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井下混凝土搅拌输送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9410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井下混凝土搅拌输送泵,可适用于井下各种场合的混凝土现场搅拌与泵送。



背景技术:

目前,矿上井下井壁、泵房等混凝土施工主要是利用机械喷浆泵施工或者人工现场浇注施工。用机械喷浆泵施工的主要缺陷是结构复杂、容易坏、施工质量差且效率低。用人工现场浇注的混凝土的缺陷是需要大量扎架子、劳动强度大、施工工期长、施工质量差、效率低下。而建筑施工用的混凝土泵由于体积大、结构负责、施工成本高不适用于井下空间狭窄的施工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小方量、灵活移动、自搅拌、自泵送的移动式井下混凝土搅拌输送设备。本设备可以彻底改变矿用混凝土泵无法整机下井的历史,改变以往井下混凝土施工采用人工多层倒运的传统作业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能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移动式井下矿用混凝土搅拌输送成套设备,由搅拌系统(1)、料斗(2)、泵送系统(6)、动力系统(4)、行走机构(5)、电气系统(6)、液压系统(7)等机构组成(见附图1)。

搅拌系统连接在料斗之上,其出料口对准料斗;料斗连接在行走机构上,靠近行走机构的尾部;泵送系统连接在行走机构之上,其出料口朝向行走机构尾部,驱动油缸朝向连接底盘头部;动力系统、电气系统、液压系统均安装在行走机构上。

在所述搅拌系统中,搅拌系统采用立式圆盘强制搅拌机,其安装在泵送系统之上,出料口对准料斗正上方。

在所述料斗中,料斗安装在行走机构上方,位于行走机构的尾部,和泵送系统相连。

在所述泵送系统中,混凝土泵送机构是“S”管阀双缸活塞往复式混凝土输送泵,其安装在行走机构之上,其出料口朝向行走机构尾部,驱动油缸朝向行走机构头部。

在所述动力系统中,动力系统安装在行走机构之上。动力系统为电机或者柴油机。

在所述的行走机构中,行走机构是刚性底盘,下部有托运轮,可以被拖行。

在所述的电气系统中,电气系统控制柜安装在行走机构之上或者料斗侧面。电气系统包括电控柜、电机和电磁阀等连接与控制。

在所述的液压系统中,液压系统安装在动力系统后侧,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箱、液压油泵、液压阀组、液压油管等连接与控制。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实际功能更易于了解,以下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技术由搅拌系统(1)、料斗(2)、泵送系统(3)、动力系统(4)、行走机构(5)、电气系统(6)、液压系统(7)等机构组成。

砂、石等物料放入立式圆盘强制搅拌机进料口中,同时加入适量水和水泥,物料在搅拌机内部与水被反复抛起、落下,充分搅拌混合后,搅拌机卸料门打开,物料落入位于下部的“S”管阀双缸活塞往复式混凝土输送泵料斗内,通过双缸活塞反复抽送,并经过“S”管阀切换,经由“S”管阀双缸活塞往复式混凝土输送泵出料口输出,通过接在出料口的外部的管道将混凝土输送至施工场合。施工完毕后,将外部管道拆除,即可快速移动至下一各施工场所进行工作。

在所述搅拌系统中,搅拌系统采用立式圆盘强制搅拌机,其安装在泵送系统之上,出料口对准料斗正上方。

在所述料斗中,料斗安装在行走机构上方,位于行走机构的尾部,和泵送系统相连。

在所述泵送系统中,混凝土泵送机构是“S”管阀双缸活塞往复式混凝土输送泵,其安装在行走机构之上,其出料口朝向行走机构尾部,驱动油缸朝向行走机构头部。

在所述动力系统中,动力系统安装在行走机构之上。动力系统为电机或者柴油机。

在所述的行走机构中,行走机构是刚性底盘,下部装有手动或者液压支腿,在工作时可以伸出支撑设备,不工作时支腿缩回;下部有托运轮,可以被拖行。

在所述的电气系统中,电气系统安装在行走机构之上或料斗侧面。电气系统包括电控柜、电机和电磁阀等连接与控制。

在所述的液压系统中,液压系统安装在行走机构之上,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箱、液压油泵、液压换向阀组、液压油管等连接与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