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水下清淤的旋涡式清淤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320162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水下清淤的旋涡式清淤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水下清淤的旋涡式清淤装置,包括壳体、吸淤头及控制箱,吸淤头包括左吸淤管、右吸淤管及旋涡头,左吸淤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右吸淤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均连接至控制箱;旋涡头的上端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上端连接有电机,电机连接至控制箱;控制箱内包括有电源及定时器开关,电源的正极连接定时器开关,定时器开关连接电机,电机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的负极;定时器开关连接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阀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的负极。本实用新型利用旋涡发生装置,显著提高清淤效果,进而缓解能耗。同时,在此基础上引入定时器,实现自动控制,方便施工人员操作。
【专利说明】—种应用于水下清淤的旋涡式清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淤装置,尤其是一种应用于水下清淤的旋涡式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我国幅员辽阔,河道、水库、电站等众多,它们都为我们生活的血脉担负着饮用、泄洪、排涝、旅游、航运、发电等不同功能。但是泥沙随水流汇集到河道、水库中常形成淤积物,淤积物容易造成河道堵塞,严重影响河道的使用功能。
[0003]为减缓淤积,延长水库寿命,通常需要采用机械开挖方式对水下淤泥进行清理。机械开挖的方式需要用到大量的机械设备,如空压机,螺旋铰刀以及大型的移动设备。需要大型运输设备对其进行运输安装,费时费力,增加施工成本,而且操作困难,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工作时,需要大型发电机支撑其运作,耗能大,进一步增加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水下清淤的旋涡式清淤装置,利用旋涡发生装置,在清淤地点形成旋涡水流,在旋涡水流的作用下,粘结力大的淤泥被渐渐冲散,淤泥相互之间的作用力逐渐减小,更容易被吸淤管吸收,显著提高清淤效果,进而缓解能耗。同时,在此基础上引入定时器,实现自动控制,方便施工人员操作。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应用于水下清淤的旋涡式清淤装置,包括壳体、吸淤头及控制箱,壳体内设有支架,支架的下端连接吸淤头,吸淤头连接控制箱,其特征在于:吸淤头包括左吸淤管、右吸淤管及旋涡头,左吸淤管与右吸淤管分别位于吸淤头的两侧,左吸淤管的上端与右吸淤管的上端连接于支架的两侧;左吸淤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右吸淤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均连接至控制箱;旋涡头位于左吸淤管与右吸淤管之间,旋涡头的上端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上端连接有电机,电机固定于支架的下端,电机连接至控制箱;控制箱内包括有电源及定时器开关,电源的正极连接定时器开关,定时器开关上设有输入点、第一输出点及第二输出点,输入点连接电源的正极,第一输出点连接电机,电机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的负极;第二输出点连接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阀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的负极。电机为能源输出装置,提供旋涡头工作动力,转轴连接电机与旋涡头,将电机的输出能源传导至旋涡头,实现旋涡头旋转。高速旋转的旋涡头能够带动其周围的水旋转,最终形成水流旋涡。当该水流旋涡逐渐靠近淤泥时,在水流旋涡的作用下,淤泥之间的粘结力逐渐下降,渐渐的相互分散,并围绕水流旋涡运动。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方法能够有效分散淤泥,分散后的淤泥更容易被清理,不仅能够简化清淤过程,提高清淤工作效率,能耗显著下降,节约施工成本;而且分散后的淤泥更容易被吸收,不易在清淤管路内堆积,方便清洗,延长使用寿命。左吸淤管与右吸淤管外接泵体,利用泵体工作将淤泥从河道底部吸至运渣船,操作简便,吸淤泥效果良好。