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斗及具备其的作业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83310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铲斗及具备其的作业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铲斗及具备其的作业车辆。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在轮式装载机等作业车辆上,设有构成工作装置的铲斗。作为这种铲斗的截面,已知一种具有以规定的铲斗半径呈圆弧状弯曲的中间部分、从中间部分的下侧向该圆弧的切线方向呈直线状延伸设置的底部部分和从中间部分的上侧向该圆弧的切线方向呈直线状延伸设置的上部部分的形状的截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3-5266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然而,在以往的铲斗中,在对堆积的堆积物或天然地面等进行铲入作业或挖掘作业的情况下,由于对象物的种类、大小(粒径)等,存在如下问题:被推入铲斗里侧的中间部分并存留下来的对象物对进一步推入的对象物的收纳造成阻碍,不能顺畅地进行铲斗的铲入,无法增加作业量(生产量)。
[0008]于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考虑采用更大的铲斗半径作为铲斗里侧的截面形状,增加铲斗在里侧的容量。
[0009]但是,如果单是增大铲斗的容量的话,在处于轮式装载机的行驶姿势时,铲斗与其后侧亦即在车身后方侧接近铲斗的大臂将发生干涉,对增加容量具有限制。另外,若想要避免那种干涉而将铲斗配置在前方,则铲斗的进深变浅,容量的增加无望。
[0010]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切实地增加作业量的铲斗及具备其的作业车辆。
[0011]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2]本发明的铲斗的特征在于,该铲斗是下部前端缘设置成刀刃形状的铲斗,具备:第一直线部,其从所述下部前端缘朝铲斗里侧水平地延伸;曲面部,其在下端缘与所述第一直线部的后端缘连续,且以规定的铲斗半径形成;第二直线部,其与所述曲面部的上端缘连续,且朝铲斗开口向上倾斜;第三直线部,其相对于所述第二直线部的前端缘经由折曲部向铲斗开口侧折曲,且朝该铲斗开口进一步延伸;加强部件,其设于所述第三直线部的上部来加强该上部;支点,其设于所述曲面部的后侧,所述大臂的前端连结在该支点。
[0013]根据本发明,作为形成曲面部的铲斗半径,采用比以往大的铲斗半径。并且,通过使铲斗半径更大,在铲入作业时和挖掘作业时,能够随着使铲斗插入,使被推入铲斗内并从第一直线部到达曲面部的对象物进一步滑动,将对象物在铲斗里侧卷起以使其在该曲面部上移。因此,即使有更多的对象物被推入,也不会对其推入造成阻碍。
[0014]另外,虽然采用大的铲斗半径并不怎么能期待增加铲斗容量,但能够在由第二、第三直线部及折曲部形成的鼓出部分即铲斗的上部侧增加铲斗容量。不用改变铲斗开口的开口部分的朝向上方的大小,就能够确保铲斗的容量,通过大的铲斗半径,还能够促进对象物从铲斗开口的上部侧向铲斗内的流入。
[0015]由上,通过设为大的铲斗半径,不但能够形成鼓出部分而增加铲斗容量,还易于将对象物推入铲斗里侧,由此能够确保增加的铲斗容量,能够切实地增加作业量。
[0016]在本发明的铲斗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直线部构成为具备板状安装部和板状底部,所述板状安装部形成为包括所述下部前端缘,所述板状底部与所述板状安装部的后端缘连续。
[0017]在本发明的铲斗中,优选的是,在上侧表面部分,设有加强该上侧表面部分的加强部件,所述折曲部相比所述加强部件设于更靠铲斗里侧的位置。
[0018]另一方面,本发明的作业车辆的特征在于,具备以上记载的任一种铲斗。
