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及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5304083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及施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基坑围护的灌注桩围护结构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及施工方法。所述灌注桩围护用于基坑围护,所述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包括设于靠近基坑一侧的侧模组件以及对拉螺栓,所述对拉螺栓一端固定于所述侧模组件,另一端穿设所述侧模组件并与所述灌注桩内的钢筋固定连接。采用对拉螺栓连接灌注桩内的钢筋,形成拉力,起到支撑单侧模板的作用,实现了围檩的单侧支模,省去了外部支撑结构,解决了空间不足时不能支设双侧支模的问题。另外采用单侧支模,相比双侧支模结构更节省空间,施工方便,支设简单,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专利说明】灌注粧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指一种用于基坑围护的灌注桩围护结构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采用灌注桩作为基坑围护的结构中,灌注桩内设有多根钢筋,且沿着基坑外围设置于基坑西周的泥土内,灌注桩之间通过围檩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的基坑围护结构。围檩的高度较低,宽度大于灌注桩的宽度,由于灌注桩设于基坑外围的泥土内,围檩也设于基坑外围的泥土内,如果要支设双侧支模,需要将泥土多清除一端,以便给双侧支模留有操作空间,这样施工较麻烦,围檩形成后还需将泥土的空隙填满。如果当围檩处的施工空间不足时,又不能支设双侧支模。采用单侧支模,需要在支模的外侧提供支撑结构,施工复杂,影响效率。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及施工方法,可以解决现有双侧支模占用空间大、操作麻烦以及单侧支模需设置支撑结构,施工复杂,影响效率等问题。
[0004]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发明一种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所述灌注桩围护用于基坑围护,所述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包括:设于靠近基坑一侧的侧模组件以及对拉螺栓,所述对拉螺栓一端固定于所述侧模组件,另一端穿设所述侧模组件并与所述灌注桩内的钢筋固定连接。
[0006]采用对拉螺栓连接灌注桩内的钢筋,形成拉力,起到支撑单侧模板的作用,实现了围檩的单侧支模,省去了外部支撑结构,相比现有的单侧支模结构,简单易行。同时采用单侧支模结构,解决了空间不足时不能支设双侧支模的问题。另外采用单侧支模,相比双侧支模结构更节省空间,施工方便,支设简单,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0007]本发明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对拉螺栓的一端通过螺合螺母固定于所述侧模组件,另一端焊接于所述灌注桩内的钢筋。
[0008]本发明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侧模组件包括模板、钢管、以及夹设于所述模板和所述钢管之间的木方,所述木方横向连接于所述模板,所述钢管竖向设于所述木方的外表面。
[0009]本发明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钢管成对设置,所述对拉螺栓的一端固定于一对所述钢管的外侧。
[0010]本发明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多对所述钢管之间等间距的设于所述木方的外表面。
[0011]本发明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钢筋于灌注桩顶部向外弯折。
[0012]本发明一种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
[0013]确定围檩的设置位置,于设定位置在靠近基坑的一侧支设侧模组件;
[0014]再将对拉螺栓的一端固定于侧模组件,另一端贯穿所述侧模组件,并连接所述灌注桩内的钢筋。
[0015]本发明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支设侧模组件包括,
[0016]于设定位置支设模板;
[0017]再于模板的外侧横向连接木方,通过木方将模板连接起来;
[0018]再于木方的外表面竖向成对设置钢管,将所述钢管插设于基坑外围的泥土内。
[0019]本发明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将对拉螺栓的一端通过螺合螺母固定于一对钢管的外侧,另一端与所述灌注桩内的钢筋焊接。
[0020]本发明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多对所述钢管之间等间距的设于所述木方的外表面。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发明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的侧视图;
[0022]图2为本发明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的俯视图;
