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充填物料投料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06619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体充填物料投料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固体充填物料投料管,包括设在投料钻孔内的三层结构投料管,三层结构投料管与投料钻孔之间浇筑有混凝土,三层结构投料管从外往内依次为防护层、中间层和耐磨层。防护层和中间层均为无缝钢管,中间层的外壁紧贴防护层内壁,二者采用焊接连接;耐磨层采用耐磨材料离心浇铸于中间层内壁上。本发明可实现固体充填物料从地面至井下的连续投放输送,三层结构投料管结构能保证有较长的服务年限和较低的使用成本,为解决煤矿及非煤矿山固体充填开采充填物料输送问题提供了新途径。
【专利说明】一种固体充填物料投料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充填物料投料管,尤其是一种将地面固体物料投放至井下,用于煤矿及金属矿山充填开采中充填物料输送的管材。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煤炭及非煤资源的开采会造成地面塌陷,地下水位下降,排放废弃物污染环境等一系列的问题。充填开采方法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特别是固体充填开采,不仅能够控制采空区岩层移动,同时还能处理矿区如矸石、尾矿、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避免了这些固体废弃物在地表堆积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在固体充填开采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固体物料从地面至井下从数十米到上千米高差的连续运输,保证充填物料的连续可控供给,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0003]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高效、服务年限长、使用效果好的固体充填物料投料管。
[0004]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固体充填物料投料管,包括设在投料钻孔内的三层结构投料管,三层结构投料管与投料钻孔之间浇筑有混凝土,三层结构投料管从外往内依次为防护层、中间层和耐磨层。
[0005]所述的防护层和中间层均为无缝钢管,防护层厚度不小于14_,中间层厚度不小于12mm,中间层的外壁紧贴防护层的内壁,二者焊接在一起。
[0006]所述的耐磨层采用高铬镍钥稀土合金耐磨材料离心浇铸于中间层内壁上,厚度为15mm ?65mm0
[0007]有益效果:本发明在固体充填开采中可以实现将地面固体充填物料安全高效投放输送至井下,可适用于输送高差几十米至上千米的范围,投料管结构的特殊性可以确保固体充填物料投放输送通道的安全可靠,抵抗固体物料对投放输送通道的磨损,延长输送通道的使用寿命。本发明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发明固体充填物料投料管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发明固体充填物料投料管的剖视图。
[0010]图中:1-地面,2-投料钻孔,3-投料管,4-防护层,5-中间层,6-耐磨层,7-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2]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固体充填物料投料管,主要由三层结构的投料管3构成,三层结构的投料管3安装于由地面I垂直向下施工至井下的投料钻孔2内,三层结构的投料管3与投料钻孔2之间浇筑有混凝土 7,通过浇筑的混凝土对三层结构的投料管3进行固定,形成将充填物料由地面投放输送至井下的通道。
[0013]如图2所示,投料管3的结构分为3层,从外往内依次为防护层4、中间层5和耐磨层6。防护层4和中间层5均为无缝钢管,防护层4厚度不小于14_,中间层5厚度不小于12mm,中间层的外壁紧贴防护层内壁,二者采用焊接连接。耐磨层6采用高铬镍钥稀土合金耐磨材料离心浇铸于中间层5内壁上,厚度根据投料钻孔深度、固体充填物料通过量及性质共同决定,一般为15mm?65mm。
[0014]所述安装于投料钻孔2内的三层结构投料管3,可以实现固体充填物料从地面到井下的连续、安全、高效运输,其耐磨程度高,可靠性好,可以在生产过程中获得更长的服务年限,从而降低企业的使用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固体充填物料投料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在投料钻孔(2)内的三层结构投料管(3),三层结构投料管(3)与投料钻孔⑵之间浇筑有混凝土(7),三层结构投料管(3)从外往内依次为防护层(4)、中间层(5)和耐磨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充填物料投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层(4)和中间层(5)均为无缝钢管,防护层⑷厚度不小于14_,中间层(5)厚度不小于12_,中间层(5)的外壁紧贴防护层(4)的内壁,二者焊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充填物料投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磨层(6)采用高铬镍钥稀土合金耐磨材料离心烧铸于中间层(5)内壁上,厚度为15mm?65mm。
【文档编号】E21F15/00GK104047631SQ201410291424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5日
【发明者】张吉雄, 邓雪杰, 巨峰, 安百富 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