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SMW工法桩斜支撑钢围檩抗滑移装置,应用于轨道交通工程、房屋建筑工程、港口码头等深基坑工程领域,适用于采用SMW工法桩作为围护结构及钢支撑作为内支撑的基坑工程。
背景技术:
在地铁车站附属结构基坑工程中,SMW工法桩作为基坑的围护结构是一种常见的支护型式,出入口、风亭等附属结构基坑通常会采用钢支撑作为基坑的内支撑系统。由于附属结构基坑平面形状一般都较为不规则,这样必然存在斜向钢支撑与工法桩型钢相连,而斜向钢支撑的水平分力会带来钢支撑与工法桩型钢抗剪的问题。
由于SMW工法桩施工过程中型钢定位、垂直度的偏差,通常会导致围檩与型钢焊接不平顺,这样对斜向钢支撑的抗滑移尤为不利,在现状设计中工法桩型钢、围檩与钢支撑的抗滑移也缺乏较为有效的措施,时常出现斜向钢支撑与围檩松动甚至脱落的情况,严重威胁到了基坑支护体系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SMW工法桩斜支撑钢围檩抗滑移装置。它解决了斜向钢支撑在SMW 工法桩内插型钢中抗滑移的问题,增加了斜向钢支撑水平方向的稳定性,进而增加了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和基坑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一种SMW工法桩斜支撑钢围檩抗滑移装置,包括钢围檩和若干个斜向钢支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桩、内插型钢和抗剪墩,若干个所述搅拌桩通过SMW工法钻掘和搅拌形成且相邻的搅拌桩之间相互咬合形成地下墙体,所述内插型钢竖直插入搅拌桩内,所述钢围檩横向固定在若干个搅拌桩的侧面,若干个搅拌桩与钢围檩连接处的混凝土整平使得钢围檩和内插型钢焊接,所述抗剪墩固定在钢围檩上,所述抗剪墩一侧卡在内插型钢和钢围檩之间并与内插型钢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钢围檩通过钢板焊接在内插型钢上。
进一步地,每根所述斜向钢支撑处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抗剪墩。
进一步地,所述抗剪墩包括矩形的第一钢板、直角梯形的第二钢板和矩形的第三钢板,所述第一钢板平铺在钢围檩的内侧面并与钢围檩的内侧面焊接,所述第一钢板的部分钢板插入在钢围檩和内插型钢之间,所述第一钢板插入在钢围檩和内插型钢之间的部分钢板与内插型钢相焊接,所述第一钢板上垂直焊接有至少一个横向设置第二钢板,所述第三钢板纵向设置在第一钢板上并与第一钢板垂直焊接,所述第二钢板的长底边与第三钢板垂直焊接,所述第三钢板紧靠在内插型钢上。
进一步地,所述钢围檩承受斜向钢支撑水平分力的端部设置有抗剪钢板,所述钢围檩通过抗剪钢板与钢围檩端部的内插型钢固定连 接,所述抗剪钢板为直角三角形,所述抗剪钢板的直角边分别与钢围檩和钢围檩端部的内插型钢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抗剪钢板和钢围檩端部的内插型钢之间固定有连接钢板,所述连接钢板的一面上焊接有至少一个抗剪钢板,所述连接钢板的另一面与内插型钢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抗剪钢板和钢围檩之间固定有钢板,所述抗剪钢板焊接在钢板上,钢板焊接在钢围檩上。
进一步地,所述内插型钢为H型钢。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有: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抗剪墩,抗剪墩分别与钢围檩和内插型钢焊接,形成一个整体抵抗斜向钢支撑的水平分力。同时,在钢围檩的端部设置有抗剪钢板,进一步抵抗斜向钢支撑的水平分力,增加了斜向钢支撑水平方向的稳定性。因此,所设计的的抗滑移装置具有设计和施工简便、经济合理、增加基坑安全等优点,对采用SMW工法桩作为围护结构、钢支撑作为内支撑体系的地铁附属结构基坑工程具有很大的适用性,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钢围檩和抗剪墩焊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抗剪墩和内插型钢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a,图6b,图6c分别为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和第三钢板的结 构示意图。