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决定是否导通左吸淤管与右吸淤管,从而控制是否进行吸淤作业。电源、定时器开关、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及电机组成控制电路,定时器开关既可导通第一输入点又可导通第二输入点,但不同时导通。工作时,首先工作人员调节定时器开关,确定定时时长,此时定时器开关导通第一输出点,电机工作,旋涡头形成水流旋涡,缓冲淤泥。当定时结束后,定时器开关导通第二输出点,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通电,左吸淤管与右吸淤管工作,开始清淤。控制电路实现自动控制旋涡头、左吸淤管及右吸淤管工作,使其相互配合作业,分工明确,提升清淤效果,且操作简便。
[0007]进一步,支架内设有清淤主管,清淤主管的两侧连接左吸淤管与右吸淤管。清淤主管实现集中收集游泥。
[0008]进一步,旋涡头内设有蜗形板,蜗形板的上端固定于旋涡头内的上端。蜗形板将进入旋涡头的水流进行分配,从而产生水流旋涡。
[0009]进一步,旋涡头的两侧设有入水管,用于补充水流,避免旋涡头内水流不足。
[0010]进一步,转轴上设有伸缩杆,提高旋涡头的灵活性,扩大其作用范围。
[0011]进一步,电源与定时器开关之间连接有开关按钮,开关按钮起控制作用。
[0012]进一步,控制箱上设有第一电机触点及第二电机触点,第一电机触点与第二电机触点相互连通,第一电机触点的两端连接第一输出点及电机,第二电机触点的两端连接电源的负极及电机。第一电机触点与第二电机触点均起到方便连接的效果。
[0013]进一步,控制箱上设有第一电磁阀触点、第二电磁阀触点、第三电磁阀触点及第四电磁阀触点,第一电磁阀触点与第二电磁阀触点相互连通,第三电磁阀触点与第四电磁阀触点相互连通;第一电磁阀触点两端连接电源的负极及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触点的两端连接第三电磁阀触点及第一电磁阀,第三电磁阀触点的两端连接第二电磁阀触点及第二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的两端连接第二输出点及第二电磁阀。一电磁阀触点、第二电磁阀触点、第三电磁阀触点及第四电磁阀触点均起到方便连接的效果。
[0014]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实用新型新为一种应用于水下清淤的旋涡式清淤装置,利用旋涡发生装置,在清淤地点形成旋涡水流,在旋涡水流的作用下,粘结力大的淤泥被渐渐冲散,淤泥相互之间的作用力逐渐减小,更容易被吸淤管吸收,显著提高清淤效果,进而缓解能耗。同时,在此基础上引入定时器,实现自动控制,方便施工人员操作。
[0016]电机为能源输出装置,提供旋涡头工作动力,转轴连接电机与旋涡头,将电机的输出能源传导至旋涡头,实现旋涡头旋转。高速旋转的旋涡头能够带动其周围的水旋转,最终形成水流旋涡。当该水流旋涡逐渐靠近淤泥时,在水流旋涡的作用下,淤泥之间的粘结力逐渐下降,渐渐的相互分散,并围绕水流旋涡运动。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方法能够有效分散淤泥,分散后的淤泥更容易被清理,不仅能够简化清淤过程,提高清淤工作效率,能耗显著下降,节约施工成本;而且分散后的淤泥更容易被吸收,不易在清淤管路内堆积,方便清洗,延长使用寿命。左吸淤管与右吸淤管外接泵体,利用泵体工作将淤泥从河道底部吸至运渣船,操作简便,吸淤泥效果良好。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决定是否导通左吸淤管与右吸淤管,从而控制是否进行吸淤作业。电源、定时器开关、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及电机组成控制电路,定时器开关既可导通第一输入点又可导通第二输入点,但不同时导通。工作时,首先工作人员调节定时器开关,确定定时时长,此时定时器开关导通第一输出点,电机工作,旋涡头形成水流旋涡,缓冲淤泥。当定时结束后,定时器开关导通第二输出点,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通电,左吸淤管与右吸淤管工作,开始清淤。控制电路实现自动控制旋涡头、左吸淤管及右吸淤管工作,使其相互配合作业,分工明确,提升清淤效果,且操作简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水下清淤的旋涡式清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实用新型中控制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旋涡头工作时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水下清淤的旋涡式清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水下清淤的旋涡式清淤装置吸淤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旋涡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应用于水下清淤的旋涡式清淤装置,包括壳体1、吸淤头及控制箱8,壳体I较长,能够深入水中。壳体I内设有支架2,支架2随着壳体I深入水中,支架2内设有设有清淤主管21,支架2用于限定清淤主管21的位置,防止其发生移动。清淤主管21的下端连接吸淤头,清淤主管21的上端连接至沉渣船的甲板,淤泥从吸淤头被吸入,经清淤主管21最终在沉渣船上被收集。