[0023]图3为本发明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5]参阅图1,显示了本发明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的侧视图。本发明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用于形成基坑围护结构中的围檩,该基坑围护结构采用灌注桩围护,沿基坑的四周设置灌注桩,然后通过围檩将灌注桩连接起来,围檩采用单侧支模,然后浇筑混凝土形成。本发明的单侧支模结构是通过对拉螺栓与灌注桩内的钢筋连接形成拉力,起到支撑单侧模板的作用,实现了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这样就可以省去了现有的外部支撑结构,节省施工工艺,节约施工成本。采用单侧支模结构,还能解决因空间不足不能支设双侧支模的问题,单侧支模比双侧支模更节省空间,结构简单,实施方便快捷,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进行说明。
[0026]参阅图1,为本发明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的侧视图,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进行说明。
[0027]如图1所示,本发明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侧模组件以及对拉螺栓204,对拉螺栓204 —端固定于侧模组件,另一端穿设该侧模组件与灌注桩101内的钢筋1011连接。采用对拉螺栓204与钢筋连接将侧模组件固定,形成单侧支模结构。其中侧模组件包括模板201、木方202、钢管203,围檩102设于灌注桩101之上,通过在单侧支模结构内浇筑混凝土形成围檩102,通过围檩102将灌注桩101之间连接起来。灌注桩101也为实体结构,可以为混凝土浇筑结构,其内部设有多条钢筋1011,钢筋1011于灌注桩101的顶部向外弯折。本发明的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中的模板201支设于靠近基坑的一侧,模板201的外侧表面横向设有木方202,木方202设于模板201的上部和下部,木方202用于将模板201连接起来,可以采用铆钉将木方202固定于模板201之上。木板202的外侧表面竖向设有钢管203,钢管203成对设置,一对钢管203相邻设置,多对钢管203之间等间距的设于木方202的外侧,钢管203可以插入基坑外围的泥土中。对拉螺栓204穿设一对钢管204,将带有螺栓的端部露出钢管204的外侧,然后通过螺母螺合于对拉螺栓204露出的端部。对拉螺栓204的另一端穿设模板201与灌注桩101内钢筋1011连接,该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焊接,将对拉螺栓204焊接固定于钢筋1011上。然后通过螺母拧紧对拉螺栓204,使其产生拉力,将模板201、木方202、以及钢管203紧固。这样就形成了本发明的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在浇筑围檩处的混凝土时,混凝土会对单侧模板产生向外的推力,对拉螺栓204固定于钢筋1011上,对单侧模板产生向内的拉力,可以拉住单侧模板,起到支撑单侧模板的作用。
[0028]参阅图2,为本发明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的俯视图。下面结合图2,对本发明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进行说明。
[0029]如图2所示,灌注桩101内的钢筋1011于灌注桩101的顶部有一延伸段,该延伸段于灌注桩101的顶部向四周辐射延伸。钢筋1011的延伸段的设置,是为了后期浇筑围檩时,作为围檩的钢筋锚固于围檩内,最后形成灌注桩101和围檩102为一整体结构。使得整个基坑围护结构更加坚固。对拉螺栓204的端部焊接于钢筋1011上,选择对拉螺栓204与任一钢筋1011的相交处连接固定基坑。如果该钢筋1011选择了远离模板201处的,该处的钢筋1011弯折的方向与模板201所处的方向相反,焊接时,最好焊接于该钢筋1011的底部未弯折处,这样形成稳固的支撑,确保对拉螺栓204的拉力能够紧固单侧支模结构。由于围檩102的高度较低,所述单侧模板所需的支撑拉力不会非常大,采用对拉螺栓204焊接于钢筋1011,足够为单侧模板提供支撑。单侧模板201相对了一侧为基坑外围的泥土,由泥土和单侧模板201之间夹设的空间内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围檩102。图2显示了纵向上设置一个对拉螺栓204的情况,作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可以在纵向个等间距地设置多个对拉螺栓204,以产生足够的拉力来支撑单侧模板。
[0030]本发明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的有益效果为:
[0031]采用对拉螺栓与灌注桩内的钢筋连接形成拉力,起到支撑单侧模板的作用,实现了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这样就可以省去了现有的外部支撑结构,节省施工工艺,节约施工成本。采用单侧支模结构,还能解决因空间不足不能支设双侧支模的问题,单侧支模比双侧支模更节省空间,结构简单,实施方便快捷,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0032]参阅图3,为本发明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下面结合图3,对本发明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的施工方法进行说明。
