搭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挖掘机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板(11)的相对的两端的形状为L形,所述中底板(11)通过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底板(10)、后底板(12)搭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挖掘机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座总成(6)、两个侧板组件(7)、刃板组件(8)、前底板(10)和后底板(12)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挖掘机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组件(7)包括与所述后支座总成(6)、刃板组件(7)焊接的侧板(71)、焊接于侧板(71)内侧的内板(72)和固定于侧板(71)上的侧齿(73)。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挖掘机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刃板组件(8)包括刃板(81)、齿座(82)、卡簧(83)和斗齿(84),所述刃板(81)与所述两个侧板组件(7)焊接,所述齿座(82)固定在所述刃板(81)上,所述斗齿(84)通过卡簧(83)与所述齿座(82)连接。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挖掘机铲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耐磨板(14),所述耐磨板(14)固接于所述中底板(11)和/或前底板(10)上。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挖掘机铲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贴板(15),所述贴板(15)焊接于所述后底板(12)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底板可拆卸式的挖掘机铲斗,属于工程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后支座总成6、两个侧板组件7、刃板组件8和底板9。两个侧板组件7的一端分别与后支座总成6的两端固接;两个侧板组件7的另一端分别与刃板组件8的两端固接。后支座总成6、两个侧板组件7和刃板组件8形成了一个两端开口的框体。底板9分别与后支座总成6、两个侧板组件7和刃板组件8的底端可拆连接,并与后支座总成6、两个侧板组件7和刃板组件8形成一端开口的槽体,以形成铲斗的本体。本实用新型针对铲斗实际使用中易磨损部位,采用局部可拆卸式底板,既提升了铲斗的使用寿命,又节约了材料,具有结构紧凑、针对性高、可靠性高等特点。
文档编号E02F9/00GK202989998SQ20122073808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闵文锦, 岳坤, 钱灏 申请人:上海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