[0024]吸淤头包括左吸淤管3、右吸淤管4及旋涡头5,左吸淤管3与右吸淤管4的上端均连接清淤主管21,故由左吸淤管3与右吸淤管4吸入的淤泥会流入清淤主管21内。左吸淤管3与右吸淤管4分别位于吸淤头的两侧,左吸淤管3上设有第一电磁阀31,右吸淤管4上设有第二电磁阀41,第一电磁阀31与第二电磁阀41经导线连接至控制箱8,控制箱8安装于工作船只的甲板上,导线经壳体I连接至控制箱8,防止导线与水接触导致短路。旋涡头5位于左吸淤管3与右吸淤管4之间,旋涡头5内设有蜗形板52,蜗形板52的上端固定于旋涡头5内的上端。当旋涡头5进行高度旋转时,蜗形板52将进入旋涡头5的水流进行分配,按照蜗形板52进行规则运动,从而产生水流旋涡。旋涡头5的两侧设有入水管51,入水管51用于补充水流,避免旋涡头5内水流不足。旋涡头5的上端连接有转轴6,转轴6上设有伸缩杆61,伸缩杆61可伸长或缩短,故旋涡头5在垂直方向上活动范围更大,提高旋涡头5的灵活性,扩大其作用范围。转轴6的上端连接有电机7,电机7固定于支架2的下端,电机7经导线连接至控制箱8,导线同样由壳体I内部连接至控制箱8。电机7为能源输出装置,提供旋涡头5工作动力,转轴6连接电机7与旋涡头5,将电机7的输出能源传导至旋涡头5,实现旋涡头5旋转。高速旋转的旋涡头5能够带动其周围的水旋转,最终形成水流旋涡。当该水流旋涡逐渐靠近淤泥时,在水流旋涡的作用下,淤泥之间的粘结力逐渐下降,渐渐的相互分散,并围绕水流旋涡运动。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方法能够有效分散淤泥,分散后的淤泥更容易被清理,不仅能够简化清淤过程,提高清淤工作效率,能耗显著下降,节约施工成本;而且分散后的淤泥更容易被吸收,不易在清淤管路内堆积,方便清洗,延长使用寿命。
[0025]控制箱8内包括有电源81、开关按钮82及定时器开关83,控制箱8的表面设有第一电机触点88、第二电机触点89、第一电磁阀触点84、第二电磁阀触点85、第三电磁阀触点86及第四电磁阀触点87。第一电机触点88与第二电机触点89相互连通,能够导电,第一电机触点88与第二电机触点89均连接电机7,故第一电机触点88、第二电机触点89及电机7能够相互导电。第一电磁阀触点84与第二电磁阀触点85相互连通,能够导电,第一电磁阀触点84与第二电磁阀触点85均连接第一电磁阀31,故第一电磁阀触点84、第二电磁阀触点85及第一电磁阀31能够相互导电。第三电磁阀触点86与第四电磁阀触点87相互连通,能够导电,第三电磁阀触点86与第四电磁阀触点87均连接第二电磁阀41,故第三电磁阀触点86、第四电磁阀触点87及第二电磁阀41能够相互导电。
[0026]电源81的正极连接开关按钮82,开关按钮82设于控制箱8的表面,方便工作人员启动或断开该电路。开关按钮82的另一端连接定时器开关83,定时器开关83上设有输入点831、第一输出点832及第二输出点833,开关按钮82连接输入点831。第一输出点832连接第一电机触点88,第二电机触点89连接电源81的负极。该部分形成控制电机7的工作回路,导通时,电机7工作;断开时,电机7停止工作。第二输出点833连接第四电磁阀触点87,第三电磁阀触点86连接第二电磁阀触点85,第一电磁阀触点84连接电源81的负极。该部分形成控制第一电磁阀31与第二电磁阀41的工作回路,第一电磁阀31与第二电磁阀41串联,该回路导通时,第一电磁阀31与第二电磁阀41开启;该回路断开时,第一电磁阀31与第二电磁阀41关闭。
[0027]第一电磁阀31与第二电磁阀41决定是否导通左吸淤管3与右吸淤管4,从而控制是否进行吸淤作业。电源81、定时器开关83、第一电磁阀31、第二电磁阀41及电机7组成控制电路,定时器开关83既可导通第一输入点831又可导通第二输入点831,但不同时导通。工作时,首先工作人员调节定时器开关83,确定定时时长,此时定时器开关83导通第一输出点832。控制电机7的工作回路导通,电机7工作,通过转轴6带动旋涡头5高速旋转,高度旋转的旋涡头5在蜗形板52的作用下形成水流旋涡,水流旋涡对附近的区域具有吸附力,当逐渐靠近淤泥时候,开始冲刷分散淤泥。当定时结束后,定时器开关83导通第二输出点833,淤泥下落呈分散状态,容易被吸收。控制第一电磁阀31与第二电磁阀41的工作电路导通,第一电磁阀31与第二电磁阀41通电,左吸淤管3与右吸淤管4导通,在外接泵体的带动下,左吸淤管3与右吸淤管4开始工作,分散的淤泥逐渐被吸入左吸淤管3与右吸淤管4,并由清淤主管21最终导入沉渣船。控制电路实现自动控制旋涡头5、左吸淤管3及右吸淤管4工作,使其相互配合作业,分工明确,提升清淤效果,且操作简便。
