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预应力钢筋的管片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6447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预应力钢筋的管片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预应力钢筋的管片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日益增长的供排水需求,超大直径的顶管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为解决超大直径的输水管道运输问题,拼装式顶管技术应运而生。拼装式顶管管片的连接形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管道结构的受力性能和整体性。

目前,大多数类似于此类结构的拼装会采用螺栓接头,但螺栓接头抗拉性能差,施工结束后会留下大量螺栓孔,当管道被用作输水管道时,这些螺栓孔将需要灌浆处理,施工工作量大且质量难以保证;同时,在管道长期承受外水土压力作用情况下,螺栓接头会发生松动现象,若管道承受较大内水压时,这样的接头连接方式无法承受较大拉力,导致接缝密封性被破坏并产生严重漏水现象。

因此,提供一种既要能承受一定的拉力与剪力,又能施工便利的采用预应力钢筋的管片连接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预应力钢筋的管片连接装置,采用预应力钢筋实现管片的连接,可大大提高隧道每一个隧道环的整体性和抗拉性能,可适用于有较大内压的隧道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预应力钢筋的管片连接装置,用于将两片以上的管片拼接围成隧道环,所述两片以上的管片沿管片的环向设有供预应力钢筋穿越的通道,其中一片管片的内表面上对应所述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供所述预应力钢筋进出的预留孔洞,所述预应力钢筋穿设于通道内,且所述预应力钢筋的两端分别在对应的预留孔洞处张拉锚固。

优选的,在上述的采用预应力钢筋的管片连接装置中,所述管片设有若干供预应力钢筋穿越的通道,每根通道的两端设置所述预留孔洞,所述通道沿着所述管片的纵向间隔布置。

优选的,在上述的采用预应力钢筋的管片连接装置中,每根通道由设置于各管片上的孔道拼接形成,其中一片管片上对应孔道的中部处设置一对所述预留孔洞。

优选的,在上述的采用预应力钢筋的管片连接装置中,若干供预应力钢筋穿越的通道沿着所述管片的纵向均匀布置。

优选的,在上述的采用预应力钢筋的管片连接装置中,相邻管片的接缝处设置止水带。

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采用预应力钢筋的管片连接装置,用于将两片以上的管片拼接围成隧道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片以上的管片沿管片的环向设有供预应力钢筋穿越的通道,其中一片管片的内表面上对应所述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供所述预应力钢筋进出的预留孔洞,所述预应力钢筋穿设于通道内,且所述预应力钢筋的两端分别在对应的预留孔洞处张拉锚固,可大大提高输水管道每一个隧道环的整体性和抗拉性能,可适用于有较大内压的隧道中,如超大直径的顶管法输水管道或超大内水压的盾构法输水管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采用预应力钢筋的管片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采用预应力钢筋的管片连接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管片上的通道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另一管片上的通道分布示意图。

图中:1-管片、2-通道、3-预留孔洞、4-预应力钢筋、5-止水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的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以下将由所列举之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特征。需另外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采用预应力钢筋的管片连接装置,用于将两片以上的管片1拼接围成一个隧道环,所述两片以上的管片1沿管片的环向即隧道环的环向设有供预应力钢筋4穿越的通道2,其中一片管片1的内表面面上对应所述通道2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供所述预应力钢筋4进出的预留孔洞3,所述预应力钢筋4穿设于通道2内,且所述预应力钢筋4的两端分别在对应的预留孔洞3处张拉锚固。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应力钢筋4穿设于通道2内将各个管片1串接在一起,且所述预应力钢筋4的两端分别在对应的预留孔洞3处张拉锚固,可大大提高输水管道每一个隧道环的整体性和抗拉性能。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的采用预应力钢筋的管片连接装置中,所述通道2由设置于各管片1上的孔道(未标示)拼接形成,其中一片管片1的内表面上对应孔道的中部处设置一对所述预留孔洞3。所述预应力钢筋4穿设于由所述孔道组成的通道2内将各个管片1串接在一起,实现管片1的周向连接。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的采用预应力钢筋的管片连接装置中,所述两片以上的管片1设有两根以上供预应力钢筋穿越的通道2,每根通道2的两端设置所述预留孔洞3,所述两根以上供预应力钢筋4穿越的通道2沿着所述管片1的纵向间隔布置。优选的,在本实施例的采用预应力钢筋的管片连接装置中,所述通道2的数量为三至十一根。在本实施例的采用预应力钢筋的管片连接装置中,所述通道2的数量为七根,其中,四根通道2的预留孔洞3位于如图3所示的管片1上,另外三根通道2的预留孔洞3位于如图4所示的管片1上。

为了使得管片1之间受力均衡,优选的,在本实施例的采用预应力钢筋的管片连接装置中,两根以上供预应力钢筋4穿越的通道2沿着所述管片1的纵向即隧道环的纵向均匀布置。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的采用预应力钢筋的管片连接装置中,相邻通道2对应的预留孔洞3错位设置于不同管片1上,从而一方面可以为预应力钢筋4的张拉锚固施工提供操作空间,另一方面,使得管片1之间的受力更加均衡,从而进一步可以提高隧道环的整体强度和抗拉性能。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的采用预应力钢筋的管片连接装置中,相邻管片1的接缝处设置止水带5,以确保管片1拼接组成的隧道环的防水性能。

为了便于预应力钢筋在管片1的孔道之间的穿越,提高施工效率以及提高一个隧道环的整体强度,优选的,在本实施例的采用预应力钢筋的管片连接装置中,所述管片1的数量是两片,每片所述管片1呈半圆形。

本实施例的采用预应力钢筋的管片连接装置可以应用于输水管道,所述输水管道由若干隧道环连接而成,每个隧道环由两片以上管片1环向拼接而成可以有效提高输水管道每一隧道环的整体性和抗拉性能,进而提高输水管道的整体性和抗拉性能。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