[0033]如图3所示,本发明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
[0034]执行步骤S11,于围檩的位置设置单侧模板。结合图1所示,根据灌注桩101设置的位置,确定好围檩102需要浇筑的位置,然后在该设定位置处支设模板201,模板201支设于靠近基坑的一侧,模板201与基坑外围的泥土之间夹设的空间以供形成围檩102。接着执行步骤S12。
[0035]执行步骤S12,于模板的外侧横向设置木方。结合图2所示,模板201的外侧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木方202,木方202为横向设置。木方202用于将模板201连接起来,可以采用铆钉将木方202固定于模板201之上。接着执行步骤S13。
[0036]执行步骤S13,于木方的外侧竖向设置钢管。结合图1所示,在木方202的外侧表面竖向设置钢管203,钢管203成对设置,一对钢管203相邻设置,多对钢管203之间等间距的设于木方202的外侧,钢管203可以插入基坑外围的泥土中。上述步骤执行完成后,就支设好了围檩的侧模组件。接着执行步骤S14。
[0037]执行步骤S14,于一对钢管之间穿设对拉螺栓。结合图1所示,将对拉螺栓204穿设一对钢管204之间,将带有螺栓的端部露出钢管204的外侧,然后通过螺母螺合于对拉螺栓204露出的端部。接着执行步骤S15。
[0038]执行步骤S15,将对拉螺栓的另一端贯穿模板并与远离模板的钢筋连接。结合图1所示,将对拉螺栓204的另一端穿设模板201与灌注桩101内的钢筋1011连接,该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焊接,将对拉螺栓204焊接固定于钢筋1011上。然后通过对拉螺栓204上另一侧的螺母拧紧对拉螺栓204,使其产生拉力,将模板201、木方202、以及钢管203紧固。这样就形成了本发明的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然后,于模板201与基坑外围的泥土之间夹设的空间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会对单侧模板产生向外的推力,对拉螺栓204固定于钢筋1011上,对单侧模板产生向内的拉力,可以拉住单侧模板,起到支撑单侧模板的作用。混凝土凝固后就形成了连接灌注桩的围檩结构。
[0039]本发明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的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为:
[0040]采用对拉螺栓与灌注桩内的钢筋连接形成拉力,起到支撑单侧模板的作用,实现了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这样就可以省去了现有的外部支撑结构,节省施工工艺,节约施工成本。采用单侧支模结构,还能解决因空间不足不能支设双侧支模的问题,单侧支模比双侧支模更节省空间,结构简单,实施方便快捷,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0041]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所述灌注桩围护用于基坑围护,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包括:设于靠近基坑一侧的侧模组件以及对拉螺栓,所述对拉螺栓一端固定于所述侧模组件,另一端穿设所述侧模组件并与所述灌注桩内的钢筋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螺栓的一端通过螺合螺母固定于所述侧模组件,另一端焊接于所述灌注桩内的钢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组件包括模板、钢管、以及夹设于所述模板和所述钢管之间的木方,所述模板邻近于所述灌注桩,所述木方横向连接于所述模板,所述钢管竖向设于所述木方中远离所述灌注桩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成对设置,所述对拉螺栓的一端由一对所述钢管夹持并固定于该对钢管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多对所述钢管之间等间距的设于所述木方的外表面。
6.如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于灌注桩顶部向外弯折。
7.一种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围檩的设置位置,于设定位置在靠近基坑的一侧支设侧模组件; 再将对拉螺栓的一端固定于侧模组件,另一端贯穿所述侧模组件,并连接所述灌注桩的钢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支设侧模组件包括: 于设定位置支设模板; 再于模板的外侧横向连接木方,通过木方将模板连接起来; 再于木方的外表面竖向成对设置钢管,将所述钢管插设于基坑外围的泥土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对拉螺栓的一端通过螺合螺母固定于一对钢管的外侧,另一端与所述灌注桩内的钢筋焊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灌注桩围护中围檩的单侧支模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对所述钢管之间等间距的设于所述木方的外表面。
【文档编号】E02D17/04GK103882868SQ201410086356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1日
【发明者】郭志鑫, 陈华, 李未, 陈新喜, 沈健, 王欣, 何建军, 何超, 黄国翃, 支宵翔, 余林峰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