[002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应用于水下清淤的旋涡式清淤装置,包括壳体、吸淤头及控制箱,所述壳体内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下端连接所述吸淤头,所述吸淤头连接所述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淤头包括左吸淤管、右吸淤管及旋涡头,所述左吸淤管与所述右吸淤管分别位于所述吸淤头的两侧,所述左吸淤管的上端与所述右吸淤管的上端连接于所述支架的两侧;所述左吸淤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右吸淤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电磁阀均连接至所述控制箱;所述旋涡头位于所述左吸淤管与所述右吸淤管之间,所述旋涡头的上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支架的下端,所述电机连接至所述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包括有电源及定时器开关,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定时器开关,所述定时器开关上设有输入点、第一输出点及第二输出点,所述输入点连接所述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一输出点连接所述电机,所述电机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二输出点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的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水下清淤的旋涡式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内设有清淤主管,所述清淤主管的两侧连接所述左吸淤管与所述右吸淤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水下清淤的旋涡式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涡头内设有蜗形板,所述蜗形板的上端固定于所述旋涡头内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水下清淤的旋涡式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涡头的两侧设有入水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水下清淤的旋涡式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设有伸缩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水下清淤的旋涡式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与所述定时器开关之间连接有开关按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水下清淤的旋涡式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上设有第一电机触点及第二电机触点,所述第一电机触点与所述第二电机触点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电机触点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点及所述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触点的两端连接所述电源的负极及所述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水下清淤的旋涡式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上设有第一电磁阀触点、第二电磁阀触点、第三电磁阀触点及第四电磁阀触点,所述第一电磁阀触点与所述第二电磁阀触点相互连通,所述第三电磁阀触点与所述第四电磁阀触点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触点两端连接所述电源的负极及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触点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触点及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触点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触点及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四电磁阀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点及所述第二电磁阀。
【文档编号】E02F3/92GK204098109SQ201420500547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日
【发明者】祝桂海, 王贵美, 盛杭钟, 王立祥, 陈建明, 刘学应 申请人:浙江中强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