[0019]在本发明的作业车辆中,优选的是,具备车架和将所述铲斗及车架连结的大臂,在行驶姿势状态下,所述铲斗与大臂的距离在所述折曲部最小。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作业车辆的侧视图。
[0021]图2是表示作业车辆搭载的铲斗的整体立体图。
[0022]图3是表示铲斗的剖视图。
[0023]图4是表示行驶姿势状态下的铲斗与大臂的位置关系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5]图1是表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作业车辆的轮式装载机1的侧视图。注意,在各图中,以处于轮式装载机1的驾驶姿势的操作人员为基准,将车身前后方向仅称为前后方向,将车身宽度方向仅称为左右方向,将车身上下方向仅称为上下方向。另外,所谓铲斗里侧,是指以铲斗开口为基准的后方侧。
[0026][轮式装载机的简要说明]
[0027]在图1中,轮式装载机1具备钢制的车辆本体2。车辆本体2具备后部车架和相对于后部车架向左右方向摆动自如的作为车架的钢制的前部车架21。在后部车架上,搭载有驾驶室4、行驶装置5及动力部6。工作装置3支承在前部车架21的前方侧。
[0028]对工作装置3进行详细说明。工作装置3具备可枢转地支承于前部车架21的大臂31、可上下枢转地支承于该大臂31的铲斗32和在大臂31的中间部分可枢转地支承于大臂31的曲拐33。
[0029]大臂31在左右配置有一对,且以向上下转动自如的方式可枢转地支承于前部车架21。在该大臂31的中间部可枢转地支承有升降缸(省略图示),升降缸的基端部分可枢转地支承于前部车架21。并且,通过利用液压使该升降缸伸缩,大臂31向上下转动。
[0030]铲斗32是装载挖掘土等对象物W(图3)的部分。铲斗32在比其与大臂31的枢轴位置更靠上部的位置可枢转地支承有连杆(省略图示),连杆的另一端侧可枢转地支承于曲拐33的下端部。
[0031]曲拐33可枢转地支承在一对大臂31之间,下端与所述连杆的基端部分连接。在曲拐33的上端可枢转地支承有铲斗缸34,该铲斗缸34的基端部分可枢转地支承于前部车架21。
[0032]并且,使铲斗32在处于擦到地表GL的程度的状态下,插入到破碎得较小的小石类和砂类等堆积成的堆积物中(图3中的白底箭头表示插入方向)。并且,若使升降缸伸长,则能够使大臂31在对象物W(图3)被装载到铲斗32内的状态下向上方转动,进行铲入作业和挖掘作业。
[0033]而且,若在铲斗32位于上方的状态下使铲斗缸34缩短,则曲拐33的上端部分向车辆本体2侧转动,曲拐33的下端部分向车辆前方侧转动。这样一来,铲斗32的上部被连杆推向车辆前方侧,由此铲斗32转动,能够将装载到铲斗32内的对象物W卸入到自卸卡车等的车箱中。
[0034][铲斗的具体说明]
[0035]图2是表示铲斗32的整体立体图,图3是表示铲斗32的侧剖面的剖视图,示出了使底面43G水平的状态。
[0036]在图2、图3中,铲斗32是具有下部前端缘43F设置成一直线状的平刃形状的铲斗,具备从铲斗开口的下部侧到上部侧连续地设置的主板部41和覆盖在主板部41的左右两侧且具有弯曲的前端缘42F的一对侧板部42,在侧板部42的下部侧,可以安装未图示的侧缘保护件。
[0037]主板部41具备第一直线部43、曲面部45、第二直线部46和第三直线部48,第一直线部43从下部前端缘43F朝铲斗里侧水平地延伸,曲面部45在下端缘45L与第一直线部43的后端缘43B连续,且以规定的铲斗半径R形成,第二直线部46与曲面部45的上端缘45U连续,且朝铲斗开口向上倾斜,第三直线部48相对于第二直线部46的前端缘46F经由折曲部47向铲斗开口侧折曲,且朝该铲斗开口进一步延伸。
[0038]其中,第一直线部43构成为具备板状安装部431和板状底部432,且具有底面43G,板状安装部431形成为包括下部前端缘43F,板状底部432与板状安装部431的后端缘431B连续。板状安装部431由厚钢板沿左右方向形成为长条,在其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斗底保护件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