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机盾尾同步内嵌式双液注浆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30246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盾构机盾尾同步内嵌式双液注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盾构机盾尾同步内嵌式双液注浆装置,包括内嵌于盾尾中的第一阀块、第二阀块和盾体连接块,第一阀块与第二阀块内均设置有对应的A液通道、B液通道、活塞通道和水通道,活塞通道内设置有活塞杆,活塞设置在活塞缸内,活塞杆由推进缸驱动;位于第一阀块内的A液通道和B液插座通过第一连通通道与活塞缸导通,位于第一阀块内的水通道通过第二连通通道与活塞缸导通。本实用新型利用推进缸控制活塞位置,迅速弥补盾构推进过程中盾尾脱离管片后,管片与隧道地层之间存在的超挖间隙,并有效防止管片接缝和尾隙的渗水,抑制地表沉降;能够适用于各种地质,操作简单,不宜堵塞,能够提高施工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盾构机盾尾同步内嵌式双液注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盾构机盾尾同步内嵌式双液注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国内外地铁的大量施工,隧道盾构法开挖凭借着自身的优势逐渐成为城市地下施工的主要手段。在盾构推进过程中,当盾尾脱离管片后,由于刀盘开挖面直径大于管片外径,将会导致管片与隧道地层之间存在间隙,若不及时回填该空隙,势必造成地层变化,进而对邻近的地下构造物产生破坏性影响。现有的盾构机上通常采用同步注浆方式抑制地层沉降,而且还防止管片接缝和尾隙发生渗水。同步注浆又分为单液同步注浆和双液同步注浆,现有的盾构机多采用单液同步注浆,但由于单液同步注浆凝固时间长,需要较长时间方可凝固成型,因此单液注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地表沉降从而对地面建筑物造成影响,而且单液同步注浆容易被地下水稀释,产生材料分离,管片产生上浮现象。
[0003]目前国内外双液注浆装置主要有外置式(日式)和将B液管插入A液管中混合注浆两种(海瑞克式)。而外置式双液注浆装置由于突出盾体、容易发生卡盾现象,故只适用于软土,不适用于其它地质液管插入A液管中混合注浆的双液注浆装置操作复杂,容易发生液管堵塞,实际使用效果不佳。因此,在盾构施工中亟需一种适用于各种地质,且操作简单,不宜堵塞的双液注浆装置。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盾构机盾尾同步内嵌式双液注浆装置,能够适用于各种地质,操作简单,不宜堵塞,能够提高施工效率。
[0005]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6]—种盾构机盾尾同步内嵌式双液注衆装置,包括内嵌于盾尾中的第一阀块、第二阀块和盾体连接块,第一阀块与第二阀块焊接,第二阀块与盾体连接块焊接,第一阀块与第二阀块内均设置有对应的A液通道、B液通道、活塞通道和水通道,第一阀块内设置有B液插座和活塞缸,活塞缸前端设置有混合液喷射口,B液通道内设置有多根B液管,位于第一阀块内的B液管一端与B液喷嘴连接,B液喷嘴设置在B液插座内,活塞通道内设置有活塞杆,位于第一阀块内的活塞杆一端设置有活塞,活塞设置在活塞缸内,活塞杆由推进缸驱动?’位于第一阀块内的A液通道和B液插座通过第一连通通道与活塞缸导通,位于第一阀块内的水通道通过第二连通通道与活塞缸导通,所述的活塞杆收回时,活塞封堵第二连通通道在活塞缸上的开口 ;活塞杆伸出时,活塞封堵混合液喷射口。
[0007]所述的第一阀块与第二阀块内对应设置的A液通道在第一阀块与第二阀块连接处通过A液接缝管和密封圈连接;所述的第一阀块与第二阀块内对应设置的水通道在第一阀块与第二阀块连接处通过水接缝管和密封圈连接。
[0008]所述的活塞杆的另一端通过千斤顶连接座连接推进缸,推进缸通过耳座固定在盾体连接块上。
[0009]所述的B液插座和活塞缸均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阀块上。
[0010]本实用新型利用推进缸控制活塞位置,当活塞封堵住第二连通通道在活塞缸上的开口时,A液浆和B液浆可在活塞缸内部融合,并通过活塞缸前端设置的混合液喷射口喷出,迅速弥补管片与地层之间存在的超挖间隙,并有效防止管片接缝和尾隙的渗水,抑制地表沉降;当活塞封堵住混合液喷射口时,还可实现对A液通道的冲洗。本实用新型内嵌于盾尾中,不突出盾尾,能够适用于各种地质,特别适用于不适合使用外置注浆管和单液注浆装置的地层,能够提高施工效率,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阀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阀块1、第二阀块2和盾体连接块3,第一阀块I与第二阀块2焊接,第二阀块2与盾体连接块3焊接,第一阀块I与第二阀块2内均设置有对应的A液通道4、B液通道5、活塞通道6和水通道7,第一阀块I与第二阀块2内对应设置的A液通道4在第一阀块I与第二阀块2连接处通过A液接缝管8和密封圈9连接;第一阀块I与第二阀块2内对应设置的水通道7在第一阀块I与第二阀块2连接处通过水接缝管10和密封圈9连接。