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铲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92965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铲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铲斗,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内部中空、顶部开口形成铲口的铲斗本体,所述的铲斗本体包括前沿板、后沿板、连接在前沿板和后沿板左右两端的一对侧板、以及固定于前沿板和后沿板底端的底板,该铲斗还包括可拆卸的贴合在前沿板边沿处上、下表面的防护板。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前沿板的边沿部分和砂石等物料的直接接触而带来的磨损,有效的实现了对前沿板的保护;同时防护板可拆卸的和前沿板固定在一起,能方便防护板的更换,实现铲斗的持续作业,不需要等待前沿板修补好后再作业,保证了铲斗的作业效率。
【专利说明】
一种铲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铲斗。
【背景技术】
[0002]铲车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机械,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水电、港口、矿山等建设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机械,它主要用于铲装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状物料,可对矿石、硬土等作轻度铲挖作业,也可在农场或森林里进行作业,对物料进行收集和清理。
[0003]申请号为201420450836.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加强型铲斗,其通过在铲斗后壁板上设置固定孔来增加铲斗与铲车之间固定连接的稳定性,防止抖动;在所述铲斗侧板和铲斗底板之间设置联结块,来提高铲斗整体强度,提高使用寿命;在铲斗的各个部分均设置加强筋,进一步提高其结构强度。虽然这样的铲斗在使用寿命和结构强度上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也不难发现这样的铲斗还存在以下一些列的问题:
[0004]因为铲斗的前沿板比较薄,在铲挖作业的过程中前沿板需要经常和砂石等散状物料接触,故前沿板很容易磨损掉,特别是前沿板的边沿部分,而前沿板的边沿部分一旦出现磨损量过大的情况,就需要停机对前沿板进行切割、焊接等来修补,只是铲斗无法持续作业,这样就会造成作业效率的降低。因此,发明人认为有必要对此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够避免前沿板的前沿部分产生磨损、又能让铲斗持续作业、保证作业效率的铲斗。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铲斗,包括内部中空、顶部开口形成铲口的铲斗本体,所述的铲斗本体包括前沿板、后沿板、连接在前沿板和后沿板左右两端的一对侧板、以及固定于前沿板和后沿板底端的底板,该铲斗还包括可拆卸的贴合在前沿板边沿处上、下表面的防护板。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防护板包括贴合于前沿板上表面的近料部、贴合于前沿板下表面的近地部、以及连接于近料部和近地部、并贴合于前沿板边沿上的弧形连接部,近料部和近地部远离弧形连接部的一端形成供前沿板插入的插入口。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近料部与近地部之间的距离由弧形连接部指向底板的方向逐渐变大,且近料部与近地部之间的最小距离比前沿板边沿处的厚度小,最大距离比前沿板边沿处的厚度大。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近料部与近地部在插入口处的一端均呈弧状设置。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弧形连接部背离前沿板的一侧沿前沿板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缺口。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缺口具有圆滑结构。
[00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前沿板上可拆卸的安装包覆住前沿板边沿的防护板,使得铲斗在作业过程中,边沿部分不再和砂石等物料直接接触,从而能够避免前沿板边沿部分的磨损,有效的实现了对前沿板的保护;同时由于防护板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和前沿板固定在一起的,因此还能够方便防护板的更换。当防护板被砂石等物料磨损到一定程度后,只需要更换新的防护板,就能够实现铲斗的持续作业,而不需要等待前沿板修补好后再作业,从而充分保证了铲斗的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4]图2为图1的侧视图;
[0015]图3为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位图1的A部放大图。