图中,1、搅拌桩,2、内插型钢,3、斜向钢支撑,4、钢围檩,5、抗剪墩,(其中,501、第一钢板,502、第二钢板,503、第三钢板),6、抗剪钢板,7、连接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做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如图1所示:一种SMW工法桩斜支撑钢围檩抗滑移装置,包括搅拌桩1、内插型钢2、斜向钢支撑3、钢围檩4、抗剪墩5、抗剪钢板6、连接钢板7。若干个斜向钢支撑3支撑在钢围檩4上,若干个所述搅拌桩1通过SMW工法钻掘和搅拌形成且相邻的搅拌桩1之间相互咬合形成地下墙体,所述内插型钢2竖直插入搅拌桩1内,所述钢围檩4横向固定在若干个搅拌桩1的侧面,若干个搅拌桩1与钢围檩4连接处的混凝土整平使得钢围檩4和内插型钢2焊接,如图1所示,若干个搅拌桩1的虚线部分为搅拌桩1与钢围檩4连接处的被整平部分。抗剪墩5固定在钢围檩4上,所述抗剪墩5一侧卡在内插型钢2和钢围檩4之间并与内插型钢2焊接。所述钢围檩4通过钢板焊接在内插型钢2上,钢板的一面焊接在钢围檩4,另一面与内插型钢2相焊接。
如图1所示,每根斜向钢支撑3处对应设置有两个抗剪墩5。所述抗剪墩5一侧卡在内插型钢2和钢围檩4之间,形成一个整体抵抗 斜向钢支撑3的水平分力。钢围檩4承受斜向钢支撑3水平分力的端部设置有抗剪钢板6,钢围檩4通过抗剪钢板6与钢围檩4端部的内插型钢2固定连接,抗剪钢板6为直角三角形,抗剪钢板6的两直角边分别固定在钢围檩4和内插型钢2上,进一步抵抗斜向钢支撑的水平分力,增加了斜向钢支撑水平方向的稳定性。
如图1、图2、图3、图5所示,抗剪墩5包括第一钢板501、第二钢板502和第三钢板503。第一钢板501平铺在钢围檩4的内侧面并与钢围檩4的内侧面焊接,第一钢板501的部分钢板插入在钢围檩4和内插型钢2之间,第一钢板501的部分钢板与内插型钢2相焊接。第一钢板501上垂直焊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横向设置的第二钢板502,第三钢板503纵向设置在第一钢板501上并与第一钢板501垂直焊接,第二钢板502的长底边与第三钢板503垂直焊接,第三钢板503紧靠在内插型钢2上。其中,内插型钢2为H型钢,在实际应用中,搅拌桩1内也可以固定嵌设槽钢、格构柱等加强应力的部件。
如图6a、图6b、图6c所示,第二钢板502为直角梯形,第一钢板501和第三钢板503为矩形。其中,第二钢板502的长底边的长度与第三钢板503宽度相同。在实际应用中,第二钢板502也可以三角形、矩形。
如图1、图4所示,抗剪钢板6和钢围檩4端部的内插型钢2之间固定有连接钢板7,连接钢板7的一面上焊接有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抗剪钢板6,连接钢板7的另一面与内插型钢2焊接。抗剪钢板6和钢围檩4之间设置有钢板,抗剪钢板6焊接在钢板上,钢板焊接在 钢围檩4上,使得抗剪钢板6焊接牢固,进一步增强了抗滑移装置的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抗剪钢板6也可以为直角梯形、矩形。
在上述实施例中,SMW工法是以多轴型钻掘搅拌机在现场向一定深度进行钻掘,同时在钻头处喷出水泥系强化剂而与地基土反复混合搅拌,在各施工单元之间则采取重叠搭接施工,然后在水泥土混合体未结硬前插入应力补强材,至水泥结硬,便形成一道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连续完整的、无接缝的地下墙体。
本实用新型在施工时,先整平支撑标高处的搅拌桩1,将抗剪墩5焊接到内插型钢2上,之后将钢围檩4与内插型钢2和抗剪墩5进行焊接。钢围檩4施工完毕后架设斜向钢支撑3。其中,为加快施工进度和便利性,抗剪墩5可以在架设斜向钢支撑3之前现场焊接好后作为一个整体构件焊接到内插型钢2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