第一阀块I端部分别通过螺栓11固定有B液插座12和活塞缸13,活塞缸13前端设置有混合液喷射口,B液通道5内设置有多根B液管14,位于第一阀块I内的B液管14 一端与B液喷嘴15连接,B液喷嘴15设置在B液插座12内,B液插座12对B液喷嘴15进行定位,活塞通道6内设置有活塞杆16,位于第一阀块I内的活塞杆16 —端设置有活塞17,活塞17设置在活塞缸13内,活塞杆16由推进缸18驱动,活塞杆16的另一端通过千斤顶连接座19连接推进缸18,千斤顶连接座19用于连接活塞杆16和推进缸18,推进缸18通过耳座20固定在盾体连接块3上。位于第一阀块I内的A液通道4和B液插座12通过第一连通通道21与活塞缸13导通,位于第一阀块I内的水通道7通过第二连通通道22与活塞缸13导通,所述的活塞杆16收回时,活塞17封堵第二连通通道22在活塞缸13上的开口 ;活塞杆16伸出时,活塞17封堵混合液喷射口。
[0016]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当盾构机正常掘进时,推进缸18和活塞杆16收回,此时活塞17封堵第二连通通道22在活塞缸13上的开口。此时A液浆分别通过A液通道4和第一连通通道21进入活塞缸13内部,B液浆分别通过B液管14、B液喷嘴15、B液插座12和第一连通通道21进入活塞缸13内部,A液浆和B液浆在活塞缸13内部融合后,通过活塞缸13前端设置的混合液喷射口喷出,A液浆和B液浆的混合液在喷出后短时间内即可凝固,迅速弥补盾构推进过程中盾尾脱离管片后,管片与隧道地层之间存在的超挖间隙,并有效防止管片接缝和尾隙的渗水,抑制地表沉降。
[0017]在进行机械维保和停止注浆时,推进缸18和活塞杆16伸出时,此时活塞17封堵活塞缸13上的混合液喷射口。将水通过水通道7、第二连通通道22注入活塞缸内部,由于第一连通通道21与活塞缸13导通,此时注入水将通过第一连通通道21进入到A液通道4中,达到对A液通道4冲洗的作用,有效防止A液通道4堵塞,保证实际使用效果。B液管14和B液喷嘴15可定期拆出进行清洗,通过螺纹连接的多段B液管14可从B液通道5中拔出清洗,进一步防止双液浆封堵住B液喷嘴15。
[0018]本实用新型直接内嵌到盾尾中,在圆周方向上不突出盾体,有效避免了在非软土地质施工时盾尾卡滞的问题。同时,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图中M标号显示,可设置在盾构机竖直方向两侧的盾尾上。
[0019]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具备的知识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代和改进等,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盾构机盾尾同步内嵌式双液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嵌于盾尾中的第一阀块、第二阀块和盾体连接块,第一阀块与第二阀块焊接,第二阀块与盾体连接块焊接,第一阀块与第二阀块内均设置有对应的A液通道、B液通道、活塞通道和水通道,第一阀块端部设置有B液插座和活塞缸,活塞缸前端设置有混合液喷射口,B液通道内设置有多根B液管,B液管的位于第一阀块内的一端与B液喷嘴连接,B液喷嘴设置在B液插座内,活塞通道内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位于第一阀块内的一端设置有活塞,活塞设置在活塞缸内,活塞杆由推进缸驱动;位于第一阀块内的A液通道和B液插座通过第一连通通道与活塞缸导通,位于第一阀块内的水通道通过第二连通通道与活塞缸导通,所述的活塞杆收回时,活塞封堵第二连通通道在活塞缸上的开口 ;活塞杆伸出时,活塞封堵混合液喷射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机盾尾同步内嵌式双液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阀块与第二阀块内对应设置的A液通道在第一阀块与第二阀块连接处通过A液接缝管和密封圈连接;所述的第一阀块与第二阀块内对应设置的水通道在第一阀块与第二阀块连接处通过水接缝管和密封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盾构机盾尾同步内嵌式双液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杆的另一端通过千斤顶连接座连接推进缸,推进缸通过耳座固定在盾体连接块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盾构机盾尾同步内嵌式双液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液插座和活塞缸均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阀块上。
【文档编号】E21D11/10GK203669882SQ201320880848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5日
【发明者】张宁川, 味蕾, 庞培彦, 赵华, 王杜娟, 卓兴建, 宁浩淞 申请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