[0017]图中:1、伊^斗本体;2、前沿板;3、后沿板;4、侧板;5、底板;6、防护板;61、近料部;62、近地部;63、弧形连接部;7、铲口;8、插入口 ;9、缺口;10、圆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9]—种铲斗,包括铲斗本体I,铲斗本体I的内部中空、顶部开口形成铲口 7。铲斗本体I包括前沿板2、后沿板3、一对侧板4、底板5。前沿板2和后沿板3大致相对立的设置,底板5固定在前沿板2和后沿板3的底端,两个侧板4分别固定在前沿板2和后沿板3的左、右两端。铲斗还包括防护板6,防护板6贴合在前沿板2的边沿处的上、下表面上,而且防护板6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前沿板2上的。
[0020]防护板6包括近料部61、近地部62和弧形连接部63。近料部61贴合在前沿板2的上表面,近地部62贴合在前沿板2的下表面,弧形连接部63连接在近料部61和近地部62之间,而且贴合在前沿板2边沿上。近料部61和近地部62远离弧形连接部63的一端形成一个插入口 8,供前沿板2插入。近料部61、近地部62以及弧形连接部63形成一个U型结构,如图2所示。
[0021]这样在铲斗作业的过程中,和砂石等物料直接接触的是防护板6上的近料部61,与地面接触的是近地部62,也就是说防护板6的存在,避免了在铲斗作业的过程中前沿板2的边沿部分和砂石等散状物料直接接触,从而有效的实现了对前沿板2的保护,避免了因前沿板2的边沿部分和砂石等接触而带来的磨损。
[0022]此外,由于防护板6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和前沿板2固定在一起的,因此还能够方便防护板6的更换。当防护板6被砂石等物料磨损到一定程度后,只需要更换新的防护板6,就能够实现铲斗的持续作业,而不需要等待前沿板2修补好后再作业,从而充分保证了铲斗的作业效率。
[0023]防护板6和前沿板2的可拆卸方式很多,诸如常见的螺栓连接,或者是卡接、扣接等可拆卸的方式,均可以实现可拆卸的功能。此处给出另外一种较为优化的可拆卸方式,具体如下:
[0024]近料部61和近地部62之间的距离是渐变的,由弧形连接部63指向底板5的方向上逐渐变大,而且近料部61和近地部62之间的最小距离比前沿板2边沿处的厚度要略小,同时近料部61和近地部62之间的最大距离要比前沿板2边沿处的厚度要略大。如近料部61和近地部62—半的距离比前沿板2边沿处的厚度略小,另一半的距离比前沿板2边沿处的厚度略大。如图3所示。
[0025]这样需要安装防护板6时,将插入口8朝向前沿板2,然后逐渐将近料部61和近地部62往前沿板2上推,直至无法继续前进,然后再稍微用力击打弧形连接部63,使得整个防护板6包覆到前沿板2上,形成一个咬合状态,从而就实现防护板6的固定。
[0026]而当防护板6磨损到一定量后,需要进行拆卸、更换时,反向击打近料部61和近地部62背离弧形连接部63的一端,直至防护板6和前沿板2后退、松动,从而实现防护板6的拆卸、更换。
[0027]相比于常见的螺栓、卡扣等可拆方式而言,此种结构能够避免因螺栓生锈、卡扣损坏等带来拆卸的不便。
[0028]为了方便前沿板2的边沿部分插入到插入口 8,可以把近料部61和近地部62靠近插入口 8的一端设置成弧状,如图3所示,这样就能够方便前沿板2的边沿部分插入到插入口 8中。
[0029]可以在弧形连接部63上开设若干缺口9,缺口 9沿着前沿板2的长度方向开设,并且位于弧形连接部63背离前沿板2的一侧,如图4所示,最好对缺口 9进行圆角处理,使得缺口 9具有圆滑结构10,这样的设置有助于方便铲斗把砂石等散状物料铲起。而且缺口 9并不会大,这样铲斗在铲起砂石等散状物料的过程中,也不会造成砂石等的遗漏。
[0030]而在铲斗作业过程中,缺口9的圆滑结构10的存在,能够避免防护板6在和砂石等散状物料接触时,砂石对缺口 9进行破坏,致使防护板6的缺口 9出产生崩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防护板6的保护。
[00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铲斗,包括内部中空、顶部开口形成铲口(7)的铲斗本体(I),所述的铲斗本体(I)包括前沿板(2)、后沿板(3)、连接在前沿板(2)和后沿板(3)左右两端的一对侧板(4)、以及固定于前沿板(2)和后沿板(3)底端的底板(5),其特征在于:该铲斗还包括可拆卸的贴合在前沿板(2)边沿处上、下表面的防护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板(6)包括贴合于前沿板(2)上表面的近料部(61)、贴合于前沿板(2)下表面的近地部(62)、以及连接于近料部(61)和近地部(62)、并贴合于前沿板(2)边沿上的弧形连接部(63),近料部(61)和近地部(62)远离弧形连接部(63)的一端形成供前沿板(2)插入的插入口(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近料部(61)与近地部(62)之间的距离由弧形连接部(63)指向底板(5)的方向逐渐变大,且近料部(61)与近地部(62)之间的最小距离比前沿板(2)边沿处的厚度小,最大距离比前沿板(2)边沿处的厚度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近料部(61)与近地部(62)在插入口(8)处的一端均呈弧状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所述的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连接部(63)背离前沿板(2)的一侧沿前沿板(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缺口(9)。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口(9)具有圆滑结构(10)。
【文档编号】E02F3/40GK205475383SQ201620021382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1日
【发明人】李为修, 狄永强, 李国军, 郝广志, 田炳忠, 刘桂兰, 孙晓强
【申请人】